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30
1
作者 孙桂锋 刘宇 +1 位作者 李艳 薛玉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6月对聊城市各县区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进行调查,纳入各县的县级医院1个,共纳入7个县级医院,并在各县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个乡镇医院,共纳入14个乡镇医院。...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6月对聊城市各县区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进行调查,纳入各县的县级医院1个,共纳入7个县级医院,并在各县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个乡镇医院,共纳入14个乡镇医院。以调查当天的值班医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为所调查医生近3个月治疗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自行设计医生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获得医师资格年限、对心力衰竭指南的态度、是否取得心内科医师资格、缺乏心力衰竭指南的学习资料、医生对心力衰竭指南的掌握程度、医院的硬件设施以及是否重视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化治疗。统计调查医生近3个月治疗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及出院时心力衰竭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共调查医生64名,其中县级医院26名,乡镇级医院38名。两者性别、年龄、获得医师资格年限、对心力衰竭指南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级医院取得心内科医师资格所占比例、有足够心力衰竭指南学习资料所占比例、医生对心力衰竭指南的掌握程度得分、医院得分均高于乡镇级医院(P<0.05)。乡镇级医院纳入患者49例,县级医院290例。两者舒张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脑钠肽(BNP)检查率、肌酐检查率、电解质检查率、心脏超声检查率、纽约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9例患者中,应用强心剂154例(45.4%),利尿剂268例(79.0%),螺内酯201例(59.3%),β-受体阻滞剂130例(38.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150例(44.2%)。不同级别医院的患者强心剂、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未能按照指南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与乡镇级医院硬件设施差、学习资料缺乏、医院重视不够有关。县级医院具备治疗心力衰竭条件,但药物应用仍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层医院 指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小RNA-182-5p表达水平及其与左心室重构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汤雪璐 贵蕾 +1 位作者 郑婕 狄秀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小RNA(miR)-182-5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20例健...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小RNA(miR)-182-5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检测2组血清miR-182-5p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miR-182-5p表达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182-5p表达水平的诊断价值,连续随访1年,收集并分析心衰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miR-182-5p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结果心衰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健康组,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和miR-182-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iR-182-5p表达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6,P=0.000),与LVRI呈正相关(r=0.460,P=0.000);miR-182-5p表达水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截断值为0.905,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6.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82-5p低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高表达患者(P=0.03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iR-182-5p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水平越高的患者左心室重构越严重,检测miR-182-5p表达水平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不良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循环微RNA 预后 心室重构 预测 数据相关性 miR-182-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应变特征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
3
作者 刘卫涛 王冬晓 汤雪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应变特征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大摄氧量(VO2max)将患者分为2组,VO_(2max)≥16 ml/(kg·min)为高耐力组... 目的探讨左心房应变特征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大摄氧量(VO2max)将患者分为2组,VO_(2max)≥16 ml/(kg·min)为高耐力组(125例),VO2max<16 ml/(kg·min)为低耐力组(87例)。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比值、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左心房存储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应变(LAScd)、左心房收缩应变(LAS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Sr(OR=0.987,95%CI:1.003~1.029)、LAScd(OR=1.177,95%CI:0.688~0.955)、LASct(OR=1.341,95%CI:0.507~0.884)、NT-proBNP(OR=1.002,95%CI:0.995~1.000)、E/e′(OR=1.086,95%CI:1.000~1.183)、LVEDVI(OR=1.127,95%CI:0.805~0.936)、LVEF(OR=0.909,95%CI:0.824~1.000)是影响CHF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条图显示,LASr、LAScd、LASct与CHF患者运动耐力呈显著非线性关系(χ^(2)分别为9.830、16.820、9.080,P<0.05)。结论左心房应变特征相关指标与CHF患者运动耐力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 身体耐力 数据相关性 前瞻性研究 左心房应变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体外皮质神经元线粒体氧化应激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臧婷臻 郭阳 +3 位作者 王凤云 李延辉 申艳霞 张振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Aβ_(25~35)组和联合组(Aβ_(25~35)+虎杖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Aβ_(25~35)组和联合组(Aβ_(25~35)+虎杖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皮质神经元活力,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探针或红色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探针染色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试剂盒检测MPTP开放程度,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色素C及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另外,测定细胞内电子传递链复合物(包括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线粒体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_(25~35)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线粒体荧光强度、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Ⅰ、Ⅱ、Ⅲ、Ⅳ)、细胞内ATP、线粒体内TFAM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β_(25~35)组比较,虎杖苷组线粒体荧光强度、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Ⅰ、Ⅱ、Ⅲ、Ⅳ)、细胞内ATP、线粒体内TFAM表达明显增高,皮质神经元暴露3、6、12、24h细胞内和线粒体内活性氧明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细胞色素C细胞质/线粒体比值、线粒体内8-OHdG水平明显低于Aβ_(25~35)组[3.02±0.28 vs 5.73±0.45,P<0.05;(8.07±1.45)×10^(6)dG vs(16.07±2.29)×10^(6)dG,P<0.05]。结论虎杖苷可有效地保护皮质神经元免受Aβ_(25~35)诱导的损伤,至少部分作用是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淀粉样β肽类 神经元 大脑皮质 线粒体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兴茂 李秀 +5 位作者 王婷 赵鑫 王德杨 商海燕 赵咏梅 李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9-1037,共9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 RA)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 RA)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患者根据既往是否规律使用GLP-1 RA(选取司美格鲁肽为代表)分为GLP-1 RA组和非GLP-1 RA组(胰岛素降糖治疗),记录基线状态下的人口学特征、生化检验结果以及在院期间血糖监测水平等,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排除得分<26分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筛选合格者219例,分别于卒中后3个月随访,再次使用MoCA评分评估认知功能,以得分<22分判定为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比较不同得分患者组间踝肱指数及衍生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derived time in range,dTIR)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束时,GLP-1 RA组110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PSCI,PSCI发生率为29.09%;非GLP-1 RA组109例患者中有45例发生PSCI,PSCI发生率为41.28%。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干预显著降低PSCI发生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司美格鲁肽干预的优势比为2.285,dTIR参数的优势比为0.985。结论GLP-1 RA降糖治疗能够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患者的PSCI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受体激动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 2型糖尿病 司美格鲁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冯亚新 闫艳 +2 位作者 侯岩芳 杨春玲 杨春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的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与信息科合作,运用C#编程语言,构建基于护理工作量、岗位、工作质量及能级的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提取与统计绩效的功能。结果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护理绩效...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的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与信息科合作,运用C#编程语言,构建基于护理工作量、岗位、工作质量及能级的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提取与统计绩效的功能。结果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护理绩效考核公开、透明,并显著缩短绩效考核统计时间(均P<0.01)。结论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应用,可实现自动统计护理人员的绩效,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信息化 护理管理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IL-1β和IL-6含量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恒臣 冯桂芹 +5 位作者 孔祥泉 张颖新 王英丽 高航 侯新华 侯岩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5,39,共2页
目的 :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和白细胞介素 - 6(IL - 6)水平 ,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在CHF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取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Ⅱ° -Ⅲ°CHF患者静脉... 目的 :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和白细胞介素 - 6(IL - 6)水平 ,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在CHF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取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Ⅱ° -Ⅲ°CHF患者静脉血 ,用ELISA法测血清TNF -α、IL - 1β和IL - 6含量。结果 :CHF组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HF程度越重 ,这些细胞因子浓度越高 ;TNF -α与IL - 1β和IL - 6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r =0 9684、0 9768;P均 <0 0 1)。结论 :细胞因子TNF -α、IL - 1β和IL - 6可能参与CHF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同时测定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和色氨酸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冲 贾丽萍 +4 位作者 马荣娜 贾文丽 王怀生 杨海涛 郭爱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2-1290,共9页
制备了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石墨烯(G)修饰电极以实现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和色氨酸(Trp)的分离及同时测定.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制备了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石墨烯(G)修饰电极以实现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和色氨酸(Trp)的分离及同时测定.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电极修饰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该修饰电极同时测定AA,DA,UA和Trp的实验条件.在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PEI-G/GCE)上实现了AA,DA,UA和Trp氧化峰的分离,AA-DA,DA-UA和UA-Trp的氧化峰电位差分别为298,130和350 m V.该修饰电极对AA,DA,UA和Trp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50~5800,30~2570,0.05~400和6~1000μmol/L;检出限分别为16.67,10,0.017和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石墨烯 抗坏血酸 多巴胺 尿酸 色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守社 夏章勇 +5 位作者 任鸿雁 赵敏 许晓第 刘佳 曲怀谦 梁建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脑梗死患者42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脑梗死患者42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重型患者16例,中型患者30例,轻型患者3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老年脑梗死和非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中型和重型患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sCD40L与IL-18呈正相关(r=0.764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sCD40L、IL-18、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年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sCD40L可能上调IL-18表达,并参与脑梗死炎性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8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孟祥 赵军 王彦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通过与PT方案单独化疗的对比观察,探讨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方法,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方面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择NSCLC患者60例,随机... 背景与目的通过与PT方案单独化疗的对比观察,探讨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方法,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方面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择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紫杉醇(paclitaxel,PTX)135mg/m2ivdirp3h qd d1+顺铂(cisplatin,DDP)20mg/m2ivdirp qd d1-5,同时于d1、d4化疗结束后2h内进行BSD2000热疗机精确定位热疗1h,21天为1周期,共3周期。对照组:PTX135mg/m2ivdirp3h qd d1+DDP20mg/m2ivdirp qd d1-5,21天为1周期,共3周期,不进行热疗。对比两组的有效率、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改善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3.33%、7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40.00%,两组有效率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治疗d可明显提高疗效,有效率及生存质量改善率优于单纯PT方案化疗,毒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化疗 肺肿瘤 紫杉醇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柳英 夏章勇 +6 位作者 赵鑫 王晓婷 陆才胜 王晶茹 刘博 霍成举 班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7-780,共4页
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功能损害,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总患病人数的80%^([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而侧支循环是改善脑血流灌注的重要途径之... 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功能损害,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总患病人数的80%^([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而侧支循环是改善脑血流灌注的重要途径之一^([2])。有效的脑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建立,可以明显增加脑梗死区血流灌注,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及出血转化风险[3]。因此,如何构建良好的脑侧支循环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脑梗死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超声、多排螺旋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佳平 赵景润 +1 位作者 任晓燕 马清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1-123,134,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超声、多排螺旋CT(MS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28例患者行超声、MSCT及ERCP检查,其中35例患者行MRCP检查。结果在梗阻部位的诊断上,四种方法对肝...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超声、多排螺旋CT(MS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28例患者行超声、MSCT及ERCP检查,其中35例患者行MRCP检查。结果在梗阻部位的诊断上,四种方法对肝内胆管和胰头部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与MR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超声和MSCT;在病因诊断上,对于胆系结石、胆管炎和胰头癌的诊断准确率,四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CP、ERCP和MSCT对于胆管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超声;此外,ERCP在诊断乳头部肿瘤、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优于超声和MSCT。结论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尤其是肝外胆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及病因(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超声检查 体层投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晓华 姚恒臣 +4 位作者 吴兴利 周敏 于珂 孔祥泉 蔡孔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倍他乐克对CHF患者QTd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3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入选和随... 目的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倍他乐克对CHF患者QTd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3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入选和随访结束时同步描计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d.结果入选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脉搏(AP)、左室射血分数(LVEF)、QTd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AP、QTd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治疗后AP、QTd均增加(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QTd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功能恶化发生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可明显降低CHF患者的QTd,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CHF 治疗 对照组 观察 预后 QT离散度 结论 显著性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性肾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洪虹 李秀珍 徐文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等特点。方法选取2010—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经肾穿刺确诊为膜性肾病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17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并探讨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117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等特点。方法选取2010—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经肾穿刺确诊为膜性肾病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17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并探讨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117例患者中男61例,女56例,男∶女=1.09∶1;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37.8±14.0)岁。特发性膜性肾病81例(占69.23%),继发性膜性肾病36例(占30.77%);不典型膜性肾病20例(17.09%),Ⅰ期膜性肾病48例(41.02%),Ⅱ期膜性肾病44例(37.61%),Ⅲ期膜性肾病5例(4.28%),无Ⅳ期膜性肾病患者。不同性别膜性肾病患者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75例(64.10%),46例(39.32%)合并镜下血尿,22例(18.80%)合并高血压,2例(1.71%)存在肾功能不全。2010—2014年膜性肾病占当年肾穿刺总数的比例分布为14.00%、35.38%、32.26%、50.79%、50.72%。结论膜性肾病患者以特发性膜性肾病多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发病高峰年龄聚集在30~49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分型主要为Ⅰ期和Ⅱ期膜性肾病。继发性膜性肾病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多见。诊断为膜性肾病的比例较以往增加,近2年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流行病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对心脏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广勇 卢才义 +1 位作者 李义波 吴兴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及对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连续住院的23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测定hs-CRP(以3 mg/L为界值),分正常组(130例,hs-CRP≤3mg/L)和升高组(107例,hs-CRP>3 mg/L),所...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及对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连续住院的23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测定hs-CRP(以3 mg/L为界值),分正常组(130例,hs-CRP≤3mg/L)和升高组(107例,hs-CRP>3 mg/L),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8个月,统计主要心脏事件。结果升高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升高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偏心病变、扩张重构、内膜不光滑的比例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随访分析显示,升高组患者的无心脏事件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OR=3.16,P<0.05)。结论hs-CRP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较多,狭窄程度重;hs-CRP升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信息系统的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管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亚新 陈蒙 +2 位作者 闫焕霞 侯岩芳 桑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依托信息系统的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管理对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及治愈的影响。方法2017~2019年建立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体系,依托护理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及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对压力性损伤进行三级质控管理,与2014~2016年(实施前)住院... 目的探讨依托信息系统的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管理对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及治愈的影响。方法2017~2019年建立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体系,依托护理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及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对压力性损伤进行三级质控管理,与2014~2016年(实施前)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压力性损伤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依托信息平台对压力性损伤进行三级质控管理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压力性损伤治愈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依托信息系统的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管理的实施使压力性损伤管理更加规范、精准,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压力性损伤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信息系统 三级质控 护理质量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一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宫殿荣 吴曙晖 于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403-3404,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DEACMP患者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用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DEACMP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害 慢性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单核细胞分泌TNF-α水平变化及胺碘酮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恒臣 冯桂芹 +5 位作者 孔祥泉 张颖新 王英丽 高航 侯岩芳 侯新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1,370,共2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变化 ,以及胺碘酮对培养的正常人及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TNF -α的影响。方法 :取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Ⅱ° -Ⅲ°CHF患者静脉血 :(1)测其血清TNF -α含量 ;(...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变化 ,以及胺碘酮对培养的正常人及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TNF -α的影响。方法 :取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Ⅱ° -Ⅲ°CHF患者静脉血 :(1)测其血清TNF -α含量 ;(2 )离心取单个核细胞 (PBMC) ,分别加入胺碘酮和LPS等 ,使胺碘酮的终浓度为 0mmol/L、0 1mmol/L、1mmol/L和 10mmol/L进行培养 ,经 2 4h孵化后 ,取培养上清液 ,用ELISA法测血清和培养上清TNF -α含量。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 -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P <0 0 1) ,胺碘酮对两组PBMC分泌TNF -α均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1)TNF -α可能参与CHF过程 ;(2 )胺碘酮可能抑制TNF -α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PBMC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洪江 许小军 +1 位作者 田再泉 邓长泉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抗炎免疫抑制药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选择疾病活动期RA患者95例,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来氟米特20 mg.d-1,qd,po;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15 mg,每周1次,po。12周... 目的探讨新型抗炎免疫抑制药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选择疾病活动期RA患者95例,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来氟米特20 mg.d-1,qd,po;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15 mg,每周1次,po。1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12周末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5.6%(P>0.05)。两组各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15.6%(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轻,患者耐受性好。结论来氟米特对RA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关节炎 类风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秀珍 王鸿泰 徐文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根据其浓度分为微炎症反应组(40例)和非微炎症反应组(90例),检测两组rHu-EPO治疗3个月时达到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水平,研究微炎症反应对rHu-EPO疗效的影响。结果:微炎症反应组的Hb升高幅度较非微炎症反应组Hb升高幅度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反应直接影响rHu-EPO疗效,其炎症介质水平的高低与RBC、Hb的升高幅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非透析 炎症 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