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行政法上的机构协调及其借鉴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曦昊 宋华琳 《交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6期78-95,共18页
机构协调是美国行政法处理行政管辖碎片化、重叠化问题,增强行政效能的重要内部行政法举措。美国机构协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国会和总统对机构协调的外部控制措施,行政机构自主开展的协调规则制定和协调裁决等要素。非正式协调、信息科... 机构协调是美国行政法处理行政管辖碎片化、重叠化问题,增强行政效能的重要内部行政法举措。美国机构协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国会和总统对机构协调的外部控制措施,行政机构自主开展的协调规则制定和协调裁决等要素。非正式协调、信息科技等对美国机构协调也具有重要影响。除遵守普通行政程序外,美国机构协调还在意见咨询、行政公开和说明理由方面具有特殊的程序设计。美国机构协调的司法审查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即协调组织是否属于行政机关、机构协调是否违反“单方接触”、协调制定的行政规范是否具有效力和机构协调执法的合法性要求。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宜从理论内化、规则创制、程序约束与法院审查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我国行政法上的机构协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协调 内部行政法 行政管辖 比较行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的法: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导言)
2
作者 罗纳德.德沃金 刘丽君 林燕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55-64,共10页
关键词 道德解读 道德原则 原旨主义 大法官 美国宪法 联邦最高法院 宪法解释 民主制度 言论自由 制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法律东方主义:一种欧洲视角--评络德睦《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
3
作者 高一宁(译) 《交大法学》 CSSCI 2018年第4期171-176,共6页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法律学界,有关法律东方主义的争论都备受关注。而当下,络德睦的《法律东方主义》一书,则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参照物。尽管络德睦的作品聚焦于美国、中国,以及现代法,但本文提议从一种欧洲视角出发,重新诠释其观...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法律学界,有关法律东方主义的争论都备受关注。而当下,络德睦的《法律东方主义》一书,则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参照物。尽管络德睦的作品聚焦于美国、中国,以及现代法,但本文提议从一种欧洲视角出发,重新诠释其观点。因此,本文首先审视了,从欧洲视角出发是否是恰当的;进而论证,法律东方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构主义式观点,因此也暗示了在东方主义式法律论说之中,还剩下什么内容可供我们思考。很显然,剩下的内容就是"东方法律主义"这一概念——它暗示了某些超越法律东方主义的内涵。因此,在结尾部分中,本文评述了这一概念,并且探索了从欧洲视角出发的其他方式,以重新思考法律东方主义。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应当修正络德睦对于法律东方主义的概念分析,以及他对于"西方"式论述起点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东方主义 东方法律主义 解构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司法智慧化的机遇、挑战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44
4
作者 高鲁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23,共9页
人工智能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推行与应用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为我国司法实践整体性变革带来了全新机遇,主要体现为有助于提升司法效率,破解"案多人少"的司法治理难题;有助于实现实体公正,达至"类案类判"... 人工智能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推行与应用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为我国司法实践整体性变革带来了全新机遇,主要体现为有助于提升司法效率,破解"案多人少"的司法治理难题;有助于实现实体公正,达至"类案类判"的司法裁判常态;有助于推进司法公开,进一步提高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与此同时,我国司法实践也面临着既有的司法数据现状无法有效满足司法智慧化的需要、算法的偏见与隐秘可能影响司法裁判的公正与公开、复合型人才的匮乏难以为司法智慧化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持等现实挑战。因而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现代化司法大数据库,构建完备的算法审查与公开机制,推行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司法智慧化 时代机遇 现实挑战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思想、经验和法治 被引量:6
5
作者 FrankK.Upham 夏立安 胡瓷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23-33,共11页
通过对世界银行和美国国会等组织鼓励甚至强迫发展中国家创造“法律”的种种企图的剖析 ,作者对它们的“法治”观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 ,它们所谓的“司法不受政治干扰”的法治目标实际上并不存在 ,拒绝法律的政治特性将导致两个严重后... 通过对世界银行和美国国会等组织鼓励甚至强迫发展中国家创造“法律”的种种企图的剖析 ,作者对它们的“法治”观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 ,它们所谓的“司法不受政治干扰”的法治目标实际上并不存在 ,拒绝法律的政治特性将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其一是将低估法律发展的困难和复杂性 ;其二是将导致法律是好的而政治是坏的优劣分野。此外 ,作者还比较了美国和日本的法治经验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法律制度 司法公正 法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