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评《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研究》
1
作者 张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3-I0004,共2页
长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有力的价值支点,能够有效激活教育的表达形式。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教学工作不仅承载着传授语言技能... 长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有力的价值支点,能够有效激活教育的表达形式。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教学工作不仅承载着传授语言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长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既能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又能在语言学习中实现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由秦尊文和贾海燕等编著的《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研究》一书,探讨了长江文化区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包括长江文化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整体影响。该书还介绍了如何在现代背景下创新与传承长江文化,为长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长江经济带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文化发展研究 中华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功能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肖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宗教等文化因素对世界传播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国家都开始致力于寻求本国文化的传播策略,中国也不例外。语言承载文化,传播文化,因此,语言战略首当其冲。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 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宗教等文化因素对世界传播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国家都开始致力于寻求本国文化的传播策略,中国也不例外。语言承载文化,传播文化,因此,语言战略首当其冲。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建立,自此对于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褒贬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对外汉语教师 传播对象 文化传播 全球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电影中英语对白的特点及其翻译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照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观众从中可以得到艺术上的享受。电影中英语对白的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影视作品的语言特殊性之外,还要考虑观众的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不译法、仿拟习...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观众从中可以得到艺术上的享受。电影中英语对白的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影视作品的语言特殊性之外,还要考虑观众的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不译法、仿拟习语法、修饰成分的位移变化等,既要做到以"信"为本,又不盲目求"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对白 语言特殊性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岗教师成长路径研究——基于聊城市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3-34,共2页
转岗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促进这一群体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聊城市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结构复杂,积极与消极心态并存,基本教学能力具备,专业教学能力欠缺。因此,需开展有针对性的转岗培训,... 转岗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促进这一群体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聊城市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结构复杂,积极与消极心态并存,基本教学能力具备,专业教学能力欠缺。因此,需开展有针对性的转岗培训,促进教研合作和交流,强化教师的归属感,建立激励与争先机制,利用现代教学环境提升教师业务成长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岗 专业发展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技领域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杜秀红 王保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6-247,共2页
食品科技作为国际传播新格局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要素,如何学习借鉴优秀的食品科技文化和引导本国的食品科技走向全球,驱动国际交流共同体的到来,需要不断借助语言这个重要载体突破时空限制,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新外语”要求、具备国... 食品科技作为国际传播新格局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要素,如何学习借鉴优秀的食品科技文化和引导本国的食品科技走向全球,驱动国际交流共同体的到来,需要不断借助语言这个重要载体突破时空限制,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新外语”要求、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食品领域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食品科技 战略要素 食品领域 传播新格局 交流共同体 突破时空限制 重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培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征 于月清 荣风静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64-66,共3页
本研究对"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需求开展调研。数据表明,教师大多具备良好的专业发展意识,但对培训调研与分析、项目组织和管理的关注不足;教师需求的培训形式为案例分析、专家讲座和课堂观摩,忽略了互助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 本研究对"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需求开展调研。数据表明,教师大多具备良好的专业发展意识,但对培训调研与分析、项目组织和管理的关注不足;教师需求的培训形式为案例分析、专家讲座和课堂观摩,忽略了互助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需求的训后跟踪形式为前沿教学信息推送和专家在线辅导,对网络在线课程学习和主题研讨需求不足。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建议增设英语学科知识模块的专业知识内容,如语音和西方文化,以及提升教师培训模块的专业能力部分,特别是掌握教师行动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培计划 小学英语 培训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Andrew Chesterman的五个翻译伦理模式谈译者主体对翻译伦理的坚守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丽 许鲁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转向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能动性,译者主体地位得以加强。在文化学研究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伦理回归,其中,芬兰学者Andrew Chesterman的五个翻译伦理模式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跨文化交际中,...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转向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能动性,译者主体地位得以加强。在文化学研究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伦理回归,其中,芬兰学者Andrew Chesterman的五个翻译伦理模式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跨文化交际中,译者须遵守翻译伦理与职业道德规范,既要看到客体的制约性,又要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鲁·切斯特曼 翻译伦理 译者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正向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荣永昌 李维滨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注重对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从正向迁移理论来看,这限制了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正向迁移理论,不仅能提升英语教学的高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学生...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注重对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从正向迁移理论来看,这限制了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正向迁移理论,不仅能提升英语教学的高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渗透,探究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借助正向迁移理论,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社会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正向迁移理论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红梅 秦洪庆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4,共2页
多模态研究在国内始于21世纪,近三年发展迅猛,既有理论探讨方面的,也有应用方面的。理论方面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评价;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教法等方面。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是兴趣培养和打基础的阶段... 多模态研究在国内始于21世纪,近三年发展迅猛,既有理论探讨方面的,也有应用方面的。理论方面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评价;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教法等方面。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是兴趣培养和打基础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生易受外界影响,课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此教学中运用多模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隐喻和空间概念联合表意的认知路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敬媛 陈万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1,共9页
空间和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二者如何结合进行认知和表意也就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空间概念和实体隐喻联合表意的认知过程:首先将认知对象喻为实体,然后借助实体的空间特性,将某空间关系的或几何构型或... 空间和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二者如何结合进行认知和表意也就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空间概念和实体隐喻联合表意的认知过程:首先将认知对象喻为实体,然后借助实体的空间特性,将某空间关系的或几何构型或功能意义与实体隐喻中的喻体进行意义叠加,最终组合达成目标意义的表达。这种将认知对象先喻为实体,然后借助实体的空间特性、选取合适的空间概念、对抽象事物进行空间描述的认知过程,简化来说,是对实体隐喻进行空间认知加工,暂且称为"空间化实体隐喻"的认知方式。探寻"空间化实体隐喻"认知路径的难点是识别和理解特定语境中空间关系的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概念 实体隐喻 联合表意 认知路径 功能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的资源建设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茉莉 《现代情报》 2003年第6期29-30,共2页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的信息资源管理现状 ,探讨了如何建立高校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的模块式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提出实现高校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的网络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专业资料室 资源建设 模块式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网络化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T课件设计与语言学知识建构:多元读写教学法视角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燕飞 冯徳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0,共6页
在课堂教学高度多媒体化以及PPT普遍使用的今天,分析PPT的意义建构及探索如何有效设计PPT,促进课堂教学,是多模态研究者和教育学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研究系统考察了高校英语专业普通语言学课程获奖PPT的设计及其体现的教学原则。... 在课堂教学高度多媒体化以及PPT普遍使用的今天,分析PPT的意义建构及探索如何有效设计PPT,促进课堂教学,是多模态研究者和教育学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研究系统考察了高校英语专业普通语言学课程获奖PPT的设计及其体现的教学原则。本文首次将语类理论引入PPT课件分析,对591张课件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语言学课程PPT课件已具有大体一致的多模态语类结构;(2)课件主要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而对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重视不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多元读写教学法为指导原则的PPT设计,以期为高校教师更好地设计PPT课件,提高语言学以及学术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T课件 语言学课程 语类结构 多元读写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中国传统文化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肖萌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9-22,共4页
由于国际、国内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片面重视西方文化的传播,造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了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被曲解及流失,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势在必... 由于国际、国内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片面重视西方文化的传播,造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了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被曲解及流失,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势在必行,同时要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并切实提升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跨文化交际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传统文化 文化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
14
作者 荣风静 柴秀娟 肖征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0,共3页
探析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的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的培养和实现手段,以期改善学生教学思维能力,进而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踏上将来的岗位奠定教学素养和教学思维能力基础。
关键词 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 英语教学危机 教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
15
作者 葛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6-128,共3页
文章分析了不同阶段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优秀语言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以及策略的确认和分类,对这一领域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析。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策略类型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伦理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玉凤 耿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生态伦理观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则是这种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支撑点”。从《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到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的“仁民爱物... 生态伦理观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则是这种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支撑点”。从《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到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的“仁民爱物”,老庄的“返朴归真”,张载的“民胞物与”等,无不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思想。认真研究这些合理思想,对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观 天人合一 仁民爱物 民胞物与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3
17
作者 孙厌舒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
隐喻在经济领域里被广泛应用,是人们对经济现象的一种认知模式.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体现在几个方面.经济隐喻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英语 经济隐喻 认知功能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句英译的认知解读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蒋侠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98,共5页
汉语流水句是意合法构建复句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汉语顺序象似性、话题象似性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重视整体思维、直觉思维以及主体意识的认知心理。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观点、从认知的角度对流水句的翻译进行解读和阐释,从而深化... 汉语流水句是意合法构建复句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汉语顺序象似性、话题象似性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重视整体思维、直觉思维以及主体意识的认知心理。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观点、从认知的角度对流水句的翻译进行解读和阐释,从而深化对流水句及其英译的理论认识,为句子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句 认知理据 认知解读 象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音象征探新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玉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63-65,70,共4页
语音象征指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依据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某些语音常用于表示某种意思,给人某种语义联想,这些语音似乎具有了自己固定的象征含义。这类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在文学语言中都被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形... 语音象征指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依据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某些语音常用于表示某种意思,给人某种语义联想,这些语音似乎具有了自己固定的象征含义。这类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在文学语言中都被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形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语言符号 象似性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的背后——《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麦卡锡主义政治话语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国华 刘风山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0,共5页
麦卡锡主义政治控制是托马斯·品钦第二部长篇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重要话题,然而关于这部小说迷宫般语言背后的文化主题及其叙事策略的研究,并没有给予该话题足够的重视。因此,透过小说的隐喻性表述,揭示二战前后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政治控制是托马斯·品钦第二部长篇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重要话题,然而关于这部小说迷宫般语言背后的文化主题及其叙事策略的研究,并没有给予该话题足够的重视。因此,透过小说的隐喻性表述,揭示二战前后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对美国社会的政治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审查、精神压制成了品钦小说书写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的核心话语,而其对广播影视、文艺文学、科学研究等非政治领域的政治控制更体现了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锡主义 政治控制 广播影视 文艺文学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