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象资料的无砟轨道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0
1
作者 欧祖敏 孙璐 程群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为研究大气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分布和温度场变化规律,建立利用气象数据资料描述环境因素的边界条件,以求解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热传导方程。利用京沪高速铁路 CRTS-Ⅱ型轨道板现场实测的温度分布数据,验证本文用于轨道结... 为研究大气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分布和温度场变化规律,建立利用气象数据资料描述环境因素的边界条件,以求解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热传导方程。利用京沪高速铁路 CRTS-Ⅱ型轨道板现场实测的温度分布数据,验证本文用于轨道结构温度场的计算公式,分析气象数据资料变化引起的轨道结构温度分布和温度场变化规律。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得到的计算公式能够准确、有效的用于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的计算。京沪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现场实测和计算的结果表明:其夏季最大正温度梯度在12:00-14:00左右,最大负温度梯度在3:00-5:00左右。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太阳辐射、风速和气温变化是影响轨道结构内部温度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温度场 热传导方程 气象资料 京沪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温度场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欧祖敏 孙璐 程群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2-487,共6页
为了计算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温度场,根据热工学原理和简化的气象边界条件,建立求解曝露于大气环境下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方程.利用在京沪高速铁路CRTS-II型无砟轨道结构现场实测的温度分布数据对解得的温度场方程进行验证... 为了计算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温度场,根据热工学原理和简化的气象边界条件,建立求解曝露于大气环境下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方程.利用在京沪高速铁路CRTS-II型无砟轨道结构现场实测的温度分布数据对解得的温度场方程进行验证,并分析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场方程的无砟轨道结构温度计算数据与其现场实测数据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无砟轨道结构内部温度分布受到的外界环境影响在距其表面0-0.2m内非常明显,在0.2-0.4m内影响比较一般,而大于0.4m时影响比较微弱;轨道结构最大正温度梯度受其厚度的影响明显,在其上部0-0.2m内的最大正温度梯度出现时段一般为13:00-15:00,不同季节中夏季的最大正温度梯度最大、冬季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温度场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和风险分析的道路危险路段识别 被引量:11
3
作者 游克思 孙璐 顾文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为识别诊断道路潜在的危险路段,运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从风险分析角度综合考虑道路几何线形、路面状况、路侧环境以及交通流组成等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综合多种事故类型,构建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用风险指数来综合反... 为识别诊断道路潜在的危险路段,运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从风险分析角度综合考虑道路几何线形、路面状况、路侧环境以及交通流组成等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综合多种事故类型,构建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用风险指数来综合反映道路上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用于定量地评价道路相对安全性.通过对实际工程设计阶段安全评价示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并直观显示行车风险沿道路全线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道路潜在危险路段的识别和路段间相对安全性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点识别 道路安全评价 风险分析 车辆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信息监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璐 金姣萍 +2 位作者 周正兵 李明 肖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78,共7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水平,更好地指导高速公路信息监测工作,从运营安全的角度研究高速公路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手段。首先,归纳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按照其是否随时间变化将影响因素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 为提高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水平,更好地指导高速公路信息监测工作,从运营安全的角度研究高速公路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手段。首先,归纳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按照其是否随时间变化将影响因素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2类。然后,基于运营安全保障的需要,较为全面地分析主要的动态因素的信息采集需求,包括高速公路交通状况、气象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和异常事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相应的监测指标。此外,通过调研国内外基础设施监测的相关研究,总结和归纳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信息采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运营安全 信息采集 基础设施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需求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温度荷载取值研究Ⅰ:轴向均匀温度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欧祖敏 孙璐 +1 位作者 周杰 赵国堂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6-104,共9页
本文通过建立轨道板温度荷载的极值概率分布模型来确定轨道板温度荷载的合理取值。利用轨道板温度场方程和城市气象资料计算得出的轨道板多年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数据,分析得到轨道板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和城市气温日最值的月份概率分布... 本文通过建立轨道板温度荷载的极值概率分布模型来确定轨道板温度荷载的合理取值。利用轨道板温度场方程和城市气象资料计算得出的轨道板多年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数据,分析得到轨道板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和城市气温日最值的月份概率分布函数及统计参数,以此为基础建立轨道板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和城市气温日最值的年极值概率分布函数及设计基准期极值概率分布函数;利用这两个分布函数计算得到常见设计基准期、常用保证概率的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荷载的分位值和标准值建议,同时得出不同设计基准期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荷载与保证概率的曲线关系,用于不同概率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哈尔滨地区的轨道板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和气温日最值的月份分布函数基本符合正态概率密度曲线;设计基准期和重现期轴向均匀温度日最值的分位值意义明确,可用于高速铁路轨道板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温度荷载 极值概率模型 特征值 保证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非线性温度效应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欧祖敏 孙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7,共9页
为了计算非线性温度场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的温度应力,把温度应力分解为轴向均匀温度、线性温度及非线性温度三部分进行求解,并以温度应力系数的形式表示这3种温度应力;根据轨道板温度应力的实际受力情况,对各种状态下的温度应力系数... 为了计算非线性温度场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的温度应力,把温度应力分解为轴向均匀温度、线性温度及非线性温度三部分进行求解,并以温度应力系数的形式表示这3种温度应力;根据轨道板温度应力的实际受力情况,对各种状态下的温度应力系数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以便于应用查询;并以案例形式给出轨道板温度应力计算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每天不同时刻轨道板的轴向均匀温度应力由均值和幅值两部分组成,幅值部分与板表面的温度日变化幅值有关;采用定义简化的温度梯度代替等效非线性温度梯度产生的误差可忽略不计;轨道板的非线性温度内应力最大值仅可能出现在其上表面或下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板式无砟轨道 非线性温度效应 温度翘曲 温度应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落锤动力弯沉的路基弯沉预测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璐 王登忠 张惠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0-974,共5页
为了提高路基弯沉检测的效率和精度,以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为平台,对路基弯沉盆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针对含砾黏土和含碎石黏土2种不同路基结构,基于回归分析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方法构建了动弯沉与贝克曼梁静态弯沉之间的分析模... 为了提高路基弯沉检测的效率和精度,以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为平台,对路基弯沉盆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针对含砾黏土和含碎石黏土2种不同路基结构,基于回归分析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方法构建了动弯沉与贝克曼梁静态弯沉之间的分析模型,并对2种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实测数据表明,由于考虑了弯沉盆指标,采用回归模型对2种不同路基的贝克曼梁静弯沉预测相对误差均值分别由4.64%和3.99%下降到3.01%和2.35%,回归方程对贝克曼梁静弯沉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均值分别为1.66%和1.80%,优于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路基贝克曼梁静弯沉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沉 携式落锤弯沉仪 贝克曼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的隧道行车视距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孙璐 秦玉秀 +2 位作者 游克思 崔相民 Mostafa Ardakani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863,共5页
为了研究隧道中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横净距及净高等不同设计参数对隧道行车视距的影响,将车辆运行速度、路面摩擦系数、驾驶人反应时间、隧道横净距及设计净高作为随机变量,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隧道中平、竖曲线段的行车视... 为了研究隧道中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横净距及净高等不同设计参数对隧道行车视距的影响,将车辆运行速度、路面摩擦系数、驾驶人反应时间、隧道横净距及设计净高作为随机变量,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隧道中平、竖曲线段的行车视距功能函数.通过改变隧道行车视距影响参数的设置,分析了隧道中行车视距的安全可靠性,并提出了隧道中行车视距的可靠性求解步骤.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行车视距失效概率随着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设计净高、隧道横净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设计净高、侧墙也对隧道内的行车视距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行车视距 可靠度 曲线半径 净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拆除废弃物水泥稳定碎石力学特性及其设计参数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璐 任皎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为了深入分析建筑拆除废弃物应用于公路工程中的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龄期、新集料掺量等因素对建筑拆除废弃物水泥稳定碎石(CCWM)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各力学参数的预估模型,... 为了深入分析建筑拆除废弃物应用于公路工程中的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龄期、新集料掺量等因素对建筑拆除废弃物水泥稳定碎石(CCWM)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各力学参数的预估模型,提出了CCWM各力学参数的推荐参考值.结果表明:CCWM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随着龄期和新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新集料掺量每提高20%,CCWM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8%~90%,劈裂强度提高5%~75%,抗压回弹模量提高2%~21%;建立的预估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CCWM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CCWM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推荐参考值分别为2.7~5.5和0.59~1.06 MPa,用于弯沉计算和拉应力计算的抗压回弹模量推荐参考值分别为1300~1900和1700~2200 MPa,可供路面设计与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建筑拆除废弃物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参数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交通网络约束最可靠路径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义勇 陈璐 孙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了模拟仿真交通网络中,约束条件下考虑风险性车辆路径选择行为,建立随机交通网络环境下约束最可靠路径问题数学规划模型,并讨论了其对偶问题.采用梯度下降算法求解对偶问题,获得原问题最优值的上界和下界,通过迭代获得原问题的近似解... 为了模拟仿真交通网络中,约束条件下考虑风险性车辆路径选择行为,建立随机交通网络环境下约束最可靠路径问题数学规划模型,并讨论了其对偶问题.采用梯度下降算法求解对偶问题,获得原问题最优值的上界和下界,通过迭代获得原问题的近似解.针对Sioux Falls network展开数值试验并对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随机交通网络环境下,无约束和有约束条件下求解的最可靠路径是不同的;不同的资源约束条件下求解的最可靠路径也是不同的,资源约束条件对交通网络中最可靠路径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随机网络 最可靠路径 资源约束 对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临界荷位和最不利位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璐 段雨芬 赵磊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561,7,共7页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临界荷位和最不利位置,以京沪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例,选取轨道板板底的纵向弯拉应力作为确定轨道结构临界荷位的指标,计算得到了列车轴载位于板端位置为临界荷位;计算了轴...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临界荷位和最不利位置,以京沪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例,选取轨道板板底的纵向弯拉应力作为确定轨道结构临界荷位的指标,计算得到了列车轴载位于板端位置为临界荷位;计算了轴载在临界荷位时的钢轨竖向位移、轨道板板底水平拉应力、CA砂浆层竖向压应力、底座(或支承层)板底水平拉应力,分析了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处的无砟轨道结构产生的应力大小,得出路基和桥梁上CRTS Ⅱ型无砟轨道结构的最不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静力特征指标 临界荷位 最不利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损伤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欧祖敏 孙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4-1081,1103,共9页
为了研究冻融损伤效应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经快速冻融法水冻至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小梁疲劳寿命;并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进行... 为了研究冻融损伤效应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经快速冻融法水冻至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小梁疲劳寿命;并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建立具有不同可靠性概率的P-S-N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静弯曲强度、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都随着冻融循环(FTC)次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小.K-S检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能很好地服从威布尔分布;利用矩估计法获得的威布尔分布参数的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分散性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减小,随冻融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可靠性概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强度)进行设计和验算时应适当增大受冻融损伤混凝土的可靠性概率(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弯曲疲劳 冻融损伤 冻融循环(FTC) P-S-N曲线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