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食品工艺与设备”实践教学融合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永 刘钊 +1 位作者 赵建芬 丘芷柔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对提升工程教育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食品工艺与设备"的教学现状和实践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基础上,探索了校内与校外"食品工... "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对提升工程教育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食品工艺与设备"的教学现状和实践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基础上,探索了校内与校外"食品工艺与设备"实践教学的融合和实施效果评价。实践表明,融合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食品机械与设备 工程教育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关文碧 马嘉丽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受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侵染的食品中会产生具有遗传毒性、细胞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的链格孢霉毒素。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大、含量较低,其分析检测需要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在分析... 受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侵染的食品中会产生具有遗传毒性、细胞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的链格孢霉毒素。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大、含量较低,其分析检测需要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在分析检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但目前是瓶颈环节。本文对含有链格孢霉毒素的食品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别阐述了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直接稀释法在食品基质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提取过程的应用,以及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低温冷冻、液液分配在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净化过程的应用。同时,总结了不同提取和净化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现有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具有发展前景的前处理技术,如制备新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和性能较好的净化材料、建立促使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提取-分析一体化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毒素 残留食品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建芬 刘永 董基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9期103-106,共4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探讨从师资队伍、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实践。实践表明,改革优化后课程教学质量较好提升,与课程相关联的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情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探讨从师资队伍、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实践。实践表明,改革优化后课程教学质量较好提升,与课程相关联的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情况良好,使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工艺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基于产教研融合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晓辰 梁乐欣 +1 位作者 蔡友华 马金魁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在国家战略布局与国民健康需求双重驱动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服务于食品开发、生产及质量控制方面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团队立足于新形... 在国家战略布局与国民健康需求双重驱动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服务于食品开发、生产及质量控制方面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团队立足于新形势下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以产教研融合为抓手,提出推进“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旨在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助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研融合 食品工艺学 大健康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共固定化研究
5
作者 张轶 钟颖颖 +1 位作者 王婉婷 张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6-130,共5页
为提升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协同酶解作用,提高植物性饲料的处理效率和营养利用率,试验分别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和AB-8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对果胶酶与纤维素酶进行共固定化研究。通过比较各载体共固定2种酶的活力,确定4%的壳... 为提升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协同酶解作用,提高植物性饲料的处理效率和营养利用率,试验分别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和AB-8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对果胶酶与纤维素酶进行共固定化研究。通过比较各载体共固定2种酶的活力,确定4%的壳聚糖溶液制备的微球为最适载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方法,考察了配制酶液的缓冲液pH、共固定时间、共固定温度及酶添加量对共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获得最优共固定条件为:将1.0 g 4%壳聚糖微球加入到8 mL pH为5.0缓冲液配制的混合酶液(果胶酶与纤维素酶体积比为3∶1)中,在45℃水浴中固定3 h;制备的共固定化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重复使用4次后2种酶的相对酶活力均维持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定化 果胶酶 纤维素酶 酶活力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广东省水源水中8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
6
作者 关文碧 蒋宝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提出了聚酰胺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广东省水源水中双酚A、双酚AP、双酚B、双酚AF、双酚F、双酚E、双酚Z和双酚C等8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取500 mL水样过填装1.00 g聚酰胺的固相萃取柱,用6 mL甲醇洗脱,... 提出了聚酰胺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广东省水源水中双酚A、双酚AP、双酚B、双酚AF、双酚F、双酚E、双酚Z和双酚C等8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取500 mL水样过填装1.00 g聚酰胺的固相萃取柱,用6 mL甲醇洗脱,取1 mL洗脱液过0.22μm尼龙针式过滤器,采用HPLC-MS/MS测定其中8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 mmol·L^(−1)碳酸氢铵溶液-甲醇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表明,双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2~10.50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3.3%~11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4%~12%。方法用于从广东省11个城市采集的14份自来水、11份江河水、3份山泉水、2份水库水、2份湖水和1份井水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8种双酚化合物的检出率为3.03%~87.88%,平均质量浓度为0.18~290.22 ng·L^(−1),平均质量浓度总和为327.48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水样 双酚类化合物 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CHEN1的安全性、益生性评价及其对豆乳低聚糖的代谢分析
7
作者 陈志娜 操诗怡 +4 位作者 尹琳琳 邵孟元 叶韬 徐张瑞 黄晓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2-211,共10页
植物乳植杆菌是重要的益生菌资源,本研究旨在评估植物乳植杆菌CHEN1的安全性、益生性及其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代谢潜能。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功能注释分析菌株的遗传特性,结合表型实验(溶血活性测定、有害代谢物检测、药敏性评价、耐受性实... 植物乳植杆菌是重要的益生菌资源,本研究旨在评估植物乳植杆菌CHEN1的安全性、益生性及其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代谢潜能。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功能注释分析菌株的遗传特性,结合表型实验(溶血活性测定、有害代谢物检测、药敏性评价、耐受性实验、疏水率和自聚集率)评估其安全性和益生潜力,并解析其对豆乳低聚糖的代谢机制。结果表明,该菌基因组中不含硝基还原酶、胰蛋白酶等有害代谢相关基因,溶血实验和有害代谢物检测均为阴性。药敏实验显示其对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敏感,耐药基因可转移性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菌株在pH2.0孵育2 h的存活率为22.47%,在0.3%胆盐条件的存活率为33.80%,胃肠液模拟实验存活率达73.32%,疏水率为41.83%,自聚集率为13.47%,表现出良好的益生特性。基因组功能注释揭示菌株具有完整的棉子糖和水苏糖代谢途径,进一步通过豆乳发酵实验进行验证。发酵后豆乳中水苏糖含量由1043.83 mg/L降至536.01 mg/L,棉子糖含量由270.69 mg/L降至134.69 mg/L,表明CHEN1对两种糖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具有降解豆乳中胀气因子、改善消化性的潜力。综上,CHEN1菌株具有潜在的安全性和益生性,可作为功能性菌株应用于植物基食品的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代谢分析 安全性 益生性 豆乳低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8
作者 吴丽 张源 +3 位作者 唐春红 游欢 常海军 张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3,共8页
目的:探究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连续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全麦面条饲料干... 目的:探究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连续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全麦面条饲料干预糖尿病大鼠8周,定期测定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量;并采用尾部采血法测定空腹血糖值,采用试剂盒测定血脂生化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大鼠解剖后取出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测定脏器指数,进行切片染色后生物显微镜观察脏器病理组织学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全麦面条干预能显著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的症状(P<0.05),减少糖尿病大鼠的饮食饮水量(P<0.01),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血糖值降低44.87%;使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分别降低53.09%、79.58%和45.1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增加,高剂量组显著增加21.83%(P<0.05);T-AOC、SOD活性、GSH-Px活性、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和肾脏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分别下降19.92%和16.42%,胰腺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现象改善,肾小球基底膜均质性增厚及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情况改善,胰岛形态更加完整,自溶现象改善。结论: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以通过减缓体重减轻,降低血糖值,调节脂质代谢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消除脏器炎症水肿,恢复脏器细胞损伤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面条 2型糖尿病 血脂 氧化应激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肇庆地区金线莲低海拔林下栽培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邵玲 梁广坚 +1 位作者 刘楠 梁华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6-553,共8页
为探索林下栽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的方法,以肇庆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为基地,对低海拔(21~23 m)栽培金线莲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线莲栽培地建议选择郁闭度约为65%的常绿阔叶林下。以原土... 为探索林下栽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的方法,以肇庆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为基地,对低海拔(21~23 m)栽培金线莲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线莲栽培地建议选择郁闭度约为65%的常绿阔叶林下。以原土壤+泥炭土(1∶1,V/V)为建畦基质,选择地上茎长≥4.16 cm,茎粗≥0.176 cm的Ⅰ级金线莲组培苗,在温度为18.3℃~24.5℃,湿度为84%~87%的3-4月份种植,成活率可达83.3%~86.7%,栽培120 d后植株地上茎长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3.33 cm与0.71 g。5月份温湿度上升,金线莲栽培成活率显著下降(70.3%),且虫害高发。合理的林下栽培技术有助于开发利用和保护金线莲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种质资源 海拔 林下栽培 肇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锌金属有机骨架(Zn-MOF)材料的荧光光谱法在食品Fe^(3+)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钊 马德运 孙志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27-331,共5页
以2,5-呋喃二甲酸和六水硝酸锌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一种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_2NH_2)_2Zn_3(fdc)_4]_n·DMA(Zn-MOF)。用荧光光谱法对该材料的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材料在波长379 nm和398 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 以2,5-呋喃二甲酸和六水硝酸锌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一种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_2NH_2)_2Zn_3(fdc)_4]_n·DMA(Zn-MOF)。用荧光光谱法对该材料的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材料在波长379 nm和398 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峰。考察食品中可能存在的16种不同金属离子对该材料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Fe^(3+)能选择性地令该材料产生荧光淬灭现象。此外,考察Fe^(3+)浓度、浸泡时间和2种混合金属离子(Fe^(3+)-M^(+/2+/3+))对荧光淬灭敏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Fe^(3+)具有高度选择性传感功能,可作为荧光探针应用到食品Fe^(3+)的检测中,并可以高效地检测出F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金属有机骨架(Zn-MOF)材料 荧光光谱法 Fe^3+ 选择性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晓辰 马金魁 +2 位作者 梁乐欣 刘钊 赵建芬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8期99-101,共3页
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营养与健康日益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食品加工业跨入营养健康新时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食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课程的核心及桥梁,对其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有效提高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存... 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营养与健康日益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食品加工业跨入营养健康新时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食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课程的核心及桥梁,对其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有效提高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大健康理念为指导,提出改革探索的建议,旨在培养满足未来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食品工艺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制备可食用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帅 罗嘉瑶 +2 位作者 邹志群 郑剑楠 程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豆渣是大豆加工的大宗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水提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然后将其制成可食用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水料比25∶1(mL/g)、纤维素酶添加量3%、水解时间2 h,此条件下... 豆渣是大豆加工的大宗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水提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然后将其制成可食用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水料比25∶1(mL/g)、纤维素酶添加量3%、水解时间2 h,此条件下豆渣SDF提取率为18.65%。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用豆渣SDF制备可食用膜的配方为SDF 1.0 g、甘油4.5 g、CMC 1.0 g、海藻酸钠1.5 g。用最优配方制备的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性能:膜厚度0.032 mm、透明度13.26%、溶解速度25 s/g、水蒸气透过系数0.61 g·mm/m^(2)·d·kPa、透油系数4.15 g·mm/m^(2)·d。该研究可为豆渣的深加工提供方法参考,所制备的可食用膜有望用于食品加工、包装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食用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抑MRSA植物乳植杆菌CHEN1的全基因组测序及产细菌素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志娜 尹琳琳 +3 位作者 刘锦 邵孟元 叶韬 黄晓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3-50,共8页
为了深入挖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植杆菌CHEN1细菌素基因簇,使用PacBio RS和Illumina测序平台对植物乳植杆菌CHEN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antiSMASH... 为了深入挖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植杆菌CHEN1细菌素基因簇,使用PacBio RS和Illumina测序平台对植物乳植杆菌CHEN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antiSMASH软件和BAGEL4数据库预测细菌素基因簇并挖掘潜在的作用机制。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CHEN1基因组大小为3330435 bp,GC含量为44.34%,包含1个染色体序列和8个质粒;含有3196个蛋白编码基因,结合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蛋白相邻类的聚簇数据库分别注释到基因704、2317、2775个。基因组测序数据提交至NCBI获得GenBank登陆号为PRJNA1014938。采用antiSMASH软件和BAGEL4数据库预测到3个与细菌素相关的基因簇,分别为T3PKS、RiPPs和IIb类细菌素,满足细菌素表达的先决条件。该研究可为植物乳植杆菌CHEN1及抑制MRSA细菌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生物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全基因组 功能注释 细菌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验证从PI3K-Akt通路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干预甲基苯丙胺成瘾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李汉成 蒋昭 +4 位作者 吴炀凯 李洁瑜 陈依玲 曾茗 莫志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1-1978,共8页
目的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Banxia Baizhu Tianma Decoction,BBTD)干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BBTD干预MA成瘾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构建MA依赖SH-SY5Y细胞模型,观察BBTD对细胞模型及PI3... 目的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Banxia Baizhu Tianma Decoction,BBTD)干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BBTD干预MA成瘾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构建MA依赖SH-SY5Y细胞模型,观察BBTD对细胞模型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BBTD活性成分88个及其靶点583个;KEGG表明BBTD干预MA成瘾可能与PI3K-Akt、cAMP等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物质与PI3K-Akt通路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显示,MA依赖模型细胞突触变短、细胞边界模糊,呈现典型的细胞损伤形态,且胞内cAMP高表达(P<0.01)、5-HT低表达(P<0.05);BBTD干预可对抗上述形态学、cAMP及5-HT变化,提示其对MA依赖模型细胞有一定治疗作用。Western blot显示,MA造模可以升高p-PI3K/PI3K(P<0.05)和p-Akt/Akt(P<0.01)的比值,BBTD干预可以降低其比值。结论BBTD中天麻素等活性成分对MA成瘾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半夏白术天麻汤 PI3K-Akt通路 SH-SY5Y细胞 网络药理学 甲基苯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蔬保鲜涂膜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15
作者 张帅 罗嘉瑶 +1 位作者 董基 程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再以SDF和壳聚糖为基材,以甘油、醋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添加剂制备绿色保鲜涂膜液,研究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涂膜液的配...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再以SDF和壳聚糖为基材,以甘油、醋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添加剂制备绿色保鲜涂膜液,研究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涂膜液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优涂膜液配方为甘油添加量1.50 g、壳聚糖添加量1.25 g、SDF添加量0.35 g、体积分数5%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溶液添加量1.25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涂膜液可将圣女果的有效保鲜期延长至15 d,表明豆渣SDF涂膜液对圣女果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圣女果 涂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6
作者 关文碧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30-132,136,共4页
“农产品安全检测”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在传统的课堂及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缺乏特色,教学和考核模式单一,学生实际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一般。按照选定案例、设置问题、录制微课、推送资料、学生学习与探讨、评价学习效果等步... “农产品安全检测”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在传统的课堂及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缺乏特色,教学和考核模式单一,学生实际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一般。按照选定案例、设置问题、录制微课、推送资料、学生学习与探讨、评价学习效果等步骤,将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检测 微课 PBL教学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抗疲劳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小军 韦炳墩 +3 位作者 陈茜 马金魁 李珂 黄晓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8-163,共6页
以广东德庆地区的巴戟天为原料,对巴戟天多糖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并对提取所得巴戟天多糖的抗氧化性及抗疲劳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1(g/mL),巴戟天多糖得率为6.71%,与理论预... 以广东德庆地区的巴戟天为原料,对巴戟天多糖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并对提取所得巴戟天多糖的抗氧化性及抗疲劳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1(g/mL),巴戟天多糖得率为6.71%,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0.11%;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在该条件下得到的巴戟天多糖具有良好的O_2^-·和DPPH·清除能力。表明优化所得工艺条件稳定可行,且所得多糖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NIH小鼠试验结果显示,巴戟天多糖能降低体内的尿素氮和乳酸,升高肝糖元含量,呈现出一定的抗疲劳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多糖 抗氧化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有机纳米硒的研究
18
作者 吴国杰 林学贵 +1 位作者 陈琳 刘永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2,27,共5页
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有机纳米硒。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在分析亚硒酸钠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和起始培养基pH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硒含量为优化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有机纳米硒的制备工艺。... 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有机纳米硒。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在分析亚硒酸钠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和起始培养基pH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硒含量为优化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有机纳米硒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亚硒酸钠浓度0.6 mg/mL、培养温度46 ℃、培养时间60 h、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6%和起始培养基pH值为6.2,此条件下产品的硒含量为68.23%。有机纳米硒呈现规则颗粒状,表面较为光滑,粒径为300~4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纳米硒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庆紫淮山地方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及其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漫微 邵玲 +4 位作者 林培华 梁廉 邓小满 许圆弟 梁广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40-46,173,共8页
对德庆县回龙、马圩和官圩镇的淮山品种进行收集,综合评价了8个淮山种质的农艺性状及其营养、贮存性能。结果表明:德庆淮山农家品种较多(6个紫肉系,2个白肉系),以龙头作种,生长期约6~7个月,春夏两季均可种植。紫肉系淮山为高产品系,其中... 对德庆县回龙、马圩和官圩镇的淮山品种进行收集,综合评价了8个淮山种质的农艺性状及其营养、贮存性能。结果表明:德庆淮山农家品种较多(6个紫肉系,2个白肉系),以龙头作种,生长期约6~7个月,春夏两季均可种植。紫肉系淮山为高产品系,其中DJH、HDZ为高产品种。冬季白肉系淮山(DJB和HXB)的生长势较紫肉系(HXZ和DZ)强,茎、叶的植物学性状共性较多。紫肉系淮山的蛋白质、膳食纤维、淀粉含量普遍高于白肉系,花青素苷含量是白肉淮山的3.46~3.51倍,块茎切面抗氧化性较好,薯肉紫色泽依次为HDZ>GZ>DZ>DJH>GEH>HXZ。通过对各淮山块茎硬度值的评估,紫肉系淮山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和耐贮性。本研究有利于合理布局德庆紫淮山的错峰种植,为选育当地优良的淮山种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淮山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广东德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复合酶法提取及其应用于可食性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皮小弟 罗瑞婷 +3 位作者 李叶青 邹志群 吴思毅 黄志远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10期56-62,共7页
以豆渣为原料,通过膨化辅助复合酶解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然后将其制成可食性膜,并利用正交试验对豆渣SDF的提取条件和成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豆渣SDF最佳提取条件为:豆渣与蒸馏水之比1∶30(g∶mL),纤维素酶添加量30 g/L... 以豆渣为原料,通过膨化辅助复合酶解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然后将其制成可食性膜,并利用正交试验对豆渣SDF的提取条件和成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豆渣SDF最佳提取条件为:豆渣与蒸馏水之比1∶30(g∶mL),纤维素酶添加量30 g/L(以蒸馏水添加量计),酶解时间2 h,蛋白酶酶解体系pH值为9.0;最佳成膜条件为:豆渣SDF 1.0 g,CMC-Na添加量1.0 g,海藻酸钠添加量1.5 g,甘油添加量4.5 mL。该条件下制得的豆渣可食性膜不但光滑,而且性质稳定,水溶解速度为0.098 mg/s,水滴漏时间为1206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复合酶法 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食性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