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启示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永斌 龙陶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3,共8页
美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连续五次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并推出一系列行动计划,让美国成为世界上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该文对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进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混合与在线教育... 美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连续五次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并推出一系列行动计划,让美国成为世界上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该文对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进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混合与在线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 教师培训 信息化教学 混合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88
2
作者 邓宏文 吴海波 +1 位作者 王宁 Timothy A.Cross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7,共7页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用和基准面变化产生的异旋回沉积作用,即基准面旋回;然后运用河流沉积学理论分析构成河流相的不同相域的形成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识别基准面转换位置(基准面上升到下降或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沉积学和地层学响应,从而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回 异旋回 基准面旋回 旋回界面识别 层序地层格架 河流相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冬丽 李江龙 吴玉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20,共8页
通过对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各个模型参数对试井曲线的敏感性,确立了数值试井模型的参数体系。这些参数直接对应着油藏渗透性、缝洞大小、长度等物理量,更直观具体。不同的参数对曲线的影响方式不同:原始... 通过对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各个模型参数对试井曲线的敏感性,确立了数值试井模型的参数体系。这些参数直接对应着油藏渗透性、缝洞大小、长度等物理量,更直观具体。不同的参数对曲线的影响方式不同:原始地层压力和裂缝渗透率影响压力恢复曲线的位置分布,表皮系数、井筒储集系数主要影响早期的曲线形状,基质渗透率等其他参数的影响则反映在曲线上的两个拐弯处,这些结论在曲线拟合求参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 三重介质 数值试井 敏感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冬丽 李江龙 吴玉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8,共7页
基于多重介质渗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该模型是一般三重介质模型的推广,可以很好地反映缝洞型油藏的各种非均质特征,能灵活处理油藏中各种断层和边界,且允许产量的任意变化。采用基于积分的有... 基于多重介质渗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该模型是一般三重介质模型的推广,可以很好地反映缝洞型油藏的各种非均质特征,能灵活处理油藏中各种断层和边界,且允许产量的任意变化。采用基于积分的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得到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响应曲线,分析了其渗流规律:三重介质不同的渗透性致使在半对数曲线上出现两个台阶、导数曲线上出现两个下凹。分别计算了层状非均质地层模型、直线断层模型、变产量模型、复合模型等几个复杂模型的试井响应。该数值试井模型可以进一步考虑缝洞型油藏中具体的裂缝和溶洞,进而推广至缝洞型油藏的两相流试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 三重介质 数值试井 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长石——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同生成因的标志矿物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发 沈建忠 R W 哈钦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0-337,共8页
钾长石在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与成矿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对其成因有种种不同看法。本文最新研究证明,该矿床中的钾长石属于冰长石和钡冰长石,系钾长石的低温变种。这种低温钾长石是在成岩期形成的,而不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的... 钾长石在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与成矿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对其成因有种种不同看法。本文最新研究证明,该矿床中的钾长石属于冰长石和钡冰长石,系钾长石的低温变种。这种低温钾长石是在成岩期形成的,而不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无疑,这项新发现为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同生成因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床 多金属矿床 钾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热液喷气沉积成因的证据——容矿岩石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53
6
作者 韩发 R.W.哈钦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42,共10页
对大厂锡矿床容矿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矿区主要容矿岩石——硅质岩、富长石岩及电气石岩稀土元素总量低、具弱的Ce亏损、明显的Eu负异常。这些特点与某些有代表性矿床中的热液喷气沉积岩——条带状燧石岩及电气石岩十分相似... 对大厂锡矿床容矿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矿区主要容矿岩石——硅质岩、富长石岩及电气石岩稀土元素总量低、具弱的Ce亏损、明显的Eu负异常。这些特点与某些有代表性矿床中的热液喷气沉积岩——条带状燧石岩及电气石岩十分相似,证明了它们属于喷气沉积成因。相反,与主要容矿岩石互成条带的部分绢云母岩、含绢云母的长石岩等则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与北美页岩相似,具有陆源沉积或混合成因的特征。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这些岩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与上述结果完全一致,为其成因进一步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岩石 多金属矿 稀土元素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热液喷气沉积的证据——含矿建造及热液沉积岩 被引量:123
7
作者 韩发 R.W.哈钦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40,共16页
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特征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证明了主要容矿岩石是从海底热卤水系统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的热液沉积岩。
关键词 热液沉积岩 含矿建造 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喷气沉积成因的证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5
8
作者 韩发 R.W.哈钦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9-324,共16页
本文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本矿床按矿化类型可分为层状矿化及脉状矿化两大类。层状矿化是同生沉积的,严格产于喷气沉积岩层内。脉状矿化是矿床形成时及其后不同阶段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故又可进一步... 本文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本矿床按矿化类型可分为层状矿化及脉状矿化两大类。层状矿化是同生沉积的,严格产于喷气沉积岩层内。脉状矿化是矿床形成时及其后不同阶段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故又可进一步分为补给脉、梯状脉等4种类型,在成因上即有联系又有差别。对锡石的研究表明,本矿床不同矿化类型中锡石的矿物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与其产状有着相应的一致性,进一步提供了有关矿床成因的信息。特别是作者对沙利文矿山喷气沉积型锡石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其结果与大厂层状矿化者十分相似,证明了二者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 沉积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幂函数分布的砂岩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季明 孙中光 +1 位作者 刘文朋 张益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31,共8页
为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岩石应力应变关系和损伤演化规律,假定微元的统计强度概率服从幂函数分布,推导了单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的损伤本构方程;考虑围压条件下岩石峰后的残余强度,推导了三轴应力下岩石修正的损伤本构方程,并分别采用砂岩试样... 为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岩石应力应变关系和损伤演化规律,假定微元的统计强度概率服从幂函数分布,推导了单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的损伤本构方程;考虑围压条件下岩石峰后的残余强度,推导了三轴应力下岩石修正的损伤本构方程,并分别采用砂岩试样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单轴载荷下岩石的损伤本构方程能够较好的表述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应变软化阶段以及峰值应变和峰值强度特征;(2)单轴应力下岩石的损伤演化和加载过程中岩石裂隙的演化有良好的相关性;(3)修正的损伤本构方程可较好地反映三轴应力状态下岩石峰前非线性、应变软化以及峰后残余强度特征;(4)随着围压的增大,损伤-应变曲线逐渐变缓,岩石抵抗损伤的能力将逐步加强.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岩体损伤失效性分析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函数分布 损伤 裂隙 本构方程 Mohor-Coulomb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厂锡矿床成因综合分析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发 R.W.哈钦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1-80,共20页
本文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形态特征、原生金属-矿物分带、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论述了该矿床在许多方面具有喷气沉积成因的特点。为此,我们把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绿岩带金矿床及某些... 本文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形态特征、原生金属-矿物分带、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论述了该矿床在许多方面具有喷气沉积成因的特点。为此,我们把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绿岩带金矿床及某些层控锡矿床进行了对比,从而明确了大厂锡矿属于含锡块状硫化物型层控锡矿床。本文还从发展、演化的角度,对大厂层控锡矿形成后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同生与后生地质现象同时存在的原因,解决了对该矿床所提出彼此矛盾成因假说的难题。最后,建立了大厂锡矿的成因模式,并探讨了该超大型锡矿形成的特殊地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厂锡矿 成矿模式 矿体形态 多金属矿床 锡矿床 矿床成因类型 块状硫化物 绿岩带 火山作用 脉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晚二叠世煤田中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TONSTEIN)的锆石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义平 汤大忠 任友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38,共11页
本文就滇东晚二叠世含煤沉积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和正常沉积粘土岩的锆石进行了统计学和形态学研究.该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岩中锆石含量及形态面貌有显著区别.tonsteins中锆石形态参数统计规律因层位而异;同层位tonstein的... 本文就滇东晚二叠世含煤沉积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和正常沉积粘土岩的锆石进行了统计学和形态学研究.该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岩中锆石含量及形态面貌有显著区别.tonsteins中锆石形态参数统计规律因层位而异;同层位tonstein的锆石含量和形态参数在平面上呈有规律地变化.系统研究含煤建造剖面上各类岩石(包括tonsteins)中的锆石特征,能够用以确定物质来源、性质、成因以及以此为基本建立正常地层层序并精确对比层位,因而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粘土岩夹矸 火山凝灰 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太阳山斑岩铜-钼矿床岩体氧逸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勾宗洋 于皓丞 +5 位作者 邱昆峰 吴鸣谦 周春生 朱锐 李俊 温依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254,共12页
甘肃天水三叠纪太阳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斑岩、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泥盆系大草滩群。氧逸度是表征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岩浆热液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综合评述常用氧逸度... 甘肃天水三叠纪太阳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斑岩、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泥盆系大草滩群。氧逸度是表征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岩浆热液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综合评述常用氧逸度计算方法及适用性的前提下,文中应用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分析方法对太阳山矿床含矿岩体锆石微量元素进行测定,选用含量较高的Sm、Nd进行Ce异常计算,查明含矿斑岩岩浆氧逸度,探讨其成矿意义。太阳山矿床岩浆氧逸度计算结果表明,太阳山成矿二长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相对氧逸度ΔFMQ分别为+3.04和+3.15,成矿前石英闪长斑岩相对氧逸度ΔFMQ为-1.83,成矿岩体氧逸度明显高于成矿前岩体。成矿岩体岩浆氧逸度高于成矿前岩体的原因可能与富集地幔有关。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加入,带来了大量的硫和金属铜,并提高了岩浆氧逸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山矿床 氧逸度 斑岩型矿床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须家河组第四段TONSTEINS的岩石地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KurtBurger 任友谅 周义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T001,共6页
对四川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 4段 ( T3 xj4 )中的 5层 TONSTEINS做了较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是同沉积的酸性火山灰 ,在泥炭沼泽环境下 ,经过水解和后期成岩作用 ,转变成质地较纯的高岭石粘土岩。 TONSTEINS... 对四川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 4段 ( T3 xj4 )中的 5层 TONSTEINS做了较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是同沉积的酸性火山灰 ,在泥炭沼泽环境下 ,经过水解和后期成岩作用 ,转变成质地较纯的高岭石粘土岩。 TONSTEINS的岩石结构类型较简单 ,以致密型和团粒—致密型为主 ,结晶型较少。同层 TONSTEIN的岩石结构类型和某些亲石元素含量及组合关系在较大范围内保持稳定 ,并具有显著的标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STEIN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晚三叠世 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温泉斑岩钼矿床复式岩体岩浆氧逸度对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皓丞 邱昆峰 +4 位作者 庞瑶 周俊烈 耿建珍 勾宗洋 王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5-269,共15页
温泉斑岩钼矿床位于西秦岭东段,是该区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矿前景的斑岩型钼矿床。围岩温泉复式岩体发育5个岩相单元(Ⅰ~Ⅴ),钼矿体(化)主要赋存于复式岩体Ⅱ单元富含镁铁质包体的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和Ⅲ单元富含镁铁质包体的似斑状二长... 温泉斑岩钼矿床位于西秦岭东段,是该区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矿前景的斑岩型钼矿床。围岩温泉复式岩体发育5个岩相单元(Ⅰ~Ⅴ),钼矿体(化)主要赋存于复式岩体Ⅱ单元富含镁铁质包体的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和Ⅲ单元富含镁铁质包体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其接触带内,其余岩相(包括单元Ⅴ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很少发育矿化。该研究使用全岩地球化学数据和锆石微量元素含量数据,计算得到不同岩相单元的氧逸度。Ⅱ单元和Ⅲ单元含矿斑岩相对氧逸度ΔFMQ分别为1.35和1.38。Ⅰ单元黑云母花岗岩和Ⅳ单元二长花岗斑岩相对氧逸度ΔFMQ分别为-0.61和-0.73,明显低于含矿斑岩。富集地幔物质的加入与否可能是造成不同岩相之间氧逸度差异的主要原因。高氧逸度的熔体可以将秦岭地区古生代富钼沉积物中的钼氧化萃取出来,并使钼与高价态硫络合,不断在熔体中高度富集,最终成矿。氧逸度较低的熔体很难萃取和保存足够的钼,因而很少发育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逸度 温泉钼矿床 斑岩型矿床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15
作者 张弛 董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18-2729,共12页
微生物广泛参与了其所处地质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造过程.监控微生物与地质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了解其机制对近地面环境工程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等实际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勘测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在传统应用中测量... 微生物广泛参与了其所处地质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造过程.监控微生物与地质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了解其机制对近地面环境工程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等实际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勘测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在传统应用中测量和表征地表以下的物理特性变化,大量直接有效的证据表明这些方法还可以捕获孔隙介质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包括监测微生物、微生物活动以及它们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地球物理(Biogeophysics)作为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包含了微生物学、生物地球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勘测等多个学科,侧重于研究微生物与地质介质相互作用对地球物理场的影响.过去十几年在生物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充分表明和验证了地球物理勘测方法的独特优点(最小化侵入、时空连续及跨尺度运用),并为将传统勘测方法用于探索跨时间空间各尺度的地下生物地球化学动态过程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本篇综述将系统介绍生物地球物理学科的理论背景、发展和研究前沿.首先讨论微生物及其活动引起的孔隙介质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其次,将侧重于探讨微生物活动对包括地电法、电磁法、探地雷达以及地震法等不同地球物理场的响应.最后将讨论生物地球物理领域的机遇、挑战和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微生物过程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