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的本体性、根本性与前在性——心智哲学视域下“心”之地位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炳全 张旭东 叶枝青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5-102,共8页
心智哲学将心智(心)作为哲学关注的对象,把它置于语言、世界之前的本体性、前在性、根本性位置。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1)"心"是主体活动的前提或基础;(2)人所生活的世界是"心"建构的结果 ;(3)"心"是... 心智哲学将心智(心)作为哲学关注的对象,把它置于语言、世界之前的本体性、前在性、根本性位置。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1)"心"是主体活动的前提或基础;(2)人所生活的世界是"心"建构的结果 ;(3)"心"是人的根本性存在,使人成为人;(4)从认识视域看,"心"是主体所认识到的事物的前提或基础。心智哲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进而重视生命、关注生命。而人的存在是"心"的作用使然;人所存在的世界是"心"作用的世界;"心"决定人的存在状况与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心”或心智 本体性 前在性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