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昭通古猿产地的晚中新世麂属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
7
1
作者
董为
吉学平
+2 位作者
Nina G.JABLONSKI
Denise F.SU
李文奇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2007~2010年在云南昭通水塘坝砖厂采煤场进行的抢救性采掘中不仅出土了禄丰古猿新材料,使得云南的禄丰古猿产地新增了一处,而且还出土了一种麂的新材料。这种麂具有鹿角眉枝较低、主枝先向外侧偏上方向生长然后再向内侧弯曲,上臼齿...
2007~2010年在云南昭通水塘坝砖厂采煤场进行的抢救性采掘中不仅出土了禄丰古猿新材料,使得云南的禄丰古猿产地新增了一处,而且还出土了一种麂的新材料。这种麂具有鹿角眉枝较低、主枝先向外侧偏上方向生长然后再向内侧弯曲,上臼齿具有发育的新棱和内齿带,四肢较短等特征。根据支序分析这种麂与元谋晚中新世雷老麂不是姐妹群关系,而是一个独立的支序,因此将新材料订立为一个新种:昭通麂(Muntiacuszhaotongensissp.nov.)。1978年在昭通“永乐煤场”出土的“后麂(Metacervulussp.)”也当归为昭通麂,而“永乐煤场”即为水塘坝煤场。根据古地磁地层对比的结果,昭通麂的出土层位均相当于C3An.In,绝对年龄在6.1~5.9Ma,为最晚中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昭通
晚中新世
古猿
偶蹄目
麂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昭通水塘坝中新世末期古猿化石点的云南貘化石(英文)
被引量:
4
2
作者
吉学平
Nina G.JABLONSKI
+4 位作者
同号文
Denise F.SU
Jan Ove R.EBBESTAD
刘成武
余腾松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7-192,共16页
此前,中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较为稀少。最近几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塘坝禄丰古猿化石点发现了数量可观的中新世晚期貘化石,其时代为6~6.5Ma。新发现材料包括左上颌骨带P2.M2、4件下颌骨带基本完整颊齿列、若干零散牙...
此前,中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较为稀少。最近几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塘坝禄丰古猿化石点发现了数量可观的中新世晚期貘化石,其时代为6~6.5Ma。新发现材料包括左上颌骨带P2.M2、4件下颌骨带基本完整颊齿列、若干零散牙齿。新材料可归入先前报道的小型貘类——云南貘Tapirusyunnanensis。云南貘比甘肃的和政貘Tapirushezhengensis时代较晚,体形也稍大;两者都比上新世一更新世的貘类明显较小。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对更全面认识云南貘的特征提供了新信息。在中一晚中新世期间,云南是我国貘类动物的演化中心,先后发现的化石点有开远(小龙潭)、禄丰(石灰坝)、元谋(小河、竹棚、雷老)、昭通(水塘坝)及其他地点。在晚新生代期间,我国貘类动物演化的主要变化趋势是体形逐渐增大,这一特点或许具有时代意义。在中国发现的中新世貘类毫无例外都是体形较小的类型,这与欧洲及北美的情况迥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昭通水塘坝
中新世末
古猿化石点
云南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昭通古猿产地的晚中新世麂属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
7
1
作者
董为
吉学平
Nina G.JABLONSKI
Denise F.SU
李文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
人类
研究所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系
美国
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与古生态部
昭阳区博物馆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0CC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72027,40925012)
昭通市人民政府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编号:BCS 1035897,BCS 1227838)资助
文摘
2007~2010年在云南昭通水塘坝砖厂采煤场进行的抢救性采掘中不仅出土了禄丰古猿新材料,使得云南的禄丰古猿产地新增了一处,而且还出土了一种麂的新材料。这种麂具有鹿角眉枝较低、主枝先向外侧偏上方向生长然后再向内侧弯曲,上臼齿具有发育的新棱和内齿带,四肢较短等特征。根据支序分析这种麂与元谋晚中新世雷老麂不是姐妹群关系,而是一个独立的支序,因此将新材料订立为一个新种:昭通麂(Muntiacuszhaotongensissp.nov.)。1978年在昭通“永乐煤场”出土的“后麂(Metacervulussp.)”也当归为昭通麂,而“永乐煤场”即为水塘坝煤场。根据古地磁地层对比的结果,昭通麂的出土层位均相当于C3An.In,绝对年龄在6.1~5.9Ma,为最晚中新世。
关键词
云南昭通
晚中新世
古猿
偶蹄目
麂属
Keywords
Zhaotong, Yunnan
Late Miocene
hominoid
Muntiacus, Artiodactyla
分类号
Q915.87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昭通水塘坝中新世末期古猿化石点的云南貘化石(英文)
被引量:
4
2
作者
吉学平
Nina G.JABLONSKI
同号文
Denise F.SU
Jan Ove R.EBBESTAD
刘成武
余腾松
机构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
人类
研究所
美国
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与古生态学部
瑞典乌普萨拉
大学
进化博物馆
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
昭通市文物管理所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7-192,共16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0CC010)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编号:KZZD-EW-15)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72027,41372001)
昭通市人民政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编号:BCS 1035897,BCS1227838)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11005-3)资助
文摘
此前,中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较为稀少。最近几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塘坝禄丰古猿化石点发现了数量可观的中新世晚期貘化石,其时代为6~6.5Ma。新发现材料包括左上颌骨带P2.M2、4件下颌骨带基本完整颊齿列、若干零散牙齿。新材料可归入先前报道的小型貘类——云南貘Tapirusyunnanensis。云南貘比甘肃的和政貘Tapirushezhengensis时代较晚,体形也稍大;两者都比上新世一更新世的貘类明显较小。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对更全面认识云南貘的特征提供了新信息。在中一晚中新世期间,云南是我国貘类动物的演化中心,先后发现的化石点有开远(小龙潭)、禄丰(石灰坝)、元谋(小河、竹棚、雷老)、昭通(水塘坝)及其他地点。在晚新生代期间,我国貘类动物演化的主要变化趋势是体形逐渐增大,这一特点或许具有时代意义。在中国发现的中新世貘类毫无例外都是体形较小的类型,这与欧洲及北美的情况迥异。
关键词
云南昭通水塘坝
中新世末
古猿化石点
云南貘
Keywords
Shuitangba, Zhaotong, Yunnan
terminal Miocene
hominoid site
Tapirus yunnanensis
分类号
Q915.877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昭通古猿产地的晚中新世麂属新材料(英文)
董为
吉学平
Nina G.JABLONSKI
Denise F.SU
李文奇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昭通水塘坝中新世末期古猿化石点的云南貘化石(英文)
吉学平
Nina G.JABLONSKI
同号文
Denise F.SU
Jan Ove R.EBBESTAD
刘成武
余腾松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