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生态化整合——陈坚林教授访谈录 |
孙丰果
齐登红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2
|
英文电影片名与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 |
赵文兰
周明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基于双语教学视角探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
于秀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4
|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
张丽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5
|
新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调查 |
张恩秀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京杭大运河与聊城经济文化影响的地理分析 |
陈永金
李胜虎
赵立霞
刘加珍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7
|
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
李庆华
郝娅杰
胡志坚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8
|
从Andrew Chesterman的五个翻译伦理模式谈译者主体对翻译伦理的坚守 |
侯丽
许鲁之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9
|
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王红梅
秦洪庆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0
|
高校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与计算机态度的实证研究 |
孙先洪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1
|
黑暗意象丛:海子诗歌的意象主题 |
张厚刚
王洪月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2
|
电影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张维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3
|
《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种族主义历史书写 |
刘风山
段国华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看《乱世佳人》字幕翻译 |
杨文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5
|
隐喻的背后——《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麦卡锡主义政治话语解读 |
段国华
刘风山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6
|
概念隐喻视阈下《X战警》人物形象解读 |
秦洪庆
王红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7
|
论高校教学中语文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发展的作用 |
于秀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8
|
电影话语多模态连贯叙事的社会符号学视角 |
梁国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9
|
从几部中外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
杨耀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伍尔夫作品的女性主义文论及女性主义 |
杨文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