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李琳琳 杜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的成效。方法: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受试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受试者实...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的成效。方法: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受试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受试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展开认知行为干预的成效显著。该护理能够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提升,使其心理状态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护理效果 SAS评分 SD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鹃 王志敏 +1 位作者 贾凤华 李琳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5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其... 目的:探讨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绞痛持续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半年,研究组血压控制占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稳定占比、空腹血糖(FBG)平稳占比、戒烟率、运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负性情绪,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29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的表达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
作者 李震 郝恩刚 刘丹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微RNA-296(mi R-29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表达与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 目的 探讨微RNA-296(mi R-29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表达与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33例、多支病变组22例,再根据Gensini积分将其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AS)轻度组30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2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 R-29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B。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296与VEGF-B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D患者mi R-296、VEGF-B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HD患者mi R-296、VEGF-B表达与Gensini积分及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 多支病变组mi R-296表达低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VEGF-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mi R-296表达低于单支病变组,VEGF-B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i R-296表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VEGF-B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中度组mi R-296表达低于轻度组,VEGF-B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VEGF-B是mi R-296的靶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mi R-296与VEGF-B表达呈负相关(r=-0.731,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mi R-296表达与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s=-0.719、0.638,P<0.05),VEGF-B表达与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727、0.698,P<0.05)。结论CHD患者mi R-296低表达,VEGF-B高表达,两者与CAS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RNA-29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观察
4
作者 胡瑛 范玉广 林艳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CHF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观...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CHF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收缩压(sPAP)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两组心排血量(CO)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和头痛现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CHF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提升心功能,增强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沙库巴曲缬沙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冯泽瑞 王芬 +5 位作者 常方圆 马林 许迎春 陈保增 王云鹏 叶岩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胸痛症状改善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内皮功能指标肱动脉内皮依据性血管合性功能(FMD)、NO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胸痛症状改善有效(66.67%vs 56.67%)和总有效率(84.44%vs 63.33%)及中医症状积分、肱动脉FMD[(8.6±2.2)%vs(6.0±2.4)%]、NO[(35.1±3.7)μmol/Lvs(25.1±4.0)μmol/L]、内皮素1[(30.4±12.9)ng/Lvs(58.8±8.8)ng/L]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内皮 血管 微血管性心绞痛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利特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泽瑞 王志敏 +6 位作者 陈保增 王芬 董爱芝 左兆凯 孙泽刚 张云 马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持续时间≤3个月的AF、AFL患者32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7...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持续时间≤3个月的AF、AFL患者32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7例)与胺碘酮组(15例)。伊布利特组首次剂量1mg伊布利特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胺碘酮组首次剂量150mg胺碘酮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50mg。结果伊布利特组的AF和AFL转复及总转复率分别为64.3%、66.7%和64.7%,胺碘酮组的AF和AFL转复及总转复率分别为41.7%、33.3%和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29.28±12.57)min,胺碘酮组平均转复时间为(70.59±16.8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7.6%vs 26.7%,P>0.05)。结论伊布利特转复AF、AFL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其疗效优于胺碘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彩超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估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宪涛 刘广勇 +2 位作者 姜文营 王振峰 常方圆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15例)、B组(22例)、C组(13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15例)、B组(22例)、C组(13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NT-proBNP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与肝功能有关,心功能损害程度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脏彩超 NT-PROBNP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明 张化勇 +4 位作者 马林 马娜娜 王涛 侯子龙 苏子德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0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eteplase,r-PA)静脉泵注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us,PE)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PE患者76例,根据溶栓用药种类和给药方...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eteplase,r-PA)静脉泵注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us,PE)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PE患者76例,根据溶栓用药种类和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r-PA静脉泵注组17例、r-PA静脉推注组32例和尿激酶组27例。r-PA静脉泵注组应用注射用r-PA 18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 2 h内缓慢静脉泵入;r-PA静脉推注组应用注射用r-PA两次缓慢静脉推注,每次18 mg,推注间隔30 min,每次推注时间≥2 min;尿激酶组予尿激酶20 000 U/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2 h内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后常规予华法林及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比较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肺动脉再通率、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肺动脉平均压的变化以评价溶栓治疗效果,并观察各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30 d病死率。结果 3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再通率、Pa O2及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r-PA静脉泵注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r-PA静脉推注组和尿激酶组(P<0.05);r-PA静脉泵注组30 d病死率为0,低于r-PA静脉推注组的25.00%和尿激酶组的22.22%(P<0.05)。3组溶栓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缓慢泵注r-PA治疗急性PE的成功率不低于《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规定的传统溶栓治疗方法,且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下降,可能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PE溶栓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肺栓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输注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评价冠脉支架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冯泽瑞 谢华磊 +6 位作者 王芬 王志敏 马林 常方圆 许迎春 陈保增 李琳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宝石能谱CT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年至1年并分别经宝石能谱CT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情况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1.69±... 目的 评价应用宝石能谱CT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年至1年并分别经宝石能谱CT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情况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1.69±6.45)岁,共评价支架116枚.所有受试者植入支架内径不小于3.0 mm,无严重钙化病变.宝石能谱CT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宝石能谱CT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及特点.结果 对称性检验:P=0.7793认为检验结果在主对角线上是对称的,即宝石能谱CT和冠脉造影诊断结果具有线性趋势.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095,95%可信区间为0.3107~0.7083,认为宝石能谱CT和冠脉造影诊断再狭窄程度有一致性.两方法的相关性:CMH统计量x2=24.5189,P<0.01,两法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支架内径不小于3.0 mm.无严重钙化病变的支架,应用宝石能谱CT冠脉血管成像可判定支架内再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有较好的一致性.支架两端的再狭窄多于支架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