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兽药中心:致力于制定兽药管理的国际标准
1
作者 Merton V Smith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兽药的合理使用是保护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具备安全性、有效性和高品质的兽药。如能针对兽药进行良好的管理,制定并实施相关国际标准,即可在国际层面实现保护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的目标。旨在为实现兽药国际统一标准... 兽药的合理使用是保护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具备安全性、有效性和高品质的兽药。如能针对兽药进行良好的管理,制定并实施相关国际标准,即可在国际层面实现保护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的目标。旨在为实现兽药国际统一标准的组织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中兽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RVDF)、兽药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VICH)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兽药专门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委员会 兽药管理 公共卫生 国际协调会 兽药残留 国际统一标准 HTTP 宠物食品 药物不良事件 标准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对小鼠肠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彬 王珂 +2 位作者 成伏波 孙延波 徐德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0-663,766,共5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肠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以阐明噬菌体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噬斑法从居民生活污水中分离和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用氨苄青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同时注射环磷酰胺使小鼠免疫功能...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肠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以阐明噬菌体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噬斑法从居民生活污水中分离和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用氨苄青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同时注射环磷酰胺使小鼠免疫功能下降,通过口服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将动物分为治疗组Ⅰ(在感染前1 d给予噬菌体)、治疗组Ⅱ(在感染的第5天给予噬菌体)、治疗组Ⅲ(在感染的第10天给予噬菌体)和对照组(不给予噬菌体),观察噬菌体的抗感染疗效。结果:采用噬斑法分离和纯化4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电镜显示噬菌体头部呈立体对称,有一短尾。在肠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小鼠的死亡率为100%。治疗组Ⅰ小鼠存活率为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Ⅱ小鼠存活率为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在感染的第10天给予噬菌体治疗,小鼠存活率降至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噬菌体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肠源性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提示噬菌体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感染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抗感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野生型p53及siRNA-mdm2质粒的构建及其在PC-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月婷 刘亚男 +9 位作者 邵晨 汲坤 李晓洁 李峰 张灵 赵丹 李扬 徐德启 胡嘉弟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I0001,共6页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野生型p53(wt-p53)及siRNA-mdm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联合基因治疗。方法:利用亚克隆、T-A克隆和PCR技术合成并构建pcDNA3.1-p53、siRNA-mdm2、p53/siRNA-mdm2和siRNA-scramble重组质粒。...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野生型p53(wt-p53)及siRNA-mdm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联合基因治疗。方法:利用亚克隆、T-A克隆和PCR技术合成并构建pcDNA3.1-p53、siRNA-mdm2、p53/siRNA-mdm2和siRNA-scramble重组质粒。脂质体法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至PC-3细胞,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表达质粒对mdm2和p53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共表达质粒转染后PC-3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克隆出wt-p53全长及带有U6启动子的siRNA-mdm2序列,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通过连接成功构建上述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48h后可见siRNA-mdm2组GFP明显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转染共表达质粒后PC-3细胞中wt-p53表达增强,mdm2表达下调;MTT检测显示共表达质粒转染后PC-3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0.4%。结论:成功构建p53与siRNA-mdm2共表达质粒,共表达质粒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53 MDM2基因 RNA干扰 前列腺肿瘤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siRNA-Stat3质粒减毒沙门氏菌对肝原位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勇 张灵 +5 位作者 汲坤 高丽芳 孙莹 刘艳波 徐德启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携带有siRNA-Stat3质粒的鼠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将siRNA-Stat3质粒经电转化方法转入减毒鼠沙门氏菌中,将肝原位移植瘤小鼠分为mock未治疗组、pGC-Si-Stat3组和pGC-Si-Scramble组。pGC-Si-... 目的:观察携带有siRNA-Stat3质粒的鼠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将siRNA-Stat3质粒经电转化方法转入减毒鼠沙门氏菌中,将肝原位移植瘤小鼠分为mock未治疗组、pGC-Si-Stat3组和pGC-Si-Scramble组。pGC-Si-Stat3组小鼠灌胃转化有siRNA-Stat3质粒的减毒沙门氏菌,pGC-Si-Scramble组小鼠灌胃转化有空质粒的减毒沙门氏菌,未治疗组小鼠灌胃PBS,观察pGC-Si-Stat3组Stat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治疗组和pGC-Si-Scramble组比较,携带有siRNA-Stat3质粒治疗组肝原位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瘤重减轻(P<0.05)。与其对应的mRNA和蛋白表达泳道光密度值较未治疗组和pGC-Si-Scramble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携带有siRNA-Stat3质粒的鼠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减毒沙门氏菌 肝原位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等效性和治疗等效性的现代思考
5
作者 陈美玲 孙华 +3 位作者 李海刚 潘行山 谢海棠 孙瑞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01-606,共6页
关键词 生物等效性 治疗 药物研发 仿制药物 创新药物 生产工艺 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