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培他滨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利利 赵文广 +3 位作者 丁壮 王正平 赵燕娜 韩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4期85-90,110,共7页
为评价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CAP)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研究了CAP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对其抗氧化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暴露于卡培他滨中,造成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且其机能有所下降。当暴露浓... 为评价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CAP)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研究了CAP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对其抗氧化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暴露于卡培他滨中,造成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且其机能有所下降。当暴露浓度高于20μg·L^-1时,处理后的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CAP浓度为0.2μg·L^-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升高,表明机体遭受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当浓度高于20μg·L^-1时, 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表明斑马鱼仔鱼所受氧化损伤超出其自我修复能力,引发致死性伤害。本文从发育毒性及氧化应激着手,探究了CAP对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危害,为其生态效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非靶标生物 斑马鱼胚胎 发育毒性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源益生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玉 温敏 +3 位作者 张宇 丁壮 田维鹏 王正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78,共7页
本试验从健康的成年犬粪便中分离出11株菌株,采取抑菌试验筛选得到5株动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animalis) B5、B8、B9、B10、B11。5株菌株均有着良好的生长优势、产酸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菌株B5和B11在pH 2.0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达50%... 本试验从健康的成年犬粪便中分离出11株菌株,采取抑菌试验筛选得到5株动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animalis) B5、B8、B9、B10、B11。5株菌株均有着良好的生长优势、产酸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菌株B5和B11在pH 2.0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达50%以上;在0.3%胆盐浓度下,5株菌株存活率高于70%;B8有较强的自凝聚能力,5 h可达到63.78%;B9的表面疏水能力高达90.07%;5株菌株对青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普遍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及万古霉素不敏感;溶血试验表明所选动物乳杆菌为无毒菌株。因此,这5株动物乳杆菌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犬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抑菌试验 动物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时间对猫粮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若楠 刘耀庆 +5 位作者 李红梅 殷国政 孙建蒙 张勇 陈金发 温敏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110-111,126,共3页
以四款猫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储存时间进行单一变量实验,分别测试在自然条件下储存30、60、90、180、270和360 d时间下产品的硬度、酥脆性、断裂性三个指标,观察储存时间对猫粮质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款猫粮在180 d酥脆性明显... 以四款猫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储存时间进行单一变量实验,分别测试在自然条件下储存30、60、90、180、270和360 d时间下产品的硬度、酥脆性、断裂性三个指标,观察储存时间对猫粮质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款猫粮在180 d酥脆性明显降低(p<0.05)之后至360 d下降速度变缓(p>0.05),硬度在存储360 d内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断裂性360 d内变化无规律,仅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粮 质构特性 储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天然药物和微生物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岳雪 聂少振 +4 位作者 王素珍 李荣荣 李大成 王炳全 董惠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8-576,605,共10页
目的概括了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核心技术,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天然药物和微生物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方法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核心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从天然药物和微生物药物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药物开发中... 目的概括了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核心技术,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天然药物和微生物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方法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核心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从天然药物和微生物药物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实例,特别是紫杉醇和青蒿素前体的生物合成研究大大促进了合成生物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结果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生物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在阐明生物合成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新的生物系统或改造旧的生物过程,从而实现新的功能或新物质合成。结论微生物来源药物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分支,随着临床耐药菌的日益增多和新药研发难度的加大,微生物药物的开发面临着巨大挑战。伴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发掘和改造微生物药物成为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天然药物 微生物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属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在维系盲肠微生物区系稳定与宿主机体健康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利林 白萨茹拉 +3 位作者 杨红建 刘桂芹 江春雨 王沛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29-3435,共7页
马属动物的盲肠内栖息着复杂多样的微生物,对饲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及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是马属动物盲肠功能的基础;同时,饲粮碳水化合物也对盲肠微生物产生影响,探索饲粮碳水化合物在盲肠内的消化代谢和对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规律... 马属动物的盲肠内栖息着复杂多样的微生物,对饲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及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是马属动物盲肠功能的基础;同时,饲粮碳水化合物也对盲肠微生物产生影响,探索饲粮碳水化合物在盲肠内的消化代谢和对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规律,对饲料生产、动物饲养和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盲肠微生物的特点、盲肠微生物在马属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生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马属动物盲肠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生理,并着重就饲粮碳水化合物对马属动物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规律,以及马属动物盲肠碳水化合物消化相关的营养代谢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盲肠 微生物 碳水化合物 消化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柔红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的光谱学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庆英 刘敏 +4 位作者 赵燕娜 吴玉姝 孙彬 刘杰 韩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1-1827,共7页
茶多酚与抗肿瘤药物联用具有增效、减毒以及逆转耐药性的作用,可作为生化调节剂应用于临床。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柔红霉素(DN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以及表没食子... 茶多酚与抗肿瘤药物联用具有增效、减毒以及逆转耐药性的作用,可作为生化调节剂应用于临床。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柔红霉素(DN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DNR与HSA结合过程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了DNR单一药物、EGCG+DNR组合药物及其与HSA的复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细胞毒性。荧光猝灭结果与紫外-可见吸收差谱表明DNR与HSA之间形成静态复合物。由荧光数据拟合得到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焓变和熵变。正的焓变和熵变表明DNR与HSA的结合过程主要为熵驱动,且疏水作用为结合过程的主要驱动力。位点标记竞争实验结合同步荧光光谱表明,DNR主要结合在HSA的IIA结构域,并且更接近色氨酸残基。在HSA+EGCG+DNR三元体系中,建立了三元体系的荧光数据处理模型,并用Matlab拟合得到EGCG存在下DNR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与结合常数均明显减小,表明EGCG的存在降低了DNR与HSA的亲和力。此外,在EGCG存在下,DNR与HSA作用的结合常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结合过程的主要作用力仍为疏水作用。圆二色光谱和动态光散射研究表明药物与蛋白结合会影响蛋白的构象和粒径,导致HSA的α-螺旋含量减小且粒径增加。EGCG存在的(HSA+EGCG)+DNR三元体系中的α-螺旋含量大于相应的HSA+DNR二元体系中的α-螺旋含量,而三元体系的水合粒径相对于二元体系的有所减小。这均表明EGCG与DNR存在竞争结合,EGCG的存在使DNR与HSA的结合减弱,与三元体系的荧光实验结果一致。此外,讨论了EGCG对DNR和HSA+DNR复合物的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NR与EGCG具有协同作用且HSA可以增强DNR的细胞毒性。所得结果可为EGCG与DNR在临床中的联合应用提供有益信息。研究表明光谱方法可为联合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柔红霉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光谱技术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尹肖寒 张宁 +3 位作者 杨芳 张瑞岩 韩军 王正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4-1418,1424,共6页
目的探究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聊城大学营养中心和聊城市人民医院体检的绝经后妇女266例,包括非绝经后骨... 目的探究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聊城大学营养中心和聊城市人民医院体检的绝经后妇女266例,包括非绝经后骨质疏松症(non-PMOP,N-PMOP)患者122例,PMOP患者144例,其中合并MS的PMOP(MS-PMOP)患者69例。采集其骨密度及脂代谢指标,统计分析PMOP和合并MS患者的脂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和PM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MS-PMOP的发生与年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均呈负相关(P<0. 05),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钙(calcium,Ca)、血清磷(phosphorus,P)含量呈正相关(P<0. 05)。PMOP和N-PMOP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差异显著,并且PMOP组患者的SBP、DBP、FPG和HCY均值显著高于N-PMOP组(P<0. 05)。此外,PMOP组患者的HDL-C均值低于N-PMOP组(P<0. 05)。PMOP组患者的DBP、FPG、HDL-C、HCY均值低于MS-PMOP组(P<0. 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SBP、FPG的增高和HDL-C的降低都是PMOP的危险因素。结论脂代谢异常、HCY增高等都有可能影响骨代谢,加剧PMOP发生;除此之外,MS患者SBP、FPG的增高,HDL-C的降低均是PMOP的危险因素,MS患者作为多种代谢异常的聚集体,是PMOP发生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脂代谢 代谢综合征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基刺激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范治平 程萍 +2 位作者 张德蒙 王文丽 韩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1012-21025,共14页
天然高分子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生物学特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深入研究,而柔性器件、仿生材料等尖端产业的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刺激响应性水凝胶是指在周围环境刺激下凝胶网络发生形变、相... 天然高分子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生物学特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深入研究,而柔性器件、仿生材料等尖端产业的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刺激响应性水凝胶是指在周围环境刺激下凝胶网络发生形变、相变,进而产生溶胀-收缩或凝胶-溶胶转变的一类智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异响应性的官能团、材料与天然高分子的结合,通常是赋予凝胶刺激响应性的主要方法。传统水凝胶材料虽已有产品面世,但部分产品仍存在以下问题:(1)含有大量合成高分子材料,且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复杂、能耗大、成本高;(2)凝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不理想,不适用于体内植入物等高端医用领域;(3)凝胶成型后性能单一且不可变,无法做到“智能”响应外界刺激,使用领域严重受限。与传统水凝胶相比,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因拥有空间、时间上的敏感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产品具有多重、可变、可控的性能,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近年来,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蓬勃发展,则为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增添了新的机遇。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天然高分子基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开发具有优异基础性能并兼具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高端生物医用材料;(2)注重天然高分子结构改性,赋予材料多重刺激响应特性,制备具有多功能、可多领域应用的水凝胶;(3)新的非接触型刺激源的开发与利用;(4)已知具有确切疗效产品的临床转化。本文根据不同刺激源(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及生物化学刺激)重点介绍了以天然高分子为基底材料,具有温度响应、光响应、压力响应、电响应、磁响应、pH响应、氧化还原响应、离子响应、糖响应及酶响应水凝胶的设计方法、行为机理及其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水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水凝胶 刺激响应性 刺激敏感性 生物材料 智能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核糖对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肖爱爱 王雪艳 +1 位作者 温敏 王正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59-366,共8页
目的:研究D-核糖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DOX)组,D-核糖低剂量组(LDR),D-核糖高剂量组(HDR),每组10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大剂量阿霉素(15 mg/kg... 目的:研究D-核糖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DOX)组,D-核糖低剂量组(LDR),D-核糖高剂量组(HDR),每组10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大剂量阿霉素(15 mg/kg)建立DOX急性心脏毒性小鼠模型,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和心脏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通过检测心肌组织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评价心脏氧化应激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的表达。结果:DOX可引起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心肌抗氧化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DOX组相比,高剂量D-核糖可以显著降低血清LDH水平(P<0.05),提高心肌抗氧化酶活力(P<0.05),提高Sirt1、PGC-1α、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降低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高剂量D-核糖可以通过激活Sirt1/PGC-1α通路,缓解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降低阿霉素诱导的急性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核糖 阿霉素 心脏毒性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砂结团强度主观评价数据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若楠 孙建蒙 +3 位作者 李露 殷国政 刘耀庆 温敏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猫砂作为宠物行业中重要的消耗品之一,随着猫砂的种类和功能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猫砂的品质越来越关注。但是,猫砂产品质量测试方法不完善,实验室结果与用户反馈往往不一致,急需建立一种与用户体验一致的测试方法。为了寻求更加符合实... 猫砂作为宠物行业中重要的消耗品之一,随着猫砂的种类和功能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猫砂的品质越来越关注。但是,猫砂产品质量测试方法不完善,实验室结果与用户反馈往往不一致,急需建立一种与用户体验一致的测试方法。为了寻求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的实验室测试方法,本研究在市面上购买了6款不同品牌的猫砂产品,在实验室仪器测试与猫舍实际使用两个方面就猫砂结团强度进行主观评价的数据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湿度80%时,20 g的0.9%氯化钠在20 s内滴入猫砂中,1 min后铲出,用振动筛震动8 s(振动频率1440 r/min),此时的结团强度最符合猫砂实际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砂 结团强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野村放线菌ATCC 39727的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岳雪 王帅 +2 位作者 李大成 王勇健 董惠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13-421,共9页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是放线菌中重要的全局调控系统之一,参与细胞形态分化、氮磷代谢、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和其他生理代谢过程。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Nonomuraea sp.中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是放线菌中重要的全局调控系统之一,参与细胞形态分化、氮磷代谢、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和其他生理代谢过程。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Nonomuraea sp.中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的分布、系统分类、结构与功能,初步构建了部分TCS调控网络,旨在揭示Nonomuraea sp.中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TCS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糖肽抗生素A40926效价和发现新的潜在生物活性物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野村放线菌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 A40926 调控网络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托那韦过饱和溶液中相分离研究
12
作者 马奇三 赵燕娜 +3 位作者 赵玉萍 洪建华 王正平 韩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索利托那韦过饱和溶液相分离的浓度,考察相分离后药物的结晶过程。方法通过溶剂转移法制备利托那韦过饱和溶液,采用偏光显微镜,紫外消光,动态光散射表征过饱和溶液发生相分离的浓度以及相分离形成的第二分散相的存在状态,进一步... 目的探索利托那韦过饱和溶液相分离的浓度,考察相分离后药物的结晶过程。方法通过溶剂转移法制备利托那韦过饱和溶液,采用偏光显微镜,紫外消光,动态光散射表征过饱和溶液发生相分离的浓度以及相分离形成的第二分散相的存在状态,进一步用荧光光谱(芘探针)和动态光散射表征第二分散相的结晶过程和粒径变化。结果过饱和溶液第二分散相以纳米液滴形式存在,它在药物溶度>37μg·mL^(-1)时形成,初始形成的是可溶解的无定型富药纳米液滴,在没有辅料存在的情况下,随即开始发生结晶。结论全面表征了药物过饱和溶液发生相分离到结晶的行为,为后续研究辅料和工艺对过饱和体系中第二分散相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托那韦 过饱和溶液 相分离 粒径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的混合溶剂对茶碱共晶三相图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张建宇 王冠宇 +2 位作者 李大成 刘敏 韩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158,161,共4页
以茶碱和邻苯二甲酰亚胺为例,对乙醇-水的混合溶剂对茶碱共晶三相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静态法在25和30℃下测定茶碱与邻苯二甲酰亚胺在100%、96%、94%、90%和70%乙醇中的三相图,之后采用溶解度法对共晶稳定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以茶碱和邻苯二甲酰亚胺为例,对乙醇-水的混合溶剂对茶碱共晶三相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静态法在25和30℃下测定茶碱与邻苯二甲酰亚胺在100%、96%、94%、90%和70%乙醇中的三相图,之后采用溶解度法对共晶稳定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决定相图分布的关键因素,在94%乙醇中分布最为均匀。通过研究热力学常数发现药物在溶液中的结合是一个放热过程,并在90%和70%乙醇相图中显示可以用来制备共晶体系,且其中药物之间并无相互作用,说明了三相图在指导共晶的生产中并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将三相图与热力学常数结合才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共晶 混合溶剂 三相图 热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对宠物湿粮适口性和消化安全性的影响
14
作者 殷国政 韩建昌 +6 位作者 邢树彪 李露 葛连慧 杨永悦 贵文婷 刘耀庆 温敏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4期97-98,共2页
为了研究冷冻过程对宠物湿粮产品(羊奶肉包)适口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市场热销的某公司猫用羊奶肉包进行试验,选取两组测试猫分别进行适口性测试和消化安全性测试,其中,适口性测试试验期2 d(冷冻与未冷冻各饲喂1 d),消化安全性... 为了研究冷冻过程对宠物湿粮产品(羊奶肉包)适口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市场热销的某公司猫用羊奶肉包进行试验,选取两组测试猫分别进行适口性测试和消化安全性测试,其中,适口性测试试验期2 d(冷冻与未冷冻各饲喂1 d),消化安全性测试试验期6 d,以探究冷冻过程对宠物湿粮在适口性、消化安全性方面的影响。试验表明:羊奶肉包经冻融后,产品感官发生变化,黏稠度和一体性遭到破坏,但饲喂过程中,适口性与消化安全性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宠物湿粮 适口性 消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生长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桂芹 曲洪磊 +5 位作者 种肖玉 冯玉龙 陈永广 陈远庆 刘利林 韩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性别对生长德州改良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同质性较好的7~8月龄德州改良公母驴各20只,公母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驴按体重1.5%饲喂精料,粗饲料均为豆秸。试验期为240 d。每月称重、屠宰当...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性别对生长德州改良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同质性较好的7~8月龄德州改良公母驴各20只,公母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驴按体重1.5%饲喂精料,粗饲料均为豆秸。试验期为240 d。每月称重、屠宰当天采集屠宰、脏器指数及生长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193 kg前公驴的日增重大于母驴,随后母驴大于公驴,全期母驴比公驴日增重高9.44%;母驴屠宰率显著高于公驴组(P<0.05);母驴组腹脂率、肝脂肪率、肾脂肪率和肺脂肪率极显著高于公驴组(P<0.01);母驴组出皮率显著低于公驴组(P<0.05);性别对肠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条件下,母驴的育肥性能要远高于公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日增重 屠宰性能 器官指数 脏器脂肪率 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用抗生素武夷菌素的方法优化
16
作者 岳雪 聂少振 +4 位作者 师李明 张克诚 李大成 王炳全 董惠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武夷菌素的方法。方法选用ZORBAXSB-Aq色谱柱,优化了流动相组成、磷酸二氢钾浓度、流动相pH,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实验表明,武夷菌素在205nm有最... 目的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武夷菌素的方法。方法选用ZORBAXSB-Aq色谱柱,优化了流动相组成、磷酸二氢钾浓度、流动相pH,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实验表明,武夷菌素在205nm有最大吸收,确定为液相检测波长,最优的流动相比例为磷酸二氢钾溶液(0.02mol/L):甲醇=95:5,pH7.0,线性范围为0.2-1.0m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检出限为0.01mg/mL,日内和日间稳定性良好,RSD值分别为1.44%和0.51%。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能够有效分离并监测发酵液中武夷菌素和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菌素 生物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树枝状大分子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然 赵燕娜 +4 位作者 王婷 韩美华 王向涛 阎雪莹 郭一飞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538-543,共6页
目的研究提高姜黄素(CUR)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选用一种新型的树枝状大分子(PGD)作为稳定剂制备姜黄素纳米粒。采用超声沉淀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CUR-PGD纳米粒。考察CUR-PGD纳米粒在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磷酸盐缓... 目的研究提高姜黄素(CUR)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选用一种新型的树枝状大分子(PGD)作为稳定剂制备姜黄素纳米粒。采用超声沉淀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CUR-PGD纳米粒。考察CUR-PGD纳米粒在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BS)及血浆中的稳定性。结果 CUR-PGD纳米粒载药量高达41.2%,CUR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原药提高50倍,达到1.5 mg·mL^(-1)。CUR-PGD纳米粒粒径438.0 nm,扫描电镜观察为球形,电位41.4 mV。纳米粒在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PBS及血浆中均稳定,无红细胞溶血现象,适合于静脉注射给药。CUR-PGD纳米粒DSC及XRD图谱显示,CUR在纳米粒中以晶型形式存在。CUR-PGD纳米粒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缓释效果明显。结论 PG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稳定剂制备CUR-PGD纳米粒,该纳米粒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扩展姜黄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纳米粒 树枝状大分子 释放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卡马西平共晶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冠宇 王炳全 +1 位作者 谭晓晓 李大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42,共6页
以卡马西平(CBZ)为药物活性成分,以没食子酸甲酯(MTG)为共晶形成物,在室温下制得一种卡马西平药物共晶CBZ-MTG。通过XRD测得了其晶体结构,并采用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晶进行了表征。此外,利用HPL... 以卡马西平(CBZ)为药物活性成分,以没食子酸甲酯(MTG)为共晶形成物,在室温下制得一种卡马西平药物共晶CBZ-MTG。通过XRD测得了其晶体结构,并采用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晶进行了表征。此外,利用HPLC法测试了其溶解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共晶CBZ-MTG的熔点为116.4℃,较单一组分CBZ和MTG有了大幅下降;CBZ-MTG在溶解性上也有明显的改观,其在室温下于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达到了1.482 6 mmol/L和0.501 2 mol/L,较单一的卡马西平药物分别提高了2.3倍和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药物共晶 溶解度 稳定性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月龄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曲洪磊 马秋刚 +5 位作者 邢敬亚 陈远庆 冯玉龙 陈永广 董博颖 刘桂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1-3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月龄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日龄基本一致的德州驴驴驹16头,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8头。试验组(EW组)在驴驹平均日龄120 d(4个月)时突然断奶,对照组(ER组)在平均日龄180 d(6个月)时突然断奶... 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月龄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日龄基本一致的德州驴驴驹16头,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8头。试验组(EW组)在驴驹平均日龄120 d(4个月)时突然断奶,对照组(ER组)在平均日龄180 d(6个月)时突然断奶。试验时间为60 d,试验组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驴驹的体重、体尺指标。在试验结束前1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6月龄时,两组驴驹的体重、体尺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6月龄断奶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两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不显著,对葡萄糖、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相比6月龄断奶,驴驹4月龄断奶不会对德州驴驴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月龄 驴驹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平均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阿胶浆药渣替代粗饲料对驴血液参数、脏器指数及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曲洪磊 刘桂芹 +3 位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李文强 邢敬亚 董博颖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阿胶浆药渣替代10%粗饲料对育肥驴血液生化参数、脏器指数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其在驴饲料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5岁左右疆岳驴300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草,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阿胶浆药渣替代10%粗饲料对育肥驴血液生化参数、脏器指数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其在驴饲料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5岁左右疆岳驴300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草,试验组饲喂基础饲草+复方阿胶浆药渣,精料补充料保持一致。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各组随机抽取体重相近2公3母屠宰,称取宰前空腹重;静脉采血取全血及血清测定血液指标;屠宰过程中摘取脏器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背最长肌置冻存管液氮保存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钙(Ca)、血细胞均无显著影响(P>0.05);总胆固醇、总蛋白有升高趋势(0.05<P<0.1);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磷(TP)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2)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谷草转氨酶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0.05<P<0.1);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升高(P<0.05)。(3)试验组对驴心脏指数、肺脏指数、肾脏指数、胰脏指数及肠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均有增加趋势明显(0.05<P<0.1);胃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肌肉及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复方阿胶浆药渣可以替代粗饲料饲喂驴;药渣可以通过提高代谢酶、脏器指数等改善机体代谢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阿胶浆药渣 血液 生化参数 脏器指数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