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瞪羚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影响及作用机理考察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杨金玉
刘贯春
葛震霆
-
机构
四川大学商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山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院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7,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方财政压力的区域性银行发展效应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72373169)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渝经济圈高科技人才流动网络对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SCJJ23ND441)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重返老东家的动因组态及其创新机理研究”(GZC20231769)。
-
文摘
以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的瞪羚企业除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外,还可能对现存企业具有创新溢出效应。本文通过爬取超过2万家我国瞪羚企业的详细信息,系统考察瞪羚企业对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企业周边瞪羚企业数量和平均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了上市企业创新绩效。机制检验表明,瞪羚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主要作用渠道如下,第一,通过知识溢出影响上市企业创新;第二,通过促进与瞪羚企业合作研发继而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表明瞪羚企业的创新溢出具有“合作效应”;第三,通过“竞争驱动效应”影响上市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知识广度较低的上市企业、非国有性质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好的地区中,瞪羚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为企业如何借助瞪羚企业等新创企业的创新溢出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供实践启示。
-
关键词
瞪羚企业
创新溢出
合作研发
竞争驱动
大数据挖掘
-
Keywords
Gazelle Companies
Innovation Spillover
Cooperative R&D
Competition-driven Effect
Big Data Mining
-
分类号
F27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金融创新的机制和风险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江
-
机构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自 2 0世纪中叶以来 ,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 ,但这种增长未必能够保证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增长也带来了新的宏观经济风险 ,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处于波动状态之中。我国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快速的变革 ,经济的长期发展轨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并不比其他国家小 ,现有的经济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可能的选择方向 ,其中金融制度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应对潜在的宏观经济风险 ,需要我们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全新的思考。今年春天 ,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 ,在他的新书《金融新秩序——管理 2 1世纪的风险》中文版面世之际来到中国 ,与吴敬琏、林毅夫、谢平、李剑阁、张维迎、汤敏、许小年、陈雨露、陈志武、王江等国内外经济界著名学者齐聚一堂 ,共同探讨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问题。希勒教授在新书中所提出的金融创新能否为中国提供重要的启示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 ,能否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进行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的建设 ,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融入世界先进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我国应该怎样建立更为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 ,才能实现与迈入大国经济相称的金融进步 ?学者们围绕这些问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这次研讨?
-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资源配置
金融风险
风险配置机制
道德风险
证券市场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