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合亮 李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的内在规定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从起源与发展、概念构成、教育实践等三个维度进行。从起源与发展来看,政治需要是诱因与动力;从概念... 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的内在规定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从起源与发展、概念构成、教育实践等三个维度进行。从起源与发展来看,政治需要是诱因与动力;从概念话语组成来看,政治教化与精神引导是主要任务;从实际运行来看,政治维护与思想建构是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 政治维护 思想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创新性教育模式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合亮 魏京祥 宋义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33,共3页
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行为更加务实,主体意识、个体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需要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第二课堂、社会实... 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行为更加务实,主体意识、个体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需要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媒体影响为辅,涵盖学习、生活、活动、社会交往等领域,适时关注大学生新需求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教育 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作为政治到责任政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一个分析维度 被引量:25
3
作者 邹庆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4,共6页
治理"为官不为"是当前阶段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为官不为"现象不是高压反腐的副产品,在人类政治活动中,其所固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一直潜在在场,展示出重复再生、稳定存续的轨迹,可称为一种具有特定指... 治理"为官不为"是当前阶段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为官不为"现象不是高压反腐的副产品,在人类政治活动中,其所固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一直潜在在场,展示出重复再生、稳定存续的轨迹,可称为一种具有特定指称的异化的政治形态——不作为政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条件下,它会随着体制变革、政策变动以及社会环境变迁,在形式、频率和程度上有所变化。不作为政治是党内政治生态局部恶化的污染源和重要表征,是对责任政治原则的直接背离与异化。揭示和激发党内政治生态中责任政治的价值意蕴,改良不作为政治的存活土壤,完善责任政治的条件要素,探讨不作为政治向责任政治的转换逻辑和实践路径,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分析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生态 为官不为 不作为政治 责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 被引量:21
4
作者 邹庆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9,共8页
"家庭—国家"的逻辑理路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家庭伦理秩序与政治生活秩序具有双向涵摄、互为建构的内在关系。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架构的基本特点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态是国家政治生态的核心。作为党内政治生活主体中的&qu... "家庭—国家"的逻辑理路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家庭伦理秩序与政治生活秩序具有双向涵摄、互为建构的内在关系。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架构的基本特点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态是国家政治生态的核心。作为党内政治生活主体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政治性、先进性、示范性特征,其家风败坏是党内政治生态局部恶化的重要诱因。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关联互动状态的综合映射。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应以领导干部角色冲突的调适为先导,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心理的净化;以领导干部家庭内外关系为重点,促进党内政治关系的规范建构;以细化从严治家制度为保障,促进党内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家风建设 党内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环境规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5
作者 李柏桐 李健 +2 位作者 黄诗华 姚欣妍 董经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31-3541,共11页
以环境规制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呈现U型关系,跨过拐点后环境规制强度每增加1%新质生产力水平将提升124.42%.环境规... 以环境规制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呈现U型关系,跨过拐点后环境规制强度每增加1%新质生产力水平将提升124.42%.环境规制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新质生产力水平改善作用显著,其中,对东部地区正向作用最为明显.环境规制能够通过影响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两个子系统路径发挥正向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环境规制 影响机制 双向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合亮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29,134,共6页
研究对象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最为基础性的命题,它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所以是、何以是。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为何进行思... 研究对象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最为基础性的命题,它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所以是、何以是。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为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对象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合亮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无论主客体如何演变,展现出什么样的教育新模式,但改变的只是形式与方式,基本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即教育者就是主体,受教育者就是客体。不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已经不是传统的主动与被动、矛盾与对立、教... 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无论主客体如何演变,展现出什么样的教育新模式,但改变的只是形式与方式,基本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即教育者就是主体,受教育者就是客体。不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已经不是传统的主动与被动、矛盾与对立、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统一、动态融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 关系 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合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6,共3页
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独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一门二级学科。但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重要性与其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基于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 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独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一门二级学科。但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重要性与其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基于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当前最主要的是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9
作者 李合亮 王桂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7,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本身就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要从意识形态新变化入手,强化对学科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二要深入研究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系之维,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本身就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要从意识形态新变化入手,强化对学科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二要深入研究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系之维,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过程;三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关键、原则和路径,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由"工作"到"科学"、从"专业"到"学科"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农村人口发展变化动因
10
作者 李淑琪 《村委主任》 2025年第5期95-9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刻影响了农村人口结构、流动趋势及社会形态。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和茌平区(原茌平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政策、社会文化和生态四个维度分析农村人口变化的驱动因素,并结合两县(区)相关统计数据,探讨其背后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刻影响了农村人口结构、流动趋势及社会形态。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和茌平区(原茌平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政策、社会文化和生态四个维度分析农村人口变化的驱动因素,并结合两县(区)相关统计数据,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明乡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抓手和总方针,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等手段推动农村发展,而人口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因 产业兴旺 社会文化 茌平区 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11
作者 袁凌云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中国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传统乡土文化衰落、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悬浮化的问题。而新乡贤根植乡土,他们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特定历史渊源和政策支持,加之这一群体所具备的...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中国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传统乡土文化衰落、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悬浮化的问题。而新乡贤根植乡土,他们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特定历史渊源和政策支持,加之这一群体所具备的文化功能,回答了新乡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何以可能的问题。为了促成新乡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解决何以可为的问题,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厘清新乡贤的职责边界;完善制度法规,提供组织平台;培育新乡贤主体,壮大新乡贤人才队伍;建构新乡贤文化,通过榜样引领和特色资源挖掘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文化振兴 乡贤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政治建设:历史逻辑、范式创新与体系架构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邹庆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1,共9页
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重大命题。党的政治建设不仅与"现代化"视野中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相联动,而且统摄"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政治建设的生长要素与型体结构。党的政治建设... 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重大命题。党的政治建设不仅与"现代化"视野中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相联动,而且统摄"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政治建设的生长要素与型体结构。党的政治建设范畴的提出,促进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结构优化和形态跃升。党的政治建设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权威与领袖权威相统一的党内政治权威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内政治价值体系,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政治制度体系,以"四性"为特质的党内政治生活体系,以"三位一体"为结构范式的党内政治文化体系,以"四自"和"四力"为主体的内外兼修的政治能力体系,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的党内政治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 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自觉与价值超越:党的政治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庆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92,共9页
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视域中,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统一、主题一致、要素兼容、机理相通。党的政治建设命题的展开,既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的自我反思和本土自觉,又展示出对于西方政治范式的观念突破和价值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 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视域中,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统一、主题一致、要素兼容、机理相通。党的政治建设命题的展开,既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的自我反思和本土自觉,又展示出对于西方政治范式的观念突破和价值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标识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创新维度,规定着政治发展的原创空间与行动逻辑。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发展范式的核心支撑,是基于中国实践的价值判断和理性体验;党的全面领导和党领导一切是中国政治体系运作的根本原则,是历史逻辑与政治逻辑双重演进的结果;摆脱权威与民主二元对立的迷思,正确认知政党权威、政治权威与政治民主的关系,是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观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全面领导 政治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文明意蕴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4,共9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得到深度推进,全面深刻展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独特意蕴。政治民主化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和进步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构件。...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得到深度推进,全面深刻展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独特意蕴。政治民主化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和进步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构件。全过程人民民主表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标识性特征和本质要求。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创造,实现了对“亨廷顿悖论”的理论超越和实践破解。保持现代化进程中民主与效能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政治秩序化,展示中国政治文明的独特价值与制度优势。人的现代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归宿和终极诉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物”和“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文明意蕴 政治秩序 民主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对政党政治学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庆国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5,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战略要求。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建构,诠释了“中国之治”与“中国共产党之治”的深层密码,充盈着政党政治发展以及政党内部治理的普适性智慧,展宽了政党政治的观察视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战略要求。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建构,诠释了“中国之治”与“中国共产党之治”的深层密码,充盈着政党政治发展以及政党内部治理的普适性智慧,展宽了政党政治的观察视野,开辟出政党政治发展的全新逻辑理路。其原创性贡献主要表现为:在“革命”语境中诠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当性,充实了政党政治学的哲学底蕴;以自我革命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丰富了政党类型学谱系;以自我革命原理防范和消解“政党衰落”危机,建构起政党形象保持和优化机制;求解自我监督的世界性难题,破解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创新了政党执政的体制更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政党政治学 自我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命题陈述、路径展开与规律阐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庆国 霍咏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1,共11页
“新时代十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命题设定与实践探索,开辟出党的建设新领域,实现了叙事话语的创新突破。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从侧重于生态要素的改造,到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展示出净化、重构、修复、营造、涵养... “新时代十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命题设定与实践探索,开辟出党的建设新领域,实现了叙事话语的创新突破。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从侧重于生态要素的改造,到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展示出净化、重构、修复、营造、涵养的多重价值意蕴和多元路径指向,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原则,自我革命是内生动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正气之源,规范政治关系是核心旨归,净化党风是基础工程,反腐败是彻底手段,切实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态统领作用,坚持内生态与外生态的贯通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伟大变革 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人学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7
作者 刘琰 于欣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1-13,共3页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基于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深切关注,阐发了以人的现实人性剖析、理想人格预设及其成就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思想。这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基于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深切关注,阐发了以人的现实人性剖析、理想人格预设及其成就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思想。这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诉求的目标建构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中的方法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 先秦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要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党的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岩磊 宋义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47,共2页
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可以从内涵、价值、实践三个维度对这一引领作用进行解读。
关键词 新时代 党内政治文化 引领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经验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珊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7期122-124,共3页
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学科视角系统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经验,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等角度对乡村振兴之中大学生的返乡创业经验模式与路径进行研究,总结出电商平台创业模式、共建合作社模... 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学科视角系统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经验,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等角度对乡村振兴之中大学生的返乡创业经验模式与路径进行研究,总结出电商平台创业模式、共建合作社模式、田园共同体模式和旅游村度假模式共四种创业模式。在系统整理相关研究经验以及自身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大学生返乡创业动机、普适性途径和情怀共四个维度总结有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举措与特点
20
作者 宋义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2-43,共2页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注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党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坚持“标本兼治、巡视发力、法德融合、文化育成”等举措,并深刻把握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呈现出的政治性与人民性、针对性与时效...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注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党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坚持“标本兼治、巡视发力、法德融合、文化育成”等举措,并深刻把握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呈现出的政治性与人民性、针对性与时效性、系统性与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 政治性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