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MR研究金属烯烃内质子交换的动力学行为
1
作者 张贵荣 Stephen Matchett +1 位作者 戴立益 陆嘉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53,共8页
该文用完全线形分析法、磁化强度迁移法和自旋锁定技术等三种具体的DNMR法对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金属烯烃有机化合物中因碳碳键转动引起的分子内质子的化学交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测得的化学交换的速率常数是合... 该文用完全线形分析法、磁化强度迁移法和自旋锁定技术等三种具体的DNMR法对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金属烯烃有机化合物中因碳碳键转动引起的分子内质子的化学交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测得的化学交换的速率常数是合理的。它们满足Eyring和Ar-rehenuius关系式;由此获得的化学交换的活化能参数和活化自由能的变化与化合物中的取代基的Hammett常数б存在很好的一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拟合 磁化强度 自旋锁定 DNMR 活化能 化学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丛生与间性——探源中国哲学的新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商戈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8,共14页
孟旦在其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图像"和"丛生"这两个概念。基于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方案,不但适于展示中国哲学之特质,而且较之当代西方哲学中诸如隐喻、诗化哲学、图像修辞、异延等众说纷纭的新尝试更... 孟旦在其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图像"和"丛生"这两个概念。基于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方案,不但适于展示中国哲学之特质,而且较之当代西方哲学中诸如隐喻、诗化哲学、图像修辞、异延等众说纷纭的新尝试更为简朴,在哲学上具有进一步开发和提炼的前景。实际上,"图像"和"丛生"概念所揭示或反映的,不是传统西方哲学意义上的实体或本体,而是"间性(interality)",亦即非实体的现实。尽管在早期文献里找不到专论间或间性的例证,似乎也没有将间性抽象为哲学范畴的明确努力,但是"间"字在古典文献中的使用却绝不罕见。如何认识和对待现前的间性状态,如何遵循和建设理想的间性条件,实为古典中国哲学的核心关注。正是蕴含在"图像"及"丛生"概念中的间性(论)视角,使得中国先哲发展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哲学路径与话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丛生 间性 非实体的现实 哲学路径 孟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 被引量:24
3
作者 钟桂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32,共10页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如何运用儒家理论、道德观与技术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及技术的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经验,提出一套高级通用社会工作模式,供当今及未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之参...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如何运用儒家理论、道德观与技术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及技术的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经验,提出一套高级通用社会工作模式,供当今及未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之参考。本模式的设计运用古今中国文化的内涵,考察当今环境及需要,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开发人类潜能,使人类社会逐渐达到小康以及大同境界。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是根据儒学“易道”原理及伦理道德作为改变人的行为及其所在环境的准则,如何应用儒家变易、简易、不易的道理,为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及社会的规划与变革提供指导,乃是本模式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社会工作学 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 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性论撮要 被引量:31
4
作者 商戈令 《哲学分析》 2015年第6期54-65,共12页
间性论是间性被当作与实体同等的甚至更为基础的问题来探讨的学问。中国传统中同样重视"间性"的特性,同时它是与西方传统本体论不同的间性论的哲学路线。对间性概念的缘起及其含义、间性论的研究范围、基本问题和思考模式及... 间性论是间性被当作与实体同等的甚至更为基础的问题来探讨的学问。中国传统中同样重视"间性"的特性,同时它是与西方传统本体论不同的间性论的哲学路线。对间性概念的缘起及其含义、间性论的研究范围、基本问题和思考模式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规定和探讨,有望为间性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性 间性论 中国传统 西方传统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之道:过程,解构及后殖民主义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凯瑟琳.凯勒 倪培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8,共6页
本文认为亚洲的道家思想和西方的过程哲学思想之间有一种非二元的对应关系。同时 ,它也呼吁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两大流派———过程哲学和后结构主义之间 ,揭示那样一种非二元对立的“对比”关系。这两者都和庄子一样 ,解构了绝对的始源... 本文认为亚洲的道家思想和西方的过程哲学思想之间有一种非二元的对应关系。同时 ,它也呼吁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两大流派———过程哲学和后结构主义之间 ,揭示那样一种非二元对立的“对比”关系。这两者都和庄子一样 ,解构了绝对的始源概念 ,并提出一种相对的在过程中的开端的观念。尤其是在某些后殖民主义理论当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结构主义 后殖民主义 道家 过程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