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天彬 李亚伟 +4 位作者 桑绍柏 金胜利 赵雷 李远兵 李淑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87,391,共5页
介绍了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氧化机制,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镁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材料表面涂釉技术、抗氧化剂直接添加技术、炭素原料涂层处理技术和复合粉体技术,并对今后镁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 介绍了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氧化机制,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镁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材料表面涂釉技术、抗氧化剂直接添加技术、炭素原料涂层处理技术和复合粉体技术,并对今后镁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碳质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抗氧化剂 涂层技术 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柯昌明 李有奇 +2 位作者 赵继增 李楠 韩兵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介绍了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耐火材料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耐火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煤浆气化炉 高铬耐火材料 添加剂 抗渣侵蚀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3
作者 方伟 赵雷 +3 位作者 于晓燕 李亚伟 李远兵 李淑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综述了酚醛树脂在镁碳砖、铝碳砖、中间包干式料、转炉修补料、高炉压入料、高炉无水炮泥等不同类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针对酚醛树脂在耐火材料应用和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指出,利用催化反应改善树脂残炭的结构与性能... 综述了酚醛树脂在镁碳砖、铝碳砖、中间包干式料、转炉修补料、高炉压入料、高炉无水炮泥等不同类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针对酚醛树脂在耐火材料应用和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指出,利用催化反应改善树脂残炭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合成新型的网络互穿的高性能树脂,是酚醛树脂作为含碳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耐火材料 结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和SiO_2对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惠忠 吴斌 +4 位作者 汪厚植 张文杰 顾华志 赵俊峰 魏晓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普通的刚玉质耐火材料中分别加入少量纳米Al2 O3和SiO2 ,研究了这两种纳米材料对经不同温度烧成后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这两种纳米材料均能使刚玉制品的烧成温度降低 1 0 0~ 2 0 0℃ ,并在相同烧成条件下... 在普通的刚玉质耐火材料中分别加入少量纳米Al2 O3和SiO2 ,研究了这两种纳米材料对经不同温度烧成后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这两种纳米材料均能使刚玉制品的烧成温度降低 1 0 0~ 2 0 0℃ ,并在相同烧成条件下能使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提高1~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硅 刚玉质 耐火材料 烧结 力学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连续颗粒分布的紧密堆积模型 被引量:16
5
作者 祝洪喜 邓承继 +1 位作者 白晨 罗星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研究国内外材料颗粒堆积理论的基础上,以连续尺寸颗粒的分形分布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小于某一尺寸颗粒的累积体积分数与颗粒尺寸幂指数关系的模型。采用该模型设计并研究了耐火砖配料与颗粒紧密堆积,发现理论最紧密堆积值n=3-D在0.3... 在研究国内外材料颗粒堆积理论的基础上,以连续尺寸颗粒的分形分布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小于某一尺寸颗粒的累积体积分数与颗粒尺寸幂指数关系的模型。采用该模型设计并研究了耐火砖配料与颗粒紧密堆积,发现理论最紧密堆积值n=3-D在0.37附近变化时,最小颗粒ds的变化对耐火材料颗粒粒度组成的影响比较显著,而n值对材料颗粒粒度组成的影响不很明显。以此为基础,结合烧成砖制造的实际相关边界条件,设计了烧成砖的理论粒度质量组成,按此组成,经工业生产制备的烧成砖气孔率为5%~10%,实现了耐火材料的紧密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堆积 连续分布 颗粒级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汪厚植 赵惠忠 +2 位作者 顾华志 王周福 邓勇跃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简要介绍几种无机纳米材料前驱体及粉体的制备,详细介绍了纳米前驱体及粉体在纳米复合耐火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初步研究表明,将纳米粉体或其前驱体引入耐火材料中,既可起到更紧密的充填作用,又能起到促进烧结、改变内部结构的作用,... 简要介绍几种无机纳米材料前驱体及粉体的制备,详细介绍了纳米前驱体及粉体在纳米复合耐火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初步研究表明,将纳米粉体或其前驱体引入耐火材料中,既可起到更紧密的充填作用,又能起到促进烧结、改变内部结构的作用,还能提高反应活性和催化作用,可进一步提升耐火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纳米材料 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的鳞片石墨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志强 朱伯铨 +1 位作者 方斌祥 周伦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141,144,共4页
以电熔镁砂和不同粒度的鳞片石墨(分别为100目、1000目和100目+1000目混合型)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碳MgO-C材料,研究了鳞片石墨粒度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导热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混合型... 以电熔镁砂和不同粒度的鳞片石墨(分别为100目、1000目和100目+1000目混合型)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碳MgO-C材料,研究了鳞片石墨粒度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导热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混合型石墨作为碳源,可以有效改善低碳MgO-C材料的物理性能。综合各个温度试验结果,含有混合型石墨的试样抗氧化效果最好,含混合型石墨的试样热导率最大,只含1000目石墨的试样热导率最小,500℃以上含有混合型石墨的试样膨胀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粒度 MgO-C材料 抗氧化性 热导率 线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耐火材料对超低碳钢的增碳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阮国智 李楠 吴新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9-401,406,共4页
在空气中利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研究了以Si 为抗氧化剂的Al2O3-C耐火材料对超低碳钢的增碳 作用。利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钢样中的碳含 量,并对用后耐火材料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钢熔化后,炭的直接溶解机制造成钢水 中... 在空气中利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研究了以Si 为抗氧化剂的Al2O3-C耐火材料对超低碳钢的增碳 作用。利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钢样中的碳含 量,并对用后耐火材料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钢熔化后,炭的直接溶解机制造成钢水 中碳含量迅速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渗透- 溶解”机制对钢水增碳占主导作用;同时,耐火材料 与钢水接触部位生成反应脱炭层,反应脱炭层隔离了 钢水与耐火材料的直接接触,进而减缓并停止耐火材 料对钢水的增碳作用;空气中的氧通过渣向钢水中传 递,氧和钢水中的碳发生反应对钢水产生脱炭作用, 同时,碳氧平衡决定了在钢水的碳含量很低时,脱炭 反应接近于平衡状态,钢水中的碳含量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水 增碳 碳含量 耐火材料 超低碳钢 Al2O3 中频感应炉 炭层 反应 红外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中间包耐火材料的冲蚀特性与控流装置的优化设置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美杰 黄奥 +2 位作者 顾华志 白晨 张吉元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49-452,共4页
中间包内耐火材料的损毁是化学反应、热应力与钢液流动的协同作用所致,中间包内控流装置发生侵蚀的主要原因是钢液对耐火材料的冲蚀。对设置有湍流控制器、挡渣堰、挡渣坝的中间包耐火材料的冲蚀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 中间包内耐火材料的损毁是化学反应、热应力与钢液流动的协同作用所致,中间包内控流装置发生侵蚀的主要原因是钢液对耐火材料的冲蚀。对设置有湍流控制器、挡渣堰、挡渣坝的中间包耐火材料的冲蚀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包内冲蚀最严重的部位是在湍流控制器及冲击区包壁上部1/3处,其次是挡渣堰迎向钢液流动一侧壁面;随着挡渣堰与钢液入口距离的增加,钢液对挡渣堰、挡渣坝的冲蚀强度下降;根据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设置中间包控流装置时,应考虑钢液对耐火材料的冲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耐火材料 控流装置 冲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碳纤维对铝碳耐火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红 李楠 鄢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为了提高铝碳耐火材料的性能,以电熔白刚玉(3~1、≤1mm)为骨料,电熔白刚玉(≤0.074mm)、鳞片石墨(≤0.15mm)为基质,Si粉为抗氧化剂,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碳纤维为添加剂,制成铝碳耐火材料,研究了碳纤维添加量对相组... 为了提高铝碳耐火材料的性能,以电熔白刚玉(3~1、≤1mm)为骨料,电熔白刚玉(≤0.074mm)、鳞片石墨(≤0.15mm)为基质,Si粉为抗氧化剂,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碳纤维为添加剂,制成铝碳耐火材料,研究了碳纤维添加量对相组成、显微结构、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220℃处理后,碳纤维与树脂结合紧密;1100℃处理后,碳纤维与树脂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碳纤维表面未蚀变,但其表面有少量碳化硅晶须生成;l400℃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发生蚀变,形成C-Si系物质,同时其表面形成大量碳化硅晶须;2)碳纤维在不显著改变铝碳耐火材料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的基础上,能显著提高试样经220℃和1400℃处理后的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及1400℃下的高温抗折强度;3)碳纤维的加入使铝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铝碳耐火材料 强度 抗氧化性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耐火材料的防氧化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新健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5,142,共4页
结合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氧化要求,对添加抗氧化剂技术、表面浸渍抑制氧化法与抗氧化涂层技术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防氧化剂 涂层技术 表面浸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童霖 王玺堂 +2 位作者 程鹏 占文 周秀坤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以黏土、工业氧化铝、石英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种类、发泡工艺、耐火纤维加入量对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发泡剂,其加入量为1%时,试样的容重... 以黏土、工业氧化铝、石英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种类、发泡工艺、耐火纤维加入量对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发泡剂,其加入量为1%时,试样的容重最轻;加入糊精可以提高试样烧结后的强度,最佳加入量为5%;而搅拌时间为8~11min或发泡温度为50℃时,试样烧结后强度最大。引入硅酸铝耐火纤维对试样的容重和气孔率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烧结后试样的强度,其加入量以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耐火材料 莫来石 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在渣-铁(钢)界面局部蚀损机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阮国智 李楠 吴新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总结并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渣-铁界面处耐火材料侵蚀机理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给出了防止其侵蚀的措施。指出,系统地研究渣-铁界面处耐火材料的侵蚀机理并利用其研究成果对提高耐材的整体寿命将成为耐火材料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耐火材料 渣-铁界面 局部蚀损 马恩果尼效应 电化学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孔结构参数与漂珠隔热耐火材料热导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国平 朱伯铨 +1 位作者 李享成 方斌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432-3436,共5页
以漂珠隔热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漂珠的添加量(25%、35%、65%和85%)来改变试样的气孔结构参数,并研究了漂珠的添加量对试样气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分别借助于回归分析理论和灰色关联理论探讨了试样的气孔率、以及气孔孔径区间等气... 以漂珠隔热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漂珠的添加量(25%、35%、65%和85%)来改变试样的气孔结构参数,并研究了漂珠的添加量对试样气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分别借助于回归分析理论和灰色关联理论探讨了试样的气孔率、以及气孔孔径区间等气孔结构参数与热导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漂珠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闭口气孔率显著增加,但开口气孔率变化不明显;各组试样气孔孔径分布范围为1~300#m,其中以50~100#m孔径区间的气孔为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试样的热导率随着总气孔率的增大而呈指数关系减小;不同孔径区间与热导率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150#m范围内的气孔与热导率的关联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率 孔径分布 热导率 灰色关联理论 隔热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物性参数对脱硫喷枪热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江 李楠 +2 位作者 陈峰军 李远兵 戚建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9-431,共3页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混铁车铁水脱硫喷枪的工 作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喷枪用耐 火材料物性参数(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对 喷枪最大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枪的最大热应 力与喷枪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呈对数函数关系...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混铁车铁水脱硫喷枪的工 作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喷枪用耐 火材料物性参数(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对 喷枪最大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枪的最大热应 力与喷枪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呈对数函数关系,即当热 导率较小(<2W·(m·K)-1)时,其对最大热应力的 影响较大;当热导率较大时,对最大热应力的影响变 小。喷枪的最大热应力随喷枪耐火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变化的规律为一条高次曲线,热膨胀系数约为1.0× 10-5K-1时,最大热应力的值最小;喷枪的最大热应力 随耐火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提高而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喷枪 耐火材料 铁水脱硫 混铁车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应力场 热应力 物性参数 工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Zn粉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1 位作者 李友胜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0-203,共4页
以板状刚玉、鳞片石墨、Zn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固定配料中板状刚玉、鳞片石墨、Al粉和Si粉的比例,分别外加0、0.5%、1%、2%和3%的Zn粉制成5组Al2O3-C试样,在120~220℃进行24h干燥处理,然后在1400℃空气气氛... 以板状刚玉、鳞片石墨、Zn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固定配料中板状刚玉、鳞片石墨、Al粉和Si粉的比例,分别外加0、0.5%、1%、2%和3%的Zn粉制成5组Al2O3-C试样,在120~220℃进行24h干燥处理,然后在1400℃空气气氛中加热3h,冷却后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率、脱碳层厚度、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同时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2%Zn粉的Al2O3-C试样的脱碳层厚度最小,显气孔率最低,体积密度最大,因此推断其抗氧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材料 防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_2O_4对方镁石-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芬 赵惠忠 +3 位作者 王立峰 慕松林 崔江涛 吕永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
以高纯镁砂(5~2、≤2和≤0.088mm)、电熔铁铝尖晶石(3~1和≤0.088mm)为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配料混练后机压成型为Ф36mm×36mm及25mm×25mm×140mm的试样,经110℃24h烘干,然后于1650℃3h热处理。采用... 以高纯镁砂(5~2、≤2和≤0.088mm)、电熔铁铝尖晶石(3~1和≤0.088mm)为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配料混练后机压成型为Ф36mm×36mm及25mm×25mm×140mm的试样,经110℃24h烘干,然后于1650℃3h热处理。采用热膨胀仪、弹性模量仪、SEM等对试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研究了FeAl2O4粒度(3~1或≤0.088mm)及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2%、4%、6%、8%、10%、12%)对方镁石一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Al2O4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常温强度、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降低。FeAl2O4以细粉形式加入时,试样的常温强度、弹性模量比以颗粒形式加入的要大;加入约4%(W)FeAl2O4就能明显改善镁质制品的抗热震性,其抗热震提高的机制以微裂纹增韧为主;固定尖晶石加入量为8%(W),尖晶石以细粉形式加入时,试样中FeAl2O4可完全反应为(Mg,Fe)Al2O4,以颗粒形式加入时,仅会在颗粒周围生成少量(Mg,Fe)Al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镁石-铁铝尖晶石 耐火材料 粒度 显微结构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体积密度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山 祝洪喜 +1 位作者 尹玉成 徐建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8-400,共3页
耐火材料体积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应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关规定评定。其A类不确定度可通过一个预先确定的测量模型(一次抽样子样本统计)进行估计;B类不确定度则包括了计量器具系统不确定度分量,... 耐火材料体积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应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关规定评定。其A类不确定度可通过一个预先确定的测量模型(一次抽样子样本统计)进行估计;B类不确定度则包括了计量器具系统不确定度分量,不同测量方法不确定度分量,不同实验条件下不确定度分量和理论计算不确定度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体积密度 不确定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热物性的闪光测定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山 赵惠忠 +1 位作者 刘志强 尹玉成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较详细地介绍了用闪光法测量材料热物性的原理、特点及测试过程中对热物性指标的影响因素和技术要求,并简述了使用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修正方法及减小误差的途径。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热扩散系数 比热 热导率 闪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C质耐火材料中碳对氧化锆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宁 李亚伟 +2 位作者 桑绍柏 金胜利 李华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9-333,共5页
分别以粒度均<0.045 mm的氧化钙部分稳定氧化锆、氧化镁部分稳定氧化锆和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为原料,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和碳源,按部分稳定氧化锆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9 1配料,研究了在埋焦炭条件下于1 600℃渗碳处理后3种部分稳定氧... 分别以粒度均<0.045 mm的氧化钙部分稳定氧化锆、氧化镁部分稳定氧化锆和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为原料,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和碳源,按部分稳定氧化锆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9 1配料,研究了在埋焦炭条件下于1 600℃渗碳处理后3种部分稳定氧化锆的相组成变化,以及保护渣对渗碳处理后氧化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下树脂碳对氧化锆存在渗碳过程,并对氧化锆有稳定作用,促进了部分稳定氧化锆中单斜相向四方相的转化;但也发现渗碳过程对部分稳定氧化锆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稳定剂存在还原作用并引起其挥发。2)由于渗碳处理过程中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稳定剂被还原挥发,高温下空气气氛中部分稳定氧化锆随着氧化锆晶格中碳的氧化而迅速失稳;而在埋炭条件下部分稳定氧化锆晶格中碳的存在减缓了部分稳定氧化锆的失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C质耐火材料 渗碳处理 碳稳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