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耀州窑宋代青瓷及现代仿瓷的初步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齐扬 杨钟堂 +2 位作者 杨军昌 薛东星 马宏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探讨耀州窑古瓷和现代仿瓷在元素成分上的差异 ,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NAA)对 12件耀州窑宋代青瓷和 4件现代仿瓷瓷、釉进行元素分析测定 ,并对两者之间元素的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其结果表明 ,古瓷釉和仿宋瓷釉的RO/SiO2比值具有明显差... 为探讨耀州窑古瓷和现代仿瓷在元素成分上的差异 ,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NAA)对 12件耀州窑宋代青瓷和 4件现代仿瓷瓷、釉进行元素分析测定 ,并对两者之间元素的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其结果表明 ,古瓷釉和仿宋瓷釉的RO/SiO2比值具有明显差异。仿宋瓷胎和瓷釉的轻稀土元素含量与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 (即LRee/HRee)的平均比值大于古瓷胎的平均比值。仿宋瓷的胎和釉的微量元素Zn含量则明显高于古瓷Zn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仿瓷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与陕西宋代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仵录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0,共2页
耀州窑与陕西宋代文化仵录林(耀州窑博物馆·727001)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西周时代开始,历经秦、汉、隋唐,关中地区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唐长安城还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和世界文化的中心,... 耀州窑与陕西宋代文化仵录林(耀州窑博物馆·727001)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西周时代开始,历经秦、汉、隋唐,关中地区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唐长安城还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和世界文化的中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窑 青瓷 陕西 宋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窑、耀州窑“天青釉”的色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悟 谈方正 +4 位作者 赵宏 孙新民 张建超 禚振西 王昌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3,共6页
天青釉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单色釉品种,一般认为其始于传说中的柴窑,而最早的天青釉实物则显现于汝窑。于是,有学者认为天青釉唯柴窑、汝窑所特有。然而近年来,又有学者指出天青釉实非柴窑与汝窑的“专利”,最早的天青釉应发轫于五代时期... 天青釉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单色釉品种,一般认为其始于传说中的柴窑,而最早的天青釉实物则显现于汝窑。于是,有学者认为天青釉唯柴窑、汝窑所特有。然而近年来,又有学者指出天青釉实非柴窑与汝窑的“专利”,最早的天青釉应发轫于五代时期的耀州窑。本研究将五代二期的耀州窑与汝窑所谓的“天青釉”进行分类,再测定它们的色度,确定“天青釉”的色度数值和相应的天青釉样品,进而明确天青釉的窑口及其起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青釉 汝窑 耀州窑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月白釉瓷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薛东星 《文博》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名窑,以宋时烧制的刻、印花青瓷最为著名.该窑还曾经成功地烧制出仿玉效果的月白釉瓷,不但为文人雅士所偏爱,而且进入封建贵族上层社会.建国以来,耀州窑月白釉瓷多有发掘出土,在窑址之外的窖藏和墓葬中亦有发现,但...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名窑,以宋时烧制的刻、印花青瓷最为著名.该窑还曾经成功地烧制出仿玉效果的月白釉瓷,不但为文人雅士所偏爱,而且进入封建贵族上层社会.建国以来,耀州窑月白釉瓷多有发掘出土,在窑址之外的窖藏和墓葬中亦有发现,但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白釉 耀州窑青瓷 青白瓷 含铁量 金代 中国古陶瓷 火焰气氛 瓷器 景德镇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窑具及装烧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芬 曹化义 《文博》 1996年第3期88-95,共8页
耀州窑在唐至元长达700余年的烧造过程中,采用了丰富的窑具和多种装烧方法,取得了卓绝的装烧工艺技术成就,本文以出土实物为依据对其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耀州窑 三角垫 窑具 装烧工艺 套筒形 窑炉结构 加工工艺 棚板 通风道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佛教文化对耀州窑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瑞余 《文博》 1996年第3期53-55,共3页
近年来,耀州窑田野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新的发现,为耀瓷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目.笔者试就佛教文化对耀州窑的影响做一初步探讨,敬请专家斧正.
关键词 佛教文化 耀州窑 佛教信仰 耀瓷 博物馆 塔式罐 造像碑 摩崖造像 装饰手法 佛教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陶瓷在长安的新发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凤升 《文博》 1996年第3期98-101,共4页
耀州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正史和方志等历史文献中有耀州“贡瓷器”的记载.建国后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对耀州窑的遗址进行过调查,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先后组织过三次发掘,为耀州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该窑... 耀州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正史和方志等历史文献中有耀州“贡瓷器”的记载.建国后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对耀州窑的遗址进行过调查,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先后组织过三次发掘,为耀州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该窑场在中国陶瓷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对西安最新出土的耀州窑各时代器物介绍如下,试说耀瓷的外销起源在唐长安城内经销延续,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陶瓷 青釉 唐长安城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青瓷 瓷片 印花 装饰手法 施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唐代器盖
8
作者 付春玲 《文博》 1996年第3期71-73,共3页
耀州窑遗址,发掘面积之广,出土器物数量之大,种类之繁多,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古陶瓷遗址中,绝无仅有.现就耀州窑唐代器盖的种类、造型、装饰手法及演变,浅显地谈几点看法,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耀州窑 装饰手法 平面装饰 釉下彩 刻划装饰 陶瓷艺术 立体装饰 装饰题材 单色釉 青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唐三彩瓦兽件分析
9
作者 程泰安 《文博》 1996年第3期68-70,共3页
耀州窑黄堡窑址唐三彩作坊的发掘中,出土了一批琉璃瓦和三彩龙头形建筑构件.这些器物为耀州窑研究拓宽了领域,也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拟从这些瓦兽件在古建筑上的具体功用和其发展历史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 耀州窑黄堡窑址唐三彩作坊的发掘中,出土了一批琉璃瓦和三彩龙头形建筑构件.这些器物为耀州窑研究拓宽了领域,也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拟从这些瓦兽件在古建筑上的具体功用和其发展历史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琉璃瓦 古建筑 高级建筑 建筑模型 套兽 彩瓦 发展历史 施釉 建筑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唐代瓷塑
10
作者 赵丽 《文博》 1996年第3期66-67,共2页
耀州窑在唐代处于初创阶段,工匠们不拘一格的探索与创新,使其产品丰富、种类繁多.瓷塑是唐代耀州窑的一个重要生产品种,出土数量较多.本文拟从耀州窑唐代瓷塑的种类、用途、制作工艺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 耀州窑 瓷塑 制作工艺 初创阶段 博物馆陈列 探索与创新 考古发掘 相对均衡 合模 几点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耀州兔毫盏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显求 陈士萍 +3 位作者 黄瑞福 周学林 孙洪巍 王芬 《陶瓷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37-45,共9页
宋代耀州窑兔毫盏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与建窑兔毫盏比较。研究结果证明,这种黑釉白胎茶盏,其兔毫釉的形成机理与建窑的第2类形成机理完全相同。其白胎以合石英、高岭、长石为原料。粘土结合剂属典型的高岭石质软质粘土。瓷胎烧... 宋代耀州窑兔毫盏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与建窑兔毫盏比较。研究结果证明,这种黑釉白胎茶盏,其兔毫釉的形成机理与建窑的第2类形成机理完全相同。其白胎以合石英、高岭、长石为原料。粘土结合剂属典型的高岭石质软质粘土。瓷胎烧结良好,莫来石发育完整。除了器形不同之外,从技术角度看,宋耀州黑釉细白胎兔毫盏比铁质精胎的建窑免毫盏在工艺上无疑是比较先进的。然而来代斗茶需要大热容量的盏胎,故在茶艺使用方面就不如建盏了。实验证明.釉表面下浅层处析出纳米级γ-Fe2O3+Fe3O4的球晶群是宋耀州兔毫盏中玉毫纹生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耀州窑 兔毫盏 显微结构 茶盏 日用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耀州青瓷辨识
12
作者 孙若鹏 《文博》 199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耀州窑在宋代大量生产青中闪黄的橄榄色青釉瓷.橄榄色刻花、印花青瓷成为耀瓷的代表.以刻花刀锋犀利、线条自然流畅,被誉为“宋代刻花青瓷之冠”.印花圆润华丽、活泼生动,“印花纹饰在宋代印花瓷器中最为出类拔萃”.由于耀瓷形成了自己... 耀州窑在宋代大量生产青中闪黄的橄榄色青釉瓷.橄榄色刻花、印花青瓷成为耀瓷的代表.以刻花刀锋犀利、线条自然流畅,被誉为“宋代刻花青瓷之冠”.印花圆润华丽、活泼生动,“印花纹饰在宋代印花瓷器中最为出类拔萃”.由于耀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的刻花青瓷便风行于大江南北,仿效这种风格的窑口四面八方,促使了以耀窑为代表的“耀州窑”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瓷 耀州窑 成型工艺 印花 青瓷 烧成温度 橄榄色 纹饰图案 装饰手法 博物馆陈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瓷装饰纹样浅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兰芳 《文博》 1996年第3期43-50,共8页
耀瓷装饰纹样素以丰富多变著称,在中国陶瓷史和工艺美术史上享有盛誉.它题材内容广泛,组合形式多样,图案形象优美,纹样内含寓意丰富,不仅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功能和审美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一定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本文试就耀瓷装饰... 耀瓷装饰纹样素以丰富多变著称,在中国陶瓷史和工艺美术史上享有盛誉.它题材内容广泛,组合形式多样,图案形象优美,纹样内含寓意丰富,不仅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功能和审美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一定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本文试就耀瓷装饰纹样的特点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纹样 耀州窑 耀瓷 牡丹花 装饰题材 图案 工艺美术 陶瓷装饰 思想意识 外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彩看唐代黄堡窑场与其它窑口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民 《文博》 1996年第3期57-58,共2页
《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窑名的出现,反映了唐时各地制瓷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唐代黄堡窑场是耀州窑的前身,也是耀州窑的创始阶段.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一个处于京畿之地的新生窑场,当时“自信、开放”的社会特点... 《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窑名的出现,反映了唐时各地制瓷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唐代黄堡窑场是耀州窑的前身,也是耀州窑的创始阶段.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一个处于京畿之地的新生窑场,当时“自信、开放”的社会特点在这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终唐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堡窑 耀州窑 彩绘陶 三彩器 文化交流 窑口 艺术特色 巩县 窑场 博物馆陈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瓷装饰与宋代艺术理论
15
作者 仵录林 《文博》 1996年第3期51-52,77,共3页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青瓷名窑之一.经过唐代和五代数百年的发展,到北宋中期,其烧制技术日益精湛,产品更趋完美,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北方瓷窑系统——耀州窑系.耀窑陶瓷的造型、装饰技法和装饰纹样作...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青瓷名窑之一.经过唐代和五代数百年的发展,到北宋中期,其烧制技术日益精湛,产品更趋完美,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北方瓷窑系统——耀州窑系.耀窑陶瓷的造型、装饰技法和装饰纹样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宋代以来的艺术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宋代及其前代的艺术理论,对耀窑陶瓷装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耀瓷装饰与宋代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艺术 艺术理论 艺术风格 装饰手法 陶瓷装饰 耀州窑 民间艺术 耀瓷 装饰纹样 艺术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炉新发现的明代琉璃建筑构件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亚利 《文博》 2012年第5期59-63,共5页
2005年,陈炉窑考古队对位于陈炉镇北头的地方进行试掘,发现了明代烧造琉璃瓦和琉璃构件的窑炉和作坊,出土了大量的板瓦及筒瓦,其中出土了一批带有龙凤纹的琉璃瓦当及滴水,表明陈炉和立地坡曾共同为明秦王府烧制过建筑构件。通过立地坡... 2005年,陈炉窑考古队对位于陈炉镇北头的地方进行试掘,发现了明代烧造琉璃瓦和琉璃构件的窑炉和作坊,出土了大量的板瓦及筒瓦,其中出土了一批带有龙凤纹的琉璃瓦当及滴水,表明陈炉和立地坡曾共同为明秦王府烧制过建筑构件。通过立地坡和陈炉两地的遗址和出土物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陈炉明代琉璃遗址的规模和范围,比立地坡要大,烧造种类要丰富,说明陈炉是一处比立地坡更为重要的明代琉璃窑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陈炉镇 琉璃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树锋 孟鸣 +1 位作者 薛胜利 梁亚萍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28-148,共21页
从古陶瓷工艺的角度对富平银沟遗址出现的陶瓷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又结合作者对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制作、工艺复原实验的数年学习、实践积累的心得,着重对富平银沟遗址的瓷质标本中主要品种青瓷,对其整个工艺流程成因作初步揭秘演... 从古陶瓷工艺的角度对富平银沟遗址出现的陶瓷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又结合作者对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制作、工艺复原实验的数年学习、实践积累的心得,着重对富平银沟遗址的瓷质标本中主要品种青瓷,对其整个工艺流程成因作初步揭秘演示,从而探讨唐宋时期富平一带窑业发展的工艺技术水平及对后来陕西“耀州窑”青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沟遗址 陶瓷 青瓷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黑釉塔式盖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雪燕 《文博》 1996年第3期76-77,共2页
1972年,在耀州窑遗址黄堡窑场中心区一座墓葬之中出土了一件唐代黑釉塔式盖罐,它集中体现了唐代耀州窑装饰、造型、制作、烧成工艺的成就,本文试对其装饰艺术及文化内涵作以浅析,敬请专家斧正.
关键词 耀州窑 黑釉 装饰题材 立体装饰 塔式 文化内涵 装饰艺术 须弥座 博物馆陈列 昂首翘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富平城北遗址陶瓷技艺初探
19
作者 孟树锋 孟鸣 +1 位作者 薛胜利 梁亚萍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865,共5页
通过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研究及工艺复原实验,结合现代陶瓷技术的运用和相关数据的测试,对陕西富平县城北边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展开研究。标本来自陕西文物勘探有限公司、陕西富陶集团及陕西富平城北遗址,测试工作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承担。... 通过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研究及工艺复原实验,结合现代陶瓷技术的运用和相关数据的测试,对陕西富平县城北边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展开研究。标本来自陕西文物勘探有限公司、陕西富陶集团及陕西富平城北遗址,测试工作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承担。因该遗址的青瓷标本最多,故以研究青瓷为主,从而揭示其整个工艺流程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北遗址 陶瓷 技艺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