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PA耐药机制复杂,膜相关蛋白、灭活酶及其调控蛋白、靶蛋白和双组份调节系统等基因的突变,以及位于可移动遗传元件上编码灭活和修饰抗生素的酶基因,靶标保护和修饰相关蛋白基因的水平转移等均可导致PA耐药性的产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两个方面综述PA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为PA感染的临床防治选药及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PA耐药机制复杂,膜相关蛋白、灭活酶及其调控蛋白、靶蛋白和双组份调节系统等基因的突变,以及位于可移动遗传元件上编码灭活和修饰抗生素的酶基因,靶标保护和修饰相关蛋白基因的水平转移等均可导致PA耐药性的产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两个方面综述PA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为PA感染的临床防治选药及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