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海外基地的战略部署及调整
1
作者 梁甲瑞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2,I0002,共19页
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海外基地具有显著的时代印记,并且是经过长期战略部署形成的。这不仅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地区战略的映射,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思想。通过梳理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海外基地的战略部署历程,... 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海外基地具有显著的时代印记,并且是经过长期战略部署形成的。这不仅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地区战略的映射,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思想。通过梳理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海外基地的战略部署历程,可以识别出四个明显的阶段,即局部扩张期、局部战略扩张期、局部维持战略惯性期、全面战略扩张期。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海外基地的战略部署有规可循,其演变脉络具有内在的逻辑。概括而言,其战略部署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并与当时的经济需求、国内外安全环境以及军事实力密切相关。当经济需求、国内外安全环境以及军事实力发生变化时,美国也会随之调整其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海外基地的战略部署。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海外基地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太平洋岛屿地区 海外基地 战略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沿革、成因及应对
2
作者 梁甲瑞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7,共10页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个针对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战略,“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沿革。该倡议的核心内容在于动员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担任其海洋大陆和家园的守护者与倡导者。美国...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个针对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战略,“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沿革。该倡议的核心内容在于动员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担任其海洋大陆和家园的守护者与倡导者。美国国际开发署与和平队作为主要执行机构,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最大特点是充分对接太平洋岛国的新地区主义。该倡议的出现,并不是美国的偶然之举,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实质是美国维护和拓展自身在太平洋岛国利益的政策工具,服务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国应未雨绸缪,做出有效的战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太”战略 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 太平洋岛国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梁甲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2,共23页
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是形成国家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其中,本体安全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进的直接动力。而这三届... 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是形成国家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其中,本体安全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进的直接动力。而这三届政府的不同战略叙事,建构了本体安全或不安全状态。美国为了进一步确保本体安全,必然会不断恶意框定对中国的战略叙事,日益完善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然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无法站住脚,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战略叙事并不符合实际;第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本质上是“美国内湖”理念的回归,而并不是由本体安全或不安全促成的;第三,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并不能保障其本体安全;第四,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没有真正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叙事 本体安全 美国政府 太平洋岛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的现实动力、基础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峰 刘雨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38,共8页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催生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机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的职教合作擘画了蓝图,深层次教育合作基础为双方的职教合作搭...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催生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机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的职教合作擘画了蓝图,深层次教育合作基础为双方的职教合作搭筑了基石,中资企业“出海”为双方职教国际性产教融合赋能“,职教出海”经验助力双方的职教合作行稳致远。深化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不仅是南太平洋地区大国博弈的政治诉求,更是推动岛国产业转型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提升岛民就业率、减少贫困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职业教育合作可以尝试以下路径:以政策机制为关键点,引导共创;以示范项目为着力点,激发动能;以政侨企校为突破点,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出海 太平洋岛国 职教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的特色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甲瑞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目的/意义]深入了解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不仅有助于国内学术界更好地开展太平洋岛国研究,洞悉太平洋岛国的真实需求,而且有助于中国加强同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的合作,推动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快速、深入发展。[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深入了解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不仅有助于国内学术界更好地开展太平洋岛国研究,洞悉太平洋岛国的真实需求,而且有助于中国加强同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的合作,推动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快速、深入发展。[方法/过程]以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的观点、发布的文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概述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分析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的特色,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重点研判。[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独具特色,主张和平、发展与合作,拒绝地缘竞争,倡导构建和谐与稳定的地区秩序。在全球治理视域下,太平洋岛国本土智库聚焦气候变化、海洋治理等人类面临的共同紧迫问题,不仅提出了许多全球治理的新方案或路径,而且不断践行这些新方案或路径,为当今疲软的全球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智库 本土语境 地区主义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理探究与经世致用:太平洋岛国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田肖红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5期48-56,129-130,共9页
近年来,国内太平洋岛国研究在机构创建和研究成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妥善处理提升研究的学理水平和响应国家政策需要的关系方面,或者说是在妥善处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关系方面。针对目前岛国... 近年来,国内太平洋岛国研究在机构创建和研究成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妥善处理提升研究的学理水平和响应国家政策需要的关系方面,或者说是在妥善处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关系方面。针对目前岛国研究的状况,国内专家学者们在聊城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充分探讨,对岛国研究今后的发展问题达成了一些基本认识。国内岛国研究的开展,应着眼于现实需要,集中主要力量于基础研究,借助国内外既有研究理论并积极进行创新,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升应用研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结构、印太战略升级与拜登政府的“蓝色太平洋伙伴”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甲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9,共25页
太平洋岛屿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印太战略”的始作俑者,美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不断丰富“印太战略”框架,打造各种版本的“印太战略”。拜登上台后,着力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升级“... 太平洋岛屿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印太战略”的始作俑者,美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不断丰富“印太战略”框架,打造各种版本的“印太战略”。拜登上台后,着力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升级“印太战略”。在地缘政治结构的影响及“印太战略”升级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竭力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打造并完善“蓝色太平洋伙伴”,借以对中国进行强有力的制衡。作为一个制衡中国的联盟体系,“蓝色太平洋伙伴”是美国在“海洋自由”原则驱动下的海洋扩张活动或实践,主要目的是维护其海洋霸权。未来拜登政府将推动“蓝色太平洋伙伴”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朝着更加实体化、机制化、军事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太平洋伙伴” 太平洋岛屿地区 中美关系 战略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南太平洋地区的“软平衡”态势及前景 被引量:5
8
作者 梁甲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109,共19页
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在该地区开始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中美目前在南太地区处于一种"软平衡"的博弈态势,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太平洋岛国海洋面积广大,海洋边界的划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很难实施硬... 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在该地区开始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中美目前在南太地区处于一种"软平衡"的博弈态势,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太平洋岛国海洋面积广大,海洋边界的划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很难实施硬平衡;第二,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较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削弱硬平衡;第三,中美在南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差距比较悬殊。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域外国家参与到南太地区的博弈中来,这些区域外国家在中美"软平衡"态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影响"软平衡"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地区 软平衡 战略博弈 大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胁感知、战略利益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对中国的有限硬制衡 被引量:6
9
作者 梁甲瑞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48,155,156,共25页
近年来,中国在外交、经贸、军事、疫情合作等领域同太平洋岛国密切交往,使得美国日益感受到中国在太平洋岛国给其带来的战略威胁。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强化了在太平洋岛国的地缘安全利益。为了制衡中国所带来的战略威胁,维护在太平洋... 近年来,中国在外交、经贸、军事、疫情合作等领域同太平洋岛国密切交往,使得美国日益感受到中国在太平洋岛国给其带来的战略威胁。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强化了在太平洋岛国的地缘安全利益。为了制衡中国所带来的战略威胁,维护在太平洋岛国的战略利益,不同于以往对中国采取的软制衡,美国近年来对中国采取了有限硬制衡:一是构筑有限硬制衡联盟网络;二是展开军事活动。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拜登政府仍会延续这一政策。为了防止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对中国从有限硬制衡转向硬制衡,维护中国在太平洋岛国所取得的成果,中国采取的措施或行动应避免刺激美国及其盟友。目前来看,中国在太平洋岛国面临美国带来的巨大压力,意味着可以改变以往的外交战略,转而采取战略调整,以降低战略成本。长远来看,这样可以化解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对中国的有限硬制衡。历史表明,在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依靠合适的策略规避不利冲击和反应,不仅能够保障新兴大国的顺利崛起,而且可以有效服务国内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硬制衡 中美关系 太平洋岛国 战略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太平洋岛民海洋治理模式和理念看区域海洋规范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甲瑞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65,共13页
本文立足于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公约、官方文本等一手资料,并结合一些实地调研,采用形式模型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探讨太平洋岛民的海洋治理模式和理念,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该地区海洋规范的发展。研究发现,“海洋即家园”的观念决... 本文立足于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公约、官方文本等一手资料,并结合一些实地调研,采用形式模型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探讨太平洋岛民的海洋治理模式和理念,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该地区海洋规范的发展。研究发现,“海洋即家园”的观念决定了太平洋岛民在海洋治理中重视传统知识和文化,具体表现为基于村庄的渔业治理和基于社区的适应性治理。太平洋岛屿地区海洋规范的发展经历了规范模型构建阶段、规范成型阶段和规范整合的科学化阶段,充分体现了太平洋岛民的海洋治理模式和理念。太平洋岛屿地区海洋治理对全球海洋治理在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亦对中国参与太平洋岛屿地区海洋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传统海洋治理模式同现代海洋治理模式各有优势,未来较为合适的海洋治理模式应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民 土著民 海洋治理 海洋规范 太平洋岛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岛国地区气候变化现状及各方的应对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桂霞 张登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2,共4页
气候变化对太平洋岛国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已成为部分岛国生死攸关的首要问题。太平洋岛国在加强地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在国际上要求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融资、实现低碳化经济。主要相关国澳、新、美、日和欧... 气候变化对太平洋岛国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已成为部分岛国生死攸关的首要问题。太平洋岛国在加强地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在国际上要求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融资、实现低碳化经济。主要相关国澳、新、美、日和欧盟不仅提供援助资金,加强岛国基础建设,加大气候变化宣传,并与国际组织合作帮助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则在政治层面重视、加强沟通,开展针对性的援助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气候变化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交全球战略新布局——习近平主席出访太平洋岛国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玮 韩锋 +1 位作者 陈须隆 金灿荣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2014年11月21—23日,习近平主席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习主席在访问期间发表了多次讲话,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即中国"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 2014年11月21—23日,习近平主席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习主席在访问期间发表了多次讲话,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即中国"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之梦",宣示了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立在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上的平等外交。这一理念反映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全新的外交义利观,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新姿态和新布局,从而开创了我国新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构架体系。习主席"平等外交"理念的提出,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时期。从新中国奠基时期的"革命外交"到改革起步时期的"务实外交",再到"全球化"新时期的"平等外交",实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伟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中国外交 时代性 历史性 习近平 全球战略 平等外交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参与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方式、动因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甲瑞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42,159-160,共17页
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主导力量,德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德国参与南太平洋海洋治理的主要方式有四个方面。第一,在欧盟的框架内参与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第二,在南太平洋进行海洋科考,服务于海洋治理;第三,与国... 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主导力量,德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德国参与南太平洋海洋治理的主要方式有四个方面。第一,在欧盟的框架内参与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第二,在南太平洋进行海洋科考,服务于海洋治理;第三,与国际社会一道治理南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变化;第四,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维护海洋和沿岸生物多样性。德国参与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的动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与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海洋环境保护观念;第二,服务于德国的海洋战略。德国参与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推动南太平洋地区海洋环境保护,建立域外国家海洋环境保护机制;第二,帮助太平洋岛国提高海洋治理能力;第三,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南太平洋新型海洋秩序。随着南太平洋地区海洋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德国在南太平洋区域海洋治理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未来中德在南太平洋的海洋治理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海洋治理 太平洋岛国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评析--基于海上战略通道的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甲瑞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5,78,共7页
进入21世纪之后,域外国家逐渐重视南太平洋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价值。作为南太平洋地区的传统殖民强国和海洋强国,英国控制南太平洋海上战略通道既是国家海洋战略应有之义,又是其重视海上战略通道历史传统的延续。为了控制海上战略通道,... 进入21世纪之后,域外国家逐渐重视南太平洋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价值。作为南太平洋地区的传统殖民强国和海洋强国,英国控制南太平洋海上战略通道既是国家海洋战略应有之义,又是其重视海上战略通道历史传统的延续。为了控制海上战略通道,英国加强了与太平洋岛国的互动,主要的战略手段有:加强经贸往来、增加对外援助、强化人文交流、推动外交联系以及组织海洋科考。作为海洋国家,英国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参与有助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同时,对英国来说,为了更好地维护南太平洋地区海上通道的安全,加强区域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太平洋岛国 南太平洋 海上战略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