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粒子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氧化能力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雯 Oberdrster Gnter +4 位作者 刘晓梅 孙磊 杜忠君 杨文胜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检测纳米SiO2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氧化能力,为医用纳米SiO2粒子体内外毒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2种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不同介质(纯水、生理盐水、10%Tw... 目的:检测纳米SiO2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氧化能力,为医用纳米SiO2粒子体内外毒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2种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不同介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80溶液、RPMI1640培养液、含1%胎牛血清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超声30s)溶液及不同时间(0、24、48和72h)的粒径分布及团聚状态;用DDCFH-DA法F检测粒子在无细胞体系中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电镜结果显示,2种纳米SiO2粒子均呈球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43.0±4.2)和(68.0±5.7)nm;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80溶液、RPMI1640培养液及含1%胎牛血清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中,Si-43nm及Si-68nm粒子粒径变化很大,其中在生理盐水中的粒径最接近电镜结果,为74.0和96.7nm。超声30s后0、24、48和72h时,Si-43nm及Si-68nm粒子粒径在生理盐水中不发生团聚;在含1%胎牛血清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中发生团聚,形成相似大小的团聚体;在30~100μg的质量范围内,2种粒子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相似但很弱,相当于2.5μmol.L-1左右H2O2当量。结论:一定粒径的纳米SiO2在细胞培养液中形成大粒径团聚体,粒子自身只有较弱的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团聚体 无细胞体系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