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镍铌耐蚀合金945A的凝固与偏析行为
1
作者 周大地 何曲波 +4 位作者 王方军 王东哲 孟刚 刘海定 黄海堂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44-12150,共7页
利用JmaPro热力学计算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高镍铌耐蚀合金945A的析出相类型、铸态组织特征及元素偏析行为。结果表明:945A合金非平衡凝固过程中,液相中依次会析出MC型碳化物、M_(2)O_(3)型氧化物、γ基体、M... 利用JmaPro热力学计算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高镍铌耐蚀合金945A的析出相类型、铸态组织特征及元素偏析行为。结果表明:945A合金非平衡凝固过程中,液相中依次会析出MC型碳化物、M_(2)O_(3)型氧化物、γ基体、MN型氮化物、Laves相及η相。电渣锭铸态组织为典型的凝固组织,衬度差异明显,枝晶间大块析出相附近有针状相富集。合金元素偏析严重,Cr、Fe、Al元素偏聚于枝晶干,负偏析程度k_(Cr)>K_(Fe)>K_(Al),Nb、Mo、Ti元素在枝晶间富集,正偏析程度k_(Nb)>K_(Mo)>K_(Ti)。由于Ni、Nb、Ti在大块析出相附近偏聚,促使了针状η-Ni_(3)(Ti,Nb)的析出,而Nb、Mo、Ti在枝晶间的偏聚,导致凝固末期MgO.Al_(2)O_(3)+(Ti,Nb)N、(Nb,Ti)(C,N)+M_(23)C_(6)非金属夹杂多分布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5A合金 凝固组织 析出相 元素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精密轧制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超 吴畏 +5 位作者 吴勇 孟刚 王方军 刘海定 王东哲 肖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218,共13页
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较于传统轧制,精密轧制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表面/板形质量控制、力学性能调控、尺寸精度把控等方面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六辊、十二辊、二十辊精密轧制设备加工能力及板形调控... 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较于传统轧制,精密轧制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表面/板形质量控制、力学性能调控、尺寸精度把控等方面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六辊、十二辊、二十辊精密轧制设备加工能力及板形调控手段,探讨了镍基合金精密轧制宽幅受限的原因,探究了极薄带轧制过程中表面与板形缺陷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包括辊形控制、特征尺寸、轧制工艺在内的极薄带精密轧制成形关键控制因素,着重分析了凸度、窜辊、宽度、厚度、宽厚比、变形量等因素对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形状/性能调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精密轧制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包括装备设计制造、在线与离线检测技术应用、国内外制造水平对比,探究了未来极薄带轧制的研究趋势,通过将极限可轧厚度研究与极薄带轧制工艺相结合,在晶体塑性变形行为的基础上,衍生出极薄带轧制新方法。最后提出了共性结论与局限性看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即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精密轧制技术将朝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 镍基高温合金 精密轧制 板形控制 凸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镍基合金925在含硫、H_2S和CO_2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春光 王东哲 +3 位作者 刘海定 刘微 蔡欣男 陈登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在150℃含硫、H_2S和CO_2的盐溶液中,对铁镍基合金925分别进行了均匀腐蚀和四点弯梁应力腐蚀试验,分析了腐蚀后的形貌和腐蚀产物组成,研究了腐蚀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均匀腐蚀试验360h后,铁镍基合金925表面有明显的局部腐蚀现象,计算所... 在150℃含硫、H_2S和CO_2的盐溶液中,对铁镍基合金925分别进行了均匀腐蚀和四点弯梁应力腐蚀试验,分析了腐蚀后的形貌和腐蚀产物组成,研究了腐蚀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均匀腐蚀试验360h后,铁镍基合金925表面有明显的局部腐蚀现象,计算所得的均匀腐蚀速率约0.37mm·a^(-1),腐蚀产物主要由铁、镍和硫组成,单质硫的加入是合金发生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应力腐蚀试验1 080h后,该合金没有出现应力腐蚀开裂,腐蚀产物含有大量氧元素,说明有较多的H_2O或OH^-参与了腐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基合金925 H2S 盐溶液 均匀腐蚀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融玻璃介质中耐热不锈钢腐蚀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定 陈登华 +3 位作者 何曲波 郭非 王东哲 麻彦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158,共9页
核工业发展及核能的不断开发促使人们开始大力研究绿色环保且安全的核废料处理技术。利用金属容器填装玻璃固化核废料并进行填埋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核废料处理技术之一。然而,高温熔融玻璃对金属容器表面产生的高温腐蚀成为加速容器失... 核工业发展及核能的不断开发促使人们开始大力研究绿色环保且安全的核废料处理技术。利用金属容器填装玻璃固化核废料并进行填埋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核废料处理技术之一。然而,高温熔融玻璃对金属容器表面产生的高温腐蚀成为加速容器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理解金属在高温熔融玻璃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是保障核废料安全处理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选用S30815耐热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S30815耐热不锈钢在1100℃熔融玻璃中保温不同时间后材料表面腐蚀形态、成分及物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熔融玻璃首先沿晶界向内腐蚀,然后逐步替代金属材料占据晶界位置并进一步向晶内扩渗,形成腐蚀坑。耐热不锈钢中的Cr,Si元素在腐蚀过程中向熔融玻璃扩渗并导致金属表层元素含量下降,最终促使金属表面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熔融玻璃对耐热不锈钢的腐蚀属于碱性溶解,金属表面无法形成连续稳定的氧化膜,因此,随着保温时间延长腐蚀将会不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0815 耐热不锈钢 熔融玻璃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处理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袁珊珊 王东哲 +4 位作者 王金太 王春光 何曲波 蔡欣男 胡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89,共7页
目的研究退火态和变形态不锈钢基体在激光加工时组织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差异,掌握激光功率对材料表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Nd:YAG激光处理,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一系列激光表面熔凝处理。运用电子通道衬... 目的研究退火态和变形态不锈钢基体在激光加工时组织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差异,掌握激光功率对材料表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Nd:YAG激光处理,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一系列激光表面熔凝处理。运用电子通道衬度成像(ECC)对激光表面处理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表征和分析,采用Gamry600电化学工作站对改性表面进行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图谱检测,从而研究激光处理对材料表面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退火态和变形态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经过激光处理后,在3.5%NaCl溶液中测试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阻抗图谱趋势相近。拟合数据显示,退火态基体经激光处理后,腐蚀电位为-0.438 V(SCE),略高于初始样品(-0.556 V),且腐蚀电流比初始样品小,表明激光处理能够降低材料表面的腐蚀速度。不同之处在于,变形态基体的表面改性区界面过渡均匀,无突变组织,呈现更加良好的结合性。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功率400W处理样品的熔抗弧半径最大,但自腐蚀电流和电位与200 W和300 W处理样品在同一数量级波动。结论 316L奥氏体不锈钢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耐腐蚀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激光功率对表面耐腐蚀性无明显关联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 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堆焊合金表面涂层耐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海堂 陈登华 +2 位作者 何曲波 刘海定 刘敏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06-11117,共12页
由磨损造成的材料表面损失是农业、矿山、土方设备等机械零件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堆焊技术在基体上堆焊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堆焊合金,可以显著延长或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铁基堆焊合金相比于镍基和钴基具有成分变化范围宽,性能调控... 由磨损造成的材料表面损失是农业、矿山、土方设备等机械零件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堆焊技术在基体上堆焊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堆焊合金,可以显著延长或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铁基堆焊合金相比于镍基和钴基具有成分变化范围宽,性能调控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对铁基堆焊合金表面涂层耐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着重从成分设计、化合物掺杂以及后处理工艺3个方面对铁基堆焊合金耐磨性能强化途径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对今后关于堆焊合金耐磨性能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 铁基合金 耐磨性 组织优化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690保护管耐腐蚀和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刘应龙 王方军 +3 位作者 刘璇 马丁 吴雪琼 林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00-8203,8209,共5页
以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690合金坯料加工成形的核级热电偶保护管样品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子探针、力学拉伸测试、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分析了固溶处理对690保护管的力学性能和耐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1030℃时,... 以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690合金坯料加工成形的核级热电偶保护管样品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子探针、力学拉伸测试、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分析了固溶处理对690保护管的力学性能和耐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1030℃时,690保护管的力学性能改善且衰减较小;当固溶温度≥1030℃时,690保护管的力学性能恶化。电子探针扫描(SEM)分析发现,当固溶温度>1030℃时,材料组织晶粒粗大,不利于力学性能保持。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固溶温度为1030℃时,固溶处理的保护管Ecorr=-0.01 V和Icorr=-9.09 A/cm^2,耐腐蚀性能最优。因此,690保护管在进行固溶处理时,温度在1030℃各项性能指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保护管 固溶处理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瓦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黄海堂 王方军 +4 位作者 孟刚 陈登华 周大地 仇伟夷 王东哲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84-12095,12125,共13页
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尺寸的伸缩是精密仪器、光学元件、航空航天设备等结构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瓦合金因在居里温度230℃以下具有小于2.0×10^(-6)/℃的低热膨胀系数,而具有极高的尺寸稳定性,这种独特性质使得因瓦合金在高精... 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尺寸的伸缩是精密仪器、光学元件、航空航天设备等结构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瓦合金因在居里温度230℃以下具有小于2.0×10^(-6)/℃的低热膨胀系数,而具有极高的尺寸稳定性,这种独特性质使得因瓦合金在高精度高稳定尺寸变化领域具备绝佳的优势地位。然而,结合实际工况条件和具体应用环境,迫使因瓦合金在具有低膨胀特性的条件下,还寄予它其他的功能,比如高强性、磁性、阻尼性等,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多样化需求。为推动因瓦合金的深入研究,对因瓦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着重从沉淀强化、形变强化、磁性、阻尼、电沉积、增材制造6个方面对因瓦合金组织性能的强化途径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对今后关于因瓦合金性能优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瓦合金 热膨胀系数 尺寸稳定性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Ni30合金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9
作者 吴畏 陈磊 +5 位作者 刘海定 张洁柯 曹宇 王东哲 董海澎 万红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7,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制度对Ni30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为制定和优化Ni30合金热处理制度提供指导。方法将电镦件上所取样品在950、1000、1020和1050℃下进行保温30 min后水冷的固溶处理,以及720℃保温4 h后空冷的时效处... 目的探究不同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制度对Ni30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为制定和优化Ni30合金热处理制度提供指导。方法将电镦件上所取样品在950、1000、1020和1050℃下进行保温30 min后水冷的固溶处理,以及720℃保温4 h后空冷的时效处理。基于优选的固溶热处理制度,在700、720、740、760和780℃下分别进行2、4和24 h保温后空冷的时效处理。结合JMatPro数值模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等手段,研究Ni30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在同一时效制度下,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大尺寸晶粒逐步吞噬周围的细小晶粒从而发生长大,Σ3^(n)(n=1,2,3)晶界比例明显增大,共格孪晶界变得更加笔直细长,析出相以NbC、TiC、Cr_(23)C_(6)等为主。在同一固溶热处理制度下,时效温度的升高会促进晶粒尺寸的增加和γ′强化相的析出,能够有效阻碍位错的迁移运动;时效时间的延长能够促进晶粒尺寸的小幅增加和纳米尺度γ′、Cr_(23)C_(6)等二次碳化物复合强化相的析出。结论Ni30合金电镦件推荐采用的固溶热处理制度为1020℃×30 min+水冷,时效热处理工艺制度为720℃×4 h+空冷,在此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的显微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0合金 热处理制度 显微组织 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工程用高温合金丝材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波 贺文海 +4 位作者 刘海定 王东哲 常亮 莫燕 朱天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0-5192,共3页
研究了核电工程用GH4169丝材的冷拉变形量、固溶温度及时效热处理制度对GH4169合金冷拉丝材的晶粒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合金晶粒会长大,同时合金硬度呈现降低趋势;由于加工硬化效应的影响,随着冷拉变... 研究了核电工程用GH4169丝材的冷拉变形量、固溶温度及时效热处理制度对GH4169合金冷拉丝材的晶粒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合金晶粒会长大,同时合金硬度呈现降低趋势;由于加工硬化效应的影响,随着冷拉变形度的增加,合金强度随之提高,且冷拉变形度大于25%时,加工硬化对抗拉强度的贡献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冷拉变形度 固溶温度 力学性能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拉07Cr17Ni7Al微细丝材的组织及性能演变规律
11
作者 何钦生 王建桥 +7 位作者 赵振 李方 张十庆 王宏 邹兴政 唐远寿 黄敏 黎静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共12页
材料的弹性极限是弹簧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参数,对弹簧的特性有显著影响。针对直径为0.3 mm的阀门弹簧用07Cr17Ni7Al微细丝,通过室温拉伸、单臂弯曲法、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冷拉拔变形量对丝材强度、弹性极限、弹性后效... 材料的弹性极限是弹簧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参数,对弹簧的特性有显著影响。针对直径为0.3 mm的阀门弹簧用07Cr17Ni7Al微细丝,通过室温拉伸、单臂弯曲法、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冷拉拔变形量对丝材强度、弹性极限、弹性后效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不同数学模型对变形量-马氏体含量、变形量-弹性极限、应力-弹性后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溶态07Cr17Ni7Al丝材由奥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冷拉拔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随变形量增大,形变诱发马氏体增加。马氏体含量-冷拉等效应变关系符合Olson-Cohen模型,当冷拉等效应变达到1.64时,马氏体含量约92%,形变诱发马氏体达到饱和。丝材的抗拉强度-冷拉等效应变呈线性关系,变形量越大,抗拉强度越高。弹性极限随变形量增大而提高,弹性极限-冷拉等效应变呈“S”形曲线关系,且符合DoseResp模型,当冷拉等效应变达到1.64以上,弹性极限提高程度变小并趋于平缓。弹性后效随应力的提高而增加,符合PWL2模型,存在“弹性后效临界应力”,当应力超过该临界值后,弹性后效随应力增加的速率会提高2~11倍。冷拉等效应变为1.64~2.41时,丝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形变诱发马氏体 弹性极限 弹性后效 力学性能 微细丝 冷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碱降膜蒸发器镍管的泄漏原因
12
作者 张腾中 李永友 +3 位作者 张琦 刘海定 王东哲 张健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对某化工厂烧碱蒸发器降膜镍管的泄漏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碱液中NaCOl_(3)杂质分解产生氧引起的化学腐蚀和碱液液膜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冲刷磨损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烧碱 降膜蒸发器 镍管 腐蚀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镍材在熔融烧碱中的均匀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应龙 贺文海 +4 位作者 刘海定 常亮 徐永福 刘敏 王东哲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32,共4页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浸泡时间和微量合金元素Fe、Mg、Ti对氯碱工业用镍材在熔融烧碱(NaOH)中均匀腐蚀(全面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含不同量合金元素的镍材在熔融烧碱中的腐蚀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然后逐渐趋于...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浸泡时间和微量合金元素Fe、Mg、Ti对氯碱工业用镍材在熔融烧碱(NaOH)中均匀腐蚀(全面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含不同量合金元素的镍材在熔融烧碱中的腐蚀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然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在熔融烧碱中,Fe对镍材的耐蚀性有不利影响,而Mg、Ti对镍材的耐蚀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碱工业 熔融烧碱 均匀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元素含量对高温低膨胀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浩 王方军 +4 位作者 刘海定 赵莎莎 黄海堂 李三梅 尹雪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99-12205,共7页
研究了Al、Si元素微调对Incoloy909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合金中Laves相及ε相的析出,使得合金中晶粒分布更加细小均匀,提高了合金高温持久寿命。Al元素含量的提升,使得合金在双时效热处理后,析出更... 研究了Al、Si元素微调对Incoloy909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合金中Laves相及ε相的析出,使得合金中晶粒分布更加细小均匀,提高了合金高温持久寿命。Al元素含量的提升,使得合金在双时效热处理后,析出更多γ′强化相,提升了合金的强硬度。Al、Si元素的微调对合金平均线膨胀系数影响不大,固溶+双时效热处理后合金内部位错密度降低,γ′强化相弥散析出,组织更加稳定,平均线膨胀系数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含量 Incoloy909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工业用奥氏体耐热不锈钢22Cr21Ni12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登华 刘璇 +2 位作者 何曲波 徐永福 刘海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5-11220,共6页
根据放射性废物处理用材的技术要求,在不锈钢22Cr21Ni12基础上优化设计两组耐热不锈钢材料S1、S2,利用金相、拉伸、高温蠕变等测试手段,研究固溶处理工艺对这两组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1、S2经固溶处理后均发生再结晶形成奥氏... 根据放射性废物处理用材的技术要求,在不锈钢22Cr21Ni12基础上优化设计两组耐热不锈钢材料S1、S2,利用金相、拉伸、高温蠕变等测试手段,研究固溶处理工艺对这两组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1、S2经固溶处理后均发生再结晶形成奥氏体孪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S1、S2的强度均有所下降,在固溶温度超过1080℃后下降更明显。当固溶温度高于1080℃时,S1、S2晶粒均出现了异常长大,但S2的晶粒尺寸均小于S1,主要原因在于S2晶界上碳氮化合物数量多于S1,起到一定的钉扎作用。S1、S2的600℃高温拉伸测试结果显示,两者比较接近,但S1在1100℃下的拉伸强度更低。在170 MPa、600℃条件下进行1000 h蠕变测试,S2的蠕变伸长率为0.51%,最好;S1的为0.91%,次之;而对照材料22Cr21Ni12样品1#、2#为1%,最差。综合评价,样品S2的成分和性能较适用研制目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工业 耐热不锈钢 金相组织 蠕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GH2132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振 张十庆 +5 位作者 李方 王宏 何钦生 邹兴政 王兆英 白雨松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64,共13页
GH2132合金作为以Fe-25Ni-15Cr为基体高温合金的代表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650℃以下广泛使用的高温材料。目前对GH2132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溶热处理、固溶+时效热处理以及直接时效热处理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 GH2132合金作为以Fe-25Ni-15Cr为基体高温合金的代表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650℃以下广泛使用的高温材料。目前对GH2132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溶热处理、固溶+时效热处理以及直接时效热处理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该合金在这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GH2132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要关注Laves及M_(3)B_(2)相的溶解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防止晶粒粗化,固溶后的合金表现出低强度高塑性的特点。时效处理工艺的制定需结合固溶处理工艺,考虑耦合作用的影响,同时防止发生γ′→η转变,降低强化效果。GH2132合金组织对变形量比较敏感,变形量越大,应选择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时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2132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变形量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因数恒弹性合金Ni40Cr4Ti2MoNb的研制
17
作者 王方军 刘璇 +1 位作者 刘应龙 李永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63-7068,共6页
通过研究热处理制度、加工工艺、化学成分等方面对Ni40Cr4Ti2MoNb合金的力学性能、机械品质因数Q、弹性模量E的影响,探索一种高机械品质因数恒弹性合金生产工艺。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发现,时效处理能显著提升材料力学性能,且冷加工工艺对改... 通过研究热处理制度、加工工艺、化学成分等方面对Ni40Cr4Ti2MoNb合金的力学性能、机械品质因数Q、弹性模量E的影响,探索一种高机械品质因数恒弹性合金生产工艺。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发现,时效处理能显著提升材料力学性能,且冷加工工艺对改变Q值起主导作用。同时,w(Mo)%的变化对Q和E,特别是E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表明,w(Mo)%为1.84%的3号试样经过40%冷加工变形和650℃×3 h时效处理后,Q值为46866,抗拉强度1366 MPa,弹性模量E为186.9 GPa,综合性能较好,达到期望的高品质因数恒弹合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弹合金 高机械品质因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YG8复合管扩散复合工艺设计及其施压阶段的有限元模拟
18
作者 胥政 何维均 +3 位作者 田宇禾 李俊杰 袁飞 蒋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5,共9页
目的以制备钛合金/硬质合金叠层复合管为目标,基于钛合金和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解决使异种管材相互靠近的载荷难以直接施加的问题,设计开发钛合金/硬质合金复合管的扩散复合工艺。方法借鉴颗粒介质成形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钛合金管-硬... 目的以制备钛合金/硬质合金叠层复合管为目标,基于钛合金和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解决使异种管材相互靠近的载荷难以直接施加的问题,设计开发钛合金/硬质合金复合管的扩散复合工艺。方法借鉴颗粒介质成形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钛合金管-硬质合金管扩散复合方法,并以TA15钛合金和YG8硬质合金为原材料,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管间间隙、固体颗粒的填充度、固体颗粒的尺寸和管坯长径比等工艺参数对扩散复合施压过程中TA15钛合金管/YG8硬质合金管界面上径向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提出的钛/硬质合金异质管制备工艺确实能将轴向压力转变为径向贴合力,并且可以通过调控下压量满足扩散复合的压力需求(最小径向应力大于10 MPa)。沿轴线方向,钛合金管与硬质合金管之间的径向应力呈不均匀分布,并且受到管间间隙、颗粒填充度、颗粒的尺寸、管坯长径比等参数的影响。管间装配精度越高、固体颗粒尺寸越小、固体颗粒的填充度越多,越有益于管坯之间的扩散复合。试验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YG8硬质合金复合管在不同部位皆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结论设计开发了一种钛合金/硬质合金复合管扩散复合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冶金结合界面的TA15钛合金/YG8硬质合金复合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钛合金 扩散复合 有限元模拟 复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