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城市秋冬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同林 王艳辉 +6 位作者 王一秋 王亚晨 马江凯 张晓婷 宋小涵 孟静静 侯战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为深入了解聊城市秋冬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作者使用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城区115种VOCs的体积分数。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计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 为深入了解聊城市秋冬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作者使用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城区115种VOCs的体积分数。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计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SOAFPs),并利用特征性比值法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了大气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秋、冬季VOCs的化学组成相似,烷烃和OVOCs是体积浓度最高的2种组分。冬季OFPs为140.2×10^(-9),约是秋季(89.0×10^(-9))的1.6倍,OVOCs和C2~C4烯烃对秋、冬季VOCs的OFPs贡献最大(占54.7%~58.6%)。秋季(1.0μg/m^(3))与冬季(1.2μg/m^(3))生成的SOAFPs质量浓度水平相似,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是秋、冬季SOAFPs贡献最大的3种组分。甲苯/苯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是聊城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PMF分析结果显示,秋季VOCs主要来自植物源和二次生成源(27.2%)、机动车尾气排放源(19.5%)、燃料燃烧源(18.5%)、溶剂使用源(17.5%)与工业源(17.3%);而冬季VOCs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尾气排放源(24.4%)、有机化工排放源(21.3%)、工业卤代烃源(20.8%)、柴油车尾气排放源(16.9%)与溶剂使用源(16.6%)。以上结果可为聊城市大气VOCs排放管控与空气质量改善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春季一次污染过程分析
2
作者 高颖 吴辉 +8 位作者 王晓娉 王蕾 张淼 王继红 吕帆 胡华 陈娜 王吉爱 刘辉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第10期2196-2206,共11页
为探究聊城市O_(3)污染特征及驱动机制,基于2021−2023年监测数据及2024年春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4月25−27日),系统分析了聊城市O_(3)污染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法、O_(3)生成潜势(OFP)、潜在源贡献分析,综合评估了气象、前体物驱动影响及... 为探究聊城市O_(3)污染特征及驱动机制,基于2021−2023年监测数据及2024年春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4月25−27日),系统分析了聊城市O_(3)污染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法、O_(3)生成潜势(OFP)、潜在源贡献分析,综合评估了气象、前体物驱动影响及潜在贡献源区。结果表明:①2021−2023年聊城市O_(3)浓度逐年攀升,污染高值区由主城区扩展至周边区县。首次出现O_(3)污染的时间由2021年的5月提前至2023年的3月。②聊城市2024年4月25−27日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大气中O_(3)前体物浓度较高,叠加聊城市南部及西南部城市的污染传输,是导致O_(3)污染发生的重要原因。③2024年4月25−27日O_(3)污染过程中,在小时温度超过26℃、相对湿度低于55%、风速高于5 m/s、风向为偏南风的气象条件下,O_(3)超标风险较大。④O_(3)污染期间,OVOCs、烷烃、卤代烃浓度贡献率均较高,分别为66.28%、13.08%、12.78%,O_(3)生成潜势由大到小依次为OVOCs(77.19%)、烯烃(10.78%)、芳香烃(6.92%)。研究显示,气温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的升高导致2021−2023年聊城市O_(3)污染逐年加剧,2024年4月25−27日的O_(3)污染过程受气象、前体物、传输三元耦合机制共同驱动。因此,建议在夏季来临前部署开展防控工作,加强对涉OVOCs排放源的治理减排,并重视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城市 臭氧(O_3) 污染特征 春季 污染过程 潜在源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