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全要素自主车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治宝 项燊 +1 位作者 余雪玮 安旭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5-43,共9页
自主车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模拟仿真是高效、安全研究自主车队协同控制技术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自主车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需求,提出一种构成要素全面的自主车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方案,描述了系统主要软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基于领... 自主车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模拟仿真是高效、安全研究自主车队协同控制技术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自主车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需求,提出一种构成要素全面的自主车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方案,描述了系统主要软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基于领航-跟随模式的三车编队机动任务为应用实例,设计了车辆跟踪控制和多车协同机动控制策略,利用自主车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验证了其有效性,说明所提出自主车队协同仿真系统的可用性。总结了所提出自主车队协同仿真系统的优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车队 协同控制 仿真系统 领航-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协同侦察任务派单算法研究
2
作者 孙玉洁 苏波 +2 位作者 段乐毅 纪超 杨超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17-328,共12页
针对空地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侦察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侦察任务和通信中继任务的两阶段混合任务派单(Two-stage Mixed Task Assignment,TMTA)算法。基于各无人智能体的侦察距离、通信中继距离及目标位置,构建侦察位置与通信中继位... 针对空地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侦察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侦察任务和通信中继任务的两阶段混合任务派单(Two-stage Mixed Task Assignment,TMTA)算法。基于各无人智能体的侦察距离、通信中继距离及目标位置,构建侦察位置与通信中继位置的备选集。以任务时效性与路径代价为目标函数,结合侦察任务/通信中继任务完成约束、任务位置选择/任务执行时间与任务路径的耦合约束,以及路径连续性等约束,构建侦察与通信中继任务派单模型。针对派单模型的非线性特征,综合集合覆盖算法、匈牙利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势,设计TMTA算法,实现了模型的高效求解。通过实验对TMTA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TMTA算法在任务时效性与无人系统行驶成本上均优于基准派单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异构 无人智能体 侦察任务 通信中继任务 派单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场景目标提取的颜色增强与连通区域构造方法
3
作者 李明禄 赵春青 +2 位作者 侯茂新 王肖霞 杨风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28,共9页
针对现有特征提取方法在复杂场景下难以有效提取出完整目标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V空间非线性颜色增强以及连通区域构造的方法。首先,依据目标颜色特征分析直方图分布特性得到目标提取多级阈值;其次,对不同光照条件导致目标提取效... 针对现有特征提取方法在复杂场景下难以有效提取出完整目标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V空间非线性颜色增强以及连通区域构造的方法。首先,依据目标颜色特征分析直方图分布特性得到目标提取多级阈值;其次,对不同光照条件导致目标提取效果差的情况,通过构建不同光照下色调和明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增强提取;最后,对提取图像中连通性较差的区域提出最近邻骨架连接方法,提升目标区域的连通性,使其构成完整目标轮廓。通过多场景目标提取的检测对比实验,相较于形态学处理方法,所提方法总体平均检测精确率提升0.102 6。因此,利用文中目标提取方法能够提高复杂场景下无人探测平台的目标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空间 阈值分割 颜色增强 目标提取 骨架提取 最近邻连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可见光特征增强与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
4
作者 李明禄 王肖霞 +1 位作者 侯茂新 杨风暴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为了应对复杂动态环境下红外与可见光双模态目标检测的挑战,特别是目标特征表达不足以及红外可见光特征在双模态融合中无法充分利用互补特征导致漏检和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目标检测的双分支特征增强与融合网络(Dual-Branch Featur... 为了应对复杂动态环境下红外与可见光双模态目标检测的挑战,特别是目标特征表达不足以及红外可见光特征在双模态融合中无法充分利用互补特征导致漏检和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目标检测的双分支特征增强与融合网络(Dual-Branch Feature Enhancement and Fusion,DBEF-Net)。针对模型对红外和可见光特征关注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特征交互增强模块,该模块能够有效地关注并增强双模态特征中的有用信息。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双模态的互补特征,采用基于Transformer的双模态融合网络,并引入交叉注意力机制,以实现模态间的深度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SYUGV数据集上,与现有双模态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本文方法的平均检测精度更高,处理速度也能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图像 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四足机器人的离散式串联弹性脊柱关节设计
5
作者 苏家豪 刘思宇 +5 位作者 卢春雷 郭朝 王志瑞 闫曈 党睿娜 苏波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为提高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步幅和在运动中的抗冲击性能,以猎豹为仿生对象进行运动机理分析,设计一种具有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的离散式仿生脊柱关节。采用SEA为驱动单元,布置在脊柱箱体与腿足关节之间,模拟生物肌... 为提高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步幅和在运动中的抗冲击性能,以猎豹为仿生对象进行运动机理分析,设计一种具有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的离散式仿生脊柱关节。采用SEA为驱动单元,布置在脊柱箱体与腿足关节之间,模拟生物肌肉特性提供被动柔顺性。脊柱整体设计采用2自由度离散式构型,实现伸展和蜷曲两种奔跑姿态,提高运动步幅。基于D-H参数法,建立了2自由度离散式脊柱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对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步幅进行了对比分析。搭建四足机器人实验平台,开展性能测试实验。在bound步态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步幅测试实验中,含脊柱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步幅提高了73.72%;对比刚性躯干,在跳跃过程中可以减少前腿大腿电机峰值力矩35.2%、前腿小腿峰值力矩12.0%、后腿大腿峰值力矩45.7%以及后腿小腿峰值力矩10.3%,且各关节电机输出力矩的均值、标准差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式脊柱 串联弹性驱动器 步幅提升 力矩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集群协同的两点相对定位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廷祥 任鹏 +3 位作者 程甲 汪建兵 梁振杰 相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2-34,共13页
无人集群节点间精确位置获取是集群协同的基础,但在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难以提供稳定准确的位置信息;难以部署辅助锚点;传统相对定位方法大多存在节点数量限制。针对上述3个问题,提出了一种GNSS拒止条件下的集... 无人集群节点间精确位置获取是集群协同的基础,但在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难以提供稳定准确的位置信息;难以部署辅助锚点;传统相对定位方法大多存在节点数量限制。针对上述3个问题,提出了一种GNSS拒止条件下的集群节点相对定位的新方法。以搭载惯性测量单元(IMU)和超宽带传感器的两个节点为例建立了相对定位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机载IMU和机间距离信息,实现了相对位置的最优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无人机相距200 m的范围内,所提方法可达到约1.3 m的相对定位精度,与现有多节点相对定位算法相比,提高了约4倍;在无需GNSS和辅助锚点的支持下,即可实现两个节点之间的高精度相对定位,能够为无人集群在复杂应用环境下的协同定位提供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位 测距 惯性测量单元 扩展卡尔曼滤波 卫星拒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和Bow-Tie模型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7
作者 肖扬 苏波 +2 位作者 纪超 杨德真 周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3-161,共9页
随着地面无人平台(Unmanned Ground Vehicles,UGVs)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潜在应用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确保其自主行为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提出一种结合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和Bow-Tie模型的地面... 随着地面无人平台(Unmanned Ground Vehicles,UGVs)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潜在应用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确保其自主行为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提出一种结合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和Bow-Tie模型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围绕遥控操作地面无人平台系统安全,通过STPA方法识别UGV系统中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其潜在风险,并利用Bow-Tie模型分析从损失致因场景到可能事故后果的事件链,得到风险传播路径和风险扩散路径。最终,基于Bow-Tie分析结果确定主被动安全分级控制措施,并通过自主安全控制器实现了系统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平台 自主安全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Bow-Tie 主被动安全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解耦的四轮足机器人模型预测控制
8
作者 邢伯阳 许威 +3 位作者 李宇峰 赵浩宇 王康 闫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72-4282,共11页
轮足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机器人平台,其结合了足式机器人力伺服控制、浮动基座动力学与轮式机器人轮地接触的模型,具有轮式快速机动、足式越障机动以及轮步复合3种复合机动模式。为实现上述3种机动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模型预测控... 轮足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机器人平台,其结合了足式机器人力伺服控制、浮动基座动力学与轮式机器人轮地接触的模型,具有轮式快速机动、足式越障机动以及轮步复合3种复合机动模式。为实现上述3种机动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轮足机器人控制方法,其采用分层控制的框架对轮子转速与四足力伺服稳定控制进行解耦,对轮子进行独立的转速控制与扭矩估计,并将轮地扭矩反馈转化为外力扰动,引入MPC控制模型中进行在线补偿;针对机体MPC稳定控制通过状态扩维的方式将控制模型转化为Ax+Bu的标准形式,通过采用重力加速度将足端力扰动进行等效转换,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系统状态空间维度的同时将外力扰动引入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和在Panda-W轮足机器人上的实际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有效补偿轮足加减速时轮地扰动力,实现机体稳定控制并进一步完成Trot轮步复合机动,在典型的平地和越野地形下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足机器人 模型预测控制 分层控制 轮步复合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人行为表征的场景可迁移决策控制方法
9
作者 王昊阳 吕超 +3 位作者 党睿娜 尹俭芳 孟静 龚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1-808,共8页
为提升智能车对不同驾驶场景的适应能力和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类人行为表征的智能车场景可迁移决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人类驾驶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进行类人行为表征与决策基元提取,采用强化学习方法构建决策控制模型... 为提升智能车对不同驾驶场景的适应能力和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类人行为表征的智能车场景可迁移决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人类驾驶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进行类人行为表征与决策基元提取,采用强化学习方法构建决策控制模型,完成在复杂驾驶场景下的决策基元选取与场景通行.进一步从决策基元迁移和决策基元组合优化迁移两个维度构建决策控制迁移模型,并在仿真环境下对算法和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车场景可迁移决策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在同类场景下的通行效率提升,提升百分比达到21.9%;在异类场景之间迁移的任务完成率达到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决策控制 场景迁移 行为表征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可重构自适应无人车辆编队系统
10
作者 贾一飞 蒋朝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54-3673,共20页
为研究无人车编队系统的编队保持、队形重构及队形变换功能,提出一种混合式领航跟随策略,以降低对领航车的依赖并确保编队完整性。开发基于车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的跟随车独立避障功能,并设计了实时管理编队成员属性并支持... 为研究无人车编队系统的编队保持、队形重构及队形变换功能,提出一种混合式领航跟随策略,以降低对领航车的依赖并确保编队完整性。开发基于车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的跟随车独立避障功能,并设计了实时管理编队成员属性并支持人机交互的编队节点管理系统。提出一种三维空间下的三次样条曲线动态扩展轨迹规划方法,结合V2V通信获取前车位姿信息生成跟随轨迹并实现避障。利用Frenet坐标系解耦车距保持与轨迹跟踪问题,采用PID控制器和线性二次调节(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器分别进行纵向控制和横向轨迹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所搭建的仿真环境可快速验证方法性能,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通过实车验证了车辆编队系统的3种功能,通过车距稳定保持,证实所提方法具备良好实时性,能够实现多车编队的有效跟随,通过多种队形的变换以及成员入队离队场景,显示出高度的智能拓展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辆 编队控制 车间通信 轨迹规划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尺度注意力的任意倍率遥感图像超分辨率
11
作者 孙玉洁 王欣哲 +3 位作者 王文焯 刘宇航 王能 王洪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6,9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遥感图像超分辨率方法,能够支持任意倍率,有效恢复遥感图像的空间细节,为各种应用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该方法基于光谱尺度注意力机制,利用单个神经网络处理任意倍率的图像,并通过动态生成网络权重和深度分离元上采样模... 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遥感图像超分辨率方法,能够支持任意倍率,有效恢复遥感图像的空间细节,为各种应用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该方法基于光谱尺度注意力机制,利用单个神经网络处理任意倍率的图像,并通过动态生成网络权重和深度分离元上采样模块,实现了高精度的图像重建,同时显著降低了网络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在4个遥感图像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此方法在定量指标和可视化质量中均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任意倍率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光谱尺度注意力 深度分离元上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野环境下多无人车任务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展望
12
作者 孙玉洁 薛建强 苏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6,共17页
现有人工操控无人车辆的方式,已无法满足陆战场对大规模无人装备指挥控制和灵活调度的需求,随着自动驾驶等无人化技术的发展,构建智能的多无人车任务管理系统并应用真实作战场景成为可能。多无人车任务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在复杂越野环境... 现有人工操控无人车辆的方式,已无法满足陆战场对大规模无人装备指挥控制和灵活调度的需求,随着自动驾驶等无人化技术的发展,构建智能的多无人车任务管理系统并应用真实作战场景成为可能。多无人车任务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在复杂越野环境中保证各无人车辆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互,还能够依据作战任务的时限及时序关系,保证各无人车辆的行动既紧密协同又消解冲突,提升任务规划和调度能力,加快多无人车协同抗敌的反应速度。面向战场环境/任务临机调整时各无人车任务正确、合理、快速协同的需求,提出越野环境下多无人车任务管理的研究目标和技术体系,归纳总结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并对越野环境下多无人车任务管理的应用发展进行展望,为多型无人装备在不确定作战环境下的指挥控制和任务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辆 任务管理 越野环境 网络互联 自主感知 任务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式越野机器人集群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威 苏波 +4 位作者 江磊 闫曈 许鹏 王志瑞 邱天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68-2579,共12页
足式机器人作为典型的地面移动机器人之一,其越野能力和智能水平不断提升,将足式越野技术与集群技术深入融合,是未来无人化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首先分析了群体仿生学机理、单体足式越野机器人、集群感知与协作和集成演示与应用等... 足式机器人作为典型的地面移动机器人之一,其越野能力和智能水平不断提升,将足式越野技术与集群技术深入融合,是未来无人化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首先分析了群体仿生学机理、单体足式越野机器人、集群感知与协作和集成演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足式越野机器人集群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和科学问题,从足式越野机器人高机动越野、群体自组织机理与集群协作决策控制、群体协同态势感知和通讯自组网与应用验证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亟待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最后对足式越野机器人集群在军民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越野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 集群 高机动越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跨域跃质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波 江磊 +4 位作者 刘宇飞 邢伯阳 李泳耀 谭森起 王志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56-2567,共12页
人类探索陆域、天域、空域、海域等空间的脚步从未停止,该过程蕴含了多域-多介质环境的复杂科学问题。移动机器人是实现跨域跃质环境下运动能力的典型代表,未来将走向更广的陆面、更高的蓝天、更远的深空、更深的海底,对移动机器人能够... 人类探索陆域、天域、空域、海域等空间的脚步从未停止,该过程蕴含了多域-多介质环境的复杂科学问题。移动机器人是实现跨域跃质环境下运动能力的典型代表,未来将走向更广的陆面、更高的蓝天、更远的深空、更深的海底,对移动机器人能够在多域-多介质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性能提出了挑战。介绍了移动机器人在能量域-时空域-信息域的科学融合,及其在探索新域新质道路上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归纳了移动机器人在支撑与牵引技术、速度与稳定技术、交互与协同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移动机器人学科重点解决的多域-多介质机器人既有机动性和作业智能性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完成人类所不可及的任务,真正实现机器人装备体系在多域-多介质环境下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跨域跃质 能量域 时空域 信息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形势下四足、双足机器人技术的变革 被引量:5
15
作者 降晨星 姚其昌 +2 位作者 许鹏 周雨婷 闫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4-89,共6页
从科研思维、行为模式方面,论述四足、双足机器人国内发展现状,对比国内与波士顿动力公司间存在的差距。从科研范式的角度分析新技术推动下中国在四足、双足机器人换道超车的核心技术及发展方向,总结国内在电驱动关节及足式机器人控制... 从科研思维、行为模式方面,论述四足、双足机器人国内发展现状,对比国内与波士顿动力公司间存在的差距。从科研范式的角度分析新技术推动下中国在四足、双足机器人换道超车的核心技术及发展方向,总结国内在电驱动关节及足式机器人控制方面所面临的机遇,提出基于AI驱动的足式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双足机器人 行为模式 AI驱动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目标定位精度提升的无人机航迹规划 被引量:5
16
作者 傅晋博 张栋 +1 位作者 王孟阳 赵军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94-3406,共13页
针对机动目标定位的精度提升问题,给出两种典型任务场景下机动目标定位的在线协同航迹规划方法。建立测向交叉目标定位模型,基于几何精度因子确定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影响要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对于低速机动目标定位,以几何精... 针对机动目标定位的精度提升问题,给出两种典型任务场景下机动目标定位的在线协同航迹规划方法。建立测向交叉目标定位模型,基于几何精度因子确定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影响要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对于低速机动目标定位,以几何精度因子为评估指标,提出一种基于变曲率杜宾斯曲线的在线协同航迹生成方法,实现协同定位最优构型的快速航迹生成;对于高速机动目标协同定位问题,建立面向目标定位精度的最优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内点法的罚函数协同航迹规划方法;进行数字与半实物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典型任务场景下,目标协同定位精度提升36.9%和23.5%,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新方法对于集群协同目标定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协同定位 定位精度 定位构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集群的边缘计算技术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建强 史彦军 李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46-2555,共10页
未来智能化战争无人集群作战中,计算力的云边端供给成为重要模式,其边缘计算技术作为关键使能技术,能解决作战边缘任务执行实时性差、带宽受限、数据安全等问题。阐明无人集群背景下边缘计算的概念和技术内涵,给出一个面向战术边缘的云-... 未来智能化战争无人集群作战中,计算力的云边端供给成为重要模式,其边缘计算技术作为关键使能技术,能解决作战边缘任务执行实时性差、带宽受限、数据安全等问题。阐明无人集群背景下边缘计算的概念和技术内涵,给出一个面向战术边缘的云-边-端分布式系统框架,以实现无人集群作战的信息互联互通、战场局部和全局态势感知、群智能决策和协同控制;对该框架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边缘计算框架、边云协同、计算卸载、边缘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展开综述;展望和总结了无人集群作战下的边缘计算技术,为未来智能化战争边缘战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集群 边缘计算 边缘智能 云边端协同 指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模型预测方法的四足机器人抗干扰复合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鹏 邢伯阳 +3 位作者 刘宇飞 李泳耀 曾怡 郑冬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21,共10页
为提高存在模型不确定及外界扰动的情况下对四足机器人的控制效果,提出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二次型优化(Quadratic Programming,QP)及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复合控制算法。基于单刚体四足机器人模型,设计基于MP... 为提高存在模型不确定及外界扰动的情况下对四足机器人的控制效果,提出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二次型优化(Quadratic Programming,QP)及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复合控制算法。基于单刚体四足机器人模型,设计基于MPC的控制算法,实现对四足机器人的控制。考虑到模型及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中存在的外界扰动,进一步利用变带宽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机器人受到的总和扰动进行估计,并利用估计结果,设计基于QP的足端力重分配算法,实现对总和扰动的补偿。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抗干扰复合控制方法之后,机器人在质量发生重大变化和受到外力作用下,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模型预测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二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人灵巧手的稳定抓取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泳耀 江磊 +2 位作者 刘宇飞 孙泽源 郑冬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37-3252,共16页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人形机器人通过集成具有类人抓取能力的仿人灵巧手,有望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反恐排爆等不同应用场景中辅助或代替人类进行精细、复杂的作业。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仿人灵巧手稳定抓取方...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人形机器人通过集成具有类人抓取能力的仿人灵巧手,有望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反恐排爆等不同应用场景中辅助或代替人类进行精细、复杂的作业。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仿人灵巧手稳定抓取方法研究展开综述,梳理不同结构仿人灵巧手稳定抓取构型的实现形式,总结仿人灵巧手基于外部传感/本体传感的接触状态分析与估计方法,归纳仿人灵巧手在与物体发生全局相对运动/局部相对运动下的抓取状态检测与识别方法,给出常用的仿人灵巧手稳定抓取控制策略。分析仿人灵巧手在接触、抓取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应用优势及不足,讨论软体材料、动态场景等因素影响下仿人灵巧手稳定抓取方法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研究趋势及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灵巧手 稳定抓取构型 接触状态估计 抓取状态识别 抓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足机器人特定复杂运动技能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鹏 赵建新 +4 位作者 范文慧 邱天奇 江磊 梁振杰 刘宇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35-145,共11页
为了提高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多样性和地形适应性,提出一种复杂运动行为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四足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离线滚动优化预测,生成四足机器人复杂行为的期望轨迹。在运动学、关节扭矩、接触力、运动状态和地形高度等非... 为了提高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多样性和地形适应性,提出一种复杂运动行为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四足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离线滚动优化预测,生成四足机器人复杂行为的期望轨迹。在运动学、关节扭矩、接触力、运动状态和地形高度等非线性约束下更全面地优化了轨迹,设计在线轨迹跟踪控制器与落足控制器,实现四足机器人复杂行为的在线控制。在多复杂运动的动态仿真环境下评估了所提方法,机器人可以实现前跳、后空翻、前空翻和旋转跳跃,并可以在给定地形信息下跳跃障碍物。将在线轨迹跟踪控制器迁移到四足机器人物理样机中,完成了四足机器人向前跳跃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四足机器人有效地完成多种特定复杂运动技能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复杂行为 离线滚动优化预测 在线轨迹跟踪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