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肉驴健康生产技术及疫病综合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庄进光 刘承军 刘桂芹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第2期42-44,共3页
与猪、牛、家禽的养殖相比,驴更耐粗饲、耐粗放管理,这是由驴等马属动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1]。养殖肉驴具有饲料成本低、生产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的特点,因此养驴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肉驴生产中,落实科学的肉驴饲养技术,可有效提... 与猪、牛、家禽的养殖相比,驴更耐粗饲、耐粗放管理,这是由驴等马属动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1]。养殖肉驴具有饲料成本低、生产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的特点,因此养驴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肉驴生产中,落实科学的肉驴饲养技术,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肉质,从而使得驴产业的价值提升,养殖户的从业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肉驴健康生产,涉及多项综合技术的组合,其中包括驴舍设计、肉驴营养、肉驴繁育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 肉驴 防控策略 健康 现代化 疫病 养殖效益 饲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承军 刘凤辉 王海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68-69,共2页
为了解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2015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笔者组成调查组,对聊城、菏泽、濮阳、邢台的部分县奶牛的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总结,并分析了流行特点,制定了防治措施... 为了解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2015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笔者组成调查组,对聊城、菏泽、濮阳、邢台的部分县奶牛的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总结,并分析了流行特点,制定了防治措施。结果显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有球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曲子宫绦虫类共9种,不同自然环境、不同饲养规模的牛的寄生虫感染率不同。临床上应采取加强驱虫和消毒,提高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寄生虫 调查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鲁豫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承军 刘凤辉 王海丽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第3期23-24,共2页
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各类畜禽饲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奶牛存栏量已接近15万头左右,成为三省重要的奶源基地。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和当地奶牛养殖习惯的限制,该地区散养... 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各类畜禽饲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奶牛存栏量已接近15万头左右,成为三省重要的奶源基地。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和当地奶牛养殖习惯的限制,该地区散养奶牛仍占很大比例,因饲养条件相对较差,容易引起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为摸清三省交界地区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及感染状况,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地区 冀鲁豫 吸虫病 驱虫药物 畜牧业发展 商品粮生产基地 畜禽饲养量 奶源基地 牛群 定期驱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承军 朱来胜 +1 位作者 王兆烂 刘桂芹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30-30,共1页
饮水是确保肉鸡稳定生产的关键,只有在良好的饮水环境下,肉鸡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的生产性能,生产优质的鸡肉产品。在现代化肉鸡生产中,改善饮水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净化水质,保证水离子的平衡状态。
关键词 肉鸡生产性能 水提 饮水环境 鸡肉产品 净化水质 饮水质量 平衡状态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疫情后的生猪调运监管新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丙全 李莹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29-31,共3页
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国家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及时出台防控非洲猪瘟系列政策,强化生猪调运监管,消除生猪调运给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带来的潜在风险,有效防范因生猪调运引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山东省也相继出台了... 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国家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及时出台防控非洲猪瘟系列政策,强化生猪调运监管,消除生猪调运给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带来的潜在风险,有效防范因生猪调运引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山东省也相继出台了生猪调运监管新措施、新规定和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防控工作 疫情传播 监管 潜在风险 有效防范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基因和转双基因猪生长性能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超 刘承军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3期27-30,共4页
为探讨猪外源p GH和IGF-1基因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精子介导纳米基因载体法获得转(p GH和IGF-1)双基因猪4头,非转基因猪6头。测定活仔猪1~6月龄的体重,4月、6月龄的体尺指标,100 kg活体背膘厚等数据,分析其生长性能的差异性。结果... 为探讨猪外源p GH和IGF-1基因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精子介导纳米基因载体法获得转(p GH和IGF-1)双基因猪4头,非转基因猪6头。测定活仔猪1~6月龄的体重,4月、6月龄的体尺指标,100 kg活体背膘厚等数据,分析其生长性能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转双基因猪在生长、发育及胴体品质等方面均比非转基因猪略有优势。从全期的生长来看,转双基因猪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31%,育肥前期生长速度提高较快,达2.01%,在育肥中后期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ADG为675.58 g/d,而非转基因猪ADG为669.50 g/d;就体尺来看,四月龄的转双基因猪和非转基因猪其体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月龄转双基因猪的体尺均大于非转基因;体重达100 kg时,转双基因猪的活体背膘厚小于非转基因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猪 生长性能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疫情后的动物产地检疫规范
7
作者 郭丙全 刘承军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第5期30-32,共3页
非洲猪瘟发生后,国家为了加强对疫情的防控,对动物产地检疫实施了许多新的举措。某些基层兽医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程序还不十分了解,养殖场(户)申报检疫时必须提交的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等有关材料不清楚,对是否受理的依据了解不全面... 非洲猪瘟发生后,国家为了加强对疫情的防控,对动物产地检疫实施了许多新的举措。某些基层兽医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程序还不十分了解,养殖场(户)申报检疫时必须提交的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等有关材料不清楚,对是否受理的依据了解不全面。针对如此现象,笔者认真梳理了养殖场(户)申报检疫时必须提交的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等有关材料,以及是否受理申报应全面考虑的情形,并着重对报检须提交的疫病检测报告、是否受理报检应全面考虑的情形、查验养殖档案资料及耳标、临床健康状况检查、检疫结果处理、填写检疫记录等5个关键环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分析,供各位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动物产地检疫 基层兽医 动物疫病 疫病检测 耳标 养殖档案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