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散射平均值法在线监测颗粒排放物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延军
王式民
+2 位作者
穆宁
潘琦
张学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7-221,共5页
从Fraunhofer衍射理论的积分变换反演算法出发,提出了一种称为平均值法的烟尘颗粒浓度在线测量新方法。通过测量特定前向小角内光散射积分的强度即可获知被测烟尘的颗粒浓度。与目前常用的测量颗粒浓度的消光法比较,这种方法不需要预先...
从Fraunhofer衍射理论的积分变换反演算法出发,提出了一种称为平均值法的烟尘颗粒浓度在线测量新方法。通过测量特定前向小角内光散射积分的强度即可获知被测烟尘的颗粒浓度。与目前常用的测量颗粒浓度的消光法比较,这种方法不需要预先获取颗粒的平均粒径。因此可以用于在线测量。文中用Fraunhofer衍射和Mie散射理论对这一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确认了该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及它的适用范围,还进一步在粉尘发生器上进行了实时在线测量的研究,并采用等速采样法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从而验证了平均值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平均值法
Fraunhofer衍射
积分变换
MIE散射理论
颗粒浓度
反演算法
平均粒径
研究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真比重分离法研究一种飞灰残炭的生成途径和再燃特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房靖华
Saro.,AF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根据煤在足够高温度下,停留时间越长,分子结构的晶格化程度越高,因而反应活性越低,同时真比重也越大的原理,采用重液将一种链条锅炉飞灰中的残炭颗粒富集并按不同真比重分开。各比重组颗粒表面积测定结果符合不同燃尽度焦炭比表面...
根据煤在足够高温度下,停留时间越长,分子结构的晶格化程度越高,因而反应活性越低,同时真比重也越大的原理,采用重液将一种链条锅炉飞灰中的残炭颗粒富集并按不同真比重分开。各比重组颗粒表面积测定结果符合不同燃尽度焦炭比表面积变化规律;小流化床燃烧实验证明随真比重增大,残炭颗粒本征反应活性降低。说明真比重分离法对于判断飞灰残炭颗粒的形成途径和再燃特性很有效。实验结果表明,链条炉飞灰残炭并不主要由原煤中的细小颗粒形成,由中等和大颗粒原煤形成的飞灰残炭占相当比例;在真比重最大的残炭组中,细小颗粒所拥有的总碳量最大。估计它们是由大颗粒或大块原煤经过炉内高温区、停留时间长,燃烧后期碎裂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炭
晶格化
反应性
链条锅炉
生成途径
再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散射平均值法在线监测颗粒排放物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延军
王式民
穆宁
潘琦
张学峰
机构
教育部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7-22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1999022212-07)
教育部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项目~~
文摘
从Fraunhofer衍射理论的积分变换反演算法出发,提出了一种称为平均值法的烟尘颗粒浓度在线测量新方法。通过测量特定前向小角内光散射积分的强度即可获知被测烟尘的颗粒浓度。与目前常用的测量颗粒浓度的消光法比较,这种方法不需要预先获取颗粒的平均粒径。因此可以用于在线测量。文中用Fraunhofer衍射和Mie散射理论对这一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确认了该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及它的适用范围,还进一步在粉尘发生器上进行了实时在线测量的研究,并采用等速采样法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从而验证了平均值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光散射
平均值法
Fraunhofer衍射
积分变换
MIE散射理论
颗粒浓度
反演算法
平均粒径
研究
新方法
Keywords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The mean method
Online measurement
Particle concentration
Fraunhofer diffraction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Q051.1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真比重分离法研究一种飞灰残炭的生成途径和再燃特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房靖华
Saro.,AF
机构
太原工业大学热能工程
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文摘
根据煤在足够高温度下,停留时间越长,分子结构的晶格化程度越高,因而反应活性越低,同时真比重也越大的原理,采用重液将一种链条锅炉飞灰中的残炭颗粒富集并按不同真比重分开。各比重组颗粒表面积测定结果符合不同燃尽度焦炭比表面积变化规律;小流化床燃烧实验证明随真比重增大,残炭颗粒本征反应活性降低。说明真比重分离法对于判断飞灰残炭颗粒的形成途径和再燃特性很有效。实验结果表明,链条炉飞灰残炭并不主要由原煤中的细小颗粒形成,由中等和大颗粒原煤形成的飞灰残炭占相当比例;在真比重最大的残炭组中,细小颗粒所拥有的总碳量最大。估计它们是由大颗粒或大块原煤经过炉内高温区、停留时间长,燃烧后期碎裂形成的。
关键词
飞灰炭
晶格化
反应性
链条锅炉
生成途径
再燃
Keywords
unburned carbon in fly ash, crystallinity, reactivity, true density
分类号
TK229.6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散射平均值法在线监测颗粒排放物浓度的研究
赵延军
王式民
穆宁
潘琦
张学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真比重分离法研究一种飞灰残炭的生成途径和再燃特性
房靖华
Saro.,AF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