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钛多孔纳米片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嘉清 雷炳新 +2 位作者 孙振范 孙伟 张宪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08-2418,共11页
运用连续吸附反应法和化学腐蚀-沉积法,用ZnO/FTO(氟掺杂氧化锡)多孔纳米片为模板,制备了TiO2/FTO多孔纳米片。研究了吸附次数对形貌、光散射性能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最佳吸附次数为30,由此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短路电... 运用连续吸附反应法和化学腐蚀-沉积法,用ZnO/FTO(氟掺杂氧化锡)多孔纳米片为模板,制备了TiO2/FTO多孔纳米片。研究了吸附次数对形貌、光散射性能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最佳吸附次数为30,由此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短路电流密度Jsc、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分别为:5.57%、9.26 mA·cm-2、0.835 V和72.04%。这个效率略高于P25(5.32%),但远高于ZnO(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片 多孔电极 二氧化钛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丽君 刘翠娥 +2 位作者 贾连洋 崔庆新 龚树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2-1416,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FTIR和XRD分析。以双氧水(30%)为氧化剂,初步评价了催化剂在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催化剂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FTIR和XRD分析。以双氧水(30%)为氧化剂,初步评价了催化剂在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催化剂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二苯并噻吩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后,磷钨酸季铵盐仍具有典型的Keggin结构;含有负载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30%双氧水的正己烷/乙酸的双液相氧化体系可高活性的将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催化氧化为砜,不同噻吩类化合物的氧化遵循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的顺序;负载催化剂可回收多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季铵盐 催化氧化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扑酸的三烃基锡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红 张茹芬 +3 位作者 马春林 王素娜 魏西莲 张绍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4-670,共7页
用扑酸(H2pa,2,3-diphenylpropionic acid)和三烃基锡氯化物R3SnCl(R=Ph,Bu,Me)合成了3个有机锡配合物{[(Ph3Sn)(pa)]·Et3N}n(1)、(Bu3Sn)2(pa)(2)和[(Me3Sn)2(pa)]·CH2Cl2(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ray单... 用扑酸(H2pa,2,3-diphenylpropionic acid)和三烃基锡氯化物R3SnCl(R=Ph,Bu,Me)合成了3个有机锡配合物{[(Ph3Sn)(pa)]·Et3N}n(1)、(Bu3Sn)2(pa)(2)和[(Me3Sn)2(pa)]·CH2Cl2(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ray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表明三苯基锡扑酸酯为一维链状聚合物,扑酸作为桥联配体链接各个锡原子,中心锡采取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而三甲基锡和三丁基锡扑酸酯配合物为二核锡配合物,锡采取四配位的四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烃基锡配合物 扑酸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3-甲酸Cu(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常压下对二氧化碳催化转化(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秀燕 荣念新 +4 位作者 邱田田 钱瑞 王燕珍 赫庆鹏 黄现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03-2310,共8页
合成和表征了2个吡唑-3-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Cu_2(pca)_2(H_2O)_6]·2H_2O(1),[Mn(Hpca)_2(phen)]·3H_2O(2)(H_2pca=吡唑-3-甲酸;phen=菲咯啉)。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它是一个畸变八面... 合成和表征了2个吡唑-3-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Cu_2(pca)_2(H_2O)_6]·2H_2O(1),[Mn(Hpca)_2(phen)]·3H_2O(2)(H_2pca=吡唑-3-甲酸;phen=菲咯啉)。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它是一个畸变八面体的双核铜配合物;配合物2是一个畸变八面体的单核锰配合物。配合物1和2分别通过分子间的O-H…O,N-H…O氢键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1在二氧化碳的环加成反应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催化效率(转化率高达97.4%;选择性高达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3-甲酸 配合物 晶体结构 二氧化碳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羟丙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旭东 葛青 +3 位作者 李庆霞 杨敏 韩传红 魏西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用稳态和动态剪切流变学方法测定了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4HTAB)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R14HTAB溶液的自组装结构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经历了3次结构转变,从球形胶束到棒状胶束再到黏弹性的蠕虫状胶束,最后转变为六... 用稳态和动态剪切流变学方法测定了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4HTAB)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R14HTAB溶液的自组装结构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经历了3次结构转变,从球形胶束到棒状胶束再到黏弹性的蠕虫状胶束,最后转变为六角状溶致液晶;在R14HTAB浓度超过360 mmol/kg以后为球形到棒状胶束的转变;交缠浓度约为500 mmol/kg,零剪切黏度(η0)与R14HTAB浓度(C)之间遵循指数关系,η0∝C5.7。用冷冻蚀刻电镜进一步证实了胶束的微观结构。稳态和动态黏度实验中Cox-Merz规律的偏离主要来自于氢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 流变特性 自组装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2,4-二羟基苯甲醛缩甘氨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对醇的选择性氧化催化(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成娟 燕彩鑫 +4 位作者 杨欣欣 任永和 薛泽春 崔传生 黄现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1-898,共8页
合成和表征了两个2,4-二羟基苯甲醛缩甘氨酸(H3L)席夫碱配合物[Cu(Py)_2(HL)](1)和[Zn(Py)_3(HL)]·2Py(Py=吡啶)(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的O-H…O氢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的O... 合成和表征了两个2,4-二羟基苯甲醛缩甘氨酸(H3L)席夫碱配合物[Cu(Py)_2(HL)](1)和[Zn(Py)_3(HL)]·2Py(Py=吡啶)(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的O-H…O氢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的OH…O和C-H…O氢键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重要的是,配合物1在醇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催化效率(转化率高达94.8%,选择性高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配合物 晶体结构 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盐对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影响
7
作者 陈肖肖 郭严 +3 位作者 韩传红 张军红 周士岩 魏西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9-554,共6页
通过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羟亚丙基-1,3-双(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以12-3(OH)-12(2Cl)表示)水溶液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机盐诱导12-3(OH)-12(2Cl)产生盐析作用,而NaSal可促使胶束生长;在... 通过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羟亚丙基-1,3-双(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以12-3(OH)-12(2Cl)表示)水溶液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机盐诱导12-3(OH)-12(2Cl)产生盐析作用,而NaSal可促使胶束生长;在固定n(NaSal)/n(12-3(OH)-12(2Cl))=0.6,12-3(OH)-12(2Cl)质量摩尔浓度较低时,溶液的黏度很小;随12-3(OH)-12(2Cl)质量摩尔浓度增加,溶液黏度明显增大并显示Maxwell流体行为;溶液的零剪切黏度(η_0)随12-3(OH)-12(2Cl)质量摩尔浓度增加有一个最大值出现,是因为体系中12-3(OH)-12(2Cl)的阳离子和水杨酸根(Sal^-)反离子形成的氢键使棒状胶束之问相互连接,导致网络结构形成;测定的晶体结构验证了分子间氢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流变行为 分子间氢键 蠕虫状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巢式磷碳硼烷镍配合物的合成、光谱表征和晶体结构(英文)
8
作者 杨立国 张道鹏 +1 位作者 李大成 窦建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5-882,共8页
合成了3个巢式磷碳硼烷镍配合物[NiCl(Py){7,8-(PPh2)2-7,8-C2B9H10}].CH2Cl2(1)、[Ni{7,8-(PPh2)2-7,8-C2B9H10}2](2)、[Ni{7,8-(OPPh2)-7,8-C2B9H10}{7,8-(PPh2)-7,8-C2B9H10}](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单晶衍射... 合成了3个巢式磷碳硼烷镍配合物[NiCl(Py){7,8-(PPh2)2-7,8-C2B9H10}].CH2Cl2(1)、[Ni{7,8-(PPh2)2-7,8-C2B9H10}2](2)、[Ni{7,8-(OPPh2)-7,8-C2B9H10}{7,8-(PPh2)-7,8-C2B9H10}](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镍离子的配位环境在这3个配合物中都是稍微扭曲的平面方形,其中2个配位位置由磷碳硼烷配体的两个磷原子占据,另外2个配位位置分别由氯离子、吡啶氮原子或者氧化的磷碳硼烷配体的氧原子占据。借助于分子间的C-H…Cl氢键或者C-H.H-B双氢键作用,3个配合物都可以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与表征 晶体结构 镍碳硼烷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3-(3′,5′-二羧基苯基)-6-羧基吡啶的Co-MOF的合成、结构及质子传导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厚亭 丁利 +4 位作者 周传聪 邹会琪 卢静 王素娜 李允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606,共11页
选用刚性多羧酸有机配体H_(3)L(3-(3′,5′-二羧基苯基)-6-羧基吡啶)与过渡金属C(Ⅱ)o盐在水热条件下得到Co-MOF:{[Co_(3)(L)2(H_(2)O)6]·3H_(2)O}n (1)。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L3-配体利用其3个羧基以及吡啶氮原子将Co(Ⅱ)连接... 选用刚性多羧酸有机配体H_(3)L(3-(3′,5′-二羧基苯基)-6-羧基吡啶)与过渡金属C(Ⅱ)o盐在水热条件下得到Co-MOF:{[Co_(3)(L)2(H_(2)O)6]·3H_(2)O}n (1)。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L3-配体利用其3个羧基以及吡啶氮原子将Co(Ⅱ)连接形成了三维多孔骨架,孔道由结晶水分子填充。结构中的配位水与结晶水分子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连续的一维水链,为质子传导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将配合物1与Nafion混合制作1/Nafion复合膜,交流阻抗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掺杂使得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比纯Nafion膜提升了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质子传导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含有连续氢键的晶态Ni(Ⅱ)⁃MOF的合成、结构及质子传导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成娟 李荣云 +4 位作者 初芷同 刘厚亭 卢静 王素娜 李允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5-652,共8页
选用柔性多羧酸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Ni(Ⅱ)在水热条件下得到Ni‑MOF[Ni2(L)(Nphen)2(H2O)4]n(1)(H4L=5,5'‑(丁基‑1,4‑二氧)间苯二甲酸,Nphen=5‑硝基‑1,10‑邻二氮杂菲)。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存在连续氢键作用,这将有利于质... 选用柔性多羧酸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Ni(Ⅱ)在水热条件下得到Ni‑MOF[Ni2(L)(Nphen)2(H2O)4]n(1)(H4L=5,5'‑(丁基‑1,4‑二氧)间苯二甲酸,Nphen=5‑硝基‑1,10‑邻二氮杂菲)。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存在连续氢键作用,这将有利于质子的传导。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纯度和稳定性。将配合物1的颗粒与Nafion混合形成复合膜,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掺杂能够明显改善Nafion膜的质子传导行为,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比纯Nafion膜提升2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连续氢键 质子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慢磁驰豫和发光性质的基于多胺酚配体的Dy(Ⅲ)和Zn/Ni-Dy(Ⅲ)配合物
11
作者 易文海 胡俊杰 +3 位作者 张佳丽 温和瑞 刘遂军 李允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7-619,共13页
合成了4个新的基于多胺酚配体的Dy(Ⅲ)和Zn/Ni-Dy(Ⅲ)配合物:[Dy(CH_3OCH3)L](1),[Dy2(μ-H2O)L2](2),[Zn2DyL2]ClO4·H2O(3)和[Ni2DyL2]ClO4·H2O (4)(H3L=N,N′,N″-三(3,5-二甲基-2-羟基苯酚)-1,4,7-三氮杂环壬烷)。X射线单... 合成了4个新的基于多胺酚配体的Dy(Ⅲ)和Zn/Ni-Dy(Ⅲ)配合物:[Dy(CH_3OCH3)L](1),[Dy2(μ-H2O)L2](2),[Zn2DyL2]ClO4·H2O(3)和[Ni2DyL2]ClO4·H2O (4)(H3L=N,N′,N″-三(3,5-二甲基-2-羟基苯酚)-1,4,7-三氮杂环壬烷)。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为单核和双核Dy(Ⅲ)配合物,3和4为M-Dy(Ⅲ)-M三核配合物(M=Zn (3),Ni (4))。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场诱导的慢磁弛豫行为,且2具有多个磁弛豫过程,配合物3和4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慢磁弛豫行为。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3具有Dy(Ⅲ)离子典型的窄带特征发射,由于Ni(Ⅱ)离子的荧光猝灭作用,配合物4没有明显的荧光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慢磁弛豫行为 发光 磁性-发光双功能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