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锥角膜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子昊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1-577,共7页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眼部疾病,主要影响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个体。角膜的扩张变化导致其变薄和锥形变陡,造成不规则散光和视力下降。圆锥角膜具有多方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环境、生物力学和细胞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揉眼、紫外...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眼部疾病,主要影响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个体。角膜的扩张变化导致其变薄和锥形变陡,造成不规则散光和视力下降。圆锥角膜具有多方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环境、生物力学和细胞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揉眼、紫外线照射和配戴隐形眼镜等。在细胞水平上,激素变化、胞外酶活性、生化和生物力学信号通路的变化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破坏了基质内的胶原交联,导致正常角膜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丧失和扭曲。目前对于圆锥角膜早期阶段的检测仍是一项挑战,角膜地形图是圆锥角膜的主要诊断工具。然而,在早期病例中,使用单一参数诊断圆锥角膜是不够的,除了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和高阶像差数据也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临床上,圆锥角膜可通过临床检查和角膜成像来诊断。先进的成像平台可提高圆锥角膜的检测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圆锥角膜的治疗策略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量身定制。在早期阶段,使用眼镜或软性隐形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已足够。随着病情的发展,需要使用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或巩膜隐形眼镜。角膜交联已成为一种关键的治疗,旨在阻止角膜扩张的进展。本文将围绕圆锥角膜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展开全面且深入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扩张 角膜生物力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的结直肠癌防治新视角
2
作者 高周裕(综述) 吕洋 吴伟强(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9-657,共9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总体上均有所增加。CR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肠道菌群失调贯穿其发展过程。目前,针对CRC的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其药物应答...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总体上均有所增加。CR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肠道菌群失调贯穿其发展过程。目前,针对CRC的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其药物应答率仍然有限,部分患者及转移性CRC患者的常规标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预后极差,因此,亟需寻求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当前的研究已将CRC与肠道菌群联系起来,一些临床证据也强调了肠道菌群在CRC治疗中的潜力——靶向干预致病菌株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正逐渐被认为可能成为治疗CRC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因此,基于肠道菌群的创新治疗策略有望成为继放化疗、靶向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的新兴辅助治疗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肠道菌群与CRC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并对新兴干预措施,如粪菌移植、二代益生菌及微生态调节剂进行系统性概述,以期为CRC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二代益生菌 粪菌移植 微生态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在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席成敏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炎症是人体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由人体对有害刺激或损伤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机体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炎症是人体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由人体对有害刺激或损伤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在DM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DME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对炎症在DME发病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炎症 炎症性疾病 炎症细胞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细胞分化的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4
作者 牛鹏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眼部表面由多种组织构成,其中角膜缘干细胞/祖细胞(LSCs)对于维护眼表的稳定状态至关重要。一旦LSCs发生病变,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眼表上皮细胞将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转分化和去分化等过程改变其细胞身份。细胞分化受到遗传程序的... 眼部表面由多种组织构成,其中角膜缘干细胞/祖细胞(LSCs)对于维护眼表的稳定状态至关重要。一旦LSCs发生病变,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眼表上皮细胞将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转分化和去分化等过程改变其细胞身份。细胞分化受到遗传程序的严格控制,在细胞状态的转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使得上皮细胞展现出间充质细胞的特征,在角膜疾病中可能引起上皮下纤维化,并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转分化是指一种分化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在眼表应激反应中,结膜上皮可能转变为角膜上皮,非眼表细胞亦有可能转化为角膜上皮细胞,但这一过程面临伦理和细胞稳定性等挑战。去分化则是指分化细胞恢复其分裂和分化的能力,眼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也会经历去分化,可能参与眼表的修复过程。对这些细胞变化的深入研究为眼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微环境信号在这一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时必须谨慎,以避免引发其他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细胞 分化 上皮-间质转化 转分化 去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性黄斑劈裂治疗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5
作者 席成敏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499,共5页
近年来,黄斑劈裂(MF)已成为高度近视个体的普遍并发症。MF主要是由于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向内牵引和后巩膜葡萄肿对视网膜施加的向外牵引相结合所导致。近视性MF是病理性近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对于伴有MF的高度近视患者... 近年来,黄斑劈裂(MF)已成为高度近视个体的普遍并发症。MF主要是由于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向内牵引和后巩膜葡萄肿对视网膜施加的向外牵引相结合所导致。近视性MF是病理性近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对于伴有MF的高度近视患者,主要的手术方法是玻璃体切割术、黄斑扣带术和后巩膜加固术。但是否进行内界膜剥膜充气存在争议。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也在探索中,多种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作用,进而改善视功能。本文综述了目前近视性MF患者的多种治疗方式,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黄斑劈裂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玻璃体切割术 黄斑扣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防性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雪 吕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4-571,共8页
随着全球近视患病率的增加,近视已成为全球极其关注的健康问题。近视的发展已被证明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及其他因素有关。另外,近视后期发展的病理后果,包括近视性黄斑病变、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 随着全球近视患病率的增加,近视已成为全球极其关注的健康问题。近视的发展已被证明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及其他因素有关。另外,近视后期发展的病理后果,包括近视性黄斑病变、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后巩膜葡萄肿等,目前是不可逆性失明的常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策略来降低近视的患病率和进展为高度近视的概率,虽然有一系列近视管理和控制策略可以治疗这种疾病,但很明显,了解延缓近视发作和减缓其进展的因素将是减缓其全球患病率迅速上升的关键。本文旨在总结近视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和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预防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鉴峰 杨凌齐 吕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长期的高糖刺激下易引起氧化损伤、炎症、自噬受损,使得血-视网膜屏障遭到破坏,继而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视网膜也可少量分泌。它除了具有抗氧化活性外,还具...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长期的高糖刺激下易引起氧化损伤、炎症、自噬受损,使得血-视网膜屏障遭到破坏,继而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视网膜也可少量分泌。它除了具有抗氧化活性外,还具有抗炎、抗癌、免疫调节、调节自噬和神经保护作用。褪黑素在控制血糖方面有着良好作用,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褪黑素通过调节内皮祖细胞的自噬和miRNA的表达,从而保护线粒体,减少神经元损伤,发挥抗炎和抗癌作用,影响新生血管。本综述总结了褪黑素在DR中的作用,并且阐明了褪黑素调控DR的相关因素,为DR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激光光凝多点扫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清垚 郑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激光光凝多点扫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激光光凝多点扫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7)。所有患者均接受在治疗前,采用降血糖、降血压等内科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激光光凝,对照组采用单纯激光光凝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力、血管瘤、黄斑厚度和30°内阈值敏感程度的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血管瘤、黄斑厚度、30°内阈值敏感程度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IL-1β、VCAM-1及NF-κB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激光激光光凝扫描能够可有效改善视网膜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黄斑厚度、30°内阈值敏感度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激光多点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 三七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百红(综述) 岳红云(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6-209,共4页
人体上皮表面存在微生物群,由共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产生的小分子和代谢物影响肿瘤的治疗反应。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FMT)是指将一个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其他患者,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FMT通过重构... 人体上皮表面存在微生物群,由共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产生的小分子和代谢物影响肿瘤的治疗反应。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FMT)是指将一个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其他患者,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FMT通过重构肠道微生物群和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而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其发展也经历了动物模型、人类向动物、患者间和编辑微生物群的粪菌移植等阶段。合成生物学编辑和合成新的菌群将为FMT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肠道微生物群 肿瘤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丽娟 张云强(综述) +1 位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50-957,共8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mRNA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m6A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修饰mRNA,广泛参与细胞内RNA的许多生物学行为,从而影响疾病进展与肿瘤的发生。m6A RNA修饰相关因子在胃癌(gastric ...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mRNA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m6A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修饰mRNA,广泛参与细胞内RNA的许多生物学行为,从而影响疾病进展与肿瘤的发生。m6A RNA修饰相关因子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的异常表达,引发m6A甲基化修饰失调,影响GC的增殖、转移与侵袭、凋亡和耐药等生物学过程。因此,本文就m6A RNA甲基化修饰在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化疗耐药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m6A甲基化 胃癌 m6A甲基转移酶 m6A去甲基转移酶 m6A识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小娟 张锦 岳红云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9期752-756,共5页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新策略,如cGAS小分子...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新策略,如cGAS小分子抑制剂RU.521和STING抑制剂H-151,能有效减轻青光眼相关的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研究日益深入。本文旨在综述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基本机制及其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回顾靶向cGAS与STING的化合物在青光眼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青光眼的免疫治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青光眼 cGAS小分子抑制剂 STING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