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景观基因投射的传统村落旅游意象及其游客感知——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瑞瑞
刘沛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游意象在内涵结构中存在密切关联,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主要表征内容,感知意象是主体对地域景观的主观表达。准确识别景观基因、使景观基因显性化是建构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基础。2)在建筑意象和空间意象维度中,游客认知意象高于景区投射意象;在文化意象和环境意象维度中,景区投射意象高于游客认知意象。游客对张谷英村显性、外在的景观特征感知较为强烈,对于隐形、内在的文化景观特征感知较低。3)游客对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满意度较高,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的具体反映在景区门票和商业化方面。研究结论为决策者开发与宣传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旅游意象
UGC
张谷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基因图谱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
29
2
作者
印朗川
刘沛林
+3 位作者
李伯华
祁剑青
胡最
邓运员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65,共13页
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聚落为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本文在文化景观基因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聚落的形态构成及感知结构,从环境、布局、边界、标志物、道路以及住宅6个方面来解析传统聚落的景观形态基因。以湘...
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聚落为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本文在文化景观基因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聚落的形态构成及感知结构,从环境、布局、边界、标志物、道路以及住宅6个方面来解析传统聚落的景观形态基因。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上中下游案例聚落形态基因的提取、转译与比对,形成文化景观形态基因图谱及编码序列图谱。在对编码序列图谱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如下结果:①相同景观形态基因。流域内传统聚落多依山而建,村前开塘,河流或溪涧环绕,多祠庙,村内常见桥梁、门楼、水井及古树,民居建筑基本以中轴对称、围合及天井为基本规则;②差异景观形态基因。中上游多为集聚形态,有较为清晰的水体边界,村内常见单栋的书房或书院;上游和下游多使用围墙围合,且民居易纵向延伸,形成多进住宅;在独特性上,上游聚落前多有案山作为屏障,聚落布局顺应山势呈“弧形”拓展,道路网络也多变体,多筑有风水阁塔,以求地方文武兴盛;中游多方正布局,主体路网也呈“网格”状,多设商铺街道;下游聚落离散分布,干枝状连接各处住宅,多南方大屋,布置庭院,两侧布置横屋。最后通过两张图谱呈现了湘江流域内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多位形态基因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
形态基因
基因图谱
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视角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
被引量:
12
3
作者
曾灿
刘沛林
黄柳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3-1982,共10页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化景观为对象,在厘清建筑景观破碎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指标体系。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测度建筑景观自身属性的破碎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景观多样...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化景观为对象,在厘清建筑景观破碎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指标体系。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测度建筑景观自身属性的破碎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景观多样性来看,各维度景观类型丰富,且相对均匀度指数较高,存在明显或严重破碎化;②从景观异质性来看,建筑质量、高度、风貌等维度景观异质性指数低;建筑年代景观异质性指数高,时间维度上因异质景观造成的景观破碎程度重。③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的高低可揭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与区域现代化进程,轻度破碎标志景观类型的完整性与均质性,同时也体现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破碎化则体现快速经济发展导致景观类型完整性与均质性的高度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建筑景观
自损性破碎
异损性破碎
景观多样性
景观异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丽中国中脊带”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及活化策略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灿
刘沛林
+1 位作者
曹扬意
黄柳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2,共7页
以“美丽中国中脊带”区域9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本体价值禀赋、遗产资源组合优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及区域旅游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响应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TOPSIS法计算各单元旅游响应度,并运用ArcGI...
以“美丽中国中脊带”区域9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本体价值禀赋、遗产资源组合优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及区域旅游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响应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TOPSIS法计算各单元旅游响应度,并运用ArcGIS 10.2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1)各单元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差异明显,南方高于北方,胡焕庸线东侧高于西侧,呈现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中部、北部的空间格局;省际之间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传统村落资源丰富,但旅游开发利用程度整体不高,79.38%的研究单元旅游响应度在3级以下。(2)传统村落旅游响应3级及以上的景观亚区均位于胡焕庸线的东侧,空间分异明显;景观区、景观亚区传统村落数量与该区域旅游响应相关性不强;景观大区传统村落数量与该区旅游响应度有一定的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活化
文化遗产旅游化
旅游响应度
聚落景观区划
美丽中国中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景观基因投射的传统村落旅游意象及其游客感知——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瑞瑞
刘沛林
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长沙
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95)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050063)。
文摘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游意象在内涵结构中存在密切关联,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主要表征内容,感知意象是主体对地域景观的主观表达。准确识别景观基因、使景观基因显性化是建构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基础。2)在建筑意象和空间意象维度中,游客认知意象高于景区投射意象;在文化意象和环境意象维度中,景区投射意象高于游客认知意象。游客对张谷英村显性、外在的景观特征感知较为强烈,对于隐形、内在的文化景观特征感知较低。3)游客对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满意度较高,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的具体反映在景区门票和商业化方面。研究结论为决策者开发与宣传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旅游意象
UGC
张谷英村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landscape gene
tourism image
UGC
Zhangguying Village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基因图谱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
29
2
作者
印朗川
刘沛林
李伯华
祁剑青
胡最
邓运员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长沙
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古村古镇
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6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66)资助
文摘
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聚落为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本文在文化景观基因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聚落的形态构成及感知结构,从环境、布局、边界、标志物、道路以及住宅6个方面来解析传统聚落的景观形态基因。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上中下游案例聚落形态基因的提取、转译与比对,形成文化景观形态基因图谱及编码序列图谱。在对编码序列图谱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如下结果:①相同景观形态基因。流域内传统聚落多依山而建,村前开塘,河流或溪涧环绕,多祠庙,村内常见桥梁、门楼、水井及古树,民居建筑基本以中轴对称、围合及天井为基本规则;②差异景观形态基因。中上游多为集聚形态,有较为清晰的水体边界,村内常见单栋的书房或书院;上游和下游多使用围墙围合,且民居易纵向延伸,形成多进住宅;在独特性上,上游聚落前多有案山作为屏障,聚落布局顺应山势呈“弧形”拓展,道路网络也多变体,多筑有风水阁塔,以求地方文武兴盛;中游多方正布局,主体路网也呈“网格”状,多设商铺街道;下游聚落离散分布,干枝状连接各处住宅,多南方大屋,布置庭院,两侧布置横屋。最后通过两张图谱呈现了湘江流域内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多位形态基因的空间分布规律。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
形态基因
基因图谱
湘江流域
Key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culture landscape
morphology gene
gene map
the Xiang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K90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视角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
被引量:
12
3
作者
曾灿
刘沛林
黄柳倩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长沙
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3-198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95)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30464)资助。
文摘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化景观为对象,在厘清建筑景观破碎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指标体系。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测度建筑景观自身属性的破碎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景观多样性来看,各维度景观类型丰富,且相对均匀度指数较高,存在明显或严重破碎化;②从景观异质性来看,建筑质量、高度、风貌等维度景观异质性指数低;建筑年代景观异质性指数高,时间维度上因异质景观造成的景观破碎程度重。③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的高低可揭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与区域现代化进程,轻度破碎标志景观类型的完整性与均质性,同时也体现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破碎化则体现快速经济发展导致景观类型完整性与均质性的高度破坏。
关键词
传统村落建筑景观
自损性破碎
异损性破碎
景观多样性
景观异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self-damaging fragmentation
hetero-damaging frag-mentation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丽中国中脊带”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及活化策略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灿
刘沛林
曹扬意
黄柳倩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66)。
文摘
以“美丽中国中脊带”区域9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本体价值禀赋、遗产资源组合优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及区域旅游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响应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TOPSIS法计算各单元旅游响应度,并运用ArcGIS 10.2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1)各单元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差异明显,南方高于北方,胡焕庸线东侧高于西侧,呈现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中部、北部的空间格局;省际之间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传统村落资源丰富,但旅游开发利用程度整体不高,79.38%的研究单元旅游响应度在3级以下。(2)传统村落旅游响应3级及以上的景观亚区均位于胡焕庸线的东侧,空间分异明显;景观区、景观亚区传统村落数量与该区域旅游响应相关性不强;景观大区传统村落数量与该区旅游响应度有一定的耦合性。
关键词
传统村落活化
文化遗产旅游化
旅游响应度
聚落景观区划
美丽中国中脊带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tourism responsiveness
settlement landscape zoning
Ridge Belt of Beautiful China
分类号
G249.27 [文化科学]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景观基因投射的传统村落旅游意象及其游客感知——以张谷英村为例
刘瑞瑞
刘沛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基因图谱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
印朗川
刘沛林
李伯华
祁剑青
胡最
邓运员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视角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
曾灿
刘沛林
黄柳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丽中国中脊带”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及活化策略
曾灿
刘沛林
曹扬意
黄柳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