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里程碑──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礼恒 王希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本文依照历史主义的原则,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考察T 1901-1911年清政府主持领导的这场改革运动,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不变亦变,变亦变”,“不变则亡,变亦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带有进步色... 本文依照历史主义的原则,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考察T 1901-1911年清政府主持领导的这场改革运动,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不变亦变,变亦变”,“不变则亡,变亦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带有进步色彩的改革运动。它既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终点,又是中国新一阶段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癸卯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工作者贵在有超前意识──读陈启能著《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2
作者 侯云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 超前意识 理论工作者 客观历史 西方史学 历史认识论 历史事实 历史理论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与甲午战争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树好 《学海》 1997年第1期87-90,共4页
英国与甲午战争赵树好发生在1894—1895年间的中日甲午战争,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此,一般人了解不多,国内外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拟依据大量资料,对英国在甲午战争初期、中期、后期的活... 英国与甲午战争赵树好发生在1894—1895年间的中日甲午战争,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此,一般人了解不多,国内外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拟依据大量资料,对英国在甲午战争初期、中期、后期的活动影响(1894·5—18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府 英国政府 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三国干涉还辽 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 总理衙门 李鸿章 陆奥宗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礼恒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0-54,共5页
笔者认为,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执行了一条错误的对朝政策,从而加剧了其背清自立的离心倾向。由于中朝生隙,联盟解体,最终导致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一清政府对朝鲜内部事务的干预,是从1882年“壬午兵变”之后开始的。在此之前,中朝... 笔者认为,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执行了一条错误的对朝政策,从而加剧了其背清自立的离心倾向。由于中朝生隙,联盟解体,最终导致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一清政府对朝鲜内部事务的干预,是从1882年“壬午兵变”之后开始的。在此之前,中朝两国一直遵循历史上形成的宗藩关系,友善交往。1875年9月“江华岛事件”发生,日本在兴师朝鲜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朝鲜问题 甲午战争 对朝政策 李鸿章 袁世凯 宗藩关系 西方列强 壬午兵变 朝鲜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华 张秀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2-95,共4页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1935 - 194 8年一直是党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合理的民族政策 ,为保卫西北 ,争取抗战胜利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也成为马列主义关于...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1935 - 194 8年一直是党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合理的民族政策 ,为保卫西北 ,争取抗战胜利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也成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陕甘宁边区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礼恒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48,共4页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张礼恒一、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台湾学者问世的较有影响的著作有:窦宗一的《李鸿章年(日)谱》、李守孔的《李鸿章传》、雷禄庆的《李鸿章年谱》和《李鸿章新传》(上、下).至于论文那就...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张礼恒一、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台湾学者问世的较有影响的著作有:窦宗一的《李鸿章年(日)谱》、李守孔的《李鸿章传》、雷禄庆的《李鸿章年谱》和《李鸿章新传》(上、下).至于论文那就更多,从台湾出版的15集《李鸿章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台湾学者 洋务运动 商务思想 近代中国 传记资料 自强运动 以夷制夷 孙中山 中日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学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73,77,共4页
北宋建国后形成的“文德政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所谓“以儒立国”的政治构架 ,为北宋士大夫们提供了较前代更为宽松和优越的参政议政环境 ,从而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无论是在思想意识、道德人格上 ,还是行动上 ,都因受时代精神的感... 北宋建国后形成的“文德政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所谓“以儒立国”的政治构架 ,为北宋士大夫们提供了较前代更为宽松和优越的参政议政环境 ,从而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无论是在思想意识、道德人格上 ,还是行动上 ,都因受时代精神的感召而表现出一种志在经世、自任以天下之重的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士大夫 精神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宋代士大夫的“史学自觉”精神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学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89-91,103,共4页
明道、经世 ,这种史家最富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的主导意识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身上表现得异常浓郁和突出。他们从当时的社会情势出发 ,把关注社会现实的报国激情倾注于笔端 ,以期通过研究历史 ,思索解决社会危机、维持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途... 明道、经世 ,这种史家最富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的主导意识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身上表现得异常浓郁和突出。他们从当时的社会情势出发 ,把关注社会现实的报国激情倾注于笔端 ,以期通过研究历史 ,思索解决社会危机、维持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途径和方案。他们在史学领域中建构的经世致用的鉴戒观 ,以道德为本位评判历史的义理观 ,有因有革的历史变易观 ,无不凸显出他们关注社会历史命运的“史学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大夫 史学自觉 鉴戒观 义理观 历史变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基督教与佛教的冲突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树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晚清时期 ,宗教和强权因素使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基督教会因得到列强的保护 ,冲突的结果是惩罚反对基督教的僧民 ,僧民对基督教会赔款 ,转让庙产。这使许多人背离佛教 ,加入基督教 ,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基... 晚清时期 ,宗教和强权因素使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基督教会因得到列强的保护 ,冲突的结果是惩罚反对基督教的僧民 ,僧民对基督教会赔款 ,转让庙产。这使许多人背离佛教 ,加入基督教 ,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基督教与佛教的冲突虽然夹杂着一些文化因素 ,但本质却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佛教 冲突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仲与梭伦法治观之比较
10
作者 李怀国 陈德正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98-102,共5页
管仲与梭伦分别为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齐国和古希腊雅典城邦最有影响的改革家和立法家。法治观方面,管仲与梭伦同属“以法治国”论者,主张立法必须符合国情民意,同时还强调法律的稳定性。为使各项立法得到落实,达到目的,管仲和梭伦都... 管仲与梭伦分别为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齐国和古希腊雅典城邦最有影响的改革家和立法家。法治观方面,管仲与梭伦同属“以法治国”论者,主张立法必须符合国情民意,同时还强调法律的稳定性。为使各项立法得到落实,达到目的,管仲和梭伦都比较重视宣传、法律教育。虽然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但两个人的法治观又在立法权归属、执法监督、处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管仲与梭伦在立法观上的巨大差异是其各自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所决定的,背景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二人的立法观不可能取得一致。管仲与梭伦两种不同的法治观分别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政治发展方向:齐国是为争霸,雅典则是为了平息平贵斗争。管仲、梭伦的法治观对后世影响甚大,直至今日仍可见到影响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观 管仲 梭伦立法 执法监督 普鲁塔克 公民大会 “以法治国” 法律的稳定性 雅典人 公民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
11
作者 高焕祥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0-92,共3页
当今世界是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具体表现为:世界经济、经济与文化、经济与科技、货币资本与人才资本、经济与政治的一体化。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战略。
关键词 世界 经济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 科技价值 人才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军事战略的演变及其得失
12
作者 倪学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2-85,共4页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德国国家战略的重点从欧洲转向了世界 ,即由原来的大陆政策调整为世界政策。政治军事战略一旦与有限的国力相矛盾 。
关键词 大陆政策 世界政策 史里芬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何思源对山东教育的贡献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昌 马亮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1-26,共6页
何思源是现代教育家 ,他在任山东教育厅长期间 ,努力改革、发展山东教育 ,成绩卓著 ,同时注重教育理论和规律研究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何思源 山东教育 求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心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17,3,共5页
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江心力明朝内阁在其二百余年的演变过程中,除了万历年间一度出现沈一贯、朱赓、叶向高、方从哲等人的一人独相外,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由两人以上的官僚群体构成的,并且从群体的内部结构看是基本稳定的。... 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江心力明朝内阁在其二百余年的演变过程中,除了万历年间一度出现沈一贯、朱赓、叶向高、方从哲等人的一人独相外,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由两人以上的官僚群体构成的,并且从群体的内部结构看是基本稳定的。首先,内阁官僚大多能长期任职,明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形成 内阁 大学士 群体的形成 群体成员 特殊关系 地缘关系 翰林院 杨士奇 武英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体例新颖的《世界上古史》——评李怀国著《世界上古史》
15
作者 于加瑛 陈德正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13-114,共2页
一部体例新颖的《世界上古史》——评李怀国著《世界上古史》于加瑛陈德正在世界上古史学术研究领域,自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一直以前苏联的史学模式为主流。有关前苏联的史学模式的评价早已有人做出,兹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前... 一部体例新颖的《世界上古史》——评李怀国著《世界上古史》于加瑛陈德正在世界上古史学术研究领域,自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一直以前苏联的史学模式为主流。有关前苏联的史学模式的评价早已有人做出,兹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前苏联史学模式的优劣,对中国史学界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上古史 人类文明 写作体例 史学模式 史学工作者 世界古代史 重大问题 发展历程 中国史学 前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处理中的军事策略与外交策略
16
作者 韩洪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4,共3页
对 危机处理过程中的非军事性选择、危机处理的政治外交与军事策略以及限制军事原则 的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弄清危机处理的某些要求。这些要求旨在减少错综复杂的紧张 态势,获得危机 处理的政治外交与军事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的和... 对 危机处理过程中的非军事性选择、危机处理的政治外交与军事策略以及限制军事原则 的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弄清危机处理的某些要求。这些要求旨在减少错综复杂的紧张 态势,获得危机 处理的政治外交与军事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的和谐与统一,减少不必要的危机升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处理 军事策略 外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