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蜘蛛丝聚合物结构及分子运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益斌 胡炳文 周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27-1433,共7页
运用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聚丙氨酸多肽片段(Ala)5与高分子齐聚物聚苯乙烯(PS,分子量2000)及聚异戊二烯(PI,分子量2210)共聚而成的类蜘蛛丝蛋白聚合物———聚苯乙烯-co-聚丙氨酸聚合物(PS-co-PAL)和聚异戊二烯-co-聚丙氨酸聚合... 运用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聚丙氨酸多肽片段(Ala)5与高分子齐聚物聚苯乙烯(PS,分子量2000)及聚异戊二烯(PI,分子量2210)共聚而成的类蜘蛛丝蛋白聚合物———聚苯乙烯-co-聚丙氨酸聚合物(PS-co-PAL)和聚异戊二烯-co-聚丙氨酸聚合物(PI-co-PAL)的结构及分子运动.聚合物13CCP/MASNMR(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及其旋转坐标系中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ρ(13C))的结果表明,此两种聚合物中多肽片段(Ala)5具有相同的化学位移,即相似的化学环境和二级结构,并具有相近的T1ρ(13C),即类似的聚集态结构.聚合物的宏观力学性质明显不同:常温下,PS-co-PAL呈硬颗粒状,PI-co-PAL呈橡胶状且易拉伸.结果说明聚合物力学性质与高分子链段的性质密切相关.PI-co-PAL聚合物的PI链段,其骨架—CH2CH—的T1ρ为(5.3±0.4)ms,而PS-co-PAL聚合物的PS链段,其骨架—CH2CH—的T1ρ为(47.0±5.5)ms,说明二聚合物中PI链段较PS链段更为柔软.另外,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化学位移计算证明,聚合物PS-co-PAL和PI-co-PAL中多肽片段(Ala)5的二面角均为(-131°,142°),说明它们以β-折叠构象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类蜘蛛丝蛋白聚合物 高分子齐聚物 固体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蔗渣的生物降解材料研究(Ⅰ)甘蔗渣的液化反应和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 被引量:39
2
作者 戈进杰 吴睿 +3 位作者 邓葆力 施兴海 王珉 李文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通过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研究 ,以探索一种甘蔗渣新的利用方法。在以硫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讨论了液化试剂、液固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甘蔗渣在 PEG# 4 0 0中的液化率可达到 96% ,而且其中的木质素全部... 通过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研究 ,以探索一种甘蔗渣新的利用方法。在以硫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讨论了液化试剂、液固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甘蔗渣在 PEG# 4 0 0中的液化率可达到 96% ,而且其中的木质素全部被液化 ,所得液化物为聚醚酯多元醇 ,羟值为 2 80 mgKOH/ g~ 380 mg KOH/ g,能满足中强度硬质聚氨酯泡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生物降解材料 研究 制备 液化反应 多元醇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解型抗菌聚氨酯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8
3
作者 戈进杰 蔡美琴 +4 位作者 施兴海 吴睿 王珉 高岷 李文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7-190,共4页
论述了以黑荆树皮单宁(WT)为原料的聚氨酯(WT-PU)的制备方法,并通过WT和WT-PU的抗菌试验,表明不仅WT对十种致病菌和一种霉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而且WT-PU也显示了类似的抗菌性质。WT既是聚氨酯的抗菌剂又是聚氨酯交联剂,因此WT-PU的抑菌... 论述了以黑荆树皮单宁(WT)为原料的聚氨酯(WT-PU)的制备方法,并通过WT和WT-PU的抗菌试验,表明不仅WT对十种致病菌和一种霉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而且WT-PU也显示了类似的抗菌性质。WT既是聚氨酯的抗菌剂又是聚氨酯交联剂,因此WT-PU的抑菌作用具有长效稳定的特点。可望在玩具、家具、汽车和医疗卫生等行业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型 抗菌聚氨酯 制备 多元醇 抑菌作用 黑荆树皮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对高抗冲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柴振中 郭绍辉 +3 位作者 冯嘉春 郑德 钱玉英 黄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0-685,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β成核剂(W BG)对高抗冲聚丙烯(H 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W BG可使H 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 BG添加量(质量...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β成核剂(W BG)对高抗冲聚丙烯(H 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W BG可使H 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 BG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5%时,试样中β晶的相对含量达到90%以上。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加入W BG导致H IPP体系在非等温结晶条件下结晶速率减慢,但W BG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当W BG添加量为0.10%时,可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10℃以上。含W BG的H IPP体系经多次加热-冷却处理后β晶的相对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W BG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丙烯 稀土Β成核剂 晶型 力学性能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棒的环境友好材料研究(Ⅰ)玉米棒的液化反应及植物多元醇的制备 被引量:20
5
作者 戈进杰 张志楠 徐江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在以聚乙二醇 4 0 0 (FEG4 0 0 )和一缩二乙二醇 (DEG)作为液化试剂 ,在硫酸催化作用下玉米棒(CB)主要成分聚多糖和木质素能被液化 ,液化率可达 90 % ,所得液化多元醇羟值为 2 mmol/ g KOH~3.5 mmol/ g KOH,粘度在 4 0 0 m Pa.s~ 1 2 ... 在以聚乙二醇 4 0 0 (FEG4 0 0 )和一缩二乙二醇 (DEG)作为液化试剂 ,在硫酸催化作用下玉米棒(CB)主要成分聚多糖和木质素能被液化 ,液化率可达 90 % ,所得液化多元醇羟值为 2 mmol/ g KOH~3.5 mmol/ g KOH,粘度在 4 0 0 m Pa.s~ 1 2 0 0 m Pa.s,符合半硬质聚氨酯泡沫体要求。同时考察了各种液化参数对液化效果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棒 植物多元醇 聚氨酯 生物降解 环境友好材料 液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秦亚伟 冯嘉春 +3 位作者 郭绍辉 郑德 黄锐 钱玉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8,76,共4页
研究了稀土类β晶成核剂(WBG)在不同添加量下,对聚丙烯(PP)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测试方法对其成核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β晶相对含量随之单调增加,体系... 研究了稀土类β晶成核剂(WBG)在不同添加量下,对聚丙烯(PP)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测试方法对其成核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β晶相对含量随之单调增加,体系的冲击强度也随之提高;添加量为0.1%时,β晶相对含量>90%,诱导生成的β晶PP(β-PP)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比纯PP(-αPP)提高了近2倍;当成核剂用量>0.1%时,虽然体系中β晶相对含量保持稳定值,但热变形温度随着成核剂浓度的增加而持续逐渐增大。同时,经历多次热处理后,β晶的相对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显示出该成核剂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Β晶型 成核剂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粒化学改性酚醛树脂合成闸片的制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海庆 吴行阳 +1 位作者 周广荣 丛培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采用自制的环保型乳胶粒化学改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制备了和谐号电力机车用轮装式有机合成闸片,参照欧洲标准UIC 541-3:2006和我国铁道部标准TB/T 3118-2005规定的试验程序,在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进行了闸片的制动... 采用自制的环保型乳胶粒化学改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制备了和谐号电力机车用轮装式有机合成闸片,参照欧洲标准UIC 541-3:2006和我国铁道部标准TB/T 3118-2005规定的试验程序,在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进行了闸片的制动性能试验(最高速度200 km/h时制动闸片中心线速度为41.8 m/s).试验结果表明该闸片在不同初始速度干燥条件下的平均摩擦系数在0.29~0.57,静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47,36闸后的磨损率约为0.2 cm3/MJ,满足UIC 541-3:2006中规定的指标.表面形貌观察发现制动试验后闸片无开裂、掉渣、塌边和皴裂等现象,红外分析发现闸片摩擦表面化学结构与基体基本一致,粘结剂未发生明显摩擦化学反应.该闸片在和谐号电力机车的制动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摩擦材料 粘结剂 合成闸片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丛培红 吴行阳 +1 位作者 刘旭军 陈文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3,187,共4页
有机粘接剂是摩擦材料中最关键的基体组分,它将各种成分紧密地粘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性能,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摩擦材料性能的发挥,尤其是其耐温性决定着摩擦材料的使用性能。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重点介绍... 有机粘接剂是摩擦材料中最关键的基体组分,它将各种成分紧密地粘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性能,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摩擦材料性能的发挥,尤其是其耐温性决定着摩擦材料的使用性能。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酚醛树脂(PF)粘接剂的改性研究概况,希望为高性能摩擦材料用粘接剂的研制提供一些资料积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粘接剂 酚醛树脂 改性 有机制动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的水相pH响应性自组装 被引量:10
9
作者 方云 赖中宇 +1 位作者 庞萍萍 江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2-1718,共7页
为考察无规共聚物在全水相环境中的自组装行为,合成了结构类似于无规共聚物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尝试改变水溶液pH值来诱导HPAM与羟乙基纤维素(HEC)发生自组装,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不同pH值时分别获得... 为考察无规共聚物在全水相环境中的自组装行为,合成了结构类似于无规共聚物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尝试改变水溶液pH值来诱导HPAM与羟乙基纤维素(HEC)发生自组装,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不同pH值时分别获得了100nm的似正方体胶束,200nm×100nm的类椭球胶束,100 nm的串珠状胶束以及500 nmx300 nm×50 nm的半月形胶束等pH响应性核壳型聚合物胶束.建立了金在胶束表面原位还原耦合TEM表征方法,用于检测低衬度聚合物胶束的纳米细节;配合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EP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了半月形聚合物胶束的精致分级构造为亲水性内囊@疏水性连续囊壁@亲水性外壳的多泡囊泡,并证实pH=0.9时多泡囊泡崩解为疏水性内核@亲水性外壳的10 nm类球体小胶束.通过分析链节质子化状态的pH响应性,结合zeta电位和吸光度测定结果,阐释了不同pH值时组成聚合物胶束的核和壳的链段归属,获得了全水相中HPAM自组装驱动力和形貌方面的全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胶束 多泡囊泡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羟乙基纤维素 PH响应 金原位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在摩擦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丛培红 李同生 +1 位作者 刘旭军 森诚之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2-599,共8页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的结构、基本原理、分析特点,特别是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在摩擦学研究领域,如对涂层及摩擦反应膜、润滑油添加剂的吸附与反应、硬磁盘/磁头摩擦界面中的应用与进展,指出了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存在的问...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的结构、基本原理、分析特点,特别是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在摩擦学研究领域,如对涂层及摩擦反应膜、润滑油添加剂的吸附与反应、硬磁盘/磁头摩擦界面中的应用与进展,指出了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为摩擦学领域学者在表面分析方面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 表面分析 摩擦膜 硬磁盘/磁头摩擦学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丙烯β晶型形成的外部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雪峰 郭绍辉 +2 位作者 冯嘉春 郑德 钱玉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65-268,共4页
简单介绍形成β晶型聚丙烯的几种常见途径及影响β晶型的各种因素,重点介绍了温度、应力、填料、成核剂及工艺条件等外部因素对β晶型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 Β晶型 形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聚酯多孔支架的常温模压成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林波 张俊川 +1 位作者 景殿英 丁建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24-1026,共3页
A novel room-temperature 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particulate leaching was(developed) to fabricate porous polyester scaffolds with the anatomical shape of the tissue or organ potentially(applied) in ti... A novel room-temperature 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particulate leaching was(developed) to fabricate porous polyester scaffolds with the anatomical shape of the tissue or organ potentially(applied) in tissue engineering.Complicated-shaped scaffolds,such as auricle-like ones,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from compression-molding putty-like mixture of concentrated poly(ε-caprolactone) solution and salt particulate in a mould with a complicated-shaped cavity at room temperature.The resultant porosity can reach over 90%.This room-temperature 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 is proven to be very convenient to fabricat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caffolds composed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多孔支架 可降解聚合物 聚Ε-己内酯 聚合物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图像最优条件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广荣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在扫描电镜成像过程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本文针对不同样品介绍了选择最佳条件的方法。例如样品室内气氛控制、图像参数的选择、检测器的选择以及控制温度的选择,尽可能将样品原来的面貌保存下来得到高质量电镜照片。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气氛 检测器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