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肌超声评估非胸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力玮 孔二亮 +4 位作者 刘薇娜 方玉花 陶子颖 凤旭东 李雨恒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0期15-21,共7页
目的研究膈肌超声指标评估非胸腹手术患者苏醒期肌松残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全麻下行非胸腹择期手术患者80例,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拔管,根据拔管时刻的肌松监测仪四个成串... 目的研究膈肌超声指标评估非胸腹手术患者苏醒期肌松残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全麻下行非胸腹择期手术患者80例,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拔管,根据拔管时刻的肌松监测仪四个成串刺激(TOF)值将患者分为两组,TOF≥0.9为非术后肌松残余组(N-PRNB组),TOF<0.9为术后肌松残余组(PRNB组)。将超声探头依次置于患者右侧腋中线8~9肋间和锁骨中线与肋缘下交点两处,在麻醉诱导前与拔管时依次记录患者平静呼吸下呼气末与吸气末膈肌厚度(DT)、膈肌移动度(DE)、吸气时间,由此计算膈肌厚度恢复率(DTF)、膈肌收缩速度(DCS)与E-T指数。在恢复室记录各组患者拔管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N-PRNB组42例,PRNB组38例,PRNB发生率为47.5%。诱导前,两组DTF、DE、DCS、E-T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N-PRNB组DTF、DE、DCS、E-T指数高于PRNB组(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拔管时DTF、DE、DCS、E-T指数四项指标的β分别为0.443、0.091、0.072、0.029,提示4种超声指标均与TOF值呈正相关,其中与TOF值有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R2=0.57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对超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拔管时DTF(β=0.409,95%CI:0.323~0.495,P<0.001)、DCS(β=0.037,95%CI:0.011~0.064,P<0.01)与TOF更为相关。拔管时DTF预测PRNB的截断值为42.5%,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94.7%。DCS预测PRNB的截断值为1.3 cm/s,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65.8%。结论膈肌超声指标与TOF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估术后肌松残余的辅助手段,其中DTF具有较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超声 四个成串刺激 术后肌松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秀环 鲍乐乐 +1 位作者 马漪洁 陈宁宁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择期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椎管内麻醉组(CESA组),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不同时相点[入室后(T_(0))、麻...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择期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椎管内麻醉组(CESA组),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不同时相点[入室后(T_(0))、麻醉后(T_(1))、骨水泥后(T_(2))、术毕(T_(3))、出室后(T_(4))、术后3 h(T_(5))及术后5 h(T_(6))时刻]生命体征变化、手术情况、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不同时相点(术前及术后1、6、24、72 h)谵妄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相点(术前及术后1 d)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儿茶酚胺(CA)水平变化。结果:CESA组T_(1)时刻MAP值较T_(0)时刻下降(P<0.05),两组T_(2)时刻平均动脉压(MAP)较T_(0)时刻下降(P<0.05),GA组T_(5)、T_(6)时刻心率(HR)较T_(4)时刻下降(P<0.05);CESA组手术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短于GA组(P<0.05);CES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GA组(P<0.05);两组术后1、6、24、72 h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组内术后1、6 h上述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CESA组术后1、6、24 hCAM⁃CR评分低于GA组(P<0.05);术后1 d,两组Glu、Cor、CA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术后安全性良好,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麻醉质量,降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较轻,效果优于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髋关节置换 老年 术后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陶子颖 孔二亮 +3 位作者 张杨 孙舒辉 方玉花 凤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组和E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全麻手术,并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C组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E组使用0.25%罗哌卡因+0.5 mg/kg艾司氯胺酮共20 ml。比较两组入室时(T_(0))、神经阻滞后10 min(T_(1))、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术后1 h(T_(4))、术后6 h(T_(5))、术后9 h(T_(6))、术后12 h(T_(7))及术后24 h(T_(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首次使用时间及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T_(1)~T_(3)时,两组MAP及HR低于T_(0)时(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5)时,两组VAS评分均高于T_(4)时(P<0.05);T_(7)时,两组VAS评分高于T_(6)时(P<0.05);T_(8)时,E组VAS评分高于T_(7)时(P<0.05)。T_(5)~T_(7)时,E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E组PCIA首次使用时间长于C组;48 h内按压次数低于C组(P<0.05)。E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无力、摔倒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HADS-A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E组HADS-D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E组HADS-A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进行腘窝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作用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镇痛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佐剂 焦虑抑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区终端智能柜的低值耗材管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喜灿 孙志艳 +3 位作者 丁小勇 屈晓娜 彭子君 魏海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提高病区低值耗材管理效率。方法医院联合第三方共同研发病区智能柜系统,与医院物流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连接,第三方配送、以单体称重和定数包扫码方式完成低值耗材的取用。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采用智能柜系统管理后,病区... 目的提高病区低值耗材管理效率。方法医院联合第三方共同研发病区智能柜系统,与医院物流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连接,第三方配送、以单体称重和定数包扫码方式完成低值耗材的取用。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采用智能柜系统管理后,病区低值耗材管理时间、耗材管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智能柜系统管理前(均P<0.01),病区耗材零库存。结论基于病区智能柜系统的低值耗材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了耗材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值耗材 智能柜 终端系统 称重 定数包 物流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智能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楚宁 鲍乐乐 孙楠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4期4580-4582,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5例)...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术后应激状态。结果观察组苏醒用时和麻醉完全恢复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24 h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能有效提升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改善术后应激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全身麻醉 保温护理 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在小儿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杨 凤旭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6期4908-491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在小儿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桡动脉置管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在小儿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桡动脉置管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于超声引导下接受桡动脉置管,对照组穿刺前皮下注射利多卡因,观察组穿刺前皮下注射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前、给药后1 min、穿刺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及穿刺时疼痛程度[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置管后桡动脉痉挛、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给药前比较,两组给药后1 min的DBP、SBP、HR均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后1 min比较,两组穿刺时的DBP、SBP、HR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置管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可降低桡动脉置管患儿疼痛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置管成功率,并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置管 酚妥拉明 利多卡因 血流动力学 疼痛程度 置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附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7
作者 刘慧 孔二亮 +4 位作者 王秀环 张扬 李雨恒 王建新 凤旭东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437-4441,共5页
目的探讨驱动压导向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附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附件切除术的60例肥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固定P... 目的探讨驱动压导向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附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附件切除术的60例肥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固定PEEP组和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组,各30例。固定PEEP组:在气管插管后,设置5 cmH_(2)O的PEEP持续至手术结束。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组:分别于气管插管、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建立、气腹关闭3个时刻行肺复张后,设置20 cmH_(2)O的PEEP,每10个呼吸循环后以2 cmH_(2)O为间隔,递减至4 cmH_(2)O,滴定过程中驱动压最低对应的PEEP为最佳PEEP,维持该最佳PEEP到下一个时间段。分别记录3次个体化PEEP设置结束后5 min(T_(2)、T_(3)、T_(4))时的驱动压和氧合指数(OI)。于麻醉前(T_(1))和术后24 h(T_(6))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对比T_(1)和手术结束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_(5))的肺超声评分(LUS)。结果与T_(2)时相比,两组T_(3)时的驱动压均升高(P<0.05);与T_(3)时相比,T_(4)时的驱动压均下降(P<0.05)。T_(2)~T_(4)时,与固定PEEP组比较,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组OI升高,驱动压降低(P<0.05);相比T_(1)时点,两组T_(5)时LUS升高,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组T_(5)时LUS较固定PEEP组降低,T_(6)时两组血清TNF-α、IL-6、IL-12、CC16水平升高,且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组低于固定PEEP组(P<0.05)。结论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通气策略可改善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附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肺动态顺应性,提高肺氧合功能,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驱动压和术后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压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 肥胖 腹腔镜手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区皮肤细菌清除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
8
作者 钟成跃 周辉 魏海利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7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区皮肤细菌的清除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评价术前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区皮肤细菌的清除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肤准备方法消毒,观察组患者术前则给予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消毒,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准备前后术区皮肤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皮肤损伤率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皮肤准备前的术区皮肤细菌数量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准备后的术区皮肤细菌数量明显少于准备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区皮肤细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皮肤损伤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87%和4.35%均低于对照组为32.61%和19.57%(P<0.05)。结论:采用术前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消毒术区,有效清除或减少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区皮肤细菌数量和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了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 常规皮肤准备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髋部骨折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