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阿拉伯糖与氨基酸美拉德反应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涛 赵宇 +5 位作者 张治文 庄海宁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徐志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3-217,共5页
L-阿拉伯糖反应型甜味香精香气柔和、丰富,使用此香精的终端产品有更自然和饱满的香气。用L-阿拉伯糖分别与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反应型甜味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挥发性风味... L-阿拉伯糖反应型甜味香精香气柔和、丰富,使用此香精的终端产品有更自然和饱满的香气。用L-阿拉伯糖分别与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反应型甜味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分别与4种氨基酸反应均产生具有烤香和可可香的风味化合物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和2-乙基-3,5-二甲基吡嗪等。L-阿拉伯糖与苏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带有青香风味的化合物薄荷酮。L-阿拉伯糖与丙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带有花果香的风味物质5-茚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丙氨酸 甘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美拉德反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雪 冯涛 +5 位作者 宋诗清 庄海宁 张文宏 姚凌云 孙敏 徐志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8-205,共8页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采用闪式高速提取法,并与蒸煮和2种酶解的方法结合处理蟹味菇子实体,以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和味觉强度值为指标,通过电子舌对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进行感官特...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采用闪式高速提取法,并与蒸煮和2种酶解的方法结合处理蟹味菇子实体,以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和味觉强度值为指标,通过电子舌对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进行感官特性评价,并基于电子舌检测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闪式高速提取法可以促进蟹味菇呈味物质的释放。蒸煮可以使蟹味菇游离氨基酸总量下降,有机酸和核苷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酶解会使蟹味菇呈苦味和无味的氨基酸以及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呈甜味的氨基酸及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一的水解酶酶解会增加呈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呈苦味、甜味及无味氨基酸含量。电子舌雷达图能够反映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滋味特点。通过PCA提取2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79%,PCA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都与常温浸提的蟹味菇原样存在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具有不同的影响,可以根据对呈味的不同需求处理蟹味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味菇 呈味物质 味觉强度值 闪式高速提取 蒸煮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手香气物质的多维分析及其特征香气物质的确定 被引量:24
3
作者 宋诗清 童彦尊 +5 位作者 冯涛 朱建才 王一非 孙敏 姚凌云 徐志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4-100,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Tenax TA吸附剂吹扫捕集(purge and trap,P&T)提取金佛手肉和皮的香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别检测出44种和45种香气物质,结果显示采用HS-SPME和P&T萃取金...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Tenax TA吸附剂吹扫捕集(purge and trap,P&T)提取金佛手肉和皮的香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别检测出44种和45种香气物质,结果显示采用HS-SPME和P&T萃取金佛手香气物质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采用HS-SPME萃取金佛手肉和金佛手皮,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分别检测出43种和40种相似度高的香气物质。此外有23种物质香气活力值大于1,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对金佛手香气贡献较大的物质是柠檬烯、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辛酸乙酯、香叶醇、柠檬醛和叶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金佛手 香气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吹扫&捕集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全二维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