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CH基因在遗传性聋及多种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永嘉 凌捷 +1 位作者 贺楚峰 梅凌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前已发现与非综合征型聋相关的致病基因有120余个(http://hereditaryhearingloss.org),其中群体凝血因子C同源物(coagulation factor C homology,COCH)基因是首个被报道伴有前庭功能障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即DFNA9(dea... 目前已发现与非综合征型聋相关的致病基因有120余个(http://hereditaryhearingloss.org),其中群体凝血因子C同源物(coagulation factor C homology,COCH)基因是首个被报道伴有前庭功能障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即DFNA9(deafness autosomal dominant 9)型聋致病基因。迄今为止文献共报道了27个与DFNA9相关的COCH基因突变致病位点,并发现其突变位点与听力和前庭表型密切相关[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障碍 遗传性聋 非综合征型聋 致病基因 凝血因子 突变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与电动吸割器治疗腺样体肥大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邵兵 张燕妮 +3 位作者 徐震航 张建辉 吴学文 孙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评价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endoscopic–assisted low temperature plasma,ELTP)与电动吸割器(electric planer,EP)治疗腺样体肥大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 目的:评价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endoscopic–assisted low temperature plasma,ELTP)与电动吸割器(electric planer,EP)治疗腺样体肥大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查找有关ELTP与EP切除腺样体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Revman 5.2软件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共1 448名患者,其中722名患者接受ELTP手术,即ELTP组,726名患者接受EP手术,即EP组。Meta分析结果示:与EP手术相比,ELTP手术的总体有效率明显提高(OR=3.19,95%CI:1.42~7.15),P=0.005],并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20.35,95%CI:–20.84~–19.87,P<0.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MD=–15.71,95%CI:–18.06~–12.17,P<0.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OR=0.13,95%CI:0.06~0.30,P<0.001);而两组术中圆枕损伤发生率、术后腺样体残留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EP,ELTP在腺样体肥大手术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消融 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梦琦 冯永 吴学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8-362,共5页
氧化应激反应在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突聋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突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改... 氧化应激反应在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突聋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突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很可能是突聋的重要致病易感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突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从遗传学方面探讨突聋的可能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基因多态性 突发性聋 病因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谢邵兵 易星 +5 位作者 强清芬 吴学文 梅凌云 贺楚峰 冯永 孙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0月确诊并治疗的23例(25耳)儿童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耳别、就诊时间、病毒感染史、就诊时言... 目的分析儿童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0月确诊并治疗的23例(25耳)儿童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耳别、就诊时间、病毒感染史、就诊时言语频率气导纯音听阈及听阈曲线类型、是否伴有耳鸣、眩晕、耳闷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202例(219耳)成人突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本组儿童突聋患者占同期所有突聋患者的10.2%(23/225);儿童突聋患者就诊时平均听阈(87.7±16.1dB HL)、全聋型比例(72.0%)、眩晕伴发率(52.2%)及病毒感染率(17.4%)均高于成人(分别为72.5±24.7dB HL、44.7%、29.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儿童突聋患者与成人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46.6%,痊愈率分别为4.0%、1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儿童突聋患者就诊时听力损失较重且常伴有耳鸣及眩晕,其听阈曲线以全聋型为主;疗效与成人突聋患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聋 儿童 成人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