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K的活化促进悬浮肺肿瘤细胞的积聚、凋亡抑制与增殖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星 管忠震 俞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5-199,211,共6页
【目的】研究在悬浮状态下细胞聚集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以及参与细胞聚集的分子信号传导?【方法】 镜下观察不同肺上皮细胞悬浮状态聚集作用的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用MTT和台盼蓝细胞排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磷酸化蛋... 【目的】研究在悬浮状态下细胞聚集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以及参与细胞聚集的分子信号传导?【方法】 镜下观察不同肺上皮细胞悬浮状态聚集作用的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用MTT和台盼蓝细胞排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磷酸化蛋白的检测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 RNA interference沉默实验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结果】 肿瘤细胞在 polyHEMA悬浮状态下脱离细胞外基质不仅能够存活,而且不同细胞形成大小不同的聚集体:人类大细胞肺癌H460和人肺腺癌H1792细胞株的细胞聚集体大而紧密;人肺腺癌A549和SK-LU-1细胞聚集体小而松散;正常狗肾上皮细胞MDCK几乎不形成聚集体,这与它们的恶性程度来源有关?在悬浮状态下正常细胞MDCK发生凋亡? 细胞聚集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悬浮状态下肿瘤细胞的增殖?磷酸化FAK的水平和聚集体的大小有关,沉默FAK蛋白的表达能够部分地阻断肿瘤细胞聚集体的形成?【结论】肿瘤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形成的聚集能力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转移特性潜在的标志物?聚集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聚集体的形成与FAK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聚集作用 FAK RNA interference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烃和母亲某些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大方 王晓斌 +2 位作者 王朝曦 王黎华 徐希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 :探讨芳香烃溶剂暴露和母亲细胞色素P45 0氧化酶 (MSP1) ,谷胱甘肽S转移酶Theta(GSTT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 1(GSTM1)的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 目的 :探讨芳香烃溶剂暴露和母亲细胞色素P45 0氧化酶 (MSP1) ,谷胱甘肽S转移酶Theta(GSTT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 1(GSTM1)的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燕山地区调查了 6 44个母亲婴儿对。结果 :(1)单因素分析发现 :GSTM1缺失基因型可致新生儿出生身长显著降低 ,但未观察到基因GSTT1、MSP1及芳香烃溶剂暴露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 (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经母亲文化程度、年龄、被动吸烟、倒班、生育史、孕前身高、孕前体重、父亲身高、体重、婴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调整后 ,可见基因GSTM1、GSTT1及芳香烃溶剂暴露均能显著致新生儿出生身长降低。 (3)我们将芳香烃溶剂 (暴露与非暴露 ) ,母亲基因MSP1(野生型、杂合子 /突变型 )与基因GSTM1(存在型 ,缺失型 )分为 8组 ,在芳香烃溶剂暴露组 ,可见母亲基因型致出生身长呈斜线降低 ,然而在芳香烃溶剂非暴露组 ,其母亲基因型对出生身长的影响无明显改变。在芳香烃溶剂 (暴露与非暴露 ) ,MSP1杂合子 /突变基因型合并GSTT1缺失基因型组 ,我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 :基因MSPI ,GSTT1,GSTM 1与芳香烃溶剂暴露之间对新生儿出生身长的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身高 母亲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无创检测新生小鼠先天性肾积水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勇 周林 +4 位作者 郭剑明 王国民 刘娟 陆慰宁 王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采用ROBO 2基因缺陷新生小鼠作为先天性肾输尿管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的动物模型,尝试应用无创方法检测新生小鼠肾积水的情况。方法选取3对处于性成熟期的ROBO 2基因敲除的C57BL/... 目的采用ROBO 2基因缺陷新生小鼠作为先天性肾输尿管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的动物模型,尝试应用无创方法检测新生小鼠肾积水的情况。方法选取3对处于性成熟期的ROBO 2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ROBO 2^(flox/del5)和ROBO 2^(del5/+,EIla(+))),交配产仔,建立动物模型。新生小鼠应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采用Vevo 770超声生物显微镜系统和RMV 708超声探头在B-mode模式下以30 Hz扫描帧速率扫描获得图像。在小鼠出生后第1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小鼠双侧肾脏进行扫描。试验结束后,立即解剖新生小鼠,观察小鼠泌尿系统形态并与超声图像对比。结果 3对小鼠共产仔19只。3只于出生后短期内(超声显微镜检测之前)死亡,16只存活。所有小鼠在出生后1天内接受超声显微镜检测。16只存活小鼠均完成超声检测过程,发现单侧肾积水3只,双侧肾积水3只,系统表现型正常10只。16只完成超声检查小鼠中,解剖发现单侧肾积水3只,双侧肾积水3只,泌尿系统表现型正常10只,与超声检查结果完全符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基因检测发现6只肾积水小鼠基因型为ROBO 21t=/a^ls,Eua~¨和ROBO 2^(del5/del5),10只泌尿系统表现型正常的小鼠为ROBO 2^(flox/+,EIla(+))和ROBO 2^(flox/+,EIla(+))。结论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可以对新生小鼠的泌尿系统进行有效、无创的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疾病 肾积水 超声生物显微镜 新生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