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情景下外来森林病虫害潜在生境动态分析--以美国南方松大小蠹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明阳 巨云为 +2 位作者 吴文浩 何燕洁 徐光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9,共6页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该文以美国外来入侵物种南方松大小蠹(SPB)为研究对象,以SPB重要发生地亚利桑那州...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该文以美国外来入侵物种南方松大小蠹(SPB)为研究对象,以SPB重要发生地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为研究区域,以美国Daymet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000、2050、2100年3种气候变化情景,预测SPB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温度的季节性变动系数(46.7%)、最湿季节降水量(32.4%)是影响SPB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随着气温的升高,研究区域SPB适生概率从0.067 7下降到0.064 0;当适生概率P>0.5时,外来SPB感染面积从1.2%下降到0.5%,感染区域SPB适生概率反而从0.548 9上升到0.610 7;随着最湿季节降水的重心由西向东偏移,SPB分布的中心从亚利桑那州中部偏移到新墨西哥州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潜在生境 气候变化 南方松大小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陆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Dreissena polymorpha)潜在生境预测模型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明阳 居云为 +1 位作者 Sunil Kumar Thomas J.Stohlgre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53-4258,共6页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论文以1864个美国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定点发生数据和开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aymet的3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论文以1864个美国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定点发生数据和开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aymet的3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4种途径,建立美国大陆部分潜在生境预测模型,从接受者运行特征曲线下面积(AUC)、Pearson相关系数、Kappa值3个方面来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斑马纹贻贝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评价指标中,4个生态位模型预测精度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Maxent在物种现实生境模拟、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环境因子对物种生境影响的定量描述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距水源距离、海拔高度、降水频率、太阳辐射是影响物种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生境预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对中国海洋外来入侵物种沙筛贝的预测与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斑马纹贻贝 潜在生境 生态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安佑志 刘朝顺 +2 位作者 施润和 高炜 殷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3-1927,共5页
在快速城市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关注并且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植被指数作为监测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2000—2011年的Terra Modis NDVI植被指数数据集,从时间尺度和空间... 在快速城市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关注并且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植被指数作为监测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2000—2011年的Terra Modis NDVI植被指数数据集,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变化上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应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更适合研究非正态分布数据的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Terra Modis NDVI数据可以很好地从宏观上监测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2)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更为剧烈,并且植被覆盖变化对人类活动做出积极的响应。12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研究区中的城市及周边地区则以显著下降趋势为主,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植被覆盖状况正面临着恶化。(3)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植被变化趋势的检测总体上趋于一致,两者可以相互印证,但局部有差异。因此,当进行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深入研究及驱动力分析时,需要较高分辨率的数据作为辅助数据。研究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一元线性回归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ODIS数据推估区域地表蒸散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朝顺 高炜 高志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2-788,共7页
通过"热增强"方法,充分利用MODIS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基于对SEBAL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反演并验证了山东省的地表蒸散。结果表明,蒸散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日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1.34%。同时分析了... 通过"热增强"方法,充分利用MODIS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基于对SEBAL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反演并验证了山东省的地表蒸散。结果表明,蒸散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日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1.34%。同时分析了研究区2005年和2006年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下蒸散的逐月变化规律,发现水域的月平均蒸散量最大,其次为水田,林地、旱田和草地基本相当,人工用地的月平均蒸散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MODIS 土地利用/覆盖 SEBAL模型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与雷达遥感协作及其农业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齐家国 王翠珍 +3 位作者 Yoshio Inoue 张任铎 高伟 曹广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用遥感影像提取农作物信息是精细农业的基础。传统的光学遥感局限于大气无云的优质影像 ,而微波遥感在提取农作物信息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寻找一种能够克服这些局限的农作物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是有意义的。探讨了一种光和雷达遥感... 用遥感影像提取农作物信息是精细农业的基础。传统的光学遥感局限于大气无云的优质影像 ,而微波遥感在提取农作物信息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寻找一种能够克服这些局限的农作物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是有意义的。探讨了一种光和雷达遥感协作的方法 ,并应用于土壤和植被信息的提取 ,验证其应用潜力。用Karam等 (1992 )的微波散射模型 ,并作了相应修改 :1)考虑粗糙地表面后向散射 ;2 )光学遥感作为模型变量直接输入。将这种协作方法应用到两个数据集的处理 ,一个来自亚利桑那Maricopa农业中心 ,一个来自日本国家农业 -环境科学协会的Tsukuba试验基地。这些数据包括一些实测的土壤和植被的数据以及陆地卫星Landsat和欧洲遥感卫星ERS遥感影像。结果初步表明雷达影像和光学影像在提取土壤和植被信息时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系数 NDVI LAI 光学遥感 雷达遥感 协作 农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图像反演垦利县地表温度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卫国 陈茂斯 +2 位作者 高志强 高炜 吕光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共5页
利用垦利县TM/ETM+图像的热红外波段数据,结合辐射传输方程和覃志豪单窗算法等算法反演垦利县地表温度,讨论了各种温度反演算法精度、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相应地表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覃志豪单窗算法的精度最高,垦利县两年间各地类地... 利用垦利县TM/ETM+图像的热红外波段数据,结合辐射传输方程和覃志豪单窗算法等算法反演垦利县地表温度,讨论了各种温度反演算法精度、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相应地表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覃志豪单窗算法的精度最高,垦利县两年间各地类地表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或仅有较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地表温度 垦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