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累积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家兵
赖月婷
+5 位作者
吴如林
曹石云
谢蓉蓉
文昊
秦安贵
孙志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0-1662,共13页
于2015年7月份在闽江口鳝鱼滩湿地布设两条样带(T1和T2),并分别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因重金属Co和V对动物和人类会造成一定危害,且闽江河口潮间带Co和V的研究较少,则对其理化性质、Co和V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程度等进行了研...
于2015年7月份在闽江口鳝鱼滩湿地布设两条样带(T1和T2),并分别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因重金属Co和V对动物和人类会造成一定危害,且闽江河口潮间带Co和V的研究较少,则对其理化性质、Co和V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程度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Co和V的污染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沉积物中Co和V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19 mg/kg、102.94 mg/kg,均高于福建省背景浓度,与其他河口对比,Co和V浓度处于中等水平。Co和V的含量由陆向海方向略有下降。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得出沉积物中Co含量呈现轻度污染状态,V呈现无污染状态。此外,Co和V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_r^i分别为7.24-14.85和1.47-4.17,表明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闽江河口潮间带沉积物中Co和V属于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赖月婷
吴如林
+3 位作者
龚开晟
谢蓉蓉
李家兵
陈文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7,185,共8页
为探究湿地植被、理化性质等对沉积物磷的各赋存形态的影响,评价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和潜在环境风险。2017年在闽江河口湿地由陆向海选取4个采样点,用SMT法提取各形态磷,测定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规律并进行风险评价。结...
为探究湿地植被、理化性质等对沉积物磷的各赋存形态的影响,评价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和潜在环境风险。2017年在闽江河口湿地由陆向海选取4个采样点,用SMT法提取各形态磷,测定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规律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为0.176~0.369mg/g,约占总磷的32.03%;而无机磷含量为0.308~0.666mg/g,占总磷66.49%;总磷含量为0.491~0.998mg/g,其污染指数为0.819~1.618,总体上为轻度污染。各形态磷在不同植被类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不同,其中沉积物有机磷含量芦苇最高,扁穗莎草最低;无机磷中的钙磷含量则是互花米草最少,短叶茳芏和扁穗莎草明显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铁铝磷含量是互花米草远高于其他植物;因总磷受无机磷影响较大,以致无机磷含量与总磷含量分布相似,均是扁穗莎草最高,芦苇最低。沉积物中钙磷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磷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现象可能由植被类型与生长阶段、理化性质、陆源物质、水文环境、凋落物、人类生产活动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
湿地
沉积物
各形态磷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累积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家兵
赖月婷
吴如林
曹石云
谢蓉蓉
文昊
秦安贵
孙志高
机构
福建师范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福建师范
大学
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
大学
地理研究所
广西科技
大学
理
学院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学院
美国
路易斯安那
州立大学
经济系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0-1662,共13页
基金
福建省属高校科研专项立项项目(JK2017011)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重点项目(2016R1032⁃1)
+1 种基金
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cxxl⁃2019204)。
文摘
于2015年7月份在闽江口鳝鱼滩湿地布设两条样带(T1和T2),并分别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因重金属Co和V对动物和人类会造成一定危害,且闽江河口潮间带Co和V的研究较少,则对其理化性质、Co和V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程度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Co和V的污染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沉积物中Co和V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19 mg/kg、102.94 mg/kg,均高于福建省背景浓度,与其他河口对比,Co和V浓度处于中等水平。Co和V的含量由陆向海方向略有下降。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得出沉积物中Co含量呈现轻度污染状态,V呈现无污染状态。此外,Co和V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_r^i分别为7.24-14.85和1.47-4.17,表明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闽江河口潮间带沉积物中Co和V属于轻度污染。
关键词
河口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Keywords
estuary
intertidal zone
sediments
heavy metal
ecological risk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赖月婷
吴如林
龚开晟
谢蓉蓉
李家兵
陈文光
机构
福建师范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福建师范
大学
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7,1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41906)
福建省科技厅JK类项目(JK2017011)
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类)省级项目(201810394065)
文摘
为探究湿地植被、理化性质等对沉积物磷的各赋存形态的影响,评价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和潜在环境风险。2017年在闽江河口湿地由陆向海选取4个采样点,用SMT法提取各形态磷,测定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规律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为0.176~0.369mg/g,约占总磷的32.03%;而无机磷含量为0.308~0.666mg/g,占总磷66.49%;总磷含量为0.491~0.998mg/g,其污染指数为0.819~1.618,总体上为轻度污染。各形态磷在不同植被类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不同,其中沉积物有机磷含量芦苇最高,扁穗莎草最低;无机磷中的钙磷含量则是互花米草最少,短叶茳芏和扁穗莎草明显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铁铝磷含量是互花米草远高于其他植物;因总磷受无机磷影响较大,以致无机磷含量与总磷含量分布相似,均是扁穗莎草最高,芦苇最低。沉积物中钙磷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磷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现象可能由植被类型与生长阶段、理化性质、陆源物质、水文环境、凋落物、人类生产活动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
关键词
闽江口
湿地
沉积物
各形态磷
风险评价
Keywords
Min River Estuary
wetland
sediment
phosphorus speciation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S45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累积及生态风险评价
李家兵
赖月婷
吴如林
曹石云
谢蓉蓉
文昊
秦安贵
孙志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赖月婷
吴如林
龚开晟
谢蓉蓉
李家兵
陈文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