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肇庆市秋季菜心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聂金泉 王桂梅 +3 位作者 钟春燕 孟醒 王茂辉 黄美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85-86,共2页
针对肇庆地区缺少耐风雨、抗性强的优良菜心品种的现状,对9个菜心新品种进行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粗条18号甜菜心、四九-19号菜心、31号四九甜菜心等3个菜心品种在产量、商品性、生物学性状、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良好,具有较大... 针对肇庆地区缺少耐风雨、抗性强的优良菜心品种的现状,对9个菜心新品种进行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粗条18号甜菜心、四九-19号菜心、31号四九甜菜心等3个菜心品种在产量、商品性、生物学性状、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良好,具有较大的优势,可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品种比较 产量 商品性 生物学性状 广东肇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文龙 申科 +1 位作者 黎坚 张润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年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 对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年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发生高峰的日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累计数量比较各年发生严重程度,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褐飞虱发生重,而8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趋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褐飞虱 灯诱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季节动态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文龙 申科 +2 位作者 彭华 黎坚 张润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自1979年以来,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置诱虫灯监测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 自1979年以来,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置诱虫灯监测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之间.全年高峰有些年份是早稻高峰,而有些年份则是晚稻高峰.末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24年发生高峰日的日诱获数量、旬平均诱获数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白背飞虱的发生严重,而9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害虫 白背飞虱 灯诱 种群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龙 申科 +1 位作者 黎坚 张润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8,292,共5页
根据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的灯诱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高峰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 根据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的灯诱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高峰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间。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发生高峰的日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来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褐飞虱发生重,而8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趋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析 稻褐飞虱 灯诱 20世纪70年代 种群数量变化 80年代 病虫测报 广东肇庆 发生动态 发生高峰 严重程度 双峰型 本世纪 晚稻 早稻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