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金复合碳材料修饰的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CYFRA21-1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晨曦 龚国傲 +2 位作者 蔡珂 梅勇 潘洪志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构建一种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CMWCNTs/N-rGO/AuNPs)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免疫传感器,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以尿素作为氮源制备N-rGO,通过超声混合将... 构建一种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CMWCNTs/N-rGO/AuNPs)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免疫传感器,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以尿素作为氮源制备N-rGO,通过超声混合将CMWCNTs、AuNPs与N-rGO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材料CMWCNTs/N-rGO/AuNPs。由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不仅可以放大电信号,还能通过Au-S键与抗体结合,因此可实现对CYFRA21-1的定量检测。该免疫传感器对人血清中CY-FRA21-1的检测在0.1~500 n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5 ng/mL。人血清样本的加标回收率为91.75%~10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9%(n=6)。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适合于检测人血清中的CYFRA21-1,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 金纳米颗粒 细胞角蛋白19可溶片段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通过PHD2/HIF-1α通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2
作者 孔春雪 刘其器 +6 位作者 张立伟 吴传莎 熊龙珠 张国薇 曹敏越 李平 周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胃30 mg/kg孟鲁司特钠,Mon组)。HE染色检测小鼠肺部病理改变,血球分析仪和试剂盒测定肺部炎症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乳酸和丙酮酸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脯氨酸羟化酶2(PHD2)、E-黏钙蛋白(E-cad)和p120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补体因子D(CFD)及乳酸、丙酮酸的含量都显著升高,肺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水平降低,而HIF-1α和PHD2蛋白表达上调,E-cad和p120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经孟鲁司特钠干预的Mon组小鼠肺部嗜酸性和单核细胞数量及CFD含量显著下降,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调控PHD2/HIF-1α信号通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过敏性哮喘 气道炎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脯氨酸羟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VCAN作为结直肠癌顺铂耐药关键靶点研究
3
作者 李静娴 陈辉广 +3 位作者 吴建泽 王德权 陈志芬 吴清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4-633,共10页
目的预测并验证结直肠癌(CRC)顺铂(DDP)耐药的关键靶点,为临床精准医学治疗提供更多方案。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正常肠黏膜和CRC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挖掘关键基因;采用基因本体联... 目的预测并验证结直肠癌(CRC)顺铂(DDP)耐药的关键靶点,为临床精准医学治疗提供更多方案。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正常肠黏膜和CRC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挖掘关键基因;采用基因本体联合数据库(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鉴定、qRT-PCR、Western blot筛选、验证关键靶点;将多能蛋白聚糖(VCAN)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至人回盲部结直肠腺癌细胞(HCT8)细胞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出了118个上调的DEGs和146个下调的DEGs。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分解、细胞外基质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鉴定出20个枢纽基因。通过对比CRC细胞系HCT8亲本株与DDP耐药株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VCAN基因。在CRC组织中,VCAN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相对于VCAN低表达患者,VCAN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更短。在CRC细胞系中,过表达VCAN基因促进了细胞的增殖(P<0.05),提高了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减少了DDP诱导的凋亡(P<0.05)与G_(0)/G_(1)期阻滞(P<0.05);上调VCAN基因激活AKT-雷帕霉素靶蛋白1(mTOR)信号通路。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CRC DDP耐药靶基因VCAN,VCAN基因可能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促进CRC发展与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AN 顺铂 生物信息学 转录组测序 AKT-mTOR信号通路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静 晏丹 +2 位作者 江珍玉 于志君 邓海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PA耐药机制复杂,膜相关蛋白、灭活酶及其调控蛋白、靶蛋白和双组份调节系统等基因的突变,以及位于可移动遗传元件上编码灭活和修饰抗生素的酶基因,靶标保护和修饰相关蛋白基因的水平转移等均可导致PA耐药性的产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两个方面综述PA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为PA感染的临床防治选药及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基因突变 水平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促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发展的动态路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婷 王晓龙 方鹏骞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6,共4页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推动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通过区域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整体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又为区域性临床重点专科...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推动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通过区域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整体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又为区域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供系统支持和综合保障。作者对区域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做出理论阐释,并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动态路径,对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科学有序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诊疗格局的形成,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临床重点专科 紧密型 城市医疗集团 动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与血管性痴呆共病网络:整合单细胞多组学与靶向FOXC1药物筛选
6
作者 夏天骄 张添琦 +5 位作者 王碧洁 张希源 曾巧春 汪诗娆 曹晓璐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8-506,共9页
目的 揭示心力衰竭(HF)与血管性痴呆(VaD)的共病机制,挖掘跨器官治疗靶点及心脑协同保护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使用Seurat对GEO数据库中8例单细胞数据进行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构建器官通讯网络并筛选前95%高置信配体-受体对进行KEGG... 目的 揭示心力衰竭(HF)与血管性痴呆(VaD)的共病机制,挖掘跨器官治疗靶点及心脑协同保护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使用Seurat对GEO数据库中8例单细胞数据进行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构建器官通讯网络并筛选前95%高置信配体-受体对进行KEGG富集分析,同时结合limma与CIBERSORT对70例常规转录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免疫浸润评估。利用AutoDock Vina筛选TCMbank库31186种天然化合物,经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其稳定性。结果单细胞图谱显示HF成纤维细胞占比43.75%(7亚群),VaD少突胶质细胞占76.57%(6亚群)。跨疾病分析表明HF成纤维细胞通过COLLAGEN信号、VaD胶质细胞通过SPP1信号驱动病理进程,共享PI3K-Akt和ECM-受体交互通路。鉴定出HF特征基因TNXB/THBS4/COL1A2,VaD特征基因SPP1/PDGFC/TGFA,联合分析得出FOXC1为共病核心转录因子。免疫微环境显示B细胞普遍激活。筛选出的8种FOXC1抑制剂中,青黛酮(Qingdainone)的结合最优[亲和力:-9.0 kcal/mol, RMSD:(0.2±0.06)nm]。结论 该研究阐明HF与VaD的纤维化-神经炎症共病机制,发现了靶向FOXC1的天然抑制剂青黛酮,为共病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力衰竭 单细胞转录组 叉头框转录因子C1 青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尿样中1-羟基芘
7
作者 李冰霞 赵琴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测定尿液中1-羟基芘(1-OHP)的新方法。采用一次性滴管为萃取容器,乙腈为分散剂,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完成后,萃取剂富集漂浮在一次性滴管... 建立了一种基于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测定尿液中1-羟基芘(1-OHP)的新方法。采用一次性滴管为萃取容器,乙腈为分散剂,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完成后,萃取剂富集漂浮在一次性滴管上端,可使用移液枪直接取出。为了获得较高的富集效率,考察了一系列影响富集倍数的参数,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1-OHP在0.5~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检出限(LOD)为0.15μg/L,定量限(LOQ)为0.5μg/L,低中高3个浓度(2、10、50μg/L)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2.0%~112.4%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7.4%和9.9%。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尿液样品的分析检测中,在加标10μg/L的浓度下,1-OHP的回收率在91.8%~113.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2%~7.5%之间。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有机试剂消耗量少,经济环保,分析成本低廉,为尿液中1-OHP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芘 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部控制的护理质量控制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玲 张崎 +2 位作者 张宏 梁俊 王俊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2-55,共4页
目的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及患者安全目标等构建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检查、培训整改及信息沟通4个模块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平台;选取2个病区试运行成功后在全院开放应用。1年后... 目的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及患者安全目标等构建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检查、培训整改及信息沟通4个模块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平台;选取2个病区试运行成功后在全院开放应用。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平台应用后跌倒、非计划性拔管、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隐患上报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应用平台的422名护士使用整体满意率达93.84%。结论构建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适用性良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信息平台 内部控制 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配置水平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诚 赵宁 陈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5,共8页
目的:本文分析了2004—201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编制人员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提出人员优化配置建议。方法:通过GeoDa分析编制人员全局和局域空间差异。结果:我国疾控中心编制人员配置总体上由西向东递减;2019年,2... 目的:本文分析了2004—201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编制人员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提出人员优化配置建议。方法:通过GeoDa分析编制人员全局和局域空间差异。结果:我国疾控中心编制人员配置总体上由西向东递减;2019年,23个省疾控中心人员数量不符合编制标准,14个省专业技术人员占比、3个省卫生技术人员占比低于标准;人力资源全局空间聚集水平不断下降,西部高—高聚集、东部低—低聚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人力资源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受重大事件或政策影响。结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总体空间分布差距不断缩小,但省级水平分布不均,内部结构有待改善;应兼顾提升编制人员整体数量、改善不同类别编制人员占比,针对性弥补疾控中心的人员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人力资源配置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探讨葛根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春艳 曹晓璐 +3 位作者 刘嵩 黄瑞松 李姝雅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给予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抑制SIRT1表达后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TUNEL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IRT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素和SIRT1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发挥药效;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大鼠体内给予葛根素处理,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上调SIRT1、溶质载体家族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并下调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表达;一旦抑制SIRT1蛋白表达后,则葛根素的心肌保护作用被抑制。结论 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技术能较好地预测葛根素与主要靶点SIRT1的作用潜力,葛根素通过激活SIRT1通路抑制铁死亡从而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分子动态 葛根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健伦 黄思剑 +6 位作者 牟漫 卫向红 操媛 王丽娟 卓可星 李旭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57,共6页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的大量释放。在经过某些化疗药物、物理疗法、生物疗法或联合治疗后,肺癌细胞会发生ICD,由非免疫原性转变为免疫原性,进而募集和活化免疫细胞,最终激活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该文就ICD的发生机制以及ICD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ICD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系统在应激损伤海马神经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乐 廖疏影 +1 位作者 曾燕 梅宇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4-949,共6页
应激在哺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心理和生理有广泛的负面影响,可导致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1])。截止2020年,全球抑郁症的患病人数达到1.93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全球抑郁症的患病人数更是激增到2.46亿,增幅达到了276%^... 应激在哺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心理和生理有广泛的负面影响,可导致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1])。截止2020年,全球抑郁症的患病人数达到1.93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全球抑郁症的患病人数更是激增到2.46亿,增幅达到了276%^([2])。然而,基于应激类型多样、作用时间差异和个体耐受性不同等特征,应激反应的结果及生物学机制也各不相同。海马含有大量糖皮质激素受体,因此极易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海马在解剖结构上可分为背侧、中间和腹侧。在功能上,背侧海马(相当于灵长类动物的后部海马)主要执行认知功能;腹侧海马(相当于灵长类动物的前部海马)主要执行情绪功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应激 神经发生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肺癌标志物CYFRA21-1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峰峰 蒋裕婷 +2 位作者 龚国傲 覃江阳 梅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1,共7页
构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以检测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选用有序介孔碳CMK-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结合,提升电子传递速率,实现电化学信号放大,联合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玻碳... 构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以检测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选用有序介孔碳CMK-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结合,提升电子传递速率,实现电化学信号放大,联合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玻碳电极制得电化学免疫传感器。AuNPs与CMK-3@CMWCNTs均匀复合,并可通过Au-S键与CYFRA21-1抗体结合,为抗体提供大量的生物结合位点,提高了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而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现对血清中CYFRA21-1的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AuNPs颗粒嵌入CMK-3@CMWCNTs的表面和空隙中,循环伏安法(CV)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灵敏有效。采用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血清中CYFRA21-1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5~1×10~4 ng·L^(-1),检出限(3S/N)为0.2 ng·L^(-1),血清样品中CYFRA21-1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 金纳米粒子 有序介孔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激动剂作为佐剂在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漫 黄思剑 +5 位作者 李健伦 操媛 王丽娟 卓可星 李旭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5,261,共11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急需研发新型治疗药物。治疗性肿瘤疫苗通过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T细胞应答,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难以诱导机体...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急需研发新型治疗药物。治疗性肿瘤疫苗通过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T细胞应答,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广泛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天然免疫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其配体是一类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TLRs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刺激天然免疫系统,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应答,从而提高疫苗保护效率,是一种高效的疫苗佐剂。该文就TLRs激动剂佐剂的分类、分子结构、诱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治疗性肿瘤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性疫苗 Toll样受体激动剂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蛋白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薇 周婷 +4 位作者 李连凤 卢芳菲 孔宪荣 秦灵芝 廖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肺组织内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肺腺癌切除术的235例患者基本信息、切除的肺组织样...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肺组织内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肺腺癌切除术的235例患者基本信息、切除的肺组织样本及肿瘤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hh蛋白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Shh蛋白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联。结果肺腺癌组织中S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肺腺癌与癌旁组织中Shh蛋白表达量的差值(癌/癌旁Shh蛋白表达量差值)和肿瘤大小显著负相关,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阳性细胞率差值及染色强度评分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肿瘤发展为>7 cm的风险分别降低43%、4%和46%,其OR及95%CI分别为0.57(0.35,0.94)、0.96(0.94,0.99)和0.54(0.35,0.86);随着癌/癌旁Shh蛋白阳性细胞率差值的增加,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发展为>7 cm的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1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肺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14%,其风险比(HR)为0.86,95%CI:(0.74,0.99);分层分析发现在中/高分化类型肿瘤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可分别降低19%和38%,其HR(95%CI)分别为0.81(0.67,0.99)和0.62(0.41,0.94)。结论肺腺癌及癌旁组织内Shh蛋白表达量的差值与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及术后死亡风险显著负相关,提示其可能是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保护因素,为早期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音猬因子 肿瘤病理特征 预后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g6调控运动纤毛结构功能缓解大鼠缺血性脑水肿损伤
16
作者 黄瑞松 胡一鸣 +3 位作者 张配 张春艳 张玲 曹晓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1,307,共8页
目的 研究精子相关抗原6(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Spag6)对缺血性脑水肿介导的突触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pag6组。利用慢病毒感染上调大鼠脑内Spag6蛋白表达后,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构建缺血... 目的 研究精子相关抗原6(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Spag6)对缺血性脑水肿介导的突触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pag6组。利用慢病毒感染上调大鼠脑内Spag6蛋白表达后,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构建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利用Long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扫描电镜观察运动纤毛结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Survivin、GluN1、GluN2B和GluA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大脑不同区域神经细胞和组织损伤,Spag6表达异常变化,突触结构功能改变;第三脑室运动纤毛活性紊乱,发生缺血性脑水肿现象。上调Spag6表达后,脑水肿现象缓解,运动纤毛活性恢复;缺血区脑梗死、神经细胞损伤及突触结构异常改变被逆转;Bcl-2、Survivin、GluN1、GluN2B、GluA2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Bax表达量均降低(P<0.01)。结论 Spag6通过恢复脑室运动纤毛的活性状态,增强突触的功能,进而减轻缺血性脑水肿介导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g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水肿 运动纤毛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军凡 严钢莉 吴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106例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为认知障碍组,另收集84例同期入院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106例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为认知障碍组,另收集84例同期入院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Aβ1-40及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Tau181(pTau181)水平等基线资料、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并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的关系。结果 认知障碍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β1-42、Aβ1-40及Tau、p-Tau18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携带ε4等位基因者患认知功能障碍相对风险度(OR)=2.701,95%CI(1.239~5.861),P<0.05。认知障碍组中,痴呆者ApoE 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携带ε4等位基因者发生痴呆的OR=2.779,95%CI(1.475~5.234),P<0.05。结论 ApoE ε4等位基因可增加本地区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对促进认知功能障碍进展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单磷酸脱氢酶在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
18
作者 桑碧敏 孔春雪 +6 位作者 曹静蕾 梁景仪 卢芳菲 张国薇 李金泉 李平 周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8-585,共8页
目的探讨肌苷单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过敏性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OVA哮喘组和IMPDH抑制剂(利巴韦林)干预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肌苷单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过敏性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OVA哮喘组和IMPDH抑制剂(利巴韦林)干预组,每组12只。收集每只小鼠的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肺组织、外周血及脾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CD3的表达情况,血球分析仪检测BALF和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IMPDH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IMPDH蛋白定位和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内IMPD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VA哮喘组小鼠肺内小气道周围及肺泡间隔大量炎症细胞浸润,BALF和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增多为主(均P<0.05),且肺组织内IMDPH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炎症细胞胞质内明显增多的IMPDH蛋白呈分散模式。给予利巴韦林干预后哮喘小鼠肺部炎症明显减轻,尤以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为特征(均P<0.05),同时肺部IMPDH蛋白水平降低(P<0.05),炎症细胞胞质内IMPDH表达减少,但细胞核内出现较多IMPDH丝状结构。此外,OVA哮喘组小鼠脾脏中B细胞占比明显增多(P<0.05),但利巴韦林干预后哮喘小鼠脾脏中B细胞占比显著减少,而NK、CD3^(+)T和CD8^(+)T细胞占比较OVA哮喘组明显增高(均P<0.05)。同时利巴韦林干预组脾脏NK细胞内IMPDH蛋白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而CD8^(+)T细胞内IMPD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抑制IMPDH可有效缓解以啫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气道及全身炎症反应,同时还能降低脾脏B细胞免疫应答,增强NK及CD8^(+)T细胞等杀伤细胞的免疫应答效应,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炎症细胞内IMPDH表达量及其形成的丝状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单磷酸脱氢酶 过敏性哮喘 气道炎症 淋巴细胞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脑梗死反复发作患者罕见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用药分析
19
作者 吕天雅 张怡 韩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98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脑梗死反复发作患者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后仍出现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问题的治疗经过,为临床个体化制定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药师门诊结合病史回顾和事后随访,梳理患者疾病治疗过程和临床表现,依据最新的循证... 目的通过分析1例脑梗死反复发作患者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后仍出现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问题的治疗经过,为临床个体化制定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药师门诊结合病史回顾和事后随访,梳理患者疾病治疗过程和临床表现,依据最新的循证证据,结合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试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等分析判断其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问题,对其实施个体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通过药师门诊定期随访,评估该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等指标良好,符合治疗预期。结论临床上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时,应充分结合最新的循证证据对患者血小板反应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估,依个体化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并通过长期随访保障患者治疗全过程的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脑梗死 血小板高反应性 个体化治疗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背景下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秋霞 娄佳奡 +5 位作者 鲁文果 张志霞 李金萍 肖艳玲 魏虹 李雯婷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背景下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管理模式效果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选取医院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研究对象分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以医联体主导的延... 目的:探讨医联体背景下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管理模式效果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选取医院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研究对象分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以医联体主导的延续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Barthel指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出院后3个月的生命质量评分(QOL)、依从性评分及护理体验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护理工作体验感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QOL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服药、锻炼、复诊和饮食方面的依从性分别是对照组的28.83倍、8.14倍、21.00倍和10.23倍。结论:医联体延续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能为出院患者提供不间断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护理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脑卒中 护理管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