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理气法下调大鼠肝癌信号转导有关基因转录水平的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管冬元 方肇勤 +4 位作者 赵晓珍 吴中华 阚卫兵 朱希 高必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1-894,共4页
目的:筛选出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中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为模型,以西药喃氟啶化疗、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为对照治疗,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健脾理气法对大鼠肝癌组织基因组转录水平及信... 目的:筛选出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中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为模型,以西药喃氟啶化疗、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为对照治疗,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健脾理气法对大鼠肝癌组织基因组转录水平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各中医治法下调最明显的基因分别为:清热解毒法明显下调140个基因,活血化瘀法明显下调186个基因,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689个基因;②在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的163个已知基因中,筛选出19个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讨论:基因芯片很好地揭示了不同中医治法各自防治肝癌的分子作用靶点,其中,健脾理气法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转录中,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多条通路的多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则治法 健脾理气 信号转导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研究CK18在肝癌增殖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的调节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卫 方肇勤 +4 位作者 梁超 管冬元 代小平 吴中华 高必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CK18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CK18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后,检测肝癌组织CK18表达的差异;(2)设计2个人CK18基因siRNA靶点,...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CK18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CK18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后,检测肝癌组织CK18表达的差异;(2)设计2个人CK18基因siRNA靶点,将重组质粒电转入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Realtime-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1)芯片结果显示,CK18基因在大鼠肝癌形成后表达显著增加,不同中医治法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轻度调控作用,其中健脾益气治法下调作用较明显;(2)采用MTT法筛选到一个CK18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转染144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得到了明显的抑制;(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转染72h后该基因的表达已明显降低。结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有赖于CK18基因的高表达,目前常用治法对该基因的调控作用有限,因而该基因可望作为肝癌疗效筛选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K18 基因芯片 RNA干扰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气虚小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相关基因转录的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中华 方肇勤 +5 位作者 潘志强 刘小美 卢文丽 管冬元 梁超 高必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81-983,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气虚小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与睾酮合成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诊法和辨证方法,筛选出正常气虚小鼠与正常小鼠,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其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有关基因的转... 目的:观察正常气虚小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与睾酮合成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诊法和辨证方法,筛选出正常气虚小鼠与正常小鼠,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其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有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正常气虚小鼠下丘脑Gnrh1表达略增;垂体上Gnrh受体上调,但Cga、Fshb和Lhb下调;睾丸Cyp11a1、Cyp17a1、Hsd3b1、Hsd3b6等与睾酮合成相关酶一致上调。结论:正常小鼠出现气虚证时,垂体促性腺激素表达量略减,而睾丸合成睾酮的系列关键酶的表达活跃,这构成了正常气虚证小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下丘脑 垂体 睾丸 气虚 证候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2)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及其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小美 方肇勤 +8 位作者 潘志强 卢文丽 梁超 吴中华 侯俐 张辉 卓少元 廖明娟 高必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603-607,共5页
目的:筛选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简要分析其功能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1.0ST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 目的:筛选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简要分析其功能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1.0ST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筛选到早期上调的基因12个:Alb1、Timp3、Ifi44、Kdr、Cbln3、Hectd2、Hecw2、Vtn、LOC631028、LOC630776、4933427I04Rik、A630075K04Rik。下调的基因17个:Klk1b27、Klk1b26、Klk1b4、Klk1b22、Klk1b3、Klk1、Klk1b16、Muc10、Cryaa、Bag3、Gsg2、Six2、Saa3、1700108L22Rik、LOC628820、2310057J18Rik、2410002I01Rik。结论:H22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基因表达改变集中表现为保护蛋白的功能减弱、细胞周期改变,以及血管、神经、表皮生成存在障碍的倾向,这可能与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应激代偿,甚至是失代偿有关。其中Cbln3可能是邪毒壅盛证的标志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肿瘤 垂体 证候 基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证候小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基因表达的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文丽 方肇勤 +4 位作者 刘小美 潘志强 梁超 吴中华 高必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证候小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A)相关主要已知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计量化四诊和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Array等技术,观察正常偏气虚证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早期气虚证荷瘤小鼠HPTA相关基... 目的:观察不同证候小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A)相关主要已知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计量化四诊和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Array等技术,观察正常偏气虚证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早期气虚证荷瘤小鼠HPTA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1)正常小鼠气虚证者,甲状腺机能减退,Atp1a1、Atp1a2、Atp1a3、Atp1b1、Atp1b2、Pax8、Tg、Tpo、NIS等与甲状腺素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一致下降;而垂体、下丘脑处于积极的代偿之中,TRH、TSH等激素表达增加。(2)肿瘤发生后的早期,荷瘤小鼠亦出现甲状腺机能的减退,垂体、下丘脑亦处于积极的代偿之中,TRH、TSH等激素表达增加。但是,该阶段邪毒壅盛证小鼠,垂体已出现失代偿的征兆,TSHb的表达量已显著低于同期的气虚证以及正常气虚小鼠。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可能是气虚证发生的重要基础,而非下丘脑和垂体。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垂体继发的失代偿表现,可能与该证候荷瘤小鼠带瘤生存期短、预后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肿瘤 证候 HPTA 基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检测IFRD1在肝癌增殖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的调节 被引量:4
6
作者 梁超 方肇勤 +4 位作者 管冬元 胡卫 代小平 吴中华 高必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5期723-729,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干扰素相关发育调节因子1(IFRD1)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IFRD1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后,Affymetrix rat 23...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干扰素相关发育调节因子1(IFRD1)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IFRD1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后,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 arrays检测肝癌组织IFRD1表达的差异;(2)设计3个人IFRD1基因siRNA靶点,将重组质粒电转入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Realtime-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1)芯片结果显示,IFRD1基因在大鼠肝癌形成后表达显著增加,不同中医治法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其中活血化瘀治法下调作用较明显,对照西药化疗反而具有上调作用;(2)采用MTT法筛选到1个IFRD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转染144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转染72h后该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SMMC-7721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有赖于IFRD1基因的高表达,而中药活血化瘀治法对其具有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IFRD1 基因芯片 RNA干扰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蛋白诱导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
7
作者 胡克勤 John M Vierling +1 位作者 郝连杰 Aleem Siddiqui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1-365,435,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肝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的MHC限制的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的结果。本研究证实,转染HBV基因组或X基因后的人肝癌细胞系可诱导HLAⅡ(即HLA DR)表达。核转录及RNA杂交分析提示表达X基因的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肝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的MHC限制的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的结果。本研究证实,转染HBV基因组或X基因后的人肝癌细胞系可诱导HLAⅡ(即HLA DR)表达。核转录及RNA杂交分析提示表达X基因的细胞其HLA DR mRNA水平增加,X蛋白增加该基因的转录。氯霉索乙酰基转移酶(CAT)基因分析进一步提示,X蛋白通过作用于HLA DR基因上游的调节序列诱导HLA DR表达。结果表明:X蛋白可能通过调节HLA DR表达参与HB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人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经验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于一云 王令彪 +3 位作者 朱小霞 薛愉 包黎明 吕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3-389,共7页
目的分析皮肌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经验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5例皮肌炎合并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 目的分析皮肌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经验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5例皮肌炎合并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参照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1],2例患者达到临床诊断标准,13例患者达到拟诊标准,所有患者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依据临床疗效指标评价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有活动性胸闷、气促,血气分析显示7例患者有Ⅰ型呼衰,8例患者有低氧血症,10例有单侧靠近胸膜的新发浸润病灶(高密度影或结节影,其中2例患者有空洞)。经过治疗15例患者出院前IPFI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指标等明显改善,8例影像学病灶好转大于50%,4例影像学病灶好转小于50%。根据疗效评判标准,11例病例显效,4例患者进步,有效率为73%。结论早期持续性低氧血症或Ⅰ型呼衰、新发单侧胸膜下高密度浸润病灶或结节影,特别是伴有双轨征或空洞是皮肌炎合并IPFI的早期识别依据;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改善皮肌炎合并IPF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经验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