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文化差异与文艺摹仿论的普遍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顾明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共18页
摹仿说是西方诗学最根本的思想之一。摹仿论构成了西方美学的主流。然而,在中西诗学的对比研究中存在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摹仿论是西方诗学传统特有的文化创新。在此学术共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二分法,其结果是衍生了一系列... 摹仿说是西方诗学最根本的思想之一。摹仿论构成了西方美学的主流。然而,在中西诗学的对比研究中存在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摹仿论是西方诗学传统特有的文化创新。在此学术共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二分法,其结果是衍生了一系列的中西二元对立:西方艺术具有隐喻性、象征性和先验性特性,而中国艺术具有转喻性、字面本意性和内在性特性。文章批判地审视有关摹仿论的对比研究,列举出反对上述被普遍接受观点的种种理由,并从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等角度考察中国诗学传统中摹仿说与西方传统相关的各个方面,重新确立模仿是跨文化的人类本能,因此艺术摹仿论也是跨越文化传统的普遍性观念;还考察了艺术理念如何在中西表现系统中得以形成、中国诗学摹仿论与西方诗学摹仿论的差异以及对该差异的理解会给西方和非西方文学的对比研究带来哪些启发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论 中西诗学 文化差异 二元对立范式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明象与现代语言哲学及诠释学 被引量:4
2
作者 顾明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共14页
文章探讨《周易》诠释学的特殊概念"明象"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分析王弼和相关学者的论述,结合符号学、语言学及文学理论等现代研究方法,评价这些思想家对中国语言哲学和诠释学所作的贡献。笔者认为,对象辞问题的... 文章探讨《周易》诠释学的特殊概念"明象"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分析王弼和相关学者的论述,结合符号学、语言学及文学理论等现代研究方法,评价这些思想家对中国语言哲学和诠释学所作的贡献。笔者认为,对象辞问题的探索给传统中国语言哲学和诠释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包括提出了语言起源的有机理论,认识到语言是思考的工具,发现了意指的机制、暗喻和转喻的基本原理及心理基础,构建了语言交流的模型,发明了不同的阅读模式,领会到表征、阐释和诠释学的模糊本质,并探讨了读者中心批评论和作者中心批评论的优缺点。周易研究中的象数派与义理派之间的争论超越了《周易》诠释学本身,具有语言学、哲学和文学等多重意义。它在许多方面预示了当今关于意指、表征和阐释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明象 语言哲学 诠释学 象数派 义理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