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被引量:
48
1
作者
李秀花
师庆东
+3 位作者
常顺利
郭娟
巴音达拉
齐家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0-945,共6页
采用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OAA/AVHRR的NDVI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辨率为8km×8 km,时间分辨率是"准半月",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和青海柴达木地区)1981-2001年...
采用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OAA/AVHRR的NDVI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辨率为8km×8 km,时间分辨率是"准半月",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和青海柴达木地区)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DVI变化。结果显示: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的NDVI虽然普遍不高(小于0.3),但是其在新疆的南、北疆处于增大的趋势,北疆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增加了2.48%,南疆的相应增幅较大为8.95%;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的NDVI值年际变化不明显;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值则有减小的趋势,其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2.76%。新疆植被覆盖的增加可能与大面积开荒等人为活动以及这一段时间新疆地区"增温"和"增湿"的自然气候变化有关,而青海柴达木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则可能存在更复杂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AA影像
西北干旱区
NDVI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南京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上的近地层大气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德华
欧阳琰
+2 位作者
齐家国
范亚民
安树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54-6663,共10页
运用定点观测法和车载传感器的流动观测法,研究了夏季沿南京市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的近地层大气温度(TN-S)、CO2浓度(pN-S(CO2))、湿度和污染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TN-S、pN-S(CO2)、相对湿度(...
运用定点观测法和车载传感器的流动观测法,研究了夏季沿南京市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的近地层大气温度(TN-S)、CO2浓度(pN-S(CO2))、湿度和污染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TN-S、pN-S(CO2)、相对湿度(RHN-S)和污染物浓度(pN-S(SO2)和pN-S(NO2))均表现为规律性的变化,与观测点距市中心的距离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R2在0.71~0.90之间)。与城市森林(S9)相比,市中心(S1)的TN-S和pN-S(CO2)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TN-S升高幅度在5:00~6:00时段最小,而在17:00~18:00时段最大,分别为1.3℃和4.7℃,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3.7℃和2.1℃;而pN-S(CO2)升高幅度在1:00~2:00时段最小,在13:00~14:00时段最大,分别为7.0μmol/mol和66μmol/mol,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55μmol/mol和20μmol/mol。S1和S9点间,绝对湿度(AHN-S)的全天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而RHN-S除了5:00~6:00时段两点均接近饱和外,一天中S9点均高于S1点,两点最大差值出现在13:00~14:00时段,S1和S9分别为37.4%和52.9%,全天平均升高了7.0%。与S9点相比,S1点的pN-S(SO2)和pN-S(NO2)在上午10:00~11:40间分别升高了0.88倍和2.1倍。表明,当前城市的一些环境因子如TN-S和pN-S(CO2)相当于全球数十年或更久以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郊区
城市森林
热岛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主要研究方法评述
被引量:
20
3
作者
赵德华
李建龙
+1 位作者
齐家国
范亚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55-2662,共8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也是生态科学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研究这一复杂性问题,已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可分为“...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也是生态科学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研究这一复杂性问题,已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相关方向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但是,不同的研究由于在方法、时间与空间尺度等存在的差异,使得许多研究结果和预测很难被有效的整合或适用于大范围甚至全球水平。综述了陆地碳平衡的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各方法的特点,指出在研究中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及采用综合方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平衡
陆地生态系统
自上而下方法
自下而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被引量:
48
1
作者
李秀花
师庆东
常顺利
郭娟
巴音达拉
齐家国
机构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系和全球变化-对地观测中心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0-945,共6页
基金
中国沙漠气象基金(Sgj2005010)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132)
文摘
采用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OAA/AVHRR的NDVI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辨率为8km×8 km,时间分辨率是"准半月",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和青海柴达木地区)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DVI变化。结果显示: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的NDVI虽然普遍不高(小于0.3),但是其在新疆的南、北疆处于增大的趋势,北疆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增加了2.48%,南疆的相应增幅较大为8.95%;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的NDVI值年际变化不明显;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值则有减小的趋势,其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2.76%。新疆植被覆盖的增加可能与大面积开荒等人为活动以及这一段时间新疆地区"增温"和"增湿"的自然气候变化有关,而青海柴达木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则可能存在更复杂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
NOAA影像
西北干旱区
NDVI
变化分析
Keywords
NOAA image
northwest arid area
NDVI
change- analysis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南京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上的近地层大气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德华
欧阳琰
齐家国
范亚民
安树青
机构
南京
大学
生物
系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系和全球变化-对地观测中心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54-6663,共10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公益资助项目(200804001)
文摘
运用定点观测法和车载传感器的流动观测法,研究了夏季沿南京市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的近地层大气温度(TN-S)、CO2浓度(pN-S(CO2))、湿度和污染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TN-S、pN-S(CO2)、相对湿度(RHN-S)和污染物浓度(pN-S(SO2)和pN-S(NO2))均表现为规律性的变化,与观测点距市中心的距离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R2在0.71~0.90之间)。与城市森林(S9)相比,市中心(S1)的TN-S和pN-S(CO2)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TN-S升高幅度在5:00~6:00时段最小,而在17:00~18:00时段最大,分别为1.3℃和4.7℃,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3.7℃和2.1℃;而pN-S(CO2)升高幅度在1:00~2:00时段最小,在13:00~14:00时段最大,分别为7.0μmol/mol和66μmol/mol,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55μmol/mol和20μmol/mol。S1和S9点间,绝对湿度(AHN-S)的全天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而RHN-S除了5:00~6:00时段两点均接近饱和外,一天中S9点均高于S1点,两点最大差值出现在13:00~14:00时段,S1和S9分别为37.4%和52.9%,全天平均升高了7.0%。与S9点相比,S1点的pN-S(SO2)和pN-S(NO2)在上午10:00~11:40间分别升高了0.88倍和2.1倍。表明,当前城市的一些环境因子如TN-S和pN-S(CO2)相当于全球数十年或更久以后的水平。
关键词
城市
郊区
城市森林
热岛
CO2
Keywords
Urban
Suburban
Urban forest
Urban island
CO2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主要研究方法评述
被引量:
20
3
作者
赵德华
李建龙
齐家国
范亚民
机构
南京
大学
生物
系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系和全球变化-对地观测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55-2662,共8页
基金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启动资助项目(020800512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预研项目联合资助项目(No.BK2005212)~~
文摘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也是生态科学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研究这一复杂性问题,已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相关方向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但是,不同的研究由于在方法、时间与空间尺度等存在的差异,使得许多研究结果和预测很难被有效的整合或适用于大范围甚至全球水平。综述了陆地碳平衡的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各方法的特点,指出在研究中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及采用综合方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
碳平衡
陆地生态系统
自上而下方法
自下而上方法
Keywords
carbon balanc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p-down methods
bottom-up methods
分类号
Q146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李秀花
师庆东
常顺利
郭娟
巴音达拉
齐家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季南京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上的近地层大气特征
赵德华
欧阳琰
齐家国
范亚民
安树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主要研究方法评述
赵德华
李建龙
齐家国
范亚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