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希彬 陈卓 +1 位作者 唐毅 押田敏雄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4,15,共5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可在2~3 a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 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人工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荒漠化,建设沙区家庭生态圈的初探
2
作者 张成杰 陈卓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24-25,共2页
建设生态圈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自家经营的草牧场上,利用沙地资源,经过人为生产措施向田园式经营方向转变,由传统的畜牧业生产逐渐转向知识型和技术型,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和高效开发利用型新措施,从而减轻草场的破... 建设生态圈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自家经营的草牧场上,利用沙地资源,经过人为生产措施向田园式经营方向转变,由传统的畜牧业生产逐渐转向知识型和技术型,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和高效开发利用型新措施,从而减轻草场的破坏强度,避免荒漠化的发展,增强牲畜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荒漠化 家庭生态圈 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