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历史经验与路径选择——关于习近平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学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的重要因素,是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原因,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条件。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必须要有理论根基和实际践行,也要体现时代...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的重要因素,是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原因,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条件。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必须要有理论根基和实际践行,也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共产党人在夯实自身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将理想信念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着眼于未来,着手于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性 理想信念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桓 邹庆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法律和制度... 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法律和制度防腐治腐,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坚持以民主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必须坚持惩治与预防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执政能力 民主与法治 惩治和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的“增量腐败”及其当代警示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祥云 秦正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苏联的腐败是"增量腐败"。腐败是俄罗斯传统的顽症毒瘤,曾一度被严打重压所抑制,但最终迅速增量以致积重难返。苏联增量腐败的基本特征是:由个人向集团发展;由下层向上层发展;由经济向政治发展;由物质向制度发展。其悲剧结果... 苏联的腐败是"增量腐败"。腐败是俄罗斯传统的顽症毒瘤,曾一度被严打重压所抑制,但最终迅速增量以致积重难返。苏联增量腐败的基本特征是:由个人向集团发展;由下层向上层发展;由经济向政治发展;由物质向制度发展。其悲剧结果在于:影响了经济建设;催化了政治独裁;助长了文化专制;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了亡党亡国。其当代警示是:反对腐败必须防微杜渐、高压重拳、狠抓党建、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腐败 苏联 中国 反腐倡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于学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7,共12页
高度强化并充分发掘巡视制度的政治功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极具特色的方面。增强党内巡视制度研究的学理性,并且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结合起来作深入分析,体现了巡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 高度强化并充分发掘巡视制度的政治功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极具特色的方面。增强党内巡视制度研究的学理性,并且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结合起来作深入分析,体现了巡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创新。党内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最有权威、最有推动力、最有资源、最有成效的监督样态。但是,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面临着领导层意志的持续性、民众支持的边际性、上下联动的有效性、各类监督的系统性四重考验。推进党内巡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要坚定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即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强化党的领导执行力;要推进巡视巡察的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巡视巡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巡视巡察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保障;要借鉴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在汲取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成果的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相关监督制度成果;要助力党规国法的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党内监督、党际监督和国家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巡视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思想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 被引量:7
5
作者 邹庆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共6页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定位,对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创新要求。习近平关于"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断,是对思想建党理论的坚持和创新,为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实现理想信念的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开辟出新的认知和实践路...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定位,对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创新要求。习近平关于"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断,是对思想建党理论的坚持和创新,为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实现理想信念的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开辟出新的认知和实践路径。文化自信为理想信念提供深厚底蕴与滋养土壤。缺失文化自信支撑的理想信念,要么沦为乌托邦式的政治浪漫主义,要么异化为时信时不信的政治投机主义。可从确立科学的文化自信观,矫正"敌视""俯视""仰视"三种不正确态度;强化文化自信力建设,消解文化民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风险;提升党员干部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防范"剧场效应"和"两面人"现象;着力增强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抵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的袭扰等方面探寻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建党 文化自信 理想信念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协商与压力: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 被引量:5
6
作者 孟宪艮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4,共6页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其权力的行使对于观察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人大监督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需求的权力运作模式...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其权力的行使对于观察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人大监督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需求的权力运作模式。与西方代议制监督相比,人大监督需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监督工作。在监督过程中重视与监督对象的沟通、协商与反馈,并通过整合多种监督方式和资源形成合力,持续不断地向监督对象施加压力,从而使人大监督在不依赖强制性制裁权力的情况下实现监督目的,保障监督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监督 问题导向 沟通协商 压力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制度反腐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学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新时期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反腐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度反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造就政治人的健康心理,对于推进制度反腐有重要作用;推进信息公开,有益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预防权力异化;完善监督和制约权力的制度,是制度反腐的关... 新时期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反腐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度反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造就政治人的健康心理,对于推进制度反腐有重要作用;推进信息公开,有益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预防权力异化;完善监督和制约权力的制度,是制度反腐的关键;推进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构建好的制度体系,还要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反腐 廉政文化 信息公开 权力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内巡视制度优势的实践根源与效能转化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学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1,共7页
党内巡视是基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富有明显制度优势的下行监督。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为强烈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高度的开放性、突出的实效性。党内巡视制度优势的实践根源是党的领导的独特地位、独具特色的领导体制、自上而下... 党内巡视是基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富有明显制度优势的下行监督。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为强烈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高度的开放性、突出的实效性。党内巡视制度优势的实践根源是党的领导的独特地位、独具特色的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监督向度和多方嵌入的监督形式。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以确保党内巡视制度建设的方向性为核心,以扩大党内巡视制度体系的包容性为基础,以加强党内巡视工作的领导力为根本,以落实党内巡视工作的执行力为关键,以健全党内巡视工作的监控力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巡视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进程、特点与评判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学强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发展经历初步创制、中断破坏、恢复发展三阶段,呈现出巡视主体的权威性、巡视内容的扩展性、巡视手段的独特性、制度发展的起伏性四方面特征。全面客观地认识分析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历史发展,可... 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发展经历初步创制、中断破坏、恢复发展三阶段,呈现出巡视主体的权威性、巡视内容的扩展性、巡视手段的独特性、制度发展的起伏性四方面特征。全面客观地认识分析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历史发展,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评判:巡视成果显著与巡视工作不聚焦并存;巡视范围广与巡视未全覆盖并存;巡视中上层监管强与基层监管不到位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巡视制度 十八大前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的“天花板”困境解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共3页
干部的“天花板”困境,是对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在晋升方面无望状况的一种描述。干部的“天花板”困境不仅会对干部个体的内心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冲击.而且还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 干部 解析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选拔权力异化的原因述要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学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0,共4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呈现两个突出亮点,这两个亮点的契合之处在于保持干部选拔的清廉化,避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吏治腐败。保持用人的清廉化必须杜绝干部选拔权力的异化问题,而正确认识干部选拔权力异化的生成原因是避免权力异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呈现两个突出亮点,这两个亮点的契合之处在于保持干部选拔的清廉化,避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吏治腐败。保持用人的清廉化必须杜绝干部选拔权力的异化问题,而正确认识干部选拔权力异化的生成原因是避免权力异化的重要前提。权力异化的原因与权力的二重性有关,与我国的历史有关,与我国的国民素养有关,与我国的政治体制有关,也与人的本性有关。正确认识选拔权力异化的原因,对于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种异化的产生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私用 权力异化 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官大贪”现象的深层原因透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Z期63-64,共2页
'小官大贪'的原因是多样的:有认识方面的原因,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梳理出如下几点。1.人的贪腐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对于腐败问题的研究都很难回避人性问题。但是,
关键词 窝案 人性问题 贪污腐败 自利性 惩治腐败 人性恶 人性善 反腐斗争 串案 公职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在党的文献中系统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是邓小平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30多年后的今天,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难以让所有人感到满意,甚至备受批评。很多学者也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呈现"滞后性"的命题。站在忧患意识的视角看待... 在党的文献中系统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是邓小平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30多年后的今天,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难以让所有人感到满意,甚至备受批评。很多学者也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呈现"滞后性"的命题。站在忧患意识的视角看待这些批评,不在于肯定批评者的非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滞后性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批评者 忧患意识 邓小平 所有人 非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官德的认识困境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学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对于官德的认识困境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官德内容侧重点的认识不同。其二是对于如何进行官德评判的认识不同。之所以出现不同认识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其一,对于官德的内涵缺乏分析性研究。其二,对于官德的适用缺乏针对性研究。... 对于官德的认识困境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官德内容侧重点的认识不同。其二是对于如何进行官德评判的认识不同。之所以出现不同认识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其一,对于官德的内涵缺乏分析性研究。其二,对于官德的适用缺乏针对性研究。其三,对于官德的标准缺乏评判性研究。正确认识官德,澄清官德认识方面的错误,关键要明确官德之于道德的特定内涵,尤其应着眼于官德的政治性、廉洁性与务实性三个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德 政治性 廉洁性 务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学发展要加强制度引导和保障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5,共2页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邳州现象”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又是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地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标本。从中央一再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目标来说,“邳州现象”所折...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邳州现象”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又是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地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标本。从中央一再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目标来说,“邳州现象”所折射出的某种不科学的发展思路应予以转变。对“邳州现象”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保障 引导 制度 发展方式 跨越式发展 媒体报道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官德”评判机制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6-8,共3页
正确评判“官德”对推进“官德”建设意义重大,而完善“官德”评判机制是正确评判“官德”的重要前提,评判标准与评判主体则是关系到“官德”评判成效的两个重要前提:完善“官德”评判机制,既要抓好“官德”评判体系建设,也要优化... 正确评判“官德”对推进“官德”建设意义重大,而完善“官德”评判机制是正确评判“官德”的重要前提,评判标准与评判主体则是关系到“官德”评判成效的两个重要前提:完善“官德”评判机制,既要抓好“官德”评判体系建设,也要优化“官德”评判队伍结构并提高评判人员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德”建设 评判机制 两个维度 评判主体 评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科学化的考量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学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62-68,共7页
正确认识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必须照顾到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关注其特殊性要求;同时还应体现我们党干部政策的一般要求。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是为少数民族干部的功能服务的,而少数民族干部承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升不同民族对国... 正确认识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必须照顾到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关注其特殊性要求;同时还应体现我们党干部政策的一般要求。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是为少数民族干部的功能服务的,而少数民族干部承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升不同民族对国家的认可度、提高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科学化,要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在政治素养方面予以关照;要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状况,在文化素养方面予以照顾。正确理解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应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结构问题,处理好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整体结构比例与局部结构比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干部 选用标准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原因与治理思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6-7,共2页
精神懈怠是指精神松懈懒散,思想怠慢不敬。从古至今,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执政党,如果普遍存在精神懈怠问题,其江山难保、山河不再的情况就必然发生。居安思危,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告诫全党,精神懈怠... 精神懈怠是指精神松懈懒散,思想怠慢不敬。从古至今,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执政党,如果普遍存在精神懈怠问题,其江山难保、山河不再的情况就必然发生。居安思危,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告诫全党,精神懈怠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一论述不仅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针对现实作出的警示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治理思路 领导干部 原因 胡锦涛总书记 历史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 居安思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届选举中要贯彻的两条干部年轻化原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3,共3页
在地方换届选举之年,如何正确认识和品评年轻化,不仅关系到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活力,也关系到其执政能力。在地方换届选举进程中推进干部年轻化,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原则与民主原则。
关键词 干部年轻化 换届选举 领导班子 执政能力 民主原则 科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中国政府改革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正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Z期6-10,共5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成果,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却是现实社会主义艰难探索的永恒主题。总体看来,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成果,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却是现实社会主义艰难探索的永恒主题。总体看来,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经历了从政治职能与公共职能并重,到以政治职能为重心,再到偏重经济职能,然后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下,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内的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得到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创新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启示在于:政府改革创新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以国家利益为重;必须遵循渐进原则,综合利益平衡;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公利压倒私利;必须高度关注民生,人民利益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社会利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政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