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末的室内设计:美国设计师们如是说
1
作者 卡萝尔.金.马修斯 乔治 S.瓦库伯 王粤皪 《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8年第6期46-50,共5页
在前面几期《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上,我们(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室内设计系的几位老师已经发表了自己对室内设计的看法。为了完善这些观点,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并邀请一些设计师来讨论。虽然这几位设计师的工作经历以及从事的设计... 在前面几期《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上,我们(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室内设计系的几位老师已经发表了自己对室内设计的看法。为了完善这些观点,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并邀请一些设计师来讨论。虽然这几位设计师的工作经历以及从事的设计活动不同,但他们对专业领域中普遍受人关注的许多问题的看法惊人地相似。当然,由于职业的不同,设计师、老师或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会有不同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建筑师 二十世纪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针为研究样本的中原地域古代纺织业发展
2
作者 谷雨珊 刘大玮 +1 位作者 赵睿 罗春晓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6-9,21,共5页
聚焦于中原地区出土的骨针,目的是比较公元前20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在纺织技术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考古资料,发现黄河流域的骨针在尺寸和工艺上优于长江流域,显示出更早期的纺织技术发展和使用广泛性。结果表明,黄... 聚焦于中原地区出土的骨针,目的是比较公元前20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在纺织技术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考古资料,发现黄河流域的骨针在尺寸和工艺上优于长江流域,显示出更早期的纺织技术发展和使用广泛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纺织业在旧石器时期至汉代较长江流域更为先进;到魏晋时期,纺织业中心逐渐向长江流域迁移,反映了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的地域转变。这一发现为理解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演进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针 古代纺织业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阿拉伯糖与氨基酸美拉德反应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冯涛 赵宇 +5 位作者 张治文 庄海宁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徐志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3-217,共5页
L-阿拉伯糖反应型甜味香精香气柔和、丰富,使用此香精的终端产品有更自然和饱满的香气。用L-阿拉伯糖分别与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反应型甜味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挥发性风味... L-阿拉伯糖反应型甜味香精香气柔和、丰富,使用此香精的终端产品有更自然和饱满的香气。用L-阿拉伯糖分别与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反应型甜味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分别与4种氨基酸反应均产生具有烤香和可可香的风味化合物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和2-乙基-3,5-二甲基吡嗪等。L-阿拉伯糖与苏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带有青香风味的化合物薄荷酮。L-阿拉伯糖与丙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带有花果香的风味物质5-茚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丙氨酸 甘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美拉德反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顶管的三维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朱合华 吴江斌 潘同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2-495,共4页
大口径急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在上海地区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曲线顶管施工对周围土体稳定性影响和管体结构受力、位移的空间变化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经典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壳体理论和温克尔假设建立曲线顶管与土体相... 大口径急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在上海地区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曲线顶管施工对周围土体稳定性影响和管体结构受力、位移的空间变化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经典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壳体理论和温克尔假设建立曲线顶管与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力学模型,以模拟曲线顶管在软土地层中的施工力学性态。给出了曲线顶管纵向和法向位移的理论解,并进而给出了结构的内力和地层抗力。与具体工程实测位移比较表明,位移的理论解和实测值有相当的一致性,本文的理论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顶管 三维力学模型 薄壳理论 温克尔假设 地下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merstein-like模型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柳萍 毛剑琴 +1 位作者 张伟 周克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7-921,926,共6页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成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一大阻碍因素.通过使用特殊建模激励信号,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统一率相关Hammerstein-like迟滞非线性模型,该模型能够保证其建模频率范围内单频和复...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成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一大阻碍因素.通过使用特殊建模激励信号,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统一率相关Hammerstein-like迟滞非线性模型,该模型能够保证其建模频率范围内单频和复合频率的模型泛化性.在此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前馈逆补偿与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针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所有单频和复合频率的输入信号,该控制器都能够保证其跟踪控制效果,最后通过实验实时跟踪控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率相关迟滞非线性 Hammerstein-like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建模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服装消费意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6
作者 邢乐 梁惠娥 刘传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61,167,共8页
针对中式服装设计生产及品牌建设盲目性、碎片化的问题,分别从消费者和产品的角度对中式服装消费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借鉴态度功能理论,通过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消费者全球消费文化接受度、中式服装实用性预期、服装品... 针对中式服装设计生产及品牌建设盲目性、碎片化的问题,分别从消费者和产品的角度对中式服装消费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借鉴态度功能理论,通过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消费者全球消费文化接受度、中式服装实用性预期、服装品牌来源及中式元素表现方式对消费者态度与消费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全球消费文化接受度直接影响其对中式服装的态度,但不完全影响消费意向;中式服装实用性预期对其消费意向的影响最为显著;消费者对国内外品牌认可度差异不明显,但易对国内品牌形成积极的态度;消费者更倾向以简洁含蓄方式应用中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服装 消费意向 全球消费文化接受度 服装实用性 品牌来源 中式元素表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车流对桥梁静三分力及局部风压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艳 刘书倩 +2 位作者 宋奎 蔡春声 何旭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3,共7页
在风-车-桥耦合系统中,不同交通状态车辆将引起桥梁气动力和局部风压的变化。采用测压法测试了不同车流下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车流下车辆对三分力系数以及局部风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堵车情况下车辆对... 在风-车-桥耦合系统中,不同交通状态车辆将引起桥梁气动力和局部风压的变化。采用测压法测试了不同车流下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车流下车辆对三分力系数以及局部风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堵车情况下车辆对桥梁断面三分力影响最大,车辆引起桥梁阻力系数和升力矩系数显著减小,使升力系数增大。在车桥耦合风场作用下,桥梁顶面迎风侧压力值产生由正到负的剧烈幅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耦合系统 桥梁断面三分力 局部风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作用下公路车辆与桥梁静气动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韩艳 胡揭玄 蔡春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横风作用下的风—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分析需要准确识别车辆和桥梁气动参数。基于CFD数值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桥梁单体模型和车桥耦合体系模型,计算分析了高低紊流度风场中不同风攻角下车辆和桥梁的静气动力,分析研究了静止车辆对桥梁... 横风作用下的风—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分析需要准确识别车辆和桥梁气动参数。基于CFD数值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桥梁单体模型和车桥耦合体系模型,计算分析了高低紊流度风场中不同风攻角下车辆和桥梁的静气动力,分析研究了静止车辆对桥梁静气动力的影响、风攻角对车辆静气动力的影响以及风场的紊流性对车桥静气动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车辆的干扰,不同风攻角下的桥梁静气动力普遍增大;风攻角对车辆静气动力系数影响比较大;紊流特性对车辆静气动力系数有一定影响,对桥梁静气动力系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横风作用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流线型桥梁断面阻力系数测压结果修正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艳 陈浩 +2 位作者 胡朋 董国朝 蔡春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2,共7页
针对流线型断面阻力系数测力法与测压法差异性问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以苏通大桥主梁断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宽高比和风嘴角度的主梁断面总阻力系数与压差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讨论摩擦阻力对总阻力贡献率的变化规律。同... 针对流线型断面阻力系数测力法与测压法差异性问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以苏通大桥主梁断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宽高比和风嘴角度的主梁断面总阻力系数与压差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讨论摩擦阻力对总阻力贡献率的变化规律。同时,讨论雷诺数对不同工况下摩擦阻力贡献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高比和风嘴角度变化均对流线型断面摩擦阻力贡献率的影响较显著,宽高比越大,摩擦阻力对总阻力的贡献越大,而风嘴角度越小,摩擦阻力对总阻力的贡献也越大。当来流风速为12 m/s,风攻角为0°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流线型断面测压法阻力系数随宽高比和风嘴角度变化的修正系数,研究结论可提高测压法阻力系数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阻力系数 摩擦阻力 风攻角 雷诺数 宽高比 风嘴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与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润州 吴清林 张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1,共3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6761)为基体,松木(Pine)粉为增强材料,以MAPE(EpoleneG2608)和MAPP(ExxelorVA1840)为偶联剂采用注塑法制备WPC,测定了不同配比WPC的热膨胀性能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没有加入MAPE只加入木粉的情况下,WPC的拉伸强...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6761)为基体,松木(Pine)粉为增强材料,以MAPE(EpoleneG2608)和MAPP(ExxelorVA1840)为偶联剂采用注塑法制备WPC,测定了不同配比WPC的热膨胀性能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没有加入MAPE只加入木粉的情况下,WPC的拉伸强度较没有加入任何助剂的HDPE有所下降;偶联剂的加入量按不同配比加入对拉伸模量影响不大;对WPC热膨胀系数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木粉的加入量及塑料基体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拉伸性能 热膨胀 木塑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型测量软件的开发及在眼科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晨 翁景宁 +1 位作者 林荻 吴寿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可以直接调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底图像处理等系统,提供通用扩展图像测量功能的软件。方法:软件采用Vc++6.0编制。对22例OCT图像分别利用OCT原有软件和通用型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运用配对t... 目的:研制一种可以直接调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底图像处理等系统,提供通用扩展图像测量功能的软件。方法:软件采用Vc++6.0编制。对22例OCT图像分别利用OCT原有软件和通用型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对两组的个体内重复测量的变异性采用变异系数,组内相关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该软件能够提供一种通用的精确测量功能,并且不影响原有分析软件。经过配对t检验认为本软件的测量结果与OCT原有软件测量结果一致,其结果的变异系数较小,组内相关系数较大,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通用型图像测量软件,可以为其它图像分析系统提供扩展的测量功能,具有较好的精度,为原有分析设备的扩展应用提供一种方便而实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反应性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参数确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红霞 马立望 H.M.Selim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7-525,共9页
采用一维对流-水动力弥散方程(CDE)研究了非反应性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通过实验研究了土壤团聚体大小和孔隙水流速对非反应性物质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水动力弥散方程能较好地预报氚(3H2O)的穿透曲线和迁... 采用一维对流-水动力弥散方程(CDE)研究了非反应性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通过实验研究了土壤团聚体大小和孔隙水流速对非反应性物质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水动力弥散方程能较好地预报氚(3H2O)的穿透曲线和迁移行为,随着团聚体由小变大,3H2O在其土壤中的穿透曲线的溶质出流提前,而淋洗结束推迟,峰值变小,最佳拟合D值由小变大。流速增加,D值增大,扩散现象加剧,D和流速呈正比。这为进一步研究反应性农用化学物质在该土壤中的迁移行为,预报溶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命踪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反应性物质 土壤迁移 土壤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现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吴清林 梅长彤 +2 位作者 韩景泉 岳一莹 徐信武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的日益重视,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纤维素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产品、催化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能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浓厚兴趣。纳米纤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的日益重视,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纤维素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产品、催化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能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浓厚兴趣。纳米纤维素与有着近100年发展历史的石油化工产品之间的竞争将是大势所趋。林业行业、建筑业、石化行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将绿色纳米纤维素引入大型消费品市场的关键。纳米纤维素的成本和性能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其两大主要产品为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目前,CNF的制备主要是用化学和酶解等方法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机械解纤法来分离和减小经过预处理的CNF尺寸。CNC则是利用无机酸、有机酸、氧化、酶解、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DES)或超临界水法对纯化纤维素处理得到的。CNF和CNC未来的市场发展将取决于新型高效溶剂体系的开发(如固体有机酸和DES等),可大量应用纳米纤维素、有效降低总体生产成本的相关产品(如纳米纤维素复合钻井液、纳米纤维素-水泥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素改性塑料等)的研发,以及纤维素纳米材料的相关国际标准、生理毒性和使用规范的制订,从而帮助相关部门研发和利用纤维素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纳米晶体 纳米纤维 制备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微纳纤丝改良秸秆纤维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润州 张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不同浓度微纳纤丝/MF混合液对秸秆纤维板进行不同浸注时间处理后,分析可知:微纳纤丝的浓度越大,对提高秸秆纤维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效果越好;而增加浸渍时间虽然有利于提高秸秆纤维板的平均密度,但同时会提高其密度梯度。较佳的... 通过不同浓度微纳纤丝/MF混合液对秸秆纤维板进行不同浸注时间处理后,分析可知:微纳纤丝的浓度越大,对提高秸秆纤维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效果越好;而增加浸渍时间虽然有利于提高秸秆纤维板的平均密度,但同时会提高其密度梯度。较佳的工艺参数分别是秸秆纤维板密度:0.8g/cm^3;微纳纤丝浓度:1.0%;浸渍时间: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板 微纳纤丝 三聚氰胺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挤出型芯—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与热膨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润州 冒海燕 +1 位作者 KIM Brimjune WU Qinglin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4,共5页
以改性玻璃纤维(GF)为表层的增强材料,以共挤出技术为加工工艺,制备了芯-表结构的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其在芯层1和芯层2两种复合体系下的弯曲和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当表层GF加入量为0时,即为表层为纯高密度聚乙烯(HDPE)时,无论是在芯... 以改性玻璃纤维(GF)为表层的增强材料,以共挤出技术为加工工艺,制备了芯-表结构的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其在芯层1和芯层2两种复合体系下的弯曲和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当表层GF加入量为0时,即为表层为纯高密度聚乙烯(HDPE)时,无论是在芯层1还是芯层2的复合体系,芯—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的线性热膨胀系数(LTEC)高于芯层材料,其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小于芯层材料;芯—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GF增强表层)的弯曲强度、模量随着表层GF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芯—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是表层和芯层性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表层加入GF后,其表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芯—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同时降低,且降低趋势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表结构 木塑复合材料 热膨胀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雪 冯涛 +5 位作者 宋诗清 庄海宁 张文宏 姚凌云 孙敏 徐志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8-205,共8页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采用闪式高速提取法,并与蒸煮和2种酶解的方法结合处理蟹味菇子实体,以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和味觉强度值为指标,通过电子舌对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进行感官特...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采用闪式高速提取法,并与蒸煮和2种酶解的方法结合处理蟹味菇子实体,以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和味觉强度值为指标,通过电子舌对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进行感官特性评价,并基于电子舌检测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闪式高速提取法可以促进蟹味菇呈味物质的释放。蒸煮可以使蟹味菇游离氨基酸总量下降,有机酸和核苷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酶解会使蟹味菇呈苦味和无味的氨基酸以及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呈甜味的氨基酸及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一的水解酶酶解会增加呈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呈苦味、甜味及无味氨基酸含量。电子舌雷达图能够反映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滋味特点。通过PCA提取2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79%,PCA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的蟹味菇都与常温浸提的蟹味菇原样存在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蟹味菇呈味物质释放具有不同的影响,可以根据对呈味的不同需求处理蟹味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味菇 呈味物质 味觉强度值 闪式高速提取 蒸煮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设计途径的城市住宅室内空气安全措施探讨
17
作者 陈波 邹峻 《城市建筑》 2022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室内空气的安全对于人们的健康来说意义重大,人们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空气污染现象依然严重。虽然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途径越来越多,但高成本性、局限性和不易性,导致人们即使运用了一些净化措施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室内设计的手段... 室内空气的安全对于人们的健康来说意义重大,人们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空气污染现象依然严重。虽然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途径越来越多,但高成本性、局限性和不易性,导致人们即使运用了一些净化措施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室内设计的手段,将净化空气的目的加以贯彻,全方位地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净化空气,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把居住室内空间打造成独特的绿色空间,而且可以以最低成本,方便、高效地达到理想效果,可以普及化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保障人们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设计 净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手香气物质的多维分析及其特征香气物质的确定 被引量:24
18
作者 宋诗清 童彦尊 +5 位作者 冯涛 朱建才 王一非 孙敏 姚凌云 徐志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4-100,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Tenax TA吸附剂吹扫捕集(purge and trap,P&T)提取金佛手肉和皮的香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别检测出44种和45种香气物质,结果显示采用HS-SPME和P&T萃取金...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Tenax TA吸附剂吹扫捕集(purge and trap,P&T)提取金佛手肉和皮的香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别检测出44种和45种香气物质,结果显示采用HS-SPME和P&T萃取金佛手香气物质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采用HS-SPME萃取金佛手肉和金佛手皮,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分别检测出43种和40种相似度高的香气物质。此外有23种物质香气活力值大于1,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对金佛手香气贡献较大的物质是柠檬烯、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辛酸乙酯、香叶醇、柠檬醛和叶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金佛手 香气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吹扫&捕集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全二维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涛 马博文 +3 位作者 庄海宁 孙敏 徐志民 杨末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8,共6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参数,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其香气成分。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了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值三个主要工艺参数,采用中心组合...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参数,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其香气成分。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了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值三个主要工艺参数,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苹果酒品质的模糊评判结果为目标,构建主因素突出型综合评判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得到苹果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9 g/100 mL,初始pH值3.5,接种量10%,发酵温度22℃。此条件下的苹果酒颜色金黄,酒体澄清有光泽,口感丰满协调、风格良好。苹果酒中共检测到33种香气成分,结合气味活性值(OAV)法鉴定出10种关键香气组分,这些香气物质构成了苹果酒的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酒 感官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响应面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比较
20
作者 黄润州 WUQing-lin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3-74,共2页
中美两国都是木材工业大国,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了木材工业发展的趋势。比较中美两国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设置、培养层次和影响因素,探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与其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建设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