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刘韵涵 姜明明 +5 位作者 李冬梅 丁瑜 解恒革 何昆仑 周武红 程艳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8-704,共7页
目的 基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验证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含有完整吞咽... 目的 基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验证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含有完整吞咽功能表述的老年脑卒中患者3994例,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390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的2604例作为训练组。将训练组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823例和内部验证集781例,根据是否发生PSD将训练组患者分为PSD组773例和非PSD组1831例。以PSD发生为终点事件,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优选最佳模型后,采用夏普利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SHAP)方法量化特征。结果 PSD组肌力等级、脑卒中侧、脑损伤区域与非P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非PSD组,血钾、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肌力等级、脑损伤区域、脑卒中侧、中性粒细胞、血清白蛋白、血钾是PSD的危险因素(P<0.05,P<0.01)。在外部验证中,RF、XGBoost、SVM、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0.902、0.877、0.868。SHAP值分布显示,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与PSD风险呈正相关;肌力等级与风险呈负相关;年龄增长与PSD风险呈正相关;幕下损伤比幕上或全区域损伤的预测作用更强;双侧和右侧损伤较左侧损伤的PSD风险更高。结论 基于XGBoost模型构建的老年患者PSD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预测 LOGISTIC模型 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浇 周武红 +2 位作者 刘小燕 王选 王小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医科大学本科生1 326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手机社交媒介依赖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分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 目的:了解海南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医科大学本科生1 326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手机社交媒介依赖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分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通径分析探讨其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结果:海南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检出率为53.8%(714/1 32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内外向、与父母关系、与亲朋好友倾诉情况对人际关系困扰有直接影响;神经质和学习压力不仅有直接影响,还可通过手机社交媒介依赖起间接作用。低年级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最大的均是神经质,β(95%CI)分别为0.542(0.480~0.602)和0.033(0.012~0.098),总效应前3位依次是神经质、内外向、手机社交媒介依赖。高年级组直接效应最大的是神经质,β(95%CI)为0.539(0.460~0.613);间接效应最大的是学习压力,β(95%CI)为0.018(-0.002~0.089);总效应前3位依次是神经质、精神质、学习压力。结论:海南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检出率偏高,低年级医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影响因素为神经质、内外向、手机社交媒介依赖,高年级医学生主要是神经质、精神质、学习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人格特征 通径分析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尹杏杏 谌天奇 +3 位作者 秦珊 宋海波 李香洁 张永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3-400,共8页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纳入研究组为瑞马唑仑、对照组为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患者在无痛胃肠镜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从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提取数据,同时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8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注射痛(OR=0.02,95%CI 0.01~0.05,P<0.001)、呼吸抑制(OR=0.38,95%CI 0.23~0.62,P<0.001)、低氧血症(OR=0.33,95%CI 0.16~0.67,P=0.002)、心动过缓(OR=0.21,95%CI 0.10~0.45,P<0.001)和低血压发生率(OR=0.22,95%CI 0.16~0.30,P<0.001)明显降低,苏醒时间(MD=-1.34 s,95%CI-2.35~-0.34 s,P=0.009)和离室时间(MD=-6.67 s,95%CI-10.86~-2.48 s,P=0.002)明显缩短。结论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注射痛、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缩短,但在诱导时间和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老年 胃肠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的中药药性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樊凤杰 轩凤来 +1 位作者 白洋 纪会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63-1768,共6页
由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测试快速等优点目前已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核心基础理论,是中药学的特色理论之一,中药药性的客观化判别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中药中大部分分子具备产生荧... 由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测试快速等优点目前已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核心基础理论,是中药学的特色理论之一,中药药性的客观化判别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中药中大部分分子具备产生荧光的能力,因而,针对中药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从中药药性的角度对中药进行分类识别研究。利用FS920型稳态荧光光谱仪测得5组不同浓度的23味寒温类中药溶液制剂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获取样本的等高线图和三维荧光光谱图;分析不同样本不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范围存在噪声的基础上,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EMD)对光谱图进行降噪预处理;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算法(LLE)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分析近邻点数k=12,本征维数d=7时得到的特征向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寒性药在PC4和PC6的特征值变化明显,不同浓度的温性药在PC1,PC2,PC4和PC7的特征值变化明显,且浓度越高特征值都有下降趋势。将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到随机森林(RF)中,构建LLE-RF分类模型,分析不同参数时LLE-RF分类模型对寒温类中药荧光光谱数据的分类效果,设置RF分类器中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样本比例分别为3∶1和2∶1,即训练集的比重r分别为3/4和2/3,分析LLE中近邻点数k取值为7~18,本征维数d分别取值为6,7,8,9和10时分类正确率。当近邻点数k=12,本征维数d=7时LLE-RF模型对中药药性的分类正确率最高,达到96.6%。最后比较同一比例r情况下,采用不同核函数构造SVM分类器对寒温类中药荧光光谱数据分类效果,当多层感知机作为核函数时,分类效果最差。当r=3/4,径向基作为核函数时,寒温类中药荧光光谱数据的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达到82.1%。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荧光光谱技术与LLE-RF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的将寒温类中药进行模式识别,并且分类效果比LLE-SVM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特征提取 中药药性 局部线性嵌入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ICA的脑电去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樊凤杰 白洋 纪会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5-400,共6页
脑电信号(EEG)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的反映,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一般都含有大量噪声。为了保留有效信息同时消除尽可能多的噪声,提出通过构造虚拟通道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独立成分分析相结合的脑电信号去噪方法。首先,对... 脑电信号(EEG)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的反映,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一般都含有大量噪声。为了保留有效信息同时消除尽可能多的噪声,提出通过构造虚拟通道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独立成分分析相结合的脑电信号去噪方法。首先,对脑电信号进行EEMD分解得到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根据相关性准则筛选含噪声成分多的IMF分量构造虚拟通道进行ICA去噪;然后,将消噪后的结果与含信号成分多的IMF分量进行重构再次ICA去噪,得到最终去噪信号。为了验证EEMD-ICA去噪方法的有效性,以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将该方法与小波去噪法、EEMD去噪法、ICA去噪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EMD-ICA去噪后的信噪比高于其它方法,均方根误差小于其它方法,综合分析该方法能更好地消除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脑电信号 去噪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独立成分分析 虚拟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探究TEAS内关穴对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樊凤杰 白洋 纪会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基于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对焦虑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选取12位焦虑受试者随机分为TEAS内关穴干预组(穴位组)和TEAS非穴位干预组(非穴位组),分别采集电刺激前后各组受试者脑电数据,提取脑电信号的特征... 基于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对焦虑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选取12位焦虑受试者随机分为TEAS内关穴干预组(穴位组)和TEAS非穴位干预组(非穴位组),分别采集电刺激前后各组受试者脑电数据,提取脑电信号的特征近似熵(ApEn)与关联维数(D_(2)),分析大脑复杂度的变化,同时比较电刺激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进行效果评定。实验表明,电刺激后穴位组的SAS量表评分比刺激前显著降低,且各个脑区的复杂度均存在下降趋势,脑电信号的ApEn在AF3、F7、F3、P7、F8、F4、AF4通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_(2)在AF3、F3、Fc5、T7、P7、F8、F4、AF4通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非穴位组量表评分及参数值均无明显变化。进而得出TEAS内关穴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并改善各脑区的复杂度,尤以左、右额区及左右颞区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脑电信号 内关穴 焦虑 经皮穴位电刺激 近似熵 关联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疗效和耐受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饶燕晓 杨荣旺 +1 位作者 赵京 曹庆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0-490,共11页
目的:比较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疗效与耐受性方面的依据。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 目的:比较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疗效与耐受性方面的依据。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5.1软件对有效率、耐受性进行分析,采用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AR)评估药物有效率和耐受性的累积概率。结果:最终纳入32篇文献的33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6949例患者,涉及阿米替林、维拉唑酮、氟西汀、司来吉兰、帕罗西汀、丙咪嗪、地昔帕明、舍曲林、去甲替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13种抗抑郁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度洛西汀(OR=1.95,95%CI:1.41~2.69)、氟西汀(OR=1.73,95%CI:1.40~2.14)、文拉法辛(OR=1.37,95%CI:1.04~1.80)、艾司西酞普兰(OR=1.48,95%CI:1.12~1.95)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均P<0.05),网状meta的累积概率排序为度洛西汀(87.0%)、阿米替林(83.3%)、氟西汀(79.0%)、艾司西酞普兰(62.7%)等。丙咪嗪(OR=0.15,95%CI:0.08~0.27)、舍曲林(OR=0.33,95%CI:0.16~0.71)、文拉法辛(OR=0.35,95%CI:0.17~0.72)、度洛西汀(OR=0.35,95%CI:0.17~0.73)、帕罗西汀(OR=0.52,95%CI:0.30~0.88)的不耐受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均P<0.05),网状meta的累积概率排序为丙咪嗪(95.7%)、舍曲林(69.6%)、文拉法辛(68.6%)、度洛西汀(68.2%)等。结论:在13种抗抑郁药中,度洛西汀、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安慰剂,但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的耐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抑郁症 抗抑郁药 疗效 耐受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退役军人抑郁症状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媛媛 廖兴亚 +7 位作者 张小玲 熊珂 孙淑娟 苗宽 汤林宁 汤泉 赵梦雪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911-1922,共12页
目的研究我国退役军人抑郁症状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对我国三大经济带12个城市2400名退役军人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s’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进行抑郁症状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 目的研究我国退役军人抑郁症状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对我国三大经济带12个城市2400名退役军人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s’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进行抑郁症状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皮尔森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我国退役军人抑郁症状总体发生率39.0%,其中轻度抑郁症状发生率22.1%,中度发生率8.5%,重度发生率8.3%;(2)女性、城镇、25岁以上、目前患病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得分高于男性、农村、18~25岁、未患病者(P<0.01),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离婚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得分高于大学及以上、未婚和已婚者(P<0.05),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7400元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7400~16000元者(P<0.01),工人抑郁症状得分高于党政机关、企事业领导干部(P<0.05),不同水平抑郁症状构成比在除人均GDP外的所有人口学信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特殊军事作业环境中服役、服役期间患重病的退役军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得分高于未在特殊环境服役者、未患重病者(P<0.01),服役<8年、火箭军、参战、集体退役、复员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得分高于服役≥30年、陆军、未参战、达龄/年限退役、退休(P<0.05);退役军人不同水平抑郁症状构成比在除服役职级、立功受奖外的军事职业信息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抑郁症状危险因素为高人均GDP地区、女性、25~30岁、离婚、目前患重病、火箭军、特殊环境服役、服役期间患重病、复员(P<0.05);抑郁症状保护因素为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400~14000元、>25000~39000元(P<0.05)。结论我国退役军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因素和服役年限、参加的军事作业类型等服役经历影响,复员、集体退役军人群体应引起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 抑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态分析在脑小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志澄 曹剑 +1 位作者 王红丽 蔡晓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4-666,共3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发,CSV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我国老...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发,CSV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2]。因其特有的步态异常所引起的意外残疾,如跌倒等事故的发生率较高,由此造成的护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也随之加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步态分析 步态图 三维运动检测系统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
10
作者 沈舒宁 房倩华(综述) 孙冠勇(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813,共5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常见病,为了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有必要研究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咀嚼运动是咀嚼肌在各神经系统的综合支配下产生的随意和非随意的节律性运动,大脑在咀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过来... 认知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常见病,为了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有必要研究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咀嚼运动是咀嚼肌在各神经系统的综合支配下产生的随意和非随意的节律性运动,大脑在咀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过来咀嚼对脑功能乃至全身健康也产生重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咀嚼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目前咀嚼功能减退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主要关注以下3个方面:(1)感觉反馈机制与咀嚼功能减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2)咀嚼功能减退与运动控制的补偿能力的相关性;(3)小脑功能减退在认知功能下降和咀嚼功能减退的作用。本文对认知功能与咀嚼功能减退的关系做一综述,旨在了解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 咀嚼功能减退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