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N2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永泰 杨朕钰 +2 位作者 李岩 吴嘉静 赵波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7,共8页
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是人脂质运载蛋白家族的一员,已被证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近年来研究表明,LCN2通过介导炎症、氧化应激反应、铁死亡等路径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是人脂质运载蛋白家族的一员,已被证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近年来研究表明,LCN2通过介导炎症、氧化应激反应、铁死亡等路径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从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及焦虑症等方面,阐述LCN2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机制,以期加深临床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脑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焦虑症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岩 吴嘉静 +3 位作者 周永泰 华卉娟 梁玉霞 赵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脂联素(APN)是一种抗炎性脂肪因子,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高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等多种功能。研究表明,APN及其受体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PN与阿尔茨海默... 脂联素(APN)是一种抗炎性脂肪因子,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高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等多种功能。研究表明,APN及其受体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PN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和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综述阐述了APN及其受体参与认知障碍发病的证据及其相关机制,旨在进一步认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脂联素 脂肪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特异性敲除UTX以性别差异方式调控黑色素瘤肺转移
3
作者 黄沛 王洪晨 +5 位作者 黄河 谢佳新 吴玉 周思敏 廖馨怡 管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7-815,共9页
目的探究X染色体编码的表观调节因子UTX对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Ncr1-i Cre工具雄鼠与UTX^(fl/fl)雌鼠杂交,获得F1代Ncr1-i Cre^(+)UTX^(fl/-)雄鼠,进而将F1代小鼠与UTX^(fl/fl)雌鼠杂交,获得... 目的探究X染色体编码的表观调节因子UTX对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Ncr1-i Cre工具雄鼠与UTX^(fl/fl)雌鼠杂交,获得F1代Ncr1-i Cre^(+)UTX^(fl/-)雄鼠,进而将F1代小鼠与UTX^(fl/fl)雌鼠杂交,获得对照雄鼠Ncr1-i Cre^(-)UTX^(fl/-)(M-对照)和NK细胞特异性敲除UTX雄鼠Ncr1-i Cre^(+)UTX^(fl/-)(M-敲除);以及对照雌鼠Ncr1-i Cre^(-)UTX^(fl/fl)(F-对照)和UTX基因敲除雌鼠Ncr1-i Cre^(+)UTX^(fl/fl)(F-敲除)。UTX基因敲除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黑色素瘤细胞B16F10,观察肺脏转移的肿瘤结节数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肺脏NK细胞比例(CD3~-CD19~-NK1.1^(+))、数量、成熟分子KLRG1和CD11b、表达活化受体NKG2D和CD69及效应分子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改变;继而将分选的NK细胞与B16F10细胞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16F10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与M-对照雄鼠相比较,M-敲除雄鼠肺脏黑色素瘤结节数量显著减少(P<0.05);肺脏NK细胞比例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NK细胞成熟标志分子KLRG1和CD11b比例无显著改变;NK细胞毒性分子穿孔素表达增加(P<0.01),而效应分子颗粒酶B、脱颗粒标志分子CD107a,以及细胞因子IFN-γ无统计学差异;NK细胞与B16F10细胞共培养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相比于F-对照雌鼠,F-敲除雌鼠肺脏黑色素瘤结节数量无统计学差异;肺脏NK细胞比例和数量显著增加(P<0.05);KLRG1和CD11b比例显著减少(P<0.01);NK细胞穿孔素表达增加,颗粒酶B、CD107a和IFN-γ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NK细胞与B16F10细胞共培养,肿瘤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结论NK特异性敲除UTX以性别差异方式调控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 黑色素瘤 NK细胞 性别 U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云娜 霍发荣 +2 位作者 赵龙 谭亚芳 张晓燕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6,共8页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的压力,其变化能反映颅内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成人平卧位的颅内压持续维持在1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即为颅内高压。目前,颅内压的监测方法以有创的脑室外引流和实质内探针为“金标准”,然而该...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的压力,其变化能反映颅内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成人平卧位的颅内压持续维持在1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即为颅内高压。目前,颅内压的监测方法以有创的脑室外引流和实质内探针为“金标准”,然而该方法存在感染风险高、易导致脑损伤和出血等缺陷,且成本高昂。鉴于此,探寻一种安全、精确的无创颅内压监测手段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综述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多种技术方法的优势与缺陷,脑成像技术、TCD、脑电图、近红外光谱以及基于眼和耳的监测方法等在颅内压评估中均发挥着一定作用,特别是视神经鞘直径已成为识别颅内高压风险患者的有效指标,而TCD则展现出代替传统有创监测手段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颅内高压 颅内压 无创颅内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取栓在远端中等脑血管闭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开杰 邵少举 +2 位作者 张国祯 孙秀亭 张晓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0-438,共9页
机械取栓对大血管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疗效明确,但远端中等脑血管闭塞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因血管纤细、路径迂曲及远端供血区有限,血管再通治疗难度较大,行机械取栓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尚未成为机械取栓的标准适应证。随着介入器械微型化... 机械取栓对大血管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疗效明确,但远端中等脑血管闭塞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因血管纤细、路径迂曲及远端供血区有限,血管再通治疗难度较大,行机械取栓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尚未成为机械取栓的标准适应证。随着介入器械微型化及其导航性能的提升,远端中等脑血管闭塞逐渐成为机械取栓的潜在靶点,然而穿支动脉闭塞因管径过于细小,目前仍难以适用该技术。该文从远端中等脑血管闭塞的解剖学特征与类型、影像学诊断、治疗策略及机械取栓新材料、新技术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远端中等脑血管闭塞患者的血管再通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中等脑血管闭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侧支循环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开杰 孙秀亭 +2 位作者 袁曼 胡婉贞 张晓燕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0-510,共11页
侧支循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通过建立血流动力学代偿通路,可有效降低缺血核心区神经元损伤的风险,特别是在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神经保护作用。精准的侧支循环评估不仅能够指导血... 侧支循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通过建立血流动力学代偿通路,可有效降低缺血核心区神经元损伤的风险,特别是在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神经保护作用。精准的侧支循环评估不仅能够指导血管再通治疗的适应证选择、优化治疗时间窗的判定,还可以显著影响机械取栓治疗的成功率及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基于单一参数的侧支循环评估模式具有局限性,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构建多模态综合评估体系。本文系统综述侧支循环评估的四大方面,包括传统影像学评估方法、静脉流出动力学参数分析、生物标志物指标检测及人工智能辅助的多模态CT成像技术。这些评估手段的整合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多维度的侧支循环评价手段,为实现精准化、个体化的卒中救治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评估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评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菌群特征
7
作者 黄沛 黄河 +6 位作者 谢慎威 吴玉 钟志凤 董华平 周思敏 李鹏 谢佳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液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HAP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以2021年在西藏日喀则陆军第九五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参加体检的41名HAPC患者(HAPC组)和41名高...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液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HAP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以2021年在西藏日喀则陆军第九五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参加体检的41名HAPC患者(HAPC组)和41名高原健康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血液细菌16 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的V3-V4可变区进行检测,比较分析HAPC组和对照组血液菌群组成情况和差异。结果2组人员均为汉族男性,年龄、体质量指数及高原移居时间等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HAPC组中反映血液菌群α-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0.931±0.005)vs(0.907±0.008),P<0.05]、Goods Coverage指数[(0.998±0.001)vs(0.997±0.001),P<0.001]和Pielou指数[(0.597±0.011)vs(0.567±0.009),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菌群相对丰度分析显示,HAPC组血液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0.046±0.004)vs(0.033±0.003),P<0.05]、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0.046±0.006)vs(0.021±0.003),P<0.01]、食酸菌属(Acidovorax)[(0.032±0.003)vs(0.019±0.002),P<0.05]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征性细菌LEfSe分析显示,HAPC组标志菌群是α-变形菌纲,对照组标志菌群是毛螺菌科。结论HAPC患者较高原健康人群的血液菌群在多样性、相对丰度及特征性菌类方面发生显著变化,这类变化可能与HAPC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菌群 移居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相关脂肪因子与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华卉娟 梁玉霞 +1 位作者 李岩 赵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痴呆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与高血压、高龄、高脂血症、肥胖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对记忆、注意力、语言等能力造成影响。脂肪因子作为脂肪细胞中的活性因子参与肥胖及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与炎症有关的脂肪因子通过多种机制影... 痴呆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与高血压、高龄、高脂血症、肥胖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对记忆、注意力、语言等能力造成影响。脂肪因子作为脂肪细胞中的活性因子参与肥胖及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与炎症有关的脂肪因子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痴呆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促炎脂肪因子(瘦素、抵抗素、内脂素和趋化素)和抗炎脂肪因子(脂联素)与痴呆的相关性,就促炎及抗炎脂肪因子与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痴呆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炎症相关脂肪因子 脂联素 瘦素 抵抗素 内脂素 趋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倩 李君莲 +2 位作者 李海燕 胡婉贞 张晓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5-331,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收集MG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标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测定两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代谢产物的水平。收集受试者的临床特...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收集MG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标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测定两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代谢产物的水平。收集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包括MG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S)、M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G-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MG-ADL)评分、15项MG生活质量量表(MG-specific quality-of-life 15,MGQOL-15)评分、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分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水平,对差异菌群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收集50例MG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者。MG组Simpson指数(0.936±0.041)高于对照组(0.888±0.123),即MG组Alpha多样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22),且两组的微生物表型即Beta多样性存在差异(R=0.966,P=0.001,Adonis)。LEfSe结果提示MG组中志贺氏杆菌、琥珀酸弧菌属、梭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富集,而丰度降低的有毛螺菌属、罗氏菌属、脱硫弧菌属、粪球菌属。两组菌群的代谢产物不同,其中MG组有28种上调及71种下调代谢产物。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功能聚类分析显示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代谢途径为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途径。MG患者肠道微生物61.2%(30/49)的扩增子序列(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与多种代谢产物相关(P<0.001)。毛螺菌科与患者QMGS(r=-0.496,P<0.001)、MG-ADL评分(r=-0.542,P<0.001)、MG-QOL15评分(r=-0.464,P=0.007)、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r=-0.315,P=0.026)呈负相关,与MMT评分(r=0.374,P=0.008)呈正相关。结论MG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有益菌丰度下调,有害菌丰度上调的情况,亦存在代谢产物紊乱,且差异ASV与MG肌无力严重程度具有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16S rRNA 多样性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吴嘉静 李岩 +2 位作者 梁玉霞 华卉娟 赵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136,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发病群体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多数患者一旦发病,认知功能将呈进行性减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发病群体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多数患者一旦发病,认知功能将呈进行性减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AD的发病过程。本文就FGF在A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AD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占比及院前延迟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艳淑 王则托 +3 位作者 贾存玮 牛建平 吕云利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调查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及院前延迟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AIS院前延迟的就医行为,为老年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来自3家卒中中心住院的老年AIS患者1867例,... 目的调查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及院前延迟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AIS院前延迟的就医行为,为老年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来自3家卒中中心住院的老年AIS患者1867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医疗费用类型、来院方式、独居、转诊、发病地点、危险因素、发病前改良的Rankin量表、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意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等。根据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在4.5 h内分为及时组447例和延迟组1420例。统计老年AIS静脉溶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评估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431例(23.1%)使用了静脉溶栓治疗;而在未使用静脉溶栓的原因中,院前延迟1272例(88.6%),占比最大。2组使用急救服务系统、独居、转诊、心房颤动、NIHSS评分、缺乏脑卒中意识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NIHSS评分高(OR=0.876,95%CI:-0.192~-0.073)、独居(OR=23.558,95%CI:2.166~4.153)、转诊(OR=2.913,95%CI:0.417~1.721)、缺乏脑卒中意识(OR=84.562,95%CI:4.057~4.818)是院前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AIS患者静脉溶栓率不高,而院前延迟是提高静脉溶栓率的主要障碍。减少转诊、提高脑卒中意识等可能有助于缩短院前延迟的时间,增加AIS静脉溶栓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纤维蛋白溶解药 回顾性研究 院前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损害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璇 冷慧层 +5 位作者 张英杰 仇慧慧 张志英 郭爱斌 马丹丹 尹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2-617,共6页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颅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使用Fazekas量表和改良Scheltens量表对纳入患者头颅核磁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两量表评估结果一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按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22例患者,其中轻度组112例(50.45%),中重度组110例(49.55%)。中重度组患者年龄、高血压、β_(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8,95%CI:1.05~1.127)、高血压(OR=2.576,95%CI:1.116~5.94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7,95%CI:1.005~1.07)、β_(2)微球蛋白(OR=1.685,95%CI:1.04~2.731)、D-二聚体(OR=3.587,95%CI:1.219~10.55)是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_(2)微球蛋白对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此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年龄、高血压也是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严重程度 β_(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产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诊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英杰 尹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70-875,共6页
缺血性卒中(IS)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总称。通过代谢组学研究IS代谢产物水平变化,可以为认识IS的病理生理和致病机制,探究IS的临床诊疗综合措施提供新的角度。但目前研究多限于探究代谢产物与IS临床... 缺血性卒中(IS)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总称。通过代谢组学研究IS代谢产物水平变化,可以为认识IS的病理生理和致病机制,探究IS的临床诊疗综合措施提供新的角度。但目前研究多限于探究代谢产物与IS临床诊疗之间的相关性,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明确。该文对代谢产物水平变化与IS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后和复发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代谢产物 临床诊疗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