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土配方施肥微信小程序的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陈小虎 王磊 +1 位作者 吴远帆 蒋佐升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应用,利用用户众多的微信推广该项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手段。为此,多个单位联合研发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微信小程序,系统采用湖南省土壤采样点大数据及大样本的“3414”田间试验结... 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应用,利用用户众多的微信推广该项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手段。为此,多个单位联合研发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微信小程序,系统采用湖南省土壤采样点大数据及大样本的“3414”田间试验结果,通过组建采样点数据库、分析施肥技术参数、建立施肥数学模型、编制微信小程序,运用互联网和手机定位技术调用测土数据,实时制订施肥方案,实现手机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小程序适用于各类手机和电脑,无须下载安装,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田间道配方施肥”即可免费调用软件,利用微信的优势可迅速扩大用户量,快捷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发的小程序系统技术体系独立而完整,可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测土配方施肥 数学模型 互联网 手机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施肥技术参数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欢欢 陈小虎 +4 位作者 邓海 王际香 谷云勇 陶新纪 贺武生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6期514-526,共13页
科学施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薯农增收意义重大,科学制定马铃薯施肥方案,落实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助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重要举措。统计湖南省及其他地区53个“3414”马铃薯肥效试验数据,综合多人研究结果,生产100 kg马铃薯氮、磷... 科学施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薯农增收意义重大,科学制定马铃薯施肥方案,落实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助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重要举措。统计湖南省及其他地区53个“3414”马铃薯肥效试验数据,综合多人研究结果,生产100 kg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养分系数)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取值分别为0.556、0.205和0.989 kg/100 kg。分析表明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0.66%、19.03%、40.55%;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其对应的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最佳回归数学模型筛选表明,氮、磷、钾有效养分校正系数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加呈双曲线函数趋势递减。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代入3个数学模型即可估算出对应的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计算土壤供肥量;若马铃薯产量为26250 kg/hm2,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50~210,5~62,30~220 mg/kg时,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14~300,45~136,90~364 kg/hm2。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肥料利用率 养分系数 相关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淑军 李冬初 +4 位作者 韩天富 黄晶 刘立生 王晓辉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2,共11页
[目的]水稻生产对钾素的需求量大,研究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形态变化的影响,旨在保障我国南方水稻的高产和土壤钾素高效利用。[方法]不同轮作模式钾肥定位试验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内(始... [目的]水稻生产对钾素的需求量大,研究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形态变化的影响,旨在保障我国南方水稻的高产和土壤钾素高效利用。[方法]不同轮作模式钾肥定位试验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内(始于2016年)。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和冬闲(CK)、氮磷钾肥和冬闲(F)、氮磷钾肥和冬种紫云英(CM)、氮磷钾肥配合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RCM)、氮磷减钾50%配合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50%KRCM)。在试验第3年(2019年)于水稻收获后调查分析水稻产量和钾素含量,以及耕层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计算水稻钾素吸收量、钾素生理效率和钾素表观平衡,并进一步探讨水稻产量和钾素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CK处理相比,紫云英轮作显著提高水稻年产量,增幅以RCM、50%KRCM较高,分别为59.4%和59.7%。两者协同还田和紫云英单独还田均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相比化肥冬闲处理(F),增幅为53.1%~63.3%,在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减钾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和F处理相比,RCM、50%KRC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87.6%、41.1%和14.0%、12.1%,紫云英单独还田(CM)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对缓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与RCM处理相比,50%KRCM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24.8%,缓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和CK处理相比,RCM处理显著提高了稻谷含钾量,增幅为6.7%,4个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草和稻谷吸钾量,钾素表观平衡均表现为盈余,RCM和50%KRCM处理的钾素盈余量高于CM处理,但50%KRCM处理的钾素盈余量比RCM处理降低了119.7 kg/(hm^(2)·a)。钾素盈余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钾素盈余量每增加1 kg/(hm^(2)·a),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0.25 mg/kg。施肥降低了钾素生理效率,CM、RCM和F处理的钾素生理效率比CK降低了10.3%~15.5%。土壤速效钾含量、植株总吸钾量、钾素表观平衡和水稻产量之间均显著正相关,植株总吸钾量每增加1 kg/hm^(2),水稻产量提高30.5 kg/hm^(2),钾素表观平衡每增加1 kg/(hm^(2)·a),水稻产量提高9.5 kg/hm^(2)。[结论]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进而提高稻谷产量,增加钾素盈余量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两者协同还田提升水稻产量和土壤供钾能力的作用优于紫云英单独还田。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条件下减少钾肥施用量,显著降低钾素盈余量,但没有降低土壤钾素的供应能力,因此,可适当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紫云英 水稻 施钾量 产量 钾素盈余量 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两优99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4
作者 周跃良 龙俐华 +5 位作者 贺淼尧 符呈祥 朱世军 谷松林 刘敏 薛华良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Y两优9918是以"Y58S"为母本、自选恢复系"R92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组合。2009、2011、2012年分别通过湖南省审定、国家审定和广西认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推广应用情况。从适期播... Y两优9918是以"Y58S"为母本、自选恢复系"R92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组合。2009、2011、2012年分别通过湖南省审定、国家审定和广西认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推广应用情况。从适期播种、用种量与种植规格、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和病虫防治5个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从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安排、制种群体的培养、提高异交结实的措施和加强病害防治5个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稻 Y两优9918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冻剂“天达2116”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谷松林 谷源 蔡冬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甘蓝型油菜沣油737为供试油菜品种,对3~4叶盆栽油菜幼苗喷施600、700和800倍的抗冻剂“天达2116”,分别在5、0和-5℃进行冷胁迫环境处理,检测各处理幼苗的存活率、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和渗透电解质,确定最佳的抗冻剂喷施浓度;再采用大... 以甘蓝型油菜沣油737为供试油菜品种,对3~4叶盆栽油菜幼苗喷施600、700和800倍的抗冻剂“天达2116”,分别在5、0和-5℃进行冷胁迫环境处理,检测各处理幼苗的存活率、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和渗透电解质,确定最佳的抗冻剂喷施浓度;再采用大田试验,以该处理浓度抗冻剂“天达2116”喷施田间油菜,分析其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种浓度的抗冻剂均可增强油菜幼苗抗冻能力,随着温度降低,喷施抗冻剂对提高油菜幼苗抗冻能力的效果逐步增强,700倍稀释液处理在不同温度下抗冻效果最佳。大田试验表明,抗冻剂能促进冬前油菜生长发育,矮化油菜植株,可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粒数、全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建议油菜生产中以抗冻剂700倍稀释液在12月下旬喷施油菜,可有效改善油菜冬前长势,提高其收获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寒剂 电导率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测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贺云林 资芳 +2 位作者 李志坚 肖欢欢 陈金龙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2期178-180,共3页
阐述了耒阳市农产品生产优势,农产品检测的重要性,概括目前农产品检验检测现状,剖析检测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测的水平,建议整合升级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品检测机构。尽快推动检测室“双认证”,完善监管体系和创新,加强县乡级... 阐述了耒阳市农产品生产优势,农产品检测的重要性,概括目前农产品检验检测现状,剖析检测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测的水平,建议整合升级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品检测机构。尽快推动检测室“双认证”,完善监管体系和创新,加强县乡级网格化监管,扩大检测面,加强检测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监管力度,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 农产品 质量 监管 检测 双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金油1号的选育
7
作者 谷松林 甘晴琴 +1 位作者 张维 刘文祥 《作物研究》 202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金油1号是长沙金田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化学杀雄法,将母本J258和父本T02组配选育的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已于2022年获得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证书。其具有较好的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且产量高,品质优,株型佳,适合机械化生产。在2018—202... 金油1号是长沙金田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化学杀雄法,将母本J258和父本T02组配选育的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已于2022年获得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证书。其具有较好的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且产量高,品质优,株型佳,适合机械化生产。在2018—2020年的湖南省新品种区域试验中,金油1号成熟期株高168.9 cm,全株有效角果数211.1,每角果粒数22.15,单株产量14.6 g,千粒质量4.05 g,含油量46.5%,平均产量2698.0 kg/hm^(2),比对照增产15.6%,产油量比对照增加30.45%,饼粕中硫苷含量26.0μmol/g。金油1号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适宜在湖南省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育种 金油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