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欣 宋兵 +3 位作者 陈学锋 姜瑾 杨彦 肖湘宁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4,共8页
本研究对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即在5岁和6岁时分别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考察。第一次500名(年龄M=65个月,SD=3.63),第二次409名(年龄M=77个月,SD=3.63)儿童参加了研究。研究工具在美国研究院设计... 本研究对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即在5岁和6岁时分别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考察。第一次500名(年龄M=65个月,SD=3.63),第二次409名(年龄M=77个月,SD=3.63)儿童参加了研究。研究工具在美国研究院设计的儿童入学准备测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结果表明,尽管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在入小学前的一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明显不足,尤其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城乡汉族儿童的差距很大。壮族农村6岁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来自不同乡镇的儿童得分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准备 学前教育 少数民族儿童 处境不利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向指标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 被引量:46
2
作者 徐缓 贾中华 +5 位作者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向指标在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中的有效性。方法 调查山东、河北部分农村地区成年人群接受健康教育之前 (1 63 2人 )和之后 (1 2 5 6人 )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 信念的变化及对... 目的 探讨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向指标在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中的有效性。方法 调查山东、河北部分农村地区成年人群接受健康教育之前 (1 63 2人 )和之后 (1 2 5 6人 )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 信念的变化及对艾滋病知识误解方面的变化。结果  1 应充分正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误解情况 ;2 接受多途径的传播信息使知晓率明显上升 ,除电视、周围人谈论外 ,接受了其他宣传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人误解率明显小于未接受者 ;3 经过健康教育 ,导致知晓率上升、误解率下降 ,但知晓率改变的程度较误解率大 ,本研究认为误解与知晓并不是完全相反的对应关系 ,受更复杂的因素影响 ;4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能导致人们从正面认识艾滋病 ,倾向于增加积极态度、降低消极态度 ,而误解则导致人们从反面认识艾滋病 ,倾向于增加消极态度、降低积极态度。结论 建议健康教育工作者今后对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的评价时 ,使用双重性指标 ,即“知晓率和误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指标 预防 艾滋病 知识 知晓程度 健康教育 知晓率 误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目标人群计划免疫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玉清 孙印旗 +3 位作者 马玉杰 梁晓峰 王晓军 朱徐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 了解目标人群乡村医生、儿童母亲及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制定信息传播策略、提出合适的信息传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黑龙江、河北两省随机抽取两个国家扶贫开发县的目标人群,共10 5人,进... 目的 了解目标人群乡村医生、儿童母亲及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制定信息传播策略、提出合适的信息传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黑龙江、河北两省随机抽取两个国家扶贫开发县的目标人群,共10 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当地群众计划免疫知识匮乏,对麻疹、卡介苗和百白破3种疫苗可预防5种疾病的知晓率均在35 %以下。乡村医生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缺乏,只有10.0 0 %的人能完全正确回答出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结论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免疫 疫苗接种 知识、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