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院+书院:应用型大学组织发展的中国模式——肇庆学院书院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文兰 朱为鸿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第3期24-28,95,共6页
书院制改革是应用型大学组织发展的积极实践,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应用型大学基于中国文化的组织创新。书院突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导向,突出大学的文化组织特性,使大学回归到培养全人的轨道上来。“学院+书... 书院制改革是应用型大学组织发展的积极实践,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应用型大学基于中国文化的组织创新。书院突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导向,突出大学的文化组织特性,使大学回归到培养全人的轨道上来。“学院+书院”的双院模式推动了地方高校组织变革,促进了多元文化发展,提高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 组织发展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永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6-216,共11页
记忆、历史和文学三者的本质共相是基于现实语境对"过去"的一种有意建构(重构)。狄尔泰认为,不同的"精神科学"在"体验"和"理解"之基础上共同创构一个"生产关联体"的精神世界。作为... 记忆、历史和文学三者的本质共相是基于现实语境对"过去"的一种有意建构(重构)。狄尔泰认为,不同的"精神科学"在"体验"和"理解"之基础上共同创构一个"生产关联体"的精神世界。作为两个不同的精神"关联体",文学与历史相互阐发,共同创造一个整体的意义系统。安克施密特的"叙述实体"概念是一个对"过去"的不同叙述的集合体。"叙述实体"非指称历史的客观存在,而是意指历史的"图像"或"隐喻"。"叙述实体"的思考路径为我们架起一道沟通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桥梁。人类的"共同体"生活以"记忆共同体"为表征,"共享的记忆"需要人为建构。作为共享记忆规范化与正统化之结晶,"文化文本"是一个身份认同和历史传统的象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记忆 历史意识 生产关联体 叙述实体 记忆共同体 文化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代文学作品中的西域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幼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47-48,共2页
随着汉朝国力的强盛,它与西域的交往也不断加强,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西域文化的痕迹,如西域物产和胡人形象等,西域文化中以奇为美的审美倾向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汉代文学作品中亦有较多体现。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融,既... 随着汉朝国力的强盛,它与西域的交往也不断加强,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西域文化的痕迹,如西域物产和胡人形象等,西域文化中以奇为美的审美倾向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汉代文学作品中亦有较多体现。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融,既反映出中原文化广博的包容性,亦呈现出西域文化给中原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文学作品 西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宗岱文学批评的诗笔特征与心灵体悟
4
作者 张仁香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梁宗岱是个性鲜明的诗学批评家。他的批评文本往往意象纷披,元气淋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批评家李健吾的文笔即缜密流畅又有"迂回"的曲意,不乏深蕴的情致,自我的坚执。梁宗岱的浪漫气质决定其文笔特...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梁宗岱是个性鲜明的诗学批评家。他的批评文本往往意象纷披,元气淋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批评家李健吾的文笔即缜密流畅又有"迂回"的曲意,不乏深蕴的情致,自我的坚执。梁宗岱的浪漫气质决定其文笔特色必然是华采的、瑰丽的,也不乏精致透彻的。"走内线"的诗学批评观构成他心灵与个性的写照。梁宗岱的艺术化诗学批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文学批评 诗笔特征 心灵体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与文学经典的影像改编
5
作者 卢永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共2页
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表征着人类群体之间的文化区隔。共享的集体记忆是人类群体身份认同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文学经典影像对于一代人的影响,不仅是审美,还包括群体的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基于图像传播的直观性... 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表征着人类群体之间的文化区隔。共享的集体记忆是人类群体身份认同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文学经典影像对于一代人的影响,不仅是审美,还包括群体的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基于图像传播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等特征,文学经典影像比纸质文学经典更易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经典影像,文学经典的影像改编能否获得受众认可,关键在于它能否建构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文学经典 影像改编 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6
作者 王福湘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创作 译介 现代文学 文坛 批评理论 流派 透视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实反抗到文学书写——论鲁迅与法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黎保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30,共7页
长期以来,鲁迅与法律关系的研究未能充分展开。鲁迅在现实层面是如何对待法律的?这种对待法律的精神是否迁移到其文学作品里?或在其作品中得到呼应?这种对待法律的精神在历史河流中能否成为精神资源,为中外知识分子所直接借鉴?这些... 长期以来,鲁迅与法律关系的研究未能充分展开。鲁迅在现实层面是如何对待法律的?这种对待法律的精神是否迁移到其文学作品里?或在其作品中得到呼应?这种对待法律的精神在历史河流中能否成为精神资源,为中外知识分子所直接借鉴?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关系 鲁迅 文学书写 反抗 精神资源 文学作品 现实层面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风景区语言文字应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8
作者 李伶俐 梁茵萍 +1 位作者 李静雯 蓝永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9期250-251,255,共3页
旅游风景区的语言文本包含了风景区介绍、导游词、指示标牌、路牌、公益广告、饮食店名等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无论是何种标识,规范的语言、生动的语句和流畅的表达总能给人带来舒适感,除此之外,适当地增加景区语言的艺术性对于提升景... 旅游风景区的语言文本包含了风景区介绍、导游词、指示标牌、路牌、公益广告、饮食店名等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无论是何种标识,规范的语言、生动的语句和流畅的表达总能给人带来舒适感,除此之外,适当地增加景区语言的艺术性对于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也颇为有益。本文以肇庆市风景区为例,在对其景区语言文字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后,从调查问卷分析、文本材料研究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着手,对肇庆市风景区语言文本在规范化、艺术化等角度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语言文字 问卷调查 材料分析 规范化 艺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概念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以鲁迅笔下的“文明”“文化”概念综论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黎保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9,共13页
梳理一位作家外来的某个或某些概念的使用类型、接受情况,及其所折射出的作家思想指向、文化态度、生命体验与社会氛围是作家概念史的研究范畴,这一研究领域亟待开拓。就鲁迅笔下的“文明”“文化”概念研究而言,旨在综合分析鲁迅对“... 梳理一位作家外来的某个或某些概念的使用类型、接受情况,及其所折射出的作家思想指向、文化态度、生命体验与社会氛围是作家概念史的研究范畴,这一研究领域亟待开拓。就鲁迅笔下的“文明”“文化”概念研究而言,旨在综合分析鲁迅对“文明”“文化”的概念接受史、思想史,以及带着作家个性气质的心灵史,聚焦于鲁迅的落伍焦虑与“文明”“文化”的进步渴求,“文明”“文化”批评与呼唤精神界战士,反对正向、反向的文化殖民主义,注重文化血脉与拿来主义。这种浸润了个性、情感与思想的作家概念史是一种“有情的概念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鲁迅 文明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祝福》主题的误读与辩正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红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44,共10页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意义,在近百年相当丰富的接受史中,批评家几乎一致认同鲁迅好友许寿裳的判断:批判“礼教吃人”,教育读者认知:“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攻击的力量是何等威猛!”中学教学参...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意义,在近百年相当丰富的接受史中,批评家几乎一致认同鲁迅好友许寿裳的判断:批判“礼教吃人”,教育读者认知:“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攻击的力量是何等威猛!”中学教学参考书也引用这种权威论调一直认为:“《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鲁迅小说 辩正 误读 封建礼教 教学参考书 主题意义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人日记》:“礼教吃人”主题的建构过程与反思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红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6,共10页
如今一提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就会让人条件反射,联想到“礼教吃人”,而完全不顾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原文说狂人深夜难眠,看到历史书上满纸“仁义道德”,仔细推究才发现字缝里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个情节被启蒙精英推... 如今一提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就会让人条件反射,联想到“礼教吃人”,而完全不顾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原文说狂人深夜难眠,看到历史书上满纸“仁义道德”,仔细推究才发现字缝里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个情节被启蒙精英推理为“礼教吃人”主题的有力证据,但,究竟是“仁义道德”吃人,还是有人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吃人?狂人为何看到“仁义道德”并不惊慌,只是不肯相信,而只有在戳穿其“吃人”阴谋真相时才毛骨悚然?这个逻辑链条本来十分清晰,却让很多对传统文化充满偏见的新青年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吃人 礼教 仁义道德 反思 逻辑结构 条件反射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众》:独异的杰作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禧修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7,共4页
《示众》的艺术形式与传统小说迥异,它是二三十年代中国读者所完全陌生的,与今天主流的小说理论依然有相当的距离;《示众》的题材是生活中极常见、也极容易忽视的,它所开掘的思想内涵却是极深刻、极富有开创性的。《示众》是独异的也是... 《示众》的艺术形式与传统小说迥异,它是二三十年代中国读者所完全陌生的,与今天主流的小说理论依然有相当的距离;《示众》的题材是生活中极常见、也极容易忽视的,它所开掘的思想内涵却是极深刻、极富有开创性的。《示众》是独异的也是杰出的,独异性与杰出性是《示众》相连贯的两个方面,这为读者阅读接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长久回味、思考和反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示众》 独异性 杰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世晶 欧嘉雯 张旭东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2,共4页
为考察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与特点,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来自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651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勇气维度水平最高,智慧维度水平最低;... 为考察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与特点,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来自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651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勇气维度水平最高,智慧维度水平最低;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在年龄、教龄、任教学段、婚姻状况、职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积极心理品质 方差分析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研究的新探索——评李军教授的《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运汉 孟建安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87-93,共7页
李军教授的《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是一部颇具新意的修辞学论著,构拟了新的话语修辞理论体系,探索了修辞手段的新系统和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展示了话语修辞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修辞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李军 《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 话语修辞理论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的“非网络化”浅议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汪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2,共2页
网络语言曾被许多网民津津乐道,被称作“新世纪的语言方式”;也曾让部分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认为它给纯洁的汉语带来了污染,颠覆了当下汉语的言说方式,以致有的地方试图通过立法来限制网络语言在某些领域的使用。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网络化 网络语言 教育工作者 语言方式 言说方式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狂人日记》修辞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禧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7,共6页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修辞策略 艾布拉姆斯 修辞学 文学术语 叙事散文 叙事学 读者 关键词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之四)——陈独秀与鲁迅家庭伦理及性爱道德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福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7,27,共9页
关键词 家庭伦理 道德观念 陈独秀 性爱 鲁迅 战士 精神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报道与研究中的客观真实性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磊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新语 意见 高校 国内 作家 现实社会 主流 生存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话语的时间表达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建安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18-27,共10页
小说话语的时间表达系统是小说语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作者根据某种需要在时间要素上做出的修辞选择。它是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故事、事件或现象发生的物理时间顺序,凭借时间表达的某种手段,按照一定的关联方法,把各种不同的时间要... 小说话语的时间表达系统是小说语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作者根据某种需要在时间要素上做出的修辞选择。它是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故事、事件或现象发生的物理时间顺序,凭借时间表达的某种手段,按照一定的关联方法,把各种不同的时间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建构而成的。它的性能与功效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或修辞学范畴之内,更为重要的是还表现在对小说文本叙述结构以及文本之外作品内涵的解读作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语文体式 时间表达系统 修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越南影像的文化表达策略——以陈英雄的作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明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5-26,共2页
法国特有的文化浸润使得陈英雄的影像风格蕴蓄了无穷的诗意和浪漫,他者的视角与本土的关怀辉映,淡淡的柔情与赤裸的写实交叉,在流动的光影世界之中表征着陈英雄内敛含蓄背后深沉和唯美的文化情怀。正是鲜明的文化质感和抒情意味十足的... 法国特有的文化浸润使得陈英雄的影像风格蕴蓄了无穷的诗意和浪漫,他者的视角与本土的关怀辉映,淡淡的柔情与赤裸的写实交叉,在流动的光影世界之中表征着陈英雄内敛含蓄背后深沉和唯美的文化情怀。正是鲜明的文化质感和抒情意味十足的影像表达方式在跨国的文化消费过程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陈英雄 视界融合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