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板法构筑三维钛酸钡/聚乙烯醇-氮化硼柔性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储能特性
1
作者 杨永志 姜芃 +3 位作者 晁巾翔 李雨凡 李永明 李玉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2-2389,共8页
为研究三维钛酸钡(3DBT)网络结构和BN含量对复合体系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无尘纸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3DBT陶瓷网络;然后将含有不同比例氮化硼(BN)纳米片/聚乙烯醇溶液(PVA-BN)反向引入到3DBT网络中,制得了3DBT/PVA-BN复合电介质... 为研究三维钛酸钡(3DBT)网络结构和BN含量对复合体系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无尘纸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3DBT陶瓷网络;然后将含有不同比例氮化硼(BN)纳米片/聚乙烯醇溶液(PVA-BN)反向引入到3DBT网络中,制得了3DBT/PVA-BN复合电介质材料。研究表明,反向引入PVA溶液能够实现其对3DBT的有效包埋,赋予3DBT良好的柔韧性。当PVA达到饱和时,3DBT网络的质量分数约为27%(体积分数6.9%)。其中,3DBT/PVA-0.50%BN复合电介质材料表现出综合的介电储能特性,其介电常数和储能密度为18.1(1kHz)和1.24J/cm~3(90k V/mm下),分别是传统方法制备27%nano-BT/PVA复合材料的1.74和3.54倍。此外,获得的3DBT/PVA-BN介电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储能密度 三维钛酸钡 氮化硼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玉超 付雪连 +5 位作者 战艳虎 谢倩 葛祥才 陶绪泉 廖成竹 卢周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23,共6页
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作为当今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前景。综述了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的分类及优缺点,以及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和填料界面修饰出发(如三元杂化或设计核壳和三明治结构),来获得高介电常... 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作为当今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前景。综述了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的分类及优缺点,以及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和填料界面修饰出发(如三元杂化或设计核壳和三明治结构),来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的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以期对高介电、低损耗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拓展该类材料在电气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 低介电损耗 聚合物电介质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二硫化钼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廷梅 邵鑫 +1 位作者 王齐华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用插层法制备了聚酰亚胺/二硫化钼插层复合材料(PI/MoS2),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四球长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聚酰亚胺/二硫化钼插层复合材料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行为.结... 用插层法制备了聚酰亚胺/二硫化钼插层复合材料(PI/MoS2),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四球长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聚酰亚胺/二硫化钼插层复合材料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I/MoS2插层复合材料作为锂基脂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在摩擦过程中钢球表面形成了由FeSO4、MoO3及Fe的氧化物等组成的边界润滑及防护薄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硫化钼 插层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笛 滕谋勇 +2 位作者 李玉超 刘春梅 夏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1,共5页
采用乳液共凝聚的方法得到预分散的羧基丁腈橡胶(XNBR)/石墨烯复合材料,再将聚氯乙烯(PVC)与XNBR/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熔融复合制备PVC/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表征了石墨烯在XNBR中的分散性,并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PVC/石墨烯... 采用乳液共凝聚的方法得到预分散的羧基丁腈橡胶(XNBR)/石墨烯复合材料,再将聚氯乙烯(PVC)与XNBR/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熔融复合制备PVC/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表征了石墨烯在XNBR中的分散性,并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PVC/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硬度、电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导电性明显提高。石墨烯含量为0.05%时,石墨烯片层在PVC中充分分散,形成导电通路,当含量达到1%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由2.74×10-15S/cm提高到1.06×10-6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羧基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分散性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钒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凤珍 邵鑫 +5 位作者 尹贻彬 赵利民 孙巧珍 邵珠伟 刘雪华 孟宪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4-48,共5页
以稀土钒酸盐为基质的纳米发光材料在紫外光以及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质,而且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而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生物探针、纳米光电器件、零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直是... 以稀土钒酸盐为基质的纳米发光材料在紫外光以及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质,而且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而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生物探针、纳米光电器件、零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稀土钒酸盐发光材料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了稀土钒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的合成方法、发光机理及其应用,预测了其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钒酸盐 发光材料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PEG@graphene/PVD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玉超 王双双 +3 位作者 葛祥才 战艳虎 廖成竹 卢周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11-2215,共5页
将单端氨基化聚乙二醇(PEG-NH2)接枝的石墨烯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中,通过溶液法制备了PEG@graphene/PVDF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以及阻抗分析仪等手段对复合材... 将单端氨基化聚乙二醇(PEG-NH2)接枝的石墨烯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中,通过溶液法制备了PEG@graphene/PVDF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以及阻抗分析仪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表证。研究表明:改性的石墨烯具有较好的溶剂稳定性,能均匀分散在PVDF基体中,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具有核壳结构的PEG@graphene有效提高了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降低了介电损耗。PEG@graphene/PVDF质量分数3%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137,介电损耗为0.29(5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石墨烯 聚偏氟乙烯 介电常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VO_(4):Yb^(3+),Er^(3+)光催化剂的形貌调控及其全光谱降解四环素性能研究
7
作者 于佳慧 董继先 +4 位作者 赵玉彤 赵福萍 葛博 蒲锡鹏 张大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59,共12页
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pH值,采用简便的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BiVO_(4):Yb^(3+),Er^(3+)-X(标记为BYEX,X为pH值),以四环素作为污染物模型测试了BYEX的全光谱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3-8时,BYE为纯的单斜相Bi VO4;当pH值为... 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pH值,采用简便的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BiVO_(4):Yb^(3+),Er^(3+)-X(标记为BYEX,X为pH值),以四环素作为污染物模型测试了BYEX的全光谱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3-8时,BYE为纯的单斜相Bi VO4;当pH值为10-12时,所制备的样品为Bi_(2)O(OH)(VO_(4))、Bi_(2)O_(3)和BiVO_(4)的混合相。并且,随着pH值升高,BYE的形貌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不同pH值下合成的样品均具有明显的上转换发光,通过Er^(3+)和Yb^(3+)的上转换效应实现了对近红外光的利用,有效拓展了光响应范围;在可见光或近红外光照射下,BYE-5具有最佳的光降解活性。最后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全光谱光催化机制。该工作为提高半导体催化剂的太阳光利用率,实现高效全光谱催化活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谱 BiVO_(4) 上转换 形貌调控 光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微/介孔材料吸附二硫化碳(CS_2)的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谢遵园 谢倩 +6 位作者 李军平 王峰 彭伟才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8-1053,共6页
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不同的PMHS:TEOS质量比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微/介孔硅基材料.N2吸/脱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有微/介孔双孔分布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PMHS:TEOS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其... 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不同的PMHS:TEOS质量比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微/介孔硅基材料.N2吸/脱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有微/介孔双孔分布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PMHS:TEOS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当PMHS:TEOS质量比为1:3时硅基微/介孔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达到783m·2g-1.XRD表征结果显示,该材料是无定形材料.材料对二硫化碳(CS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MHS:TEOS质量比为1:3合成的硅基微/介孔材料对CS2的吸附量最大,静态吸附量达到762.76mg·g-1,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达到35min.再生实验表明材料再生性良好,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介孔硅基材料 双孔分布 吸附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插层法制备PPC/OMMT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崔玲玲 刘坤 +1 位作者 王艳芳 葛祥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4-46,共3页
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聚甲基乙撑碳酸酯/有机蒙脱土(PPC/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失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仪(DMA)等对PPC/OMMT的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TEM测试表明,OMMT均匀分散于PPC基体中... 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聚甲基乙撑碳酸酯/有机蒙脱土(PPC/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失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仪(DMA)等对PPC/OMMT的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TEM测试表明,OMMT均匀分散于PPC基体中并形成了插层型的纳米复合结构;DMA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纯PPC有明显的提高,OMMT的加入对复合材料起到了显著的增强作用;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 蒙脱土 溶液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和微米SiO_2颗粒对PPES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鑫 薛群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2,45,共5页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微米SiO2填充聚醚砜酮(PPESK)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并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微米SiO2颗粒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微米SiO2填充聚醚砜酮(PPESK)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并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微米SiO2颗粒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纳米SiO2填充PPESK主要是轻微的磨粒磨损;而微米SiO2填充PPESK主要是严重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酮 SIO2颗粒 摩擦磨损 硬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PMMA-SA光功能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利平 王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水杨酸(SA)与硝酸铕(Eu(NO3)3)反应,合成了Eu-MMA-SA三元稀土配合物,然后以此铕配合物为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杨酸(Eu-PMMA-SA)无机-高分...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水杨酸(SA)与硝酸铕(Eu(NO3)3)反应,合成了Eu-MMA-SA三元稀土配合物,然后以此铕配合物为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杨酸(Eu-PMMA-SA)无机-高分子多元光功能杂化材料,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Eu3+离子与水杨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羧酸根配位;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分析说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多分散系数(PDI)值分别为12000,19000和1.58;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证明此杂化材料具有很强的铕离子特征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光功能 荧光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淀粉复合材料的形貌、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风光 葛祥才 +2 位作者 肖敏 王拴紧 孟跃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7-19,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淀粉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复合材料的模量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拉伸强度在淀粉含量小于35%时有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5%失重温度分别比纯... 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淀粉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复合材料的模量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拉伸强度在淀粉含量小于35%时有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5%失重温度分别比纯PPC提高10℃和30℃左右。TEM表明复合材料中PPC基体与淀粉有较好的界面相互作用。GPC表明复合材料中PPC的分子量由于淀粉的架桥作用而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 生物降解塑料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Mo_5Si_3-Cu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亚 张娟荣 陈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0,共4页
以Mo粉、Si粉和Cu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法制备Mo_5Si_3-Cu复合材料,研究了Cu含量对Mo_5Si_3-Cu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_5Si_3-Cu复合材料由基体相Mo_5Si_3和晶界相Cu组成,组织均匀细小,晶粒尺寸为3~... 以Mo粉、Si粉和Cu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法制备Mo_5Si_3-Cu复合材料,研究了Cu含量对Mo_5Si_3-Cu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_5Si_3-Cu复合材料由基体相Mo_5Si_3和晶界相Cu组成,组织均匀细小,晶粒尺寸为3~5μm;随着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逐渐升高,而硬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u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98.2%、793 HV0.5、551 MPa和8.47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5Si3-Cu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米ZnO对PPESUK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鑫 刘红华 +1 位作者 薛群基 刘维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3-46,共4页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微米ZnO填充联苯型聚醚砜酮(PPESUK)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弯曲强度;并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微米ZnO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PPESUK/ZnO复合材料磨损表面...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微米ZnO填充联苯型聚醚砜酮(PPESUK)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弯曲强度;并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微米ZnO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PPESUK/ZnO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纳米ZnO填充PPESUK的转移膜不完整,致使对偶钢环对复合材料表面产生严重的犁削;而微米ZnO填充PPESUK的主要磨损机理是严重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 复合材料 纳米ZNO 聚醚砜酮 微米 热压成型法 弯曲强度 转移膜 干摩擦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型含铽离子-磺基水杨酸配合物无机/有机光功能杂化材料的设计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利民 邵鑫 孔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2-866,共5页
通过对5-磺基水杨酸进行化学修饰并引入偶联基团,同Tb3+配位后与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来制备以强化学键结合的光功能杂化材料。利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来表征中间体和材料的结构。荧光数据表明:材料表现出Tb3+的特征光谱,并具有良好的... 通过对5-磺基水杨酸进行化学修饰并引入偶联基团,同Tb3+配位后与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来制备以强化学键结合的光功能杂化材料。利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来表征中间体和材料的结构。荧光数据表明:材料表现出Tb3+的特征光谱,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发光 杂化材料 5-磺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溶剂热)法制备形貌可控的ZnS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红 邵鑫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综述了水热(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特点以及用此法制备ZnS纳米球、纳米线、纳米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材料制备中表面活性剂对其形貌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水热(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制备 形貌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尾矿在材料工业中的再利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鹏 侯艳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8-322,共5页
对目前国内外非金属尾矿再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综述了非金属尾矿在材料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非金属尾矿在材料工业中再利用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非金属尾矿 材料工业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BaF_2粉体材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 赵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2,55,共3页
以销酸钡和氟化铵为原料,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aF2粉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pH值对产物的形状和尺寸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pH值调控产物... 以销酸钡和氟化铵为原料,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aF2粉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pH值对产物的形状和尺寸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pH值调控产物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络合剂 水热法 B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聚合调控的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利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首先将偶氮类引发剂引到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然后以此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基二硫代萘甲酸酯(TNPBE)为链转移剂(CTA),进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纳米二氧化硅(PH... 首先将偶氮类引发剂引到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然后以此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基二硫代萘甲酸酯(TNPBE)为链转移剂(CTA),进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纳米二氧化硅(PHEMA/nano-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失重(TG)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已经接枝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整个非均相体系中的聚合反应都是在链转移剂的作用下进行的,TG分析说明了此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转移剂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5-399,共5页
介绍了湿化学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特点:产品纯度高、产物的形貌可控,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及成本低等;综述了水热(溶剂热)法、微乳液法、水热-微乳液法、离子液体法、超声化学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微乳... 介绍了湿化学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特点:产品纯度高、产物的形貌可控,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及成本低等;综述了水热(溶剂热)法、微乳液法、水热-微乳液法、离子液体法、超声化学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微乳液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湿化学法 准一维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