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运营系统的出租车出行需求短时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永杰 邹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5-1240,共6页
出租车系统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宏观规划和调度管理的合理性决定了出租车服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出租车乘客出行需求估计及预测,为出租车规划和实时调度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分析了出租车定位系统和计费系统,改进了传统... 出租车系统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宏观规划和调度管理的合理性决定了出租车服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出租车乘客出行需求估计及预测,为出租车规划和实时调度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分析了出租车定位系统和计费系统,改进了传统出租车需求网格划分方法,考虑了地形、建筑群和道路网络特征,保持了网格自身出行特性的完整性.其次,根据实时收集的出租车数据,建立了易于计算的出行需求估计方法.最后,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对影响短时出行量的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时需求预测模型,根据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模型结构.以实际获取的出租车数据为例,验证了提出的需求估计和预测模型.结果证明:相比于传统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提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提高了32%.此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绝对误差百分比超过50%的概率低于10%,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高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运营 乘客需求估计 网格 短时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及伤害估计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磊 吕璞 林永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0,共5页
为了定量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国内3条高速公路227起交通事故为基础,根据人、车、路和环境交通4要素,提出运用有序Logit和多项Logit模型分别建立事故伤害程度预测模型。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假设检验,从15个备选变量... 为了定量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国内3条高速公路227起交通事故为基础,根据人、车、路和环境交通4要素,提出运用有序Logit和多项Logit模型分别建立事故伤害程度预测模型。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假设检验,从15个备选变量中分别确定2类Logit模型的输入自变量。显著性分析表明:道路线形、路面通行条件、事故发生时间和能见度4个自变量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均显著相关。事故伤害程度预测模型对比结果显示:有序Logit模型仅对有财产损失的事故估计准确率为72.3%,多项Logit模型对死亡事故估计的准确率高达95%,总体上多项式模型的准确率比有序模型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严重程度 有序LOGIT模型 多项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维灰数递补模型的软弱围岩隧道变形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林冲 徐志胜 彭立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3-17,共5页
结合隧道掘进施工以及变形监测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GM(1,1)模型,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建立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来对灰色GM(1,1)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工程实例中的变形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建... 结合隧道掘进施工以及变形监测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GM(1,1)模型,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建立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来对灰色GM(1,1)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工程实例中的变形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建立所需数据少,计算方法简单易行,而且预测值精度明显提高;灰色建模的数据取样越接近预测点,则得到的模型预测值越接近实际值,一般4次预测值的结果基本接近于实测值,该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软弱围岩隧道的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变形 灰色理论 预测 等维灰数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误和事故损失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磊 林永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交通检测系统获取的车道流量和速度为模型输入,分别提出基于延误损失、事故损失和综合损失等3类步进式可变限速控制.综合现有基于流量和基于车速离散性算法估计了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出了基于延误和事故发生率的路段综合损失计算方... 以交通检测系统获取的车道流量和速度为模型输入,分别提出基于延误损失、事故损失和综合损失等3类步进式可变限速控制.综合现有基于流量和基于车速离散性算法估计了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出了基于延误和事故发生率的路段综合损失计算方法.以青兰高速莱芜区约20 km的路段为实例,模拟了8组可变限速牌,通过微观仿真验证了提出的3种算法.结果证明,相比于静态控制,建立的3种模型均显著降低了主线车流的停车次数、停车延误和综合延误,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但主线车辆旅行时间略有增加.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驾驶员对限速值服从率的下降,可变限速控制的效益也逐渐降低,尤其低于80%时,下降显著;当低于60%时,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步进式控制 高速公路 交通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及其受纳水体中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凤花 宋鑫 +2 位作者 曹建峰 闫赛红 张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目标物,利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该药物在泰安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地表水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被检出,质量浓度为0.9~238μg/L,表明生活污水为污水处理厂该药...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目标物,利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该药物在泰安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地表水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被检出,质量浓度为0.9~238μg/L,表明生活污水为污水处理厂该药物活性成分的来源,出水中质量浓度为ND^8.3μg/L,去除率较高,其中生物降解是主要的降解机制。在泮河中的质量浓度为ND^3.59μg/L,与国内外其他地表水体相比,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且污水厂排水口下游水体中目标物浓度高于上游,反映出污水处理厂排放可能是其受纳水体中PPCPs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对乙酰氨基酚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维成像技术的河床介质形成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臣 黄涛 +1 位作者 彭道平 贺玉龙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为了研究潜流交换过程中孔隙水流、颗粒运移和小尺度河床介质非均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室内水槽试验,在利用X射线微断层扫描技术对实验样品进行扫描生成样品内部结构3维图像的基础上,运用格子波尔兹曼法对河床介质的形成过程进行模... 为了研究潜流交换过程中孔隙水流、颗粒运移和小尺度河床介质非均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室内水槽试验,在利用X射线微断层扫描技术对实验样品进行扫描生成样品内部结构3维图像的基础上,运用格子波尔兹曼法对河床介质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床介质的形成以及运移过程中,随着颗粒运移过程的发展,河床上部的渗透率逐渐增大,而随着细砂粒深入到介质内部,河床下部的渗透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槽实验 X射线微断层扫描技术 格子波尔兹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介质中含砷聚集物的三维成像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道平 黄涛 Aaron PACKMAN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3-978,共6页
为观测砷沉积导致的孔隙介质内部结构的改变,采用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技术,扫描从Loa流域获得的河床沉积物和实验室配制的含砷样品,对含砷聚集物在孔隙介质中的分布进行了成像分析.经过图像处理去除图像上的噪点和增强图像中砷的信息,... 为观测砷沉积导致的孔隙介质内部结构的改变,采用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技术,扫描从Loa流域获得的河床沉积物和实验室配制的含砷样品,对含砷聚集物在孔隙介质中的分布进行了成像分析.经过图像处理去除图像上的噪点和增强图像中砷的信息,获得了孔隙介质中含砷聚集物的三维数据组;采用Avizo 6和Blob3D等工具,对三维数据组进行重建和可视化.成像显示:大量含砷聚集物沉积在介质孔隙和介质表面;不同尺寸聚集物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小颗粒聚集物趋于球形,大颗粒聚集物则趋于扁平状.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实现对孔隙介质沉积前后内部结构变化的直接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介质 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技术 图像处理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主应力对岩石变形局部化的影响
8
作者 李云祯 黄涛 +1 位作者 戴本林 蔡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20-3025,共6页
岩石局部化变形在水利、石油、核废料处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以及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中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为了研究中主应力对于岩石局部化变形的影响,本文把轴对称拉伸和压缩状态的变形带角属性选做边界条件,推导得到RR模型中的本... 岩石局部化变形在水利、石油、核废料处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以及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中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为了研究中主应力对于岩石局部化变形的影响,本文把轴对称拉伸和压缩状态的变形带角属性选做边界条件,推导得到RR模型中的本构参数,最后预测得到其他应力状态的变形带角,与Dunham白云岩真三轴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中主应力对岩石强度、变形率以及变形带角都有影响;变形带角在最小压应力值固定的情况下,随着平均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最小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小,与认为中主应力对岩石强度以及变形没有影响的摩尔库伦条件预测结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化变形 RR理论 变形带角 真三轴实验 摩尔库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应力不变量模型预测变形带角
9
作者 李云祯 黄涛 +1 位作者 戴本林 蔡臣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8,共6页
RR二应力不变量模型研究岩石局部化变形带角,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验中测得的变形带角随平均应力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以及随着最小压应力增加而减小的趋势都一致,但是得到的预测值比实测数据略小。在RR二应力不变量模型基础上,通过增加洛德角... RR二应力不变量模型研究岩石局部化变形带角,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验中测得的变形带角随平均应力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以及随着最小压应力增加而减小的趋势都一致,但是得到的预测值比实测数据略小。在RR二应力不变量模型基础上,通过增加洛德角作为第三应力不变量,选用更加复杂的屈服条件,得到的三应力不变量模型,结合岩石真三轴实验,得到的预测值和实验数据关联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局部化变形 变形带角 RR二应力不变量模型 三应力不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化学品创新设计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正浩 周天航 +1 位作者 蓝兴英 徐春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10-3916,共7页
改进化学品研发模式,缩短化学品从发现到应用的时间是化工行业中所有科学研究者和产业人员的最终目标。本文提出:化学品设计是一个涉及多组分、多尺度和多物理场的复杂过程,现有的实验研究模式难以深入高效地揭示相关的物理化学机制;因... 改进化学品研发模式,缩短化学品从发现到应用的时间是化工行业中所有科学研究者和产业人员的最终目标。本文提出:化学品设计是一个涉及多组分、多尺度和多物理场的复杂过程,现有的实验研究模式难以深入高效地揭示相关的物理化学机制;因此,需要借助多尺度计算机模拟技术,从微观分子层面的化学结构出发,耦合多种模拟方法来预测宏观产品的性能;同时,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将基于物化机制的多尺度计算机模拟方法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基于高精度多尺度模拟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指数级地缩短化学品结构-性质的预测。尽管如此,由于广阔的分子结构空间和复杂的分子作用力关系,新型化学品研发面临着众多独特的挑战。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高现有模拟技术的准确性与速度,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并将人工智能引入材料设计算法,以实现更高效地探索和优化复杂的化工设计参数,使其更适应实际需求,是化学品设计研究的前沿方向。本文从多尺度模拟、材料设计框架和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人工智能驱动化学品创新设计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化学品设计创新途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人工智能驱动在化学品设计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展望,以助力实现新型化学品的设计,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化学品设计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